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麻煩高大哥明日幫忙張羅幾個人手開工吧,工錢還和蓋鋪子時一樣,一日四十文,午飯管飽。」
高福生痛快應了,眼帶詢問之意的看了媳婦兒一眼,翠娘立刻會意笑道,「還等什麽明日啊,趁著今日太陽好,打了土坯曬著,明日就能盤炕了,早一日盤好炕,趙先生也早一日睡得熱乎不是?大夥都是一個村的,又不是什麽大活計,不過就是一鋪炕,有兩日就盤完了,供頓午飯就好,工錢就別提了。」
瑞雪聽他們夫妻要推遲回娘家的日子,有些過意不去,但是也知天氣不等人,以後恐怕也沒幾個大晴天了,又想起昨晚趙豐年哆嗦著蜷在自己身邊,心裏酸澀,於是拿定了主意,還是先盤炕吧,大不了以後再把這人情還上就是。
「那好,那我就不客套了,我家先生剛剛退了熱,還在臥床休養,就麻煩高大哥幫忙多張羅了。高大嫂如果家中無事,也幫著妹子進城采買些應用之物可好?」
「行,我家還有牛車,找個後生趕著,咱們大半日就回來了,正好趕得及給大夥做飯。」
三人商量好了,就分頭散了,瑞雪趕回家匆忙吃了一口飯,摸著趙豐年的頭上沒有再熱起來的跡象,就喚了大壯過來,要他去各個學生家裏報個信兒,這兩日學堂停課,然後同趙豐年打了個招呼,就拿了銀錢出門。
高福生也是個做事麻利的,這麽兩刻鍾的功夫,就聚了五六個人,都是前些日子在碼頭幫工的熟麵孔,浩浩蕩蕩趕著牛車到了趙家門外。
瑞雪笑著與眾人打了招呼,簡單說了說要求,就囑咐二壯和三丫頭好好聽哥哥的話,回來給他們帶好吃食,然後與翠娘坐上牛車,由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後生趕著,一起進城去。
翠娘為人健談又熱情,倒與張嫂子的性情差不多,一路上說著村裏的家長裏短,周圍幾村的傳言,甚至還打趣趕車的二全是否看中了村裏的哪個閨女,羞得靦腆的二全差點把頭埋到褲襠裏。
瑞雪被她這麽一鬧,在趙家積下的那點閑氣也就徹底散了,進得城中直奔肉鋪,買了十斤豬肉、二十斤骨頭,兩斤羊肉,讓二全搬到車上,又領著翠娘進了布莊,她也沒有做過棉被及夾襖等物,就徹底聽從翠娘的建議,買了二十斤棉花,一匹白絹,兩匹藍底素紋的棉布,又在街上兜兜轉轉,買了些小吃食和調料,這才急忙趕回村去。
趙家院子門前,眾人正幹的熱火朝天,用大竹筐挑土的,摻稻草的,和泥的,脫坯的,各司其職,忙而不亂,大壯和黑子領著各自家裏年幼的弟妹,站在一旁瞧熱鬧,不時幫忙遞遞工具,倒碗水,高福生雖然不識字,平日卻最愛聽自家兒子背書,今日人多,難得要顯擺一二,就喊了兒子道,「黑子,給爹背段那個《論語》,要聽三個人走路的那段。」
旁邊有人就笑道,「高大哥這是沾了黑子的靈氣了,連書名都能叫得出來了。」
高福全驕傲的一挺胸脯,「那是,我兒子將來要考狀元,我這當爹的如果連個書名都不知道,豈不是給兒子丟臉了。」
黑子忍住想翻白眼兒的衝動,心裏對自家老爹這般高調,實在有些不喜,就覺自己好像同那長得高壯的驢一般,時不時就要被拉出來溜溜。但是,這不是在家裏,眾多叔伯麵前,怎麽也不能違逆了老爹的意,於是隻得在大壯的竊笑聲裏,高聲背誦了一段,末了又詳細解釋了這段話的意思,惹得眾人紛紛誇讚,「黑子這書讀得真是不錯,連我這大老粗都能聽得明白這書裏的道理。」
有人又笑道,「可不是,也是趙先生教的好,我家那野小子,現在有空就捧本書念叨,也不上山下河的瘋玩了,我看那字也寫的像模像樣的。」
其餘家裏孩子還小的人,一邊跟著笑,一邊想著,等孩子一滿六歲就送去學堂跟著趙先生讀書習字,一定也能像黑子這般給自己爭爭臉麵。
趙豐年半靠在床上,聽得院子裏熱鬧,就放了手裏的書,勉強挪著下了床,走去窗邊,抬頭看看日頭都到了頭頂正中,瑞雪還沒有回來,就忍不住向遠處張望。
大壯遠遠瞧見了,就小跑進來,問道,「先生可是要喝茶,學生給您倒。」
趙豐年微微搖頭,「你去村口望望,看看你師娘怎麽還沒回來?」
大壯應了,跑出門去,黑子拉了他笑問,「先生有吩咐?」
大壯笑嘻嘻拉了他邊走邊小聲說道,「先生惦記師娘了,讓我們去村口望望。」
兩個孩子都是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對異性懵懵懂懂的時候,都覺平日清冷,甚至有些嚴厲的先生想念師娘,是件很好笑的事,但是怎麽好笑他們卻也說不出。
結果兩人才拐過街角,就見瑞雪三人趕著牛車回來了,黑子拔腿就往回跑報信兒,大壯則歡喜的迎了上去,一手撐著車板,跳到車轅上側坐,笑道,「師娘,你可回來了,先生惦記你,要我們來迎呢。」
瑞雪聽得趙豐年如此惦記她,心裏忍不住有些歡喜,扭頭正對上滿眼笑意的翠娘,臉上瞬時就紅了,開口辯解道,「他早晨吃的少,恐怕是餓了,等著我回來給他張羅吃食呢。」
「趙先生怕是擔心我把你賣了,他就找不到這麽賢惠勤快的娘子了。」翠娘打趣說道,惹得二全也跟著笑起來。
瑞雪眼見著家門近了,第一個跳下車去,從竹筐裏拿出三個油紙包,分給大壯兩個,要他帶著幾個歡喜笑鬧圍在一旁的弟妹去一邊分吃,剩下一個卻塞給了二全,二全不肯要,直說不喜歡吃,瑞雪卻笑道,「你才十五,也是個半大孩子,怎麽能不喜歡吃這個,如果真不願吃,就拿回家給弟妹吧。」
二全這才接了,小心接過,塞到懷裏,然後搬起車上的竹筐往灶間去了。
高福全赤著一雙腳,正踩在泥水堆裏,見她們回來,就道,「已經脫了上百塊坯了,下午再忙一個時辰就差不多了。」
瑞雪連忙道謝,舉了舉手裏的豬肉,笑道,「大夥辛苦了,這幾日天兒也涼了,這般鼓搗泥水別落下寒病,正好我買了兩壇包穀酒,一會兒再做上幾個好菜,大夥喝碗酒去去寒氣。」
高福生痛快應了,眼帶詢問之意的看了媳婦兒一眼,翠娘立刻會意笑道,「還等什麽明日啊,趁著今日太陽好,打了土坯曬著,明日就能盤炕了,早一日盤好炕,趙先生也早一日睡得熱乎不是?大夥都是一個村的,又不是什麽大活計,不過就是一鋪炕,有兩日就盤完了,供頓午飯就好,工錢就別提了。」
瑞雪聽他們夫妻要推遲回娘家的日子,有些過意不去,但是也知天氣不等人,以後恐怕也沒幾個大晴天了,又想起昨晚趙豐年哆嗦著蜷在自己身邊,心裏酸澀,於是拿定了主意,還是先盤炕吧,大不了以後再把這人情還上就是。
「那好,那我就不客套了,我家先生剛剛退了熱,還在臥床休養,就麻煩高大哥幫忙多張羅了。高大嫂如果家中無事,也幫著妹子進城采買些應用之物可好?」
「行,我家還有牛車,找個後生趕著,咱們大半日就回來了,正好趕得及給大夥做飯。」
三人商量好了,就分頭散了,瑞雪趕回家匆忙吃了一口飯,摸著趙豐年的頭上沒有再熱起來的跡象,就喚了大壯過來,要他去各個學生家裏報個信兒,這兩日學堂停課,然後同趙豐年打了個招呼,就拿了銀錢出門。
高福生也是個做事麻利的,這麽兩刻鍾的功夫,就聚了五六個人,都是前些日子在碼頭幫工的熟麵孔,浩浩蕩蕩趕著牛車到了趙家門外。
瑞雪笑著與眾人打了招呼,簡單說了說要求,就囑咐二壯和三丫頭好好聽哥哥的話,回來給他們帶好吃食,然後與翠娘坐上牛車,由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後生趕著,一起進城去。
翠娘為人健談又熱情,倒與張嫂子的性情差不多,一路上說著村裏的家長裏短,周圍幾村的傳言,甚至還打趣趕車的二全是否看中了村裏的哪個閨女,羞得靦腆的二全差點把頭埋到褲襠裏。
瑞雪被她這麽一鬧,在趙家積下的那點閑氣也就徹底散了,進得城中直奔肉鋪,買了十斤豬肉、二十斤骨頭,兩斤羊肉,讓二全搬到車上,又領著翠娘進了布莊,她也沒有做過棉被及夾襖等物,就徹底聽從翠娘的建議,買了二十斤棉花,一匹白絹,兩匹藍底素紋的棉布,又在街上兜兜轉轉,買了些小吃食和調料,這才急忙趕回村去。
趙家院子門前,眾人正幹的熱火朝天,用大竹筐挑土的,摻稻草的,和泥的,脫坯的,各司其職,忙而不亂,大壯和黑子領著各自家裏年幼的弟妹,站在一旁瞧熱鬧,不時幫忙遞遞工具,倒碗水,高福生雖然不識字,平日卻最愛聽自家兒子背書,今日人多,難得要顯擺一二,就喊了兒子道,「黑子,給爹背段那個《論語》,要聽三個人走路的那段。」
旁邊有人就笑道,「高大哥這是沾了黑子的靈氣了,連書名都能叫得出來了。」
高福全驕傲的一挺胸脯,「那是,我兒子將來要考狀元,我這當爹的如果連個書名都不知道,豈不是給兒子丟臉了。」
黑子忍住想翻白眼兒的衝動,心裏對自家老爹這般高調,實在有些不喜,就覺自己好像同那長得高壯的驢一般,時不時就要被拉出來溜溜。但是,這不是在家裏,眾多叔伯麵前,怎麽也不能違逆了老爹的意,於是隻得在大壯的竊笑聲裏,高聲背誦了一段,末了又詳細解釋了這段話的意思,惹得眾人紛紛誇讚,「黑子這書讀得真是不錯,連我這大老粗都能聽得明白這書裏的道理。」
有人又笑道,「可不是,也是趙先生教的好,我家那野小子,現在有空就捧本書念叨,也不上山下河的瘋玩了,我看那字也寫的像模像樣的。」
其餘家裏孩子還小的人,一邊跟著笑,一邊想著,等孩子一滿六歲就送去學堂跟著趙先生讀書習字,一定也能像黑子這般給自己爭爭臉麵。
趙豐年半靠在床上,聽得院子裏熱鬧,就放了手裏的書,勉強挪著下了床,走去窗邊,抬頭看看日頭都到了頭頂正中,瑞雪還沒有回來,就忍不住向遠處張望。
大壯遠遠瞧見了,就小跑進來,問道,「先生可是要喝茶,學生給您倒。」
趙豐年微微搖頭,「你去村口望望,看看你師娘怎麽還沒回來?」
大壯應了,跑出門去,黑子拉了他笑問,「先生有吩咐?」
大壯笑嘻嘻拉了他邊走邊小聲說道,「先生惦記師娘了,讓我們去村口望望。」
兩個孩子都是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對異性懵懵懂懂的時候,都覺平日清冷,甚至有些嚴厲的先生想念師娘,是件很好笑的事,但是怎麽好笑他們卻也說不出。
結果兩人才拐過街角,就見瑞雪三人趕著牛車回來了,黑子拔腿就往回跑報信兒,大壯則歡喜的迎了上去,一手撐著車板,跳到車轅上側坐,笑道,「師娘,你可回來了,先生惦記你,要我們來迎呢。」
瑞雪聽得趙豐年如此惦記她,心裏忍不住有些歡喜,扭頭正對上滿眼笑意的翠娘,臉上瞬時就紅了,開口辯解道,「他早晨吃的少,恐怕是餓了,等著我回來給他張羅吃食呢。」
「趙先生怕是擔心我把你賣了,他就找不到這麽賢惠勤快的娘子了。」翠娘打趣說道,惹得二全也跟著笑起來。
瑞雪眼見著家門近了,第一個跳下車去,從竹筐裏拿出三個油紙包,分給大壯兩個,要他帶著幾個歡喜笑鬧圍在一旁的弟妹去一邊分吃,剩下一個卻塞給了二全,二全不肯要,直說不喜歡吃,瑞雪卻笑道,「你才十五,也是個半大孩子,怎麽能不喜歡吃這個,如果真不願吃,就拿回家給弟妹吧。」
二全這才接了,小心接過,塞到懷裏,然後搬起車上的竹筐往灶間去了。
高福全赤著一雙腳,正踩在泥水堆裏,見她們回來,就道,「已經脫了上百塊坯了,下午再忙一個時辰就差不多了。」
瑞雪連忙道謝,舉了舉手裏的豬肉,笑道,「大夥辛苦了,這幾日天兒也涼了,這般鼓搗泥水別落下寒病,正好我買了兩壇包穀酒,一會兒再做上幾個好菜,大夥喝碗酒去去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