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裏一鬥糙米,兩鬥包穀麵兒的,沒少刮拉,現在要娶親,居然又跑來借錢了,她雖說手裏也存了三四兩銀,但是居家過日子,誰家也要留點兒家底兒啊,借了侄兒娶親,兩三年內是別指望還回來的,自家萬一有事急用銀子,怎麽辦?
她想了又想,還是說道,「嫂子,我家狗剩子在學堂讀書,一刀紙就要五百錢,花銷實在不小,孩子他爹賺的那點兒短工錢都填進去了,家裏實在沒什麽積蓄,這事兒,我實在是幫不上啊。」
吳三嫂昨日在吳老大和吳老二那裏都碰了壁,今日聽得小姑這裏也沒希望,心裏忍不住惱怒起來,說話就有些沒了分寸,「你們夫妻也成親八九年了,難道連二兩銀的積蓄都沒有?再說,咱們農家孩子讀什麽書啊,到時連個秀才都考不上,豈不是白扔進去那些錢,還不如買幾隻羊放著,到時候賣了,也夠娶個媳婦……」
誰家當娘的不當自己兒女是寶兒啊,翠蘭當然也不例外,聽得嫂子這般說,忍不住心頭暗惱,這是咒自家兒子不能出人頭地,連媳婦都娶不上?
於是,她的臉也沉下來了,「嫂子這話說的,我們狗剩兒聰明著呢,將來別說秀才,興許都能考個舉人回來,光宗耀祖。再說了,就算氣運不濟,狗剩兒真考不上,也是識文斷字的,進城去找個什麽活計也比在村裏有出息啊。」
吳三嫂有些後悔剛才說話不中聽,得罪了小姑,想要把話兒往回圓圓,又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正這時,聽得張嫂子在門外喊道,「翠蘭在家嗎?」
姑嫂兩個對視一眼,都有些疑惑,村裏誰不知道,張嫂子夫妻跟著趙娘子做買賣,日日忙得見不到人影兒,今日怎麽有空兒上門來了?
兩人想不出原因,但還是立刻穿鞋下了炕,一起開門把張嫂子迎了進來。
張嫂子一見吳三嫂也在,笑著拍手,「哎呀,三嫂也在,這可太好了,省著我頂風往西邊去了。」
吳三嫂眨了眨眼,問道,「張家妹子,找我何事啊?」
張嫂子坐在炕邊兒,也不羅嗦,直接說明了來意,「趙娘子在碼頭開的鋪子,最近有樣好吃食賣的很紅火,我們兩人忙不過來,就想著找你們姑嫂幫忙在家做好,到時候再拿到碼頭去賣。做法很簡單,而且工錢也不低,不知道你們姑嫂願不願意出出力啊?」
吳三嫂一聽,真是大喜過望,正缺銀子就有人上門來招工,這可太巧了。
翠蘭也笑得歡喜,她也不想與三哥一家交惡,如果嫂子有了賺錢的活計,也就不能死盯著自家不放了。
兩人滿口應下,穿戴好了隨張嫂子回家,瑞雪正在揉麵團,見她們進來就笑眯眯的過去,與兩人互相見禮。
吳三嫂還罷了,以前沒見過麵兒,又自持比瑞雪大了十幾歲,沒什麽拘謹之色,但是翠蘭卻極恭敬,他家狗剩子還要喊瑞雪一聲「師娘」,而且她住的近,平日把瑞雪的行事都看在眼裏,自然比村裏人更清楚一些,也更是敬佩。
瑞雪也不在意這些,不過是她出錢,別人出力,雇主與雇工的關係,不熟悉更好,否則到時候有了什麽矛盾,還抹不開情麵。
張嫂子和翠蘭平日都是做慣家事的,做飯也都是一把好手,瑞雪教了一遍,她們又上手親自包了幾個,就都學會了,待問了問和麵的細節,就把這活計兒接了下來。
瑞雪洗了手,笑著說道,「兩位嫂子都知道,這餃子包好,是要拿到鋪子裏去賣的,做買賣講究的是信譽,嫂子們可不要隻圖包得快,還要又好又幹淨才行,到時候砸了我鋪子的招牌,我可是不依的。不過,我也不是那小氣的人,隻要嫂子們盡心幫我,工錢就半文都不會缺,每晚送餃子時就結當日的工錢。」
翠蘭立刻應道,「趙娘子放心,我們省得。」吳三嫂也跟著點頭,張嫂子找了兩隻竹籃子,把餃子餡兒和細麵都裝進去,送了他們出門。
瑞雪和張嫂子都覺把每日最大的活計讓了出去,以後就等著輕鬆賺銀子了,可是她們卻忘了把這姑嫂兩人的家庭環境考慮在內,以至於惹出一場不大不小的鬧劇。
翠蘭和吳三嫂接了活計很歡喜,想著這些餡料都包出來,就是五十文的工錢,豈不是頂上繡十副好帕子了。兩人一合計,剛剛學會,必定動作慢,萬一耽擱了明晚送餃子怎麽辦,所謂勤能補拙,不如早些動手。
翠蘭家裏還有個小女兒,不過兩歲,正是頑皮的時候,翠蘭生怕女兒打翻了餃餡兒或是扔進去什麽髒東西,於是就拐進家裏說了一聲,然後一起跟去了嫂子家。
兩人剛擺開麵板兒、蓋簾兒,還沒包上幾個,出去玩耍的吳家父子就回來了,四人個頂個的好鼻子,遠遠嗅到肉香,齊齊跑了進來,驚喜問道,「今日是什麽日子,居然有肉吃啊。」
吳老三說著就往前湊,翠蘭眼見自家三哥破棉襖上的線頭兒都要掉下來了,生怕他弄髒了餃餡兒,伸手把他推遠一些,嗔怪道,「三哥,你們別搗亂,這是我跟嫂子新接的活計,不是咱家的。」
「不是咱家的?」吳老三父子四人大失所望,臉色都有些不好,小三兒擠到娘親跟前坐著,笑嘻嘻的說,「那我坐娘旁邊,多嗅嗅肉味。」
自家孩子再不好,也是身上掉下來的肉,吳三嫂聽小兒子說的可憐,心疼說道,「這些餡子包出餃子,娘能賺二十幾文錢,過幾日攢多了,娘就割肉回來給你燉著吃啊。」
小三兒沒等回答,站在最外邊兒的老大大柱卻擠了進來,眼睛冒著綠光盯著包好的一排餃子瞧了又瞧,說道,「這就是餃子啊,我聽雲家的山子顯擺好幾次了,說他在碼頭鋪子吃過,這東西多香多好吃,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啊。」
翠蘭知道這個侄兒平日裏有些手腳不幹淨,每次去自家走時都要順點兒東西,如果他真打這餃子的主意,可就麻煩了,於是連忙說道,「這餃子金貴著呢,十六個就賣六十文,如果不是張嫂子介紹,我和你們娘親也接不到這樣的活計,人家信著我和你們娘親了,你們可別拆自家人的台啊。」
她想了又想,還是說道,「嫂子,我家狗剩子在學堂讀書,一刀紙就要五百錢,花銷實在不小,孩子他爹賺的那點兒短工錢都填進去了,家裏實在沒什麽積蓄,這事兒,我實在是幫不上啊。」
吳三嫂昨日在吳老大和吳老二那裏都碰了壁,今日聽得小姑這裏也沒希望,心裏忍不住惱怒起來,說話就有些沒了分寸,「你們夫妻也成親八九年了,難道連二兩銀的積蓄都沒有?再說,咱們農家孩子讀什麽書啊,到時連個秀才都考不上,豈不是白扔進去那些錢,還不如買幾隻羊放著,到時候賣了,也夠娶個媳婦……」
誰家當娘的不當自己兒女是寶兒啊,翠蘭當然也不例外,聽得嫂子這般說,忍不住心頭暗惱,這是咒自家兒子不能出人頭地,連媳婦都娶不上?
於是,她的臉也沉下來了,「嫂子這話說的,我們狗剩兒聰明著呢,將來別說秀才,興許都能考個舉人回來,光宗耀祖。再說了,就算氣運不濟,狗剩兒真考不上,也是識文斷字的,進城去找個什麽活計也比在村裏有出息啊。」
吳三嫂有些後悔剛才說話不中聽,得罪了小姑,想要把話兒往回圓圓,又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正這時,聽得張嫂子在門外喊道,「翠蘭在家嗎?」
姑嫂兩個對視一眼,都有些疑惑,村裏誰不知道,張嫂子夫妻跟著趙娘子做買賣,日日忙得見不到人影兒,今日怎麽有空兒上門來了?
兩人想不出原因,但還是立刻穿鞋下了炕,一起開門把張嫂子迎了進來。
張嫂子一見吳三嫂也在,笑著拍手,「哎呀,三嫂也在,這可太好了,省著我頂風往西邊去了。」
吳三嫂眨了眨眼,問道,「張家妹子,找我何事啊?」
張嫂子坐在炕邊兒,也不羅嗦,直接說明了來意,「趙娘子在碼頭開的鋪子,最近有樣好吃食賣的很紅火,我們兩人忙不過來,就想著找你們姑嫂幫忙在家做好,到時候再拿到碼頭去賣。做法很簡單,而且工錢也不低,不知道你們姑嫂願不願意出出力啊?」
吳三嫂一聽,真是大喜過望,正缺銀子就有人上門來招工,這可太巧了。
翠蘭也笑得歡喜,她也不想與三哥一家交惡,如果嫂子有了賺錢的活計,也就不能死盯著自家不放了。
兩人滿口應下,穿戴好了隨張嫂子回家,瑞雪正在揉麵團,見她們進來就笑眯眯的過去,與兩人互相見禮。
吳三嫂還罷了,以前沒見過麵兒,又自持比瑞雪大了十幾歲,沒什麽拘謹之色,但是翠蘭卻極恭敬,他家狗剩子還要喊瑞雪一聲「師娘」,而且她住的近,平日把瑞雪的行事都看在眼裏,自然比村裏人更清楚一些,也更是敬佩。
瑞雪也不在意這些,不過是她出錢,別人出力,雇主與雇工的關係,不熟悉更好,否則到時候有了什麽矛盾,還抹不開情麵。
張嫂子和翠蘭平日都是做慣家事的,做飯也都是一把好手,瑞雪教了一遍,她們又上手親自包了幾個,就都學會了,待問了問和麵的細節,就把這活計兒接了下來。
瑞雪洗了手,笑著說道,「兩位嫂子都知道,這餃子包好,是要拿到鋪子裏去賣的,做買賣講究的是信譽,嫂子們可不要隻圖包得快,還要又好又幹淨才行,到時候砸了我鋪子的招牌,我可是不依的。不過,我也不是那小氣的人,隻要嫂子們盡心幫我,工錢就半文都不會缺,每晚送餃子時就結當日的工錢。」
翠蘭立刻應道,「趙娘子放心,我們省得。」吳三嫂也跟著點頭,張嫂子找了兩隻竹籃子,把餃子餡兒和細麵都裝進去,送了他們出門。
瑞雪和張嫂子都覺把每日最大的活計讓了出去,以後就等著輕鬆賺銀子了,可是她們卻忘了把這姑嫂兩人的家庭環境考慮在內,以至於惹出一場不大不小的鬧劇。
翠蘭和吳三嫂接了活計很歡喜,想著這些餡料都包出來,就是五十文的工錢,豈不是頂上繡十副好帕子了。兩人一合計,剛剛學會,必定動作慢,萬一耽擱了明晚送餃子怎麽辦,所謂勤能補拙,不如早些動手。
翠蘭家裏還有個小女兒,不過兩歲,正是頑皮的時候,翠蘭生怕女兒打翻了餃餡兒或是扔進去什麽髒東西,於是就拐進家裏說了一聲,然後一起跟去了嫂子家。
兩人剛擺開麵板兒、蓋簾兒,還沒包上幾個,出去玩耍的吳家父子就回來了,四人個頂個的好鼻子,遠遠嗅到肉香,齊齊跑了進來,驚喜問道,「今日是什麽日子,居然有肉吃啊。」
吳老三說著就往前湊,翠蘭眼見自家三哥破棉襖上的線頭兒都要掉下來了,生怕他弄髒了餃餡兒,伸手把他推遠一些,嗔怪道,「三哥,你們別搗亂,這是我跟嫂子新接的活計,不是咱家的。」
「不是咱家的?」吳老三父子四人大失所望,臉色都有些不好,小三兒擠到娘親跟前坐著,笑嘻嘻的說,「那我坐娘旁邊,多嗅嗅肉味。」
自家孩子再不好,也是身上掉下來的肉,吳三嫂聽小兒子說的可憐,心疼說道,「這些餡子包出餃子,娘能賺二十幾文錢,過幾日攢多了,娘就割肉回來給你燉著吃啊。」
小三兒沒等回答,站在最外邊兒的老大大柱卻擠了進來,眼睛冒著綠光盯著包好的一排餃子瞧了又瞧,說道,「這就是餃子啊,我聽雲家的山子顯擺好幾次了,說他在碼頭鋪子吃過,這東西多香多好吃,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啊。」
翠蘭知道這個侄兒平日裏有些手腳不幹淨,每次去自家走時都要順點兒東西,如果他真打這餃子的主意,可就麻煩了,於是連忙說道,「這餃子金貴著呢,十六個就賣六十文,如果不是張嫂子介紹,我和你們娘親也接不到這樣的活計,人家信著我和你們娘親了,你們可別拆自家人的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