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二點頭,「嗯,原本是村裏一個孤老兒的房子,發大水那年,孤老兒餓死了,就一直荒廢著,後來那姓趙的來了,族老們就把他安置在那院子住了,如今人家發了財,幾十號人都在幫忙蓋兩進院子,還帶園子的,別提多氣派了。」
那人仔細想了想,道,「可是最東北角的那處院子,我記得以前是劉四爺住的吧?」
「你這記性倒好,就是劉四爺那座院子。」
那人眼珠兒轉了轉,突然笑了,「兄弟,我倒是有個主意,能給那趙家添個大麻煩,不過,你若是出了氣,可要在城裏酒樓請我吃一頓好酒菜。」
「真的?什麽好主意?陳大哥你快說說,如若事情成了,別說一頓,請兩頓都行。」
趙老二大喜,立刻拉這那姓陳的追問,姓陳的也不拿喬兒,示意他湊到跟前,低聲說道,「我家隔壁的劉大娘,好像是那劉四爺的堂侄女,你說若是讓她知道,她叔叔有座院子留下,她會不會找上門去鬧啊。」
趙老二聽得眼睛一亮,剛要說話,又泄了氣,「陳大哥,咱們武國的律法,女子沒有資格繼承娘家的家財,何況還是個遠房堂叔的,恐怕這事不行。」
那姓陳的嘿嘿一笑,「兄弟,你不知道,那劉大娘在我們村裏是有名的不講理,最會撒潑打鬧,而且,她家兒子看中了東山坳李家的閨女,人家要十兩銀的聘禮,她家拿不出,這幾日正上火呢,如若知道這事,明知沒理也必會上門,訛上幾兩銀子,保管趙家熱鬧。」
趙老二想到,趙家夫妻建好一大半的院子,卻突然聽得這院子是屬於別人的,那表情一定相當精彩,他忍不住就哈哈笑了起來,直說,「晚上下工,小弟買條肉,去老哥家喝酒,順便把鄰居也請來作陪啊。」
姓陳的會意,也跟著笑了起來。
一連忙了幾日,趙家的一進院子已經建得差不多了,眾人轉戰房後去建二進,隻等到最後,再翻新一進正房,那時瑞雪就可以直接搬去後院住了,不至於折騰兩次。
村人們前兩日已經占好了荒地,甚至換好了豆種,隻等過上半月,雨水足了,就開始耕種,此時隻覺新一年開始就多了一條財路,是個好兆頭,人人臉上都帶了笑,一邊做活兒,一邊就閑話說起誰家占的荒地多,誰家離家進,極是熱鬧。
隔壁張家院子裏,瑞雪與雲二嬸帶著幾個小媳婦兒在忙著包包子,這些時日每日中午要蒸饅頭、燉菜,伺候四十幾號人吃飯,活計也著實不輕鬆。
今日瑞雪就生了偷懶的心思,琢磨著隻要蒸上二百個包子,在熬一鍋骨頭豆腐湯,保管人人吃得飽,吃得香,女子們也省了許多力氣。
果然,第一鍋大包子剛剛出了鍋,那香味就引得幾個去周家抬門窗的年輕後生,抻了頭一個勁兒的往院子裏張望,有兩個甚至差點砸了腳。
瑞雪見了就笑著喚了他們停下稍歇,每人分了一隻大包子,直吃得他們各個讚不絕口,待聽得中午管夠吃,那腳下就如同生了風一般,做起活計來,別提多有力氣了。
村裏的女子們,多是天色微微放亮就起,先是借著天光兒做上半個時辰的繡活兒,然後還要喂豬喂雞,做飯,伺候公婆、夫主和孩子,很是辛苦,往往輪到她們吃飯時,涼粥都沒剩下一口。瑞雪聽得張嫂子說起過,一邊同情,一邊很是慶幸她沒有重生在那樣的媳婦身上,雖說她嫁給趙豐年也吃了些辛苦,但是起碼不受氣啊,所以,這幾日她對待幾個來幫手的小媳婦兒極好,特別是吃食方麵。
每日早起做飯就多烙幾張雞蛋餅之類,放在鍋裏熱著,待小媳婦兒們趕到了,就借口怕壞掉,請她們幫忙吃了,然後才開始帶著她們忙碌,中午飯時,也從來沒區別對待,都是幫工們吃什麽,她們的飯桌就有什麽,半塊肉都不少。她們若是願意,晚上回去時,還可著她們的心意,撿上一大碗剩菜讓她們帶回去,極是慷慨寬厚。
原本幾個小媳婦兒來幫忙,都是聽了公婆的囑咐,想著交好趙家,到時候能在作坊裏做工,給家裏添個進項,沒想到幾日相處下來,她們就發覺,早前聽得那些三姑六婆的閑言,完全當不得真,趙娘子又善良又細心,待她們就像娘家姐妹一般,真心實意,從不輕視,於是她們做起活計來,也越發上心,漸漸都放開了手腳和性子,忙碌間隙常常說笑,閑話幾句新鮮事兒,相處的一團和氣。
剛剛,白胖的大包子一出鍋,瑞雪招呼她們先吃,她們也都不客氣,嘻嘻哈哈直嚷著說香,還打趣要偷了方子進城開鋪子,瑞雪也不在意,還笑言到時給她們出本錢,惹得幾人笑得更歡。
雲二嬸也愛極這大包子,吃了一個就覺肚中飽了一半,一邊上手往簸籮裏撿,一邊招呼幾個小媳婦兒,「再有半個時辰就該開飯了,快幹活兒吧。」
小媳婦兒們應了,分了一個去院外抱柴禾添在熬湯的鍋灶下,剩下幾個就繼續包包子,裝屜,上灶開蒸,正忙碌的時候,那抱柴禾的小媳婦兒突然從院子外麵跑了回來,驚喊道,「趙娘子,好像出事了!」
「出什麽事了?」瑞雪起身拍去手上的細麵,眉頭微皺,安慰著這叫桃花的小媳婦兒,「桃花妹子,有話慢慢說。」
桃花伸手指了東邊趙家院子,「我看見那個,一個老婆子帶著兩個男子,闖到你家院子裏去了。」
眾人一聽都放下了手裏的活計,說道,「興許是哪個村子來買豆腐的吧?」
「我回去看看,你們先忙著,再蒸五籠屜包子,湊夠二百之數,省得中午時不夠吃。」瑞雪囑咐了一句,就出門趕了過去。
果然,一進院子就見一老兩少站在地當眾,極放肆的打量兩側嶄新的廂房,嘴裏嘖嘖有聲,臉上的貪婪之意,是個長眼睛的都能看得出來。
幾個抬青磚的村人正站在一旁,見得瑞雪進來,那張大河的親三弟就喊道,「趙娘子,這幾人要找趙先生說話。」
那老婆子和兩個男子聽得是主家之人過來了,就扭頭把瑞雪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見是個年輕輕的小媳婦兒,臉上更添了三分輕鬆。
瑞雪被他們如此打量,心頭不喜,直覺裏就認為這幾人上門不是好事,所以也沒有出聲招呼,反倒同那張老三說道,「勞煩張三哥去後邊請先生過來。」
那人仔細想了想,道,「可是最東北角的那處院子,我記得以前是劉四爺住的吧?」
「你這記性倒好,就是劉四爺那座院子。」
那人眼珠兒轉了轉,突然笑了,「兄弟,我倒是有個主意,能給那趙家添個大麻煩,不過,你若是出了氣,可要在城裏酒樓請我吃一頓好酒菜。」
「真的?什麽好主意?陳大哥你快說說,如若事情成了,別說一頓,請兩頓都行。」
趙老二大喜,立刻拉這那姓陳的追問,姓陳的也不拿喬兒,示意他湊到跟前,低聲說道,「我家隔壁的劉大娘,好像是那劉四爺的堂侄女,你說若是讓她知道,她叔叔有座院子留下,她會不會找上門去鬧啊。」
趙老二聽得眼睛一亮,剛要說話,又泄了氣,「陳大哥,咱們武國的律法,女子沒有資格繼承娘家的家財,何況還是個遠房堂叔的,恐怕這事不行。」
那姓陳的嘿嘿一笑,「兄弟,你不知道,那劉大娘在我們村裏是有名的不講理,最會撒潑打鬧,而且,她家兒子看中了東山坳李家的閨女,人家要十兩銀的聘禮,她家拿不出,這幾日正上火呢,如若知道這事,明知沒理也必會上門,訛上幾兩銀子,保管趙家熱鬧。」
趙老二想到,趙家夫妻建好一大半的院子,卻突然聽得這院子是屬於別人的,那表情一定相當精彩,他忍不住就哈哈笑了起來,直說,「晚上下工,小弟買條肉,去老哥家喝酒,順便把鄰居也請來作陪啊。」
姓陳的會意,也跟著笑了起來。
一連忙了幾日,趙家的一進院子已經建得差不多了,眾人轉戰房後去建二進,隻等到最後,再翻新一進正房,那時瑞雪就可以直接搬去後院住了,不至於折騰兩次。
村人們前兩日已經占好了荒地,甚至換好了豆種,隻等過上半月,雨水足了,就開始耕種,此時隻覺新一年開始就多了一條財路,是個好兆頭,人人臉上都帶了笑,一邊做活兒,一邊就閑話說起誰家占的荒地多,誰家離家進,極是熱鬧。
隔壁張家院子裏,瑞雪與雲二嬸帶著幾個小媳婦兒在忙著包包子,這些時日每日中午要蒸饅頭、燉菜,伺候四十幾號人吃飯,活計也著實不輕鬆。
今日瑞雪就生了偷懶的心思,琢磨著隻要蒸上二百個包子,在熬一鍋骨頭豆腐湯,保管人人吃得飽,吃得香,女子們也省了許多力氣。
果然,第一鍋大包子剛剛出了鍋,那香味就引得幾個去周家抬門窗的年輕後生,抻了頭一個勁兒的往院子裏張望,有兩個甚至差點砸了腳。
瑞雪見了就笑著喚了他們停下稍歇,每人分了一隻大包子,直吃得他們各個讚不絕口,待聽得中午管夠吃,那腳下就如同生了風一般,做起活計來,別提多有力氣了。
村裏的女子們,多是天色微微放亮就起,先是借著天光兒做上半個時辰的繡活兒,然後還要喂豬喂雞,做飯,伺候公婆、夫主和孩子,很是辛苦,往往輪到她們吃飯時,涼粥都沒剩下一口。瑞雪聽得張嫂子說起過,一邊同情,一邊很是慶幸她沒有重生在那樣的媳婦身上,雖說她嫁給趙豐年也吃了些辛苦,但是起碼不受氣啊,所以,這幾日她對待幾個來幫手的小媳婦兒極好,特別是吃食方麵。
每日早起做飯就多烙幾張雞蛋餅之類,放在鍋裏熱著,待小媳婦兒們趕到了,就借口怕壞掉,請她們幫忙吃了,然後才開始帶著她們忙碌,中午飯時,也從來沒區別對待,都是幫工們吃什麽,她們的飯桌就有什麽,半塊肉都不少。她們若是願意,晚上回去時,還可著她們的心意,撿上一大碗剩菜讓她們帶回去,極是慷慨寬厚。
原本幾個小媳婦兒來幫忙,都是聽了公婆的囑咐,想著交好趙家,到時候能在作坊裏做工,給家裏添個進項,沒想到幾日相處下來,她們就發覺,早前聽得那些三姑六婆的閑言,完全當不得真,趙娘子又善良又細心,待她們就像娘家姐妹一般,真心實意,從不輕視,於是她們做起活計來,也越發上心,漸漸都放開了手腳和性子,忙碌間隙常常說笑,閑話幾句新鮮事兒,相處的一團和氣。
剛剛,白胖的大包子一出鍋,瑞雪招呼她們先吃,她們也都不客氣,嘻嘻哈哈直嚷著說香,還打趣要偷了方子進城開鋪子,瑞雪也不在意,還笑言到時給她們出本錢,惹得幾人笑得更歡。
雲二嬸也愛極這大包子,吃了一個就覺肚中飽了一半,一邊上手往簸籮裏撿,一邊招呼幾個小媳婦兒,「再有半個時辰就該開飯了,快幹活兒吧。」
小媳婦兒們應了,分了一個去院外抱柴禾添在熬湯的鍋灶下,剩下幾個就繼續包包子,裝屜,上灶開蒸,正忙碌的時候,那抱柴禾的小媳婦兒突然從院子外麵跑了回來,驚喊道,「趙娘子,好像出事了!」
「出什麽事了?」瑞雪起身拍去手上的細麵,眉頭微皺,安慰著這叫桃花的小媳婦兒,「桃花妹子,有話慢慢說。」
桃花伸手指了東邊趙家院子,「我看見那個,一個老婆子帶著兩個男子,闖到你家院子裏去了。」
眾人一聽都放下了手裏的活計,說道,「興許是哪個村子來買豆腐的吧?」
「我回去看看,你們先忙著,再蒸五籠屜包子,湊夠二百之數,省得中午時不夠吃。」瑞雪囑咐了一句,就出門趕了過去。
果然,一進院子就見一老兩少站在地當眾,極放肆的打量兩側嶄新的廂房,嘴裏嘖嘖有聲,臉上的貪婪之意,是個長眼睛的都能看得出來。
幾個抬青磚的村人正站在一旁,見得瑞雪進來,那張大河的親三弟就喊道,「趙娘子,這幾人要找趙先生說話。」
那老婆子和兩個男子聽得是主家之人過來了,就扭頭把瑞雪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見是個年輕輕的小媳婦兒,臉上更添了三分輕鬆。
瑞雪被他們如此打量,心頭不喜,直覺裏就認為這幾人上門不是好事,所以也沒有出聲招呼,反倒同那張老三說道,「勞煩張三哥去後邊請先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