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又裝了四隻籃子,一起繞過街角,去了趙老二家,結果趙家的大門開著一人寬的縫隙,張嫂子喊了兩身也沒人答應,兩人就進了院子,隱隱聽得堂屋裏好似有人說話的聲音,瑞雪想要上前敲門,卻被張嫂子一把拉住了,湊到門邊兒細聽。
隻聽屋裏趙二嫂的聲音傳來,「那東西是用牛豆做的,牛吃著都漲肚,人吃了能不出毛病,我看啊,她那鋪子也開不長。」
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附和道,「二嫂說的對,我娘家鄰居家裏窮,就吃那個牛豆填肚子,結果跑茅廁跑了大半日,腿都軟了,後來還是吃了遊醫開的藥才算治好。」
趙二嫂聽得有人附和她的話,有些得意,又說道,「可不是嗎,要我說啊,這女子啊,就該安守本分,在家做做針線,伺候好自家男人,成日在外拋頭露麵,像個什麽樣子,再說了,那碼頭上又都是男人,誰知道她心裏存了什麽心思啊?」
這話就是暗指人家不守婦道,德行有虧了,雖然平日女人們坐在一起常常說些閑話,但是這般忌諱的,甚至惡毒的,還是從沒人敢說,於是,她的話音落下,屋裏靜了好一會兒,才有個稍顯低啞的婦人接話道,「他二嫂,這話以後還是別說了,趙先生身子不好,他們夫妻又沒有地,隻靠那幾十斤包穀麵兒的束修,恐怕也過不得日子,不另外找個進項,以後生了娃兒都養不活。」
有個稍微怯懦的聲音也跟著說道,「婆婆說的是,趙先生給教娃兒們讀了三個月書,才收了一百文束修,實在不多。」
趙二嫂好似聽不得這話,立刻反駁道,「一百文束修還少啊,你也沒看他上了幾日課,三個月裏就恨不得病了兩月,要我說啊,誰知他哪日就沒了,娃兒們可就生生給耽擱了,還不如一開始大夥兒就湊錢,請個正經先生好了。」
門外的張嫂子聽得她咒趙先生早死,連忙扭頭去看瑞雪,果然見她臉色鐵青,生怕趙二嫂再說出什麽惡毒的話,氣壞瑞雪,於是連忙高聲喊道,「青山娘在家嗎?」
屋裏眾人聽出張嫂子的聲音,都有些驚慌之色,那個年輕小媳婦打翻了針線筐,趙嫂子更是失手撒了茶水,那中年婦人掃了她們一眼,心裏踏踏實實的穩穩坐著,說道,「他二嫂,開門吧,外麵冷,別凍了大壯他娘。」
趙二嫂立刻站起身,一臉忐忑的去開門,笑道,「哎呀,嫂子你怎麽來了……」
可惜,她的話剛說到一半,乍見到張嫂子身後的瑞雪,就嚇得吞了回去,張嫂子拉了瑞雪進門,笑道,「怎麽了,青山娘,快關門,別被風嗆著嗓子,以後萬一染了咳病,人家該誤會你是犯口舌遭報應了。」
趙二嫂臉色一僵,伸手關了門,訕訕笑道,「哪能呢,又不是大冬日的。」
說完招呼兩人坐下,倒了茶送上。
瑞雪微笑同那中年婦人見了禮,認出她旁邊的年輕媳婦是她家大兒媳,於是打趣道,「雲二嬸,我們都知道你家兒媳乖巧孝順,你也不能總帶她出來顯擺,惹得我們心裏自卑啊。」
雲二嬸哈哈笑了,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拉了瑞雪的手,說道,「我這老婆子就是喜歡你這爽快討喜的性子,平日就想找你嘮嘮,可你日日忙得不見人影,沒成想今日來找趙老二給媳婦兒娘家捎個信,反倒碰到你了。」
瑞雪知道她這是點明自己婆媳不是特意來找趙二嫂說她閑話的,又瞧著那小媳婦兒聽得婆婆說出‘捎信’兩字,就臉色通紅的扭著衣角,於是猜測道,「要捎什麽信啊,不會是雷子媳婦要給嬸子添個胖孫子了吧?」
雲二嬸立刻笑得更歡喜了,「可不是,我這媳婦懷上兩月了,我怕家裏的吃食不合她胃口,想要趙老二幫著給她娘捎個信兒,來家裏住幾日,也陪陪我這媳婦兒。」
瑞雪做出一副遺憾模樣,哀怨道,「哎呀,雷子媳婦兒真是讓人羨慕啊,我怎麽就沒有這麽好的婆婆疼呢。」
雷子媳婦也是個機靈的,接話道,「我是上輩子修得福氣,才能在婆婆跟前伺候。」
「等你再生個大胖小子,就更有福氣了。」
「承趙嫂子吉言。」
她們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把個雲二嬸哄得歡喜極了。
趙二嫂心裏氣恨瑞雪不把她這個主人放在眼裏,尋了個空子,立刻插話說道,「今晚可是怪冷的,趙娘子和嫂子怎麽來了?」
張嫂子笑道,「瞧你這話說的,怎麽不願意我們來串門兒啊?」
趙二嫂連忙擺手,「哪能呢,不過是想著你們都是大忙人,怎麽能像我們這麽空閑。」
瑞雪淡淡一笑,「家裏人口少冷清,來二嫂這裏湊湊熱鬧,這不,剛走到院門外,就聽得樹上一隻烏鴉呱呱亂叫,你說這麽大的風,她怎麽就不怕嗆死呢。」
趙二嫂被噎得一哽,知道瑞雪是聽得她剛才的那些話,心裏越加忐忑,勉強笑道,「可能那烏鴉也是聽得什麽趣事了。」
她身旁的年輕小媳婦也笑道,「趙娘子,碼頭的鋪子不忙嗎?」問完她又嬌笑著掩了自己的口鼻,壯似羞怯的說道,「哎呀,是我問錯了,揭了趙娘子的傷心事了,這般大冬天兒的,哪有食客上門啊。」
瑞雪沒見過這小媳婦兒,剛才在門外聽得她也沒說什麽好話,猜不到自己是何時得罪了她,也不好當麵問張嫂子,於是應道,「碼頭那裏生意是不好,每日也有不過就二百多文的進賬,我和我家先生沒有家底兒,不像大夥兒都家大業大的,也舍得扔掉這買賣,就多吃點辛苦了,再說,過幾日城裏去南方備年貨的貨船就回來了,恐怕碼頭會更熱鬧呢。」
小媳婦兒聽得那每日二百文,眼裏閃過一抹羨慕之色,閉了嘴擺弄著手裏的繡線,不知在暗自思量什麽。
雲二嬸笑道,「說起碼頭鋪子,我還沒謝謝趙娘子呢,我家山子日日回來都要跟我說,又在你那裏得了什麽好吃食,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
隻聽屋裏趙二嫂的聲音傳來,「那東西是用牛豆做的,牛吃著都漲肚,人吃了能不出毛病,我看啊,她那鋪子也開不長。」
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附和道,「二嫂說的對,我娘家鄰居家裏窮,就吃那個牛豆填肚子,結果跑茅廁跑了大半日,腿都軟了,後來還是吃了遊醫開的藥才算治好。」
趙二嫂聽得有人附和她的話,有些得意,又說道,「可不是嗎,要我說啊,這女子啊,就該安守本分,在家做做針線,伺候好自家男人,成日在外拋頭露麵,像個什麽樣子,再說了,那碼頭上又都是男人,誰知道她心裏存了什麽心思啊?」
這話就是暗指人家不守婦道,德行有虧了,雖然平日女人們坐在一起常常說些閑話,但是這般忌諱的,甚至惡毒的,還是從沒人敢說,於是,她的話音落下,屋裏靜了好一會兒,才有個稍顯低啞的婦人接話道,「他二嫂,這話以後還是別說了,趙先生身子不好,他們夫妻又沒有地,隻靠那幾十斤包穀麵兒的束修,恐怕也過不得日子,不另外找個進項,以後生了娃兒都養不活。」
有個稍微怯懦的聲音也跟著說道,「婆婆說的是,趙先生給教娃兒們讀了三個月書,才收了一百文束修,實在不多。」
趙二嫂好似聽不得這話,立刻反駁道,「一百文束修還少啊,你也沒看他上了幾日課,三個月裏就恨不得病了兩月,要我說啊,誰知他哪日就沒了,娃兒們可就生生給耽擱了,還不如一開始大夥兒就湊錢,請個正經先生好了。」
門外的張嫂子聽得她咒趙先生早死,連忙扭頭去看瑞雪,果然見她臉色鐵青,生怕趙二嫂再說出什麽惡毒的話,氣壞瑞雪,於是連忙高聲喊道,「青山娘在家嗎?」
屋裏眾人聽出張嫂子的聲音,都有些驚慌之色,那個年輕小媳婦打翻了針線筐,趙嫂子更是失手撒了茶水,那中年婦人掃了她們一眼,心裏踏踏實實的穩穩坐著,說道,「他二嫂,開門吧,外麵冷,別凍了大壯他娘。」
趙二嫂立刻站起身,一臉忐忑的去開門,笑道,「哎呀,嫂子你怎麽來了……」
可惜,她的話剛說到一半,乍見到張嫂子身後的瑞雪,就嚇得吞了回去,張嫂子拉了瑞雪進門,笑道,「怎麽了,青山娘,快關門,別被風嗆著嗓子,以後萬一染了咳病,人家該誤會你是犯口舌遭報應了。」
趙二嫂臉色一僵,伸手關了門,訕訕笑道,「哪能呢,又不是大冬日的。」
說完招呼兩人坐下,倒了茶送上。
瑞雪微笑同那中年婦人見了禮,認出她旁邊的年輕媳婦是她家大兒媳,於是打趣道,「雲二嬸,我們都知道你家兒媳乖巧孝順,你也不能總帶她出來顯擺,惹得我們心裏自卑啊。」
雲二嬸哈哈笑了,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拉了瑞雪的手,說道,「我這老婆子就是喜歡你這爽快討喜的性子,平日就想找你嘮嘮,可你日日忙得不見人影,沒成想今日來找趙老二給媳婦兒娘家捎個信,反倒碰到你了。」
瑞雪知道她這是點明自己婆媳不是特意來找趙二嫂說她閑話的,又瞧著那小媳婦兒聽得婆婆說出‘捎信’兩字,就臉色通紅的扭著衣角,於是猜測道,「要捎什麽信啊,不會是雷子媳婦要給嬸子添個胖孫子了吧?」
雲二嬸立刻笑得更歡喜了,「可不是,我這媳婦懷上兩月了,我怕家裏的吃食不合她胃口,想要趙老二幫著給她娘捎個信兒,來家裏住幾日,也陪陪我這媳婦兒。」
瑞雪做出一副遺憾模樣,哀怨道,「哎呀,雷子媳婦兒真是讓人羨慕啊,我怎麽就沒有這麽好的婆婆疼呢。」
雷子媳婦也是個機靈的,接話道,「我是上輩子修得福氣,才能在婆婆跟前伺候。」
「等你再生個大胖小子,就更有福氣了。」
「承趙嫂子吉言。」
她們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把個雲二嬸哄得歡喜極了。
趙二嫂心裏氣恨瑞雪不把她這個主人放在眼裏,尋了個空子,立刻插話說道,「今晚可是怪冷的,趙娘子和嫂子怎麽來了?」
張嫂子笑道,「瞧你這話說的,怎麽不願意我們來串門兒啊?」
趙二嫂連忙擺手,「哪能呢,不過是想著你們都是大忙人,怎麽能像我們這麽空閑。」
瑞雪淡淡一笑,「家裏人口少冷清,來二嫂這裏湊湊熱鬧,這不,剛走到院門外,就聽得樹上一隻烏鴉呱呱亂叫,你說這麽大的風,她怎麽就不怕嗆死呢。」
趙二嫂被噎得一哽,知道瑞雪是聽得她剛才的那些話,心裏越加忐忑,勉強笑道,「可能那烏鴉也是聽得什麽趣事了。」
她身旁的年輕小媳婦也笑道,「趙娘子,碼頭的鋪子不忙嗎?」問完她又嬌笑著掩了自己的口鼻,壯似羞怯的說道,「哎呀,是我問錯了,揭了趙娘子的傷心事了,這般大冬天兒的,哪有食客上門啊。」
瑞雪沒見過這小媳婦兒,剛才在門外聽得她也沒說什麽好話,猜不到自己是何時得罪了她,也不好當麵問張嫂子,於是應道,「碼頭那裏生意是不好,每日也有不過就二百多文的進賬,我和我家先生沒有家底兒,不像大夥兒都家大業大的,也舍得扔掉這買賣,就多吃點辛苦了,再說,過幾日城裏去南方備年貨的貨船就回來了,恐怕碼頭會更熱鬧呢。」
小媳婦兒聽得那每日二百文,眼裏閃過一抹羨慕之色,閉了嘴擺弄著手裏的繡線,不知在暗自思量什麽。
雲二嬸笑道,「說起碼頭鋪子,我還沒謝謝趙娘子呢,我家山子日日回來都要跟我說,又在你那裏得了什麽好吃食,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