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人初始見眾人如此,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就以為是田茜兒做下的那蠢事傳出去了,最後聽了完整版本之後,心裏卻是半愧半悔。
原來,那日楚歌歡奔去了牡丹樓,不顧青樓白日不宴客的規矩,硬是敲開門進去,重金砸得老鴇找了幾個姑娘,陪他在房裏胡天胡地折騰了大半日外加一夜,簡直是神勇無敵。
這等茶餘飯後的好段子,怎麽能瞞得住,於是,大街小巷,無不傳遍了楚家風流子,又添荒唐事,據說,楚老爺子氣得暴跳如雷,差點打折了家裏的藤條,把遍體鱗傷的楚二少攆了出去,這次恐怕是真要與其斷絕父子之情了。
傳言裏的男主角楚歌歡,此時正趴在床上,背上隻蓋了一床薄薄的毯子,露出的一截脊背上,橫七豎八的印著十幾道青紫血痕,看得坐在他對麵的田三公子,忍不住直咧嘴,一臉羞愧,「楚兄,這事……嗯……都是兄弟不好,嗯,不該請你上門去小坐……」
楚歌歡擺擺手,卻因為牽扯到了背後的傷痕,疼得直吸氣,緩了好半晌,才苦笑道,「是我自己上門的,怎麽能怪田兄?隻是不知二小姐現在如何了?」
田三臉色一紅,「嗯,妹妹被送去九山莊子學規矩了,回來後,恐怕就要出嫁了。」
「出嫁?嫁去哪裏?」楚歌歡原本還擔心這事一出,田家為了保住田茜兒的清名,會借機上門提親,沒想到居然聽得田茜兒要出嫁。
田三以為楚歌歡同樣心儀自家妹子,一聽妹子要出嫁,心下不舒坦,就連忙解釋道,「還在武都之時,我爹就給妹子定親了,母親擔心妹子吵鬧才沒有明說,所以,我也是不知情,這次妹子玩鬧不懂事,惹惱了爹娘,才送她去學規矩,待得一年後回來時,就該備嫁了。」說完,他好似生怕楚歌歡傷心,又勸道,「楚兄,這天下比我妹妹嬌美的女子,還有很多,你……」
「別說了,田兄,這事就揭過去吧。」
「哎,好,好。」田三聽得楚歌歡聲音冷下來,自覺有些沒臉,掏出懷裏的兩張地契放到桌上,「家母說此事累得楚兄受苦了,這兩家鋪子算是給楚兄的補償,請楚兄一定要收下。待楚兄身子大好,小弟再與楚兄擺酒謝罪。」說完,他就行了一禮,匆忙走了。
楚歌歡瞟了一眼那地契,臉色古怪之極,早知道田茜有婚約在身,他還費心斷什麽桃花?況且他可不相信田茜兒那塞滿稻草的腦袋,會想到生米煮熟飯這樣的主意,必定是那女子給了她什麽暗示。
若不是他有幾分耐力,事情又恰巧被田夫人撞破,田茜兒必定要嫁進楚府了。
這女子哪裏是在幫他,明明就是在害他!
但是,這事從頭到尾,除了讓他丟光了臉麵,結局卻該死的如當日要求一般,他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旺財站在門口,見得自家公子眉頭緊皺,忍不住湊上前,勸道,「公子,大夫說你要好好養傷,不能費神,有事小的去張羅,公子還是睡一覺吧。」
楚歌歡回過神來,苦笑長歎,「罷了,罷了,這虧我吃下下了,下一次絕不會這般容易混過了。」
旺財聽不懂這話是何意,還要再問,卻聽楚歌歡又說道,「去庫房挑幾匹錦緞,兩盒銀首飾,兩盒胭脂水粉,送去雲家村趙家,就說多謝趙娘子出手相助。」
旺財應了,就要往外走,又被楚歌歡喚了回來,那雙丹鳳眼微眯,邪魅笑道,「記得錦緞要花色素雅的,再添兩匹輕軟的細棉。」
「公子,送細棉布不……」旺財驚疑欲問,卻被公子一個冷眼瞪了回去,連忙應下跑出去。
楚歌歡側臉趴好,輕歎,「我過得這般熱鬧,你的日子也不能太清淨了……」
瑞雪遠在碼頭,自然不知田府和楚府的雞飛狗跳,每日開門做買賣,回家做飯算賬,督促吳煜習字讀書,日子過得極是平實。
這一日南屋來了兩個小管事,點了兩個菜,一壺酒,閑聊敘舊,說起城中的新鮮事,就笑言楚家二少如何荒唐,栓子那日是聽過石頭說起楚家主仆之事,聽得那些話,就退出來就學說了一遍,瑞雪越聽嘴角翹得越高,心裏極是解氣,楚歌歡這次算是丟了大醜。轉念想想,又有些遺憾,他既然去了青樓,那田家二小姐就是隻成功了一半,不知她這嬌蠻女還能否順利嫁進楚家?
趙豐年帶著大壯和吳煜幾個,拎著一條繩子,在自家院子前後測量長寬,怎麽算,都覺得這塊地皮,建個兩進帶作坊的院子,有些太過狹窄,說不得,還要找裏正多劃份宅基地,順便也把這小院子的地契改換個名字。
大壯和黑子都覺建房是件大事,而他們能幫上忙很光彩,所以跑前跑後極賣力氣,就是吳煜都因為想到,以後可以不必再去張家住而臉上帶了笑。
一大三小,屁股後麵又跟了嬉鬧的二壯、三丫頭幾個,正熱熱鬧鬧的在後園轉悠,就聽得前院有馬匹嘶鳴之聲,很快雷子就跑過來稟告,「掌櫃的,院門前有個小廝來送謝禮。」
「送謝禮?」趙豐年原本還以為是田老爺子,或者是他那兩個不著調的女兒又上門來了,沒想到卻聽了這麽個緣由,仔細想想並不曾有何助人之處,好奇之下就走去前院。
旺財見著一群人從後麵角門出來,打頭的青衫男子,身材高直,俊秀儒雅,看著比自家公子好似還要貴氣三分,就猜到這必定是趙娘子的夫主,心裏不知為何就歎了口氣,也許趙娘子那樣的女子,也隻有這樣的男子才配的上,自家公子,恐怕要白費心思了。
他心裏這般想著,臉上又添了三分敬色,躬身施禮,口稱,「小的旺財給趙先生問安。」
趙豐年挑挑眉頭,仔細打量旺財,確實未曾見過,就回了半禮,問道,「不知小哥兒從何處而來,又為何事登門?」
旺財想起車裏的謝禮,臉色微微有些尷尬,含糊著答道,「我家公子,前日遇得一事,危難之時,幸得趙娘子相助,今日就備了禮,命小的送來,以謝趙娘子相助之義。」
原來,那日楚歌歡奔去了牡丹樓,不顧青樓白日不宴客的規矩,硬是敲開門進去,重金砸得老鴇找了幾個姑娘,陪他在房裏胡天胡地折騰了大半日外加一夜,簡直是神勇無敵。
這等茶餘飯後的好段子,怎麽能瞞得住,於是,大街小巷,無不傳遍了楚家風流子,又添荒唐事,據說,楚老爺子氣得暴跳如雷,差點打折了家裏的藤條,把遍體鱗傷的楚二少攆了出去,這次恐怕是真要與其斷絕父子之情了。
傳言裏的男主角楚歌歡,此時正趴在床上,背上隻蓋了一床薄薄的毯子,露出的一截脊背上,橫七豎八的印著十幾道青紫血痕,看得坐在他對麵的田三公子,忍不住直咧嘴,一臉羞愧,「楚兄,這事……嗯……都是兄弟不好,嗯,不該請你上門去小坐……」
楚歌歡擺擺手,卻因為牽扯到了背後的傷痕,疼得直吸氣,緩了好半晌,才苦笑道,「是我自己上門的,怎麽能怪田兄?隻是不知二小姐現在如何了?」
田三臉色一紅,「嗯,妹妹被送去九山莊子學規矩了,回來後,恐怕就要出嫁了。」
「出嫁?嫁去哪裏?」楚歌歡原本還擔心這事一出,田家為了保住田茜兒的清名,會借機上門提親,沒想到居然聽得田茜兒要出嫁。
田三以為楚歌歡同樣心儀自家妹子,一聽妹子要出嫁,心下不舒坦,就連忙解釋道,「還在武都之時,我爹就給妹子定親了,母親擔心妹子吵鬧才沒有明說,所以,我也是不知情,這次妹子玩鬧不懂事,惹惱了爹娘,才送她去學規矩,待得一年後回來時,就該備嫁了。」說完,他好似生怕楚歌歡傷心,又勸道,「楚兄,這天下比我妹妹嬌美的女子,還有很多,你……」
「別說了,田兄,這事就揭過去吧。」
「哎,好,好。」田三聽得楚歌歡聲音冷下來,自覺有些沒臉,掏出懷裏的兩張地契放到桌上,「家母說此事累得楚兄受苦了,這兩家鋪子算是給楚兄的補償,請楚兄一定要收下。待楚兄身子大好,小弟再與楚兄擺酒謝罪。」說完,他就行了一禮,匆忙走了。
楚歌歡瞟了一眼那地契,臉色古怪之極,早知道田茜有婚約在身,他還費心斷什麽桃花?況且他可不相信田茜兒那塞滿稻草的腦袋,會想到生米煮熟飯這樣的主意,必定是那女子給了她什麽暗示。
若不是他有幾分耐力,事情又恰巧被田夫人撞破,田茜兒必定要嫁進楚府了。
這女子哪裏是在幫他,明明就是在害他!
但是,這事從頭到尾,除了讓他丟光了臉麵,結局卻該死的如當日要求一般,他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旺財站在門口,見得自家公子眉頭緊皺,忍不住湊上前,勸道,「公子,大夫說你要好好養傷,不能費神,有事小的去張羅,公子還是睡一覺吧。」
楚歌歡回過神來,苦笑長歎,「罷了,罷了,這虧我吃下下了,下一次絕不會這般容易混過了。」
旺財聽不懂這話是何意,還要再問,卻聽楚歌歡又說道,「去庫房挑幾匹錦緞,兩盒銀首飾,兩盒胭脂水粉,送去雲家村趙家,就說多謝趙娘子出手相助。」
旺財應了,就要往外走,又被楚歌歡喚了回來,那雙丹鳳眼微眯,邪魅笑道,「記得錦緞要花色素雅的,再添兩匹輕軟的細棉。」
「公子,送細棉布不……」旺財驚疑欲問,卻被公子一個冷眼瞪了回去,連忙應下跑出去。
楚歌歡側臉趴好,輕歎,「我過得這般熱鬧,你的日子也不能太清淨了……」
瑞雪遠在碼頭,自然不知田府和楚府的雞飛狗跳,每日開門做買賣,回家做飯算賬,督促吳煜習字讀書,日子過得極是平實。
這一日南屋來了兩個小管事,點了兩個菜,一壺酒,閑聊敘舊,說起城中的新鮮事,就笑言楚家二少如何荒唐,栓子那日是聽過石頭說起楚家主仆之事,聽得那些話,就退出來就學說了一遍,瑞雪越聽嘴角翹得越高,心裏極是解氣,楚歌歡這次算是丟了大醜。轉念想想,又有些遺憾,他既然去了青樓,那田家二小姐就是隻成功了一半,不知她這嬌蠻女還能否順利嫁進楚家?
趙豐年帶著大壯和吳煜幾個,拎著一條繩子,在自家院子前後測量長寬,怎麽算,都覺得這塊地皮,建個兩進帶作坊的院子,有些太過狹窄,說不得,還要找裏正多劃份宅基地,順便也把這小院子的地契改換個名字。
大壯和黑子都覺建房是件大事,而他們能幫上忙很光彩,所以跑前跑後極賣力氣,就是吳煜都因為想到,以後可以不必再去張家住而臉上帶了笑。
一大三小,屁股後麵又跟了嬉鬧的二壯、三丫頭幾個,正熱熱鬧鬧的在後園轉悠,就聽得前院有馬匹嘶鳴之聲,很快雷子就跑過來稟告,「掌櫃的,院門前有個小廝來送謝禮。」
「送謝禮?」趙豐年原本還以為是田老爺子,或者是他那兩個不著調的女兒又上門來了,沒想到卻聽了這麽個緣由,仔細想想並不曾有何助人之處,好奇之下就走去前院。
旺財見著一群人從後麵角門出來,打頭的青衫男子,身材高直,俊秀儒雅,看著比自家公子好似還要貴氣三分,就猜到這必定是趙娘子的夫主,心裏不知為何就歎了口氣,也許趙娘子那樣的女子,也隻有這樣的男子才配的上,自家公子,恐怕要白費心思了。
他心裏這般想著,臉上又添了三分敬色,躬身施禮,口稱,「小的旺財給趙先生問安。」
趙豐年挑挑眉頭,仔細打量旺財,確實未曾見過,就回了半禮,問道,「不知小哥兒從何處而來,又為何事登門?」
旺財想起車裏的謝禮,臉色微微有些尷尬,含糊著答道,「我家公子,前日遇得一事,危難之時,幸得趙娘子相助,今日就備了禮,命小的送來,以謝趙娘子相助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