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再洗了兩把小白菜回來,二壯已經把骨頭湯燒得翻了花,瑞雪讚了他兩句,就雙手一抻,把一條條細薄白淨的麵片下進去,待得麵片熟得浮起來,最後才把小白菜、蔥花和鹽放進去,一鍋骨湯麵片兒就做好了。
瑞雪刷了陶盆,盛出麵片,拿了四副碗筷交給樂顛顛的二壯拿著,自己則小心端的陶盆一起進了內室。
趙豐年已經洗了頭臉,幹淨清爽的坐在桌邊看書,見得他們進來,就收了筆墨。
二壯有些拘束的放下碗筷,捏著衣角站在門口,瑞雪剛要開口要他去看看妹妹怎麽還沒回,就見三丫頭手裏捧了一隻陶碗,跌跌撞撞的邁過院門。她立刻出去接了,牽她進來。
三丫頭晃著小腦袋,笑嘻嘻說道,「娘給的醃蘿卜。」
瑞雪歡喜笑道,「正好,師娘正好犯愁沒有小菜配麵片湯,真是辛苦三丫頭了。來,跟先生和師娘吃飯了。」
她先盛了滿碗遞到趙豐年麵前,然後又給兩個孩子盛了半碗,方便他們端著,這才是自己的那碗。
二壯嗅著香濃的骨頭湯,吃著軟滑的麵片,簡直香得要連舌頭都一起吞下,剛才的拘束早扔到腦後去了,吃得歡快極了。
瑞雪一會兒幫三丫頭把麵片夾碎,一會兒又叮囑二壯別燙了,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趙豐年靜靜坐在那裏喝著湯,嚼著鹹蘿卜,那眼光不自覺的就瞟向瑞雪和兩個孩子,不知為何就覺胃口好似開了許多,竟也吃了兩大碗。
瑞雪照料一大兩小吃飽了,麻利的收了空盤碗兒刷洗幹淨。兩個孩子回家去午睡,她難得清靜,就鋪了塊油氈坐在桂樹下乘涼,吹著初秋的微風,腦子裏胡亂想著這些時日的瑣事,慢慢居然睡了過去,夢裏,有前世的高樓大廈,有病重的母親,有自私的弟弟妹妹,有傾注了她所有心血的加工廠……
趙豐年站在窗前看著,坐在樹下小睡落了滿身桂花的女子,眼裏時而溫暖,時而複雜,變幻莫測……
不知是因為沒有了孩子吵鬧比較容易出活計,還是張嫂子原本做活就麻利,不到兩日功夫,兩套衣衫就放到了瑞雪麵前,青色的斜襟長袍,針腳細密勻稱,極是整齊。瑞雪那套水綠的衣裙,更是漂亮,不但鑲了白色的牙子,衣角和裙擺還用粉色的絲線繡了幾朵小巧的桂花,喜的瑞雪連連稱讚。
張嫂子笑著推她,「趁著家中無人,你趕緊換上看看。」
瑞雪也不推遲,解了衣帶就換下身上那套醬色的舊衣裙,張嫂子又動手幫她挽了個雙螺鬢,用兩隻烏木簪固定好。
瑞雪原地轉了兩圈兒,扯著裙角笑道,「嫂子,這衣裙真是太合身了。」
張嫂子拉著她看了又看,笑道,「何止是好看,你本就年紀輕,生生被那舊衣裙壓得老了好幾歲,現在穿了這鮮亮顏色,簡直是美若天仙。」
「那也是嫂子巧手為我打扮的啊,」瑞雪拉著張嫂子坐在桌邊,看她眼下有淡淡的清影,猜出她定然是熬夜做活兒了,心中溫暖,「讓嫂子挨累了。」
張嫂子連忙擺手,「這沒什麽,過年時給一家子趕製衣衫鞋襪,那才真是累呢。再說,二壯和三丫頭都是你在看著,我不必惦記,做活計自然就快。」
「兩個孩子很乖巧,還幫我做了很多活計。」
「你也沒少給他們做好吃食,養得他們嘴巴都饞了,我還犯愁以後要怎麽答對他們呢。」
「那好辦,嫂子如果舍得就送給我養。」
張嫂子伸手拍她,做出一副惱怒樣子,「不行,我可舍不得,生他們的時候差點沒疼死我,我還指望他們養老呢。」
兩人笑談幾句,趙豐年就抱著書本進來了,一見兩人坐在桌邊,就是一愣,張嫂子連忙說要回家喂豬做飯,告辭回去了。
瑞雪送了她出門,轉回來就拿了那件青色衣衫,笑道,「掌櫃的,這是前日托張嫂子給你做的衣衫,你換上試試,看合不合身?」
趙豐年看了一眼她身上的衣裙,淡淡垂下眉眼,應道,「好。」
瑞雪舍不得穿著新衣做活,就去了東屋換回原來的舊衣。
再回屋時,趙豐年已經換好,石青色的長衫,配上墨綠的腰帶,把他整個人襯得多了幾分溫潤之色,她上前為他抻了袍角,又抬了他的胳膊,見肥瘦正合適,就笑道,「張嫂子手藝真好,你這件也很合身。可惜我女紅不好,如不然再給你繡隻秋香色的荷包,就更出彩了。」
趙豐年低頭掃了一眼她身上的舊衣,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相對於這灰黑色的衣裙,那套水綠的更適合她,可惜這話在他嘴邊轉了轉,又改換了其它,說道,「今日族老們聚到祠堂,談妥了束修一事,以後每個學童,每年給一兩銀子或者一百斤包穀麵。」
瑞雪抬頭,見他眉頭皺起,還以為他是想起那日爭吵之事,於是說道,「掌櫃的,上次我那話都是氣惱之言,你不要當真。咱們家現在不缺衣食,以後我做了小買賣,日子一定更好。所以,束修不要也行,畢竟真如你所說,鄉親們救了我們兩人的性命,怎麽也要有些回報。」
趙豐年的目光投在窗外的桂樹上,沉默半晌,說道,「束修還是收著吧,我盡心教授就是了。」
瑞雪還要再說,卻被他打斷,「先做飯吧,午時了。」
瑞雪這才想起,自己隻顧與張嫂說話,還沒有做飯,於是連忙應著跑進灶間,燒火烙餅熬湯。
趙豐年換下新衣,笨拙的把兩套衣衫一同疊好,放在床裏,一青一綠兩種顏色極親密的挨擠在一起,親近而和諧……
第二日一早,瑞雪送了趙豐年出門,就穿了新衣裙徒步走了一個時辰,去城中取定製的木器等物,那薛老板的木器鋪子不愧是口碑極好的老店,整套木器做工精細,哪怕隻是木框子也打磨的很是平滑,瑞雪很滿意。
在街邊雇了輛馬車,小夥計們幫忙搬起放到車上,瑞雪大方的賞了他們幾個錢買果子吃,樂得幾人眉開眼笑。一聽瑞雪又問哪裏有大藥堂,就指了隔壁街的仁和堂,瑞雪道了謝,就拐去那處,單買了二斤細理石粉。
瑞雪刷了陶盆,盛出麵片,拿了四副碗筷交給樂顛顛的二壯拿著,自己則小心端的陶盆一起進了內室。
趙豐年已經洗了頭臉,幹淨清爽的坐在桌邊看書,見得他們進來,就收了筆墨。
二壯有些拘束的放下碗筷,捏著衣角站在門口,瑞雪剛要開口要他去看看妹妹怎麽還沒回,就見三丫頭手裏捧了一隻陶碗,跌跌撞撞的邁過院門。她立刻出去接了,牽她進來。
三丫頭晃著小腦袋,笑嘻嘻說道,「娘給的醃蘿卜。」
瑞雪歡喜笑道,「正好,師娘正好犯愁沒有小菜配麵片湯,真是辛苦三丫頭了。來,跟先生和師娘吃飯了。」
她先盛了滿碗遞到趙豐年麵前,然後又給兩個孩子盛了半碗,方便他們端著,這才是自己的那碗。
二壯嗅著香濃的骨頭湯,吃著軟滑的麵片,簡直香得要連舌頭都一起吞下,剛才的拘束早扔到腦後去了,吃得歡快極了。
瑞雪一會兒幫三丫頭把麵片夾碎,一會兒又叮囑二壯別燙了,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趙豐年靜靜坐在那裏喝著湯,嚼著鹹蘿卜,那眼光不自覺的就瞟向瑞雪和兩個孩子,不知為何就覺胃口好似開了許多,竟也吃了兩大碗。
瑞雪照料一大兩小吃飽了,麻利的收了空盤碗兒刷洗幹淨。兩個孩子回家去午睡,她難得清靜,就鋪了塊油氈坐在桂樹下乘涼,吹著初秋的微風,腦子裏胡亂想著這些時日的瑣事,慢慢居然睡了過去,夢裏,有前世的高樓大廈,有病重的母親,有自私的弟弟妹妹,有傾注了她所有心血的加工廠……
趙豐年站在窗前看著,坐在樹下小睡落了滿身桂花的女子,眼裏時而溫暖,時而複雜,變幻莫測……
不知是因為沒有了孩子吵鬧比較容易出活計,還是張嫂子原本做活就麻利,不到兩日功夫,兩套衣衫就放到了瑞雪麵前,青色的斜襟長袍,針腳細密勻稱,極是整齊。瑞雪那套水綠的衣裙,更是漂亮,不但鑲了白色的牙子,衣角和裙擺還用粉色的絲線繡了幾朵小巧的桂花,喜的瑞雪連連稱讚。
張嫂子笑著推她,「趁著家中無人,你趕緊換上看看。」
瑞雪也不推遲,解了衣帶就換下身上那套醬色的舊衣裙,張嫂子又動手幫她挽了個雙螺鬢,用兩隻烏木簪固定好。
瑞雪原地轉了兩圈兒,扯著裙角笑道,「嫂子,這衣裙真是太合身了。」
張嫂子拉著她看了又看,笑道,「何止是好看,你本就年紀輕,生生被那舊衣裙壓得老了好幾歲,現在穿了這鮮亮顏色,簡直是美若天仙。」
「那也是嫂子巧手為我打扮的啊,」瑞雪拉著張嫂子坐在桌邊,看她眼下有淡淡的清影,猜出她定然是熬夜做活兒了,心中溫暖,「讓嫂子挨累了。」
張嫂子連忙擺手,「這沒什麽,過年時給一家子趕製衣衫鞋襪,那才真是累呢。再說,二壯和三丫頭都是你在看著,我不必惦記,做活計自然就快。」
「兩個孩子很乖巧,還幫我做了很多活計。」
「你也沒少給他們做好吃食,養得他們嘴巴都饞了,我還犯愁以後要怎麽答對他們呢。」
「那好辦,嫂子如果舍得就送給我養。」
張嫂子伸手拍她,做出一副惱怒樣子,「不行,我可舍不得,生他們的時候差點沒疼死我,我還指望他們養老呢。」
兩人笑談幾句,趙豐年就抱著書本進來了,一見兩人坐在桌邊,就是一愣,張嫂子連忙說要回家喂豬做飯,告辭回去了。
瑞雪送了她出門,轉回來就拿了那件青色衣衫,笑道,「掌櫃的,這是前日托張嫂子給你做的衣衫,你換上試試,看合不合身?」
趙豐年看了一眼她身上的衣裙,淡淡垂下眉眼,應道,「好。」
瑞雪舍不得穿著新衣做活,就去了東屋換回原來的舊衣。
再回屋時,趙豐年已經換好,石青色的長衫,配上墨綠的腰帶,把他整個人襯得多了幾分溫潤之色,她上前為他抻了袍角,又抬了他的胳膊,見肥瘦正合適,就笑道,「張嫂子手藝真好,你這件也很合身。可惜我女紅不好,如不然再給你繡隻秋香色的荷包,就更出彩了。」
趙豐年低頭掃了一眼她身上的舊衣,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相對於這灰黑色的衣裙,那套水綠的更適合她,可惜這話在他嘴邊轉了轉,又改換了其它,說道,「今日族老們聚到祠堂,談妥了束修一事,以後每個學童,每年給一兩銀子或者一百斤包穀麵。」
瑞雪抬頭,見他眉頭皺起,還以為他是想起那日爭吵之事,於是說道,「掌櫃的,上次我那話都是氣惱之言,你不要當真。咱們家現在不缺衣食,以後我做了小買賣,日子一定更好。所以,束修不要也行,畢竟真如你所說,鄉親們救了我們兩人的性命,怎麽也要有些回報。」
趙豐年的目光投在窗外的桂樹上,沉默半晌,說道,「束修還是收著吧,我盡心教授就是了。」
瑞雪還要再說,卻被他打斷,「先做飯吧,午時了。」
瑞雪這才想起,自己隻顧與張嫂說話,還沒有做飯,於是連忙應著跑進灶間,燒火烙餅熬湯。
趙豐年換下新衣,笨拙的把兩套衣衫一同疊好,放在床裏,一青一綠兩種顏色極親密的挨擠在一起,親近而和諧……
第二日一早,瑞雪送了趙豐年出門,就穿了新衣裙徒步走了一個時辰,去城中取定製的木器等物,那薛老板的木器鋪子不愧是口碑極好的老店,整套木器做工精細,哪怕隻是木框子也打磨的很是平滑,瑞雪很滿意。
在街邊雇了輛馬車,小夥計們幫忙搬起放到車上,瑞雪大方的賞了他們幾個錢買果子吃,樂得幾人眉開眼笑。一聽瑞雪又問哪裏有大藥堂,就指了隔壁街的仁和堂,瑞雪道了謝,就拐去那處,單買了二斤細理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