「累嫂子久等了,我買的東西多,就耽擱了一些功夫了,先上車吧,咱們坐車回去。」說著,她搬了竹筐扔到車裏,又牽著張嫂子一起坐在車尾。
馬車嗒嗒出了城,走在土路上,不時顛簸得車廂裏的物件碰撞作響,張嫂子瞄瞄那些碗盤、石磨還有布匹糧油,忍不住問道,「妹子,你怎麽突然買了這麽多東西,哪裏來的銀錢?」
瑞雪奔波一上午,腹中饑餓難忍,就哈腰翻出一包炸麵魚來,分了張嫂一半,一邊扔了一隻大嚼,一邊說道,「我做丫鬟的時候是掌管小姐膳食的,會很多菜式和點心,昨晚寫了兩道新奇的,今日拿去賣給酒樓了,沒想到那老板很大方,給了我二十兩銀。嫂子也知道,我那院子裏什麽都缺,正好襯這機會都添置一些,再說我們家掌櫃的身子也不好,總要吃些好的多補補。」
張嫂聞言笑道,「我就瞧著妹子是個有能耐的,識文斷字不說,隻寫個方子就換了這麽多銀子,將來妹子若是發達了,可不要忘了提攜嫂子一二,讓我也給三丫頭賺點嫁妝銀子。」
瑞雪想起若是開豆腐坊,必定要人幫忙,於是應道,「行,我應了嫂子了,過幾日我就要琢磨兩樣小吃食出來,做些小買賣貼補家用,到時候如果生意好,一定找嫂子幫忙。」
張嫂子當然知道她說的幫忙,不可能就是白做活,必定會有工錢,於是立刻道謝,「妹子放心,嫂子別的不行,就是有把子力氣,到時候你盡管吩咐。」
兩人說笑間,瑞雪已經把手裏的麵魚吃光了,卻見張嫂子手裏的那半包一口未動,猜到她是不舍得吃。一包麵魚十文錢,農家本就清苦,吃飽肚子已是不易,平日裏很少買這些小吃食,今日偶然得了半包,當然要留給孩子。
瑞雪心裏忍不住泛酸,不自覺就想起前世的母親,嚴格說起來,母親有些不稱職,一味沉浸在失去父親的悲痛裏,忘記了還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以至於她不得不從高中輟學回家,擔起一家生計,母親臥床十幾年,脾氣漸漸暴躁,在世最後兩年,甚至經常動手打她,但是偶爾神智清明的時候,也會拉著她的手哭泣,嘮叨著說對不起她,要她找個好男人嫁了,那時實在疲累不堪,私心裏也不是沒盼過早日解脫,可是當母親真去世時,她卻猛然驚覺,沒有母親的家太空蕩了……
馬車碾過一塊小石頭,顛簸中把瑞雪從回憶拉了出來,勉強收拾了心裏的酸澀,笑道,「張嫂子,不用省著,先把麵魚吃了墊墊肚子,我剛才多買了一包,還有花生糖,都是給大壯他們備著的。」說完,她就從陶盆裏又翻出兩個大油紙包來,塞到張嫂手裏。
張嫂子連忙推讓,「妹子,這可使不得,你日日教大壯讀書,嫂子都沒有謝你,怎還讓你破費給孩子們買吃食。」
「嫂子,你就別跟我客氣了,這才值幾文錢!我病重之時,你照料我多少日,若要仔細算,我可欠你更多。」
張嫂聽她這般說,想了想,就收了兩個油紙包,笑道,「那嫂子收下了,你以後也別提什麽欠不欠的,不過就是送送飯、擦擦藥,不過都是小事,換做是誰都能幫一把。」
藥?瑞雪突然聽得這個字,頓時驚叫出聲,「哎呀,我忘記去藥鋪了。」
張嫂子被嚇了一跳,還以為她是要給趙豐年抓藥,於是安撫道,「妹子別急,趙先生的病不用吃藥。當初,村裏人剛剛救了趙先生戶回來的時候,他身上也沒傷,就是昏睡不醒,村裏人請了郎中來診脈,那郎中也診不出是什麽病,大夥都以為他活不成了,沒想到他卻自己醒了,還能教孩子們讀書,結果這不到兩個月,他正上著課又昏迷了,這次請的是東山坳的神婆,神婆做法說他是衝了黑煞神,要成親衝衝喜,把煞氣衝走就好了,正巧又救了你回來,族老們就做主給你們成親了。這不,趙先生就醒了,村裏人都說趙先生先前都是虛病,喝藥湯根本沒用,再說你已經替他擋下黑煞神了,以後必定順順當當的,放心。」
瑞雪暗暗吐吐舌頭,心裏微微有些愧疚,其實她驚叫是因為忘記買點豆腐用的細理石了,壓根兒就沒想起來給趙豐年買藥這事。
前世,她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自然是不信什麽黑煞神之說,但是他確實是不醫自愈,這實在有些詭異,不過,她也沒打算從他口中問出什麽,他看著溫和寡言,實際很是倔強,不見得會坦誠告訴她原因。
但是,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她也是沒資格責怪趙豐年事事不會替她著想,因為她同樣沒把他這個名義上的夫君放在心上,隻覺得照料好他飲食穿衣就算盡責了,其實卻是敷衍了事。
兩人既然有緣成親,一起搭夥過日子,夜夜同床而眠,是不是也要學著真心相待,畢竟日子都是要往好了過的……
秋末的午後,太陽沒有夏日那般熾烈,也未曾變得如冬日般清冷,溫暖柔和的照在大地上,雲家村外收割過的土地如同生育後的母親帶著恬淡的笑意,那般安詳,村裏一座座小院子緊密相挨,土坯的,青磚的,奇異的整齊而和諧,嫋嫋炊煙結著伴兒的向天上飄去,好一派和美的田園風光。
瑞雪和張嫂子從窗戶向外望去,忍不住感慨,有錢就是好啊,早晨耗費一個時辰,累得雙腿灌鉛一般,才趕到城裏,回程不過就花了三十文錢,說笑間就要到了。
張嫂子伸頭努力朝村口張望,笑道,「咱們要到家了。」
「是啊,到家了。」瑞雪長長舒了口氣,嘴角也帶了笑,不論在哪個時空,有家可歸都是件讓人歡喜的事情。
大壯帶著弟妹站正蹲在門前的石墩子旁一邊玩耍,一邊等著娘親回來,遠遠見有輛馬車行過來,幾個孩子誰都沒敢上前,待看見自家娘親和師娘跳了下來,這才驚喜的跑了過去。
張嫂子把手裏的油紙包塞到大壯手裏,笑道,「先拿著,這是你們師娘給買的吃食。」三個孩子歡呼出聲,又行禮道謝,瑞雪擺手笑著請那車夫,與聽見動靜走出來的張大河一起,把東西幫忙搬進屋子裏,然後付了車錢。
馬車嗒嗒出了城,走在土路上,不時顛簸得車廂裏的物件碰撞作響,張嫂子瞄瞄那些碗盤、石磨還有布匹糧油,忍不住問道,「妹子,你怎麽突然買了這麽多東西,哪裏來的銀錢?」
瑞雪奔波一上午,腹中饑餓難忍,就哈腰翻出一包炸麵魚來,分了張嫂一半,一邊扔了一隻大嚼,一邊說道,「我做丫鬟的時候是掌管小姐膳食的,會很多菜式和點心,昨晚寫了兩道新奇的,今日拿去賣給酒樓了,沒想到那老板很大方,給了我二十兩銀。嫂子也知道,我那院子裏什麽都缺,正好襯這機會都添置一些,再說我們家掌櫃的身子也不好,總要吃些好的多補補。」
張嫂聞言笑道,「我就瞧著妹子是個有能耐的,識文斷字不說,隻寫個方子就換了這麽多銀子,將來妹子若是發達了,可不要忘了提攜嫂子一二,讓我也給三丫頭賺點嫁妝銀子。」
瑞雪想起若是開豆腐坊,必定要人幫忙,於是應道,「行,我應了嫂子了,過幾日我就要琢磨兩樣小吃食出來,做些小買賣貼補家用,到時候如果生意好,一定找嫂子幫忙。」
張嫂子當然知道她說的幫忙,不可能就是白做活,必定會有工錢,於是立刻道謝,「妹子放心,嫂子別的不行,就是有把子力氣,到時候你盡管吩咐。」
兩人說笑間,瑞雪已經把手裏的麵魚吃光了,卻見張嫂子手裏的那半包一口未動,猜到她是不舍得吃。一包麵魚十文錢,農家本就清苦,吃飽肚子已是不易,平日裏很少買這些小吃食,今日偶然得了半包,當然要留給孩子。
瑞雪心裏忍不住泛酸,不自覺就想起前世的母親,嚴格說起來,母親有些不稱職,一味沉浸在失去父親的悲痛裏,忘記了還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以至於她不得不從高中輟學回家,擔起一家生計,母親臥床十幾年,脾氣漸漸暴躁,在世最後兩年,甚至經常動手打她,但是偶爾神智清明的時候,也會拉著她的手哭泣,嘮叨著說對不起她,要她找個好男人嫁了,那時實在疲累不堪,私心裏也不是沒盼過早日解脫,可是當母親真去世時,她卻猛然驚覺,沒有母親的家太空蕩了……
馬車碾過一塊小石頭,顛簸中把瑞雪從回憶拉了出來,勉強收拾了心裏的酸澀,笑道,「張嫂子,不用省著,先把麵魚吃了墊墊肚子,我剛才多買了一包,還有花生糖,都是給大壯他們備著的。」說完,她就從陶盆裏又翻出兩個大油紙包來,塞到張嫂手裏。
張嫂子連忙推讓,「妹子,這可使不得,你日日教大壯讀書,嫂子都沒有謝你,怎還讓你破費給孩子們買吃食。」
「嫂子,你就別跟我客氣了,這才值幾文錢!我病重之時,你照料我多少日,若要仔細算,我可欠你更多。」
張嫂聽她這般說,想了想,就收了兩個油紙包,笑道,「那嫂子收下了,你以後也別提什麽欠不欠的,不過就是送送飯、擦擦藥,不過都是小事,換做是誰都能幫一把。」
藥?瑞雪突然聽得這個字,頓時驚叫出聲,「哎呀,我忘記去藥鋪了。」
張嫂子被嚇了一跳,還以為她是要給趙豐年抓藥,於是安撫道,「妹子別急,趙先生的病不用吃藥。當初,村裏人剛剛救了趙先生戶回來的時候,他身上也沒傷,就是昏睡不醒,村裏人請了郎中來診脈,那郎中也診不出是什麽病,大夥都以為他活不成了,沒想到他卻自己醒了,還能教孩子們讀書,結果這不到兩個月,他正上著課又昏迷了,這次請的是東山坳的神婆,神婆做法說他是衝了黑煞神,要成親衝衝喜,把煞氣衝走就好了,正巧又救了你回來,族老們就做主給你們成親了。這不,趙先生就醒了,村裏人都說趙先生先前都是虛病,喝藥湯根本沒用,再說你已經替他擋下黑煞神了,以後必定順順當當的,放心。」
瑞雪暗暗吐吐舌頭,心裏微微有些愧疚,其實她驚叫是因為忘記買點豆腐用的細理石了,壓根兒就沒想起來給趙豐年買藥這事。
前世,她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自然是不信什麽黑煞神之說,但是他確實是不醫自愈,這實在有些詭異,不過,她也沒打算從他口中問出什麽,他看著溫和寡言,實際很是倔強,不見得會坦誠告訴她原因。
但是,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她也是沒資格責怪趙豐年事事不會替她著想,因為她同樣沒把他這個名義上的夫君放在心上,隻覺得照料好他飲食穿衣就算盡責了,其實卻是敷衍了事。
兩人既然有緣成親,一起搭夥過日子,夜夜同床而眠,是不是也要學著真心相待,畢竟日子都是要往好了過的……
秋末的午後,太陽沒有夏日那般熾烈,也未曾變得如冬日般清冷,溫暖柔和的照在大地上,雲家村外收割過的土地如同生育後的母親帶著恬淡的笑意,那般安詳,村裏一座座小院子緊密相挨,土坯的,青磚的,奇異的整齊而和諧,嫋嫋炊煙結著伴兒的向天上飄去,好一派和美的田園風光。
瑞雪和張嫂子從窗戶向外望去,忍不住感慨,有錢就是好啊,早晨耗費一個時辰,累得雙腿灌鉛一般,才趕到城裏,回程不過就花了三十文錢,說笑間就要到了。
張嫂子伸頭努力朝村口張望,笑道,「咱們要到家了。」
「是啊,到家了。」瑞雪長長舒了口氣,嘴角也帶了笑,不論在哪個時空,有家可歸都是件讓人歡喜的事情。
大壯帶著弟妹站正蹲在門前的石墩子旁一邊玩耍,一邊等著娘親回來,遠遠見有輛馬車行過來,幾個孩子誰都沒敢上前,待看見自家娘親和師娘跳了下來,這才驚喜的跑了過去。
張嫂子把手裏的油紙包塞到大壯手裏,笑道,「先拿著,這是你們師娘給買的吃食。」三個孩子歡呼出聲,又行禮道謝,瑞雪擺手笑著請那車夫,與聽見動靜走出來的張大河一起,把東西幫忙搬進屋子裏,然後付了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