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那個四十幾歲的老婦人,拉了瑞雪上前,笑道,「小姐,這就是這家鋪子的老板娘。」
瑞雪收回打量的目光,淡淡一笑,行了一禮,「給小姐見禮。」
那小姐見她臉上沒有半點兒惶恐之色,行事不卑不亢,心裏就先添了三分喜歡,加上剛才吃的那碗餛飩實在美味,就指了炕沿兒笑道,「這位嫂子不必客氣,請坐。」
瑞雪也沒推讓,真個兒坐到炕沿邊上,惹得那最先到店裏買雪羹的粉衣丫鬟皺了眉,好似想說什麽,被綠蕊拽了一把,就咬著嘴唇不吭聲了。
那小姐簡單問了幾句淩風城附近的風土人情,聽得瑞雪談吐不俗,不似普通村婦粗俗,就忍不住好奇問道,「嫂子可是個識字的?為何在這碼頭邊拋頭露麵開鋪子?」
瑞雪嘴角微微上翹,答道,「幼年歲曾習過幾個字,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家中貧寒,夫主身子也不好,所以就開了這個小食肆賺些日用。」
她說著想起昨晚與趙豐年的爭吵,忍不住又皺了眉頭,看在那小姐眼裏卻以為她是心憂夫主的病情,就生出了同情之心,喚了那中年婦人,「吳媽,拿五兩銀子來。」
吳媽是小姐的奶娘,深知小姐心軟的脾氣,想著少爺走時留下的銀子也多,也不差這幾兩,難得這老板娘剛才做的餛飩對了小姐的胃口,臉色也好了許多,就爽快的拿了銀子出來。
那小姐笑道,「今日這餛飩的味道我很喜歡,這土床又熱乎,覺得風寒都好似輕了許多,這銀子是感謝嫂子的,還請嫂子不要嫌少。」
瑞雪本沒有博取同情的意思,一見她們如此,反倒有些紅了臉,連忙推辭道,「小姐誤會了,我不過是陪著小姐閑談幾句,沒有討賞的意思。」
那小姐卻不依,一定要瑞雪拿著,瑞雪見她眉間有些疲憊之意,就道了謝接過告辭出來。
吳媽暗讚瑞雪有眼色,服侍著小姐睡下,摸摸褥子下熱乎乎的炕頭,心頭一動,幽州比這裏還要往北八百裏,想來定然更冷,如果可以問出搭這土床的法子,到了姨太太府上也搭上一鋪,就不必擔心小姐冬日難熬了。
她這般想著,看小姐睡熟了,示意兩個小丫鬟留下守著,就帶著綠蕊和紅杏悄悄開門出去。
瑞雪正覺拿了人家的銀子有些燙手,所以忙著把剩下的餛飩煮了,送給綠蕊等人吃,正巧看見吳媽出來,就問道,「吳媽,可是小姐有何吩咐?」
吳媽拉了她坐下,也不囉嗦,就把剛才的想法說了,瑞雪笑道,「這盤炕的法子,我也是在別處看來的,不是什麽複雜法子,我一會兒畫張圖,吳媽到時找個泥水匠看看,保證能盤得出來。」
吳媽大喜,瑞雪就盛了餛飩出來,又添了一盤火燒,請了他們到南邊中間那屋吃飯。
那小姐一覺睡到申時中刻才起來,又吃了一碗瑞雪的獨門蛋羹,隻覺風寒徹底好了,神色都清爽起來,喜得吳媽等人拉著瑞雪謝了又謝,付了雙倍的吃食錢,這才回了船上。
今日收獲頗豐,瑞雪心情極好,收拾好店裏,就與張嫂子說笑著一起回了雲家村。
遠遠還沒到村口,就見大壯在柳樹下轉圈兒,張嫂子就喊道,「大壯,你不在家裏看著弟妹,怎麽跑這裏玩耍?」
大壯抬頭看見是娘親和師娘回來了,小跑上前,拉著瑞雪就道,「師娘,先生好像生病了,頭上熱得厲害,我爹爹去請大夫了。」
瑞雪一聽趙豐年病了,嚇得臉都白了,哪裏還記得昨晚的爭吵,飛跑著回了家,衝進屋子一看,果然,趙豐年安靜躺在床上,兩頰上浮了一層不正常的紅暈,額上滲著密密的汗珠,眉頭緊皺著,好似忍受了絕大的苦痛一般,瑞雪心裏猛然一痛,搶上前摸了摸他的額頭,果然燙得很,她輕輕喊了兩聲,「掌櫃的,掌櫃的……」
張豐年的睫毛顫了顫,慢慢睜開眼睛,分辨好半晌才看清眼前的人,張了張口,想要說話,無奈嗓子太幹發不出聲音來。
瑞雪見他醒了,大喜過望,連忙問道,「這怎麽突然就病了,是不是昨日洗頭發受了涼?」
趙豐年眼裏閃過一抹惱意,昨晚天氣驟冷,瑞雪把被子全纏到了自己身上,他又不好去爭搶,身子裏潛藏著寒毒,本就最容易受涼,所以,就成了這副模樣,身上熱得如同著火,心裏卻冷得直想哆嗦。
瑞雪哪知是自己惹得禍,還以為自己猜對了,跑去桌邊倒了一杯溫茶,扶著他起來,喂他喝下去,「我沒事……」趙豐年的聲音啞的好像銅盆刮磨著沙礫一般,勉強說了這一句,就忍不住又開始哆嗦。
瑞雪連忙重新安頓他躺下,想要再拿條棉被給他蓋上,才發現,自己前些日子隻裁了新衣,卻忘了做新被子,懊惱的跺了跺腳,下廚去燒熱水。
水尚未燒開,張家夫妻就引了一個黑瘦的中年人進來,連聲喊道,「大夫來了,大夫來了。」
那中年人卸下背上的竹簍子,大馬金刀的坐在桌邊,喝了一碗張嫂子倒好的茶水,這才上前給找趙豐年摸了摸脈,張口就道,「病人這是犯了熱疾,想來是昨晚寒涼,蓋了太多被子,心裏積了火氣,不是什麽大病,我給開個方子,喝上三副就差不離了。」
張家夫妻聽了很是歡喜,瑞雪卻看著他手指甲裏的泥垢和滿口黃牙,心裏一陣陣直犯惡心,恨不得拿個濕布巾把趙豐年的手腕擦上十遍八遍,聽得那翻蓋後被子積了火氣的狗屁結論,更是皺了眉頭。但是這人是張家夫妻請來的,想來平日也是常在村中走動的,倒不好冒然得罪,於是勉強笑道,「那就勞煩大夫了。」
說著拿出家裏的文房四寶,看著那大夫寫了一張猶如雞爪扒拉一般的藥方,奉上五十文診費,就送了他出門。
張嫂子見瑞雪隨手就把藥方扔在桌子,明顯是不想去抓藥,就勸道,「妹子,這遊醫是咱們附近幾村裏醫術最好的,還是照方抓副藥,給趙先生看看吧。」
瑞雪收回打量的目光,淡淡一笑,行了一禮,「給小姐見禮。」
那小姐見她臉上沒有半點兒惶恐之色,行事不卑不亢,心裏就先添了三分喜歡,加上剛才吃的那碗餛飩實在美味,就指了炕沿兒笑道,「這位嫂子不必客氣,請坐。」
瑞雪也沒推讓,真個兒坐到炕沿邊上,惹得那最先到店裏買雪羹的粉衣丫鬟皺了眉,好似想說什麽,被綠蕊拽了一把,就咬著嘴唇不吭聲了。
那小姐簡單問了幾句淩風城附近的風土人情,聽得瑞雪談吐不俗,不似普通村婦粗俗,就忍不住好奇問道,「嫂子可是個識字的?為何在這碼頭邊拋頭露麵開鋪子?」
瑞雪嘴角微微上翹,答道,「幼年歲曾習過幾個字,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家中貧寒,夫主身子也不好,所以就開了這個小食肆賺些日用。」
她說著想起昨晚與趙豐年的爭吵,忍不住又皺了眉頭,看在那小姐眼裏卻以為她是心憂夫主的病情,就生出了同情之心,喚了那中年婦人,「吳媽,拿五兩銀子來。」
吳媽是小姐的奶娘,深知小姐心軟的脾氣,想著少爺走時留下的銀子也多,也不差這幾兩,難得這老板娘剛才做的餛飩對了小姐的胃口,臉色也好了許多,就爽快的拿了銀子出來。
那小姐笑道,「今日這餛飩的味道我很喜歡,這土床又熱乎,覺得風寒都好似輕了許多,這銀子是感謝嫂子的,還請嫂子不要嫌少。」
瑞雪本沒有博取同情的意思,一見她們如此,反倒有些紅了臉,連忙推辭道,「小姐誤會了,我不過是陪著小姐閑談幾句,沒有討賞的意思。」
那小姐卻不依,一定要瑞雪拿著,瑞雪見她眉間有些疲憊之意,就道了謝接過告辭出來。
吳媽暗讚瑞雪有眼色,服侍著小姐睡下,摸摸褥子下熱乎乎的炕頭,心頭一動,幽州比這裏還要往北八百裏,想來定然更冷,如果可以問出搭這土床的法子,到了姨太太府上也搭上一鋪,就不必擔心小姐冬日難熬了。
她這般想著,看小姐睡熟了,示意兩個小丫鬟留下守著,就帶著綠蕊和紅杏悄悄開門出去。
瑞雪正覺拿了人家的銀子有些燙手,所以忙著把剩下的餛飩煮了,送給綠蕊等人吃,正巧看見吳媽出來,就問道,「吳媽,可是小姐有何吩咐?」
吳媽拉了她坐下,也不囉嗦,就把剛才的想法說了,瑞雪笑道,「這盤炕的法子,我也是在別處看來的,不是什麽複雜法子,我一會兒畫張圖,吳媽到時找個泥水匠看看,保證能盤得出來。」
吳媽大喜,瑞雪就盛了餛飩出來,又添了一盤火燒,請了他們到南邊中間那屋吃飯。
那小姐一覺睡到申時中刻才起來,又吃了一碗瑞雪的獨門蛋羹,隻覺風寒徹底好了,神色都清爽起來,喜得吳媽等人拉著瑞雪謝了又謝,付了雙倍的吃食錢,這才回了船上。
今日收獲頗豐,瑞雪心情極好,收拾好店裏,就與張嫂子說笑著一起回了雲家村。
遠遠還沒到村口,就見大壯在柳樹下轉圈兒,張嫂子就喊道,「大壯,你不在家裏看著弟妹,怎麽跑這裏玩耍?」
大壯抬頭看見是娘親和師娘回來了,小跑上前,拉著瑞雪就道,「師娘,先生好像生病了,頭上熱得厲害,我爹爹去請大夫了。」
瑞雪一聽趙豐年病了,嚇得臉都白了,哪裏還記得昨晚的爭吵,飛跑著回了家,衝進屋子一看,果然,趙豐年安靜躺在床上,兩頰上浮了一層不正常的紅暈,額上滲著密密的汗珠,眉頭緊皺著,好似忍受了絕大的苦痛一般,瑞雪心裏猛然一痛,搶上前摸了摸他的額頭,果然燙得很,她輕輕喊了兩聲,「掌櫃的,掌櫃的……」
張豐年的睫毛顫了顫,慢慢睜開眼睛,分辨好半晌才看清眼前的人,張了張口,想要說話,無奈嗓子太幹發不出聲音來。
瑞雪見他醒了,大喜過望,連忙問道,「這怎麽突然就病了,是不是昨日洗頭發受了涼?」
趙豐年眼裏閃過一抹惱意,昨晚天氣驟冷,瑞雪把被子全纏到了自己身上,他又不好去爭搶,身子裏潛藏著寒毒,本就最容易受涼,所以,就成了這副模樣,身上熱得如同著火,心裏卻冷得直想哆嗦。
瑞雪哪知是自己惹得禍,還以為自己猜對了,跑去桌邊倒了一杯溫茶,扶著他起來,喂他喝下去,「我沒事……」趙豐年的聲音啞的好像銅盆刮磨著沙礫一般,勉強說了這一句,就忍不住又開始哆嗦。
瑞雪連忙重新安頓他躺下,想要再拿條棉被給他蓋上,才發現,自己前些日子隻裁了新衣,卻忘了做新被子,懊惱的跺了跺腳,下廚去燒熱水。
水尚未燒開,張家夫妻就引了一個黑瘦的中年人進來,連聲喊道,「大夫來了,大夫來了。」
那中年人卸下背上的竹簍子,大馬金刀的坐在桌邊,喝了一碗張嫂子倒好的茶水,這才上前給找趙豐年摸了摸脈,張口就道,「病人這是犯了熱疾,想來是昨晚寒涼,蓋了太多被子,心裏積了火氣,不是什麽大病,我給開個方子,喝上三副就差不離了。」
張家夫妻聽了很是歡喜,瑞雪卻看著他手指甲裏的泥垢和滿口黃牙,心裏一陣陣直犯惡心,恨不得拿個濕布巾把趙豐年的手腕擦上十遍八遍,聽得那翻蓋後被子積了火氣的狗屁結論,更是皺了眉頭。但是這人是張家夫妻請來的,想來平日也是常在村中走動的,倒不好冒然得罪,於是勉強笑道,「那就勞煩大夫了。」
說著拿出家裏的文房四寶,看著那大夫寫了一張猶如雞爪扒拉一般的藥方,奉上五十文診費,就送了他出門。
張嫂子見瑞雪隨手就把藥方扔在桌子,明顯是不想去抓藥,就勸道,「妹子,這遊醫是咱們附近幾村裏醫術最好的,還是照方抓副藥,給趙先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