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等了半晌,聽得他這麽一句回應,嚇了一跳,繼而就以為趙豐年不喜她如此小氣,吐吐舌頭笑道,「不行就不行吧,我也犯了糊塗,怎麽家裏越富有,就越吝嗇起來了。」


    趙豐年聽得這話知道她誤會了,就道,「我是說,你親自上場不行,這事我會找人辦的。花費最少,得到最大收益,是商人的信條,我沒覺得你吝嗇。」


    「真的?」瑞雪有些不相信。


    趙豐年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背,「真的。」


    「太好了,」瑞雪興奮的在他臉頰上親了一下,又笑道,「掌櫃的,我跟你說,你去書畫鋪子裏的時候,可以同那老板說,買的文房四寶是用作詩會的獎勵,到時候順帶為他的鋪子宣揚幾句,那老板定然還會把價格讓兩成,到時候再把物件兒退回去,估計一來一回兒,隻付十兩銀這事兒就辦妥了。」


    趙豐年臉上熱的好似要著火一般,特別是被瑞雪香軟的唇觸碰過的那一小塊地方,像火種一般,漸漸引燃了整個全身都熱燙起來。他不安的動了動,努力平複下狂跳的心,把手臂抽了出來,裝作長長打了個哈欠,「放心,這事兒我會安排的,你記得好好琢磨幾個菜色吧。」


    「菜色我拿手,保證到時讓他們吃得香掉舌頭。」瑞雪信心滿滿,腦子裏全是以前做過的各種菜色,「六個菜,還是八個菜?要不要點心之類,到時候你要提前告訴我,我不熟悉這邊的宴席安排。」


    「唔,」趙豐年輕輕應了一聲,瑞雪以為他今日疲累困倦,就沒有再多說,夫妻倆各自懷揣著心事,漸漸睡去。


    轉眼又過去四五日,城裏諸事安排妥當,趙豐年也就不再常進城了,家裏的院子也已經趨近於尾聲,瑞雪早早就準備好了銀錢,給泥水師傅和木匠師傅都結了工錢,另外還賞了幾個小學徒每人五百錢,以謝他們這些時日做活賣力,小學徒們歡喜得差點蹦起來,他們師傅都不是苛刻的,得了工錢必定會分他們一兩成,再加上這些賞錢也算是一筆不小的進項了。


    裏正得了張大河送去的十兩銀,就樂顛顛的直接請了師傅們,同村人一起開始繼續忙碌修葺宗祠。


    趙家忙著拾掇新院子,每日還要做豆腐,連帶張家、錢家、高家,甚至連兩個兒子被派出去的雲家都不能出力去幫忙,瑞雪不肯讓村裏某些人背後說酸話,就把家裏剩下的一百斤細麵、十斤豬肉都送到了工地上,明言,就是替幾家盡一份心力。


    這些東西若是采買也要三兩多銀,摻些包穀麵蒸饅頭,燉菜裏加幾塊肉,雖說不如趙家的席麵兒豐盛,卻也算極難得了,足夠吃到修葺完成,那十兩銀子隻用來買材料和付工錢綽綽有餘,裏正和幾位族老們自然大喜,連說趙家明理厚道,村人們看在眼裏,心裏也都歎服。


    趙家的新宅院占地四畝多(武國畝數為小畝,大約二百二十平左右),青色的磚牆,紅漆的廊柱,褐色鑲了鐵鉚釘的大門,雕刻精致的門樓上,懸了一塊楠木的匾額,刻著趙豐年的親筆手書「趙府」兩字,筆鋒厚重有力,讓人一見之下就忍不住心生一絲恭謹,進了大門,是小小的迎客廳,迎麵是一麵影壁,雕了傲雪寒梅圖,右側是車馬棚子,左側是座大灶間外帶一間小小的門房屋子。


    繞過影壁,才是真正的一進院子,也就是以後的豆腐作坊,東廂房裏通長的大房子,右側擺了兩盤三尺直徑的石磨,中間是青石砌的淺池子,池上放了幾套形狀各異的木器,池邊有凹槽,待壓製豆腐的時候,多餘的水分要從這裏流出,滴進下麵的大木桶裏。左側房梁上方用鐵索懸掛著幾掛方形紗布包,用作壓製豆渣所用,下麵垂直位置就是兩眼大灶,半人高的鍋台,鑲了二十四仞的大鐵鍋,正好擠壓了豆漿後就直接開煮、點腦兒,上案板壓成型,很是方便。


    西邊廂房,就是倉庫,地上鋪了厚厚的草木灰,然後搪了木方子,待放上裝牛豆的袋子,既防濕又隔潮。


    一進正房裏,原本放雜物的東屋,改成了賬房,牆壁邊立了書架,擺了趙豐年的幾本舊書,寬大的鬆木書桌,高背椅子,看著就極有氣勢。堂屋改成了待客廳,換了新桌椅,牆壁上懸了字畫,牆角也立了高腳幾,青瓷花瓶裏插了幾枝剛剛長出新葉的樹枝,倒也有幾分野趣。而趙豐年和瑞雪住了幾月的西屋內室,則在趙豐年的交代下,外麵重修,屋裏卻半點兒沒有改動,備著他平日算賬或者讀書累了的時候,小睡片刻之用。


    東屋旁邊的灶間改成了兩間耳房,放了些桌椅,以後就是男工女工們的歇息之處了。


    轉過耳房後的月亮門,就是二進院子。


    西廂房吳煜占了北屋,南屋空下留待以後待客。東廂房北屋做了小庫房,擺了幾隻大木箱,存放些禮物和暫時用不下的小物件兒,南屋則同樣是客房,鋪了大炕,桌椅用具齊全。


    正房裏自然是瑞雪夫妻住了,東屋單獨開門,是瑞雪特意留出的洗澡之處,屋裏有暖牆連同著隔壁灶間裏的大灶,冬日時既燒了水洗澡,又暖了屋子,一側有小門通著堂屋,洗完澡甚至不必出屋子就能直接回到內室,這也是瑞雪為了趙豐年少染風寒,絞盡腦汁才想出來的辦法,幾個泥水師傅看了都說好。


    堂屋裏對著門口擺了八仙桌子和高背椅,後麵是一台四扇風景屏風,雖然木框和繡工不見多好,倒也雅致。


    西屋就是兩人的居室,進門處繞過一閃小屏風,就是個小小的隔間,有博古架子擺了幾隻雕花精致的盒子和基本書,架旁有桌椅,桌椅上有文房四寶。南邊窗下放了張羅漢榻,榻上有小幾茶具,想來午後天晴,倚在此處讀書喝茶,定然悠閑愜意。


    博古架旁的兩扇雕花門再打開就是內室,不知道是不是那晚分床而睡惹惱了趙豐年,這次他堅決沒要木床,隻鋪了火炕,而且才不過六尺寬窄,哪怕兩人再生氣,一伸手也能摸到彼此。


    瑞雪自然明白他的心思,暗自甜蜜偷笑。


    院子東邊有個角門,進去入眼一片空蕩,隻有角落裏兩間私塾極是顯眼,南邊的半處空地被勤快的張大河和錢黑炭,開成了菜園,一壟壟新翻開的泥土,黑得油量。


    瑞雪本來盤算著在私塾門前種兩塊花圃,移栽幾從灌木,趙豐年卻是不允,直道,他有安排,瑞雪也就罷了。


    新家,新氣象,不隻趙家三口,連同張家、高家、雲家都極歡喜,一邊幫忙拾掇,一邊嘖嘖稱讚院子寬敞大氣。幾個孩子們嬉鬧著在前後院亂竄,偶爾又去園子角落的私塾探看,心裏期盼著開課的日子早些來臨。


    暖居的好日子定在了三月十六,離此還有七八日,瑞雪按捺不住心裏的歡喜,到底派前黑炭進城采買了吃食,帶著翠娘、張嫂子,張羅了兩桌酒席出來,又請了留在家裏看家的雷子媳婦和前嫂子,一起熱熱鬧鬧的吃喝了一頓。


    雲家三口想著兒子回來後,他們也能蓋起新院子,心裏別提多歡喜了,張家、高家、錢家,日子也是過得蒸蒸日上,臉上的笑意一直就沒斷過。


    一頓飯直吃到月上中天才罷休,男子們喝了兩盞醒酒湯,說了說豆腐生意,待女子們拾掇完了碗筷,各家就散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瑞雪兆豐年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幽蘭並收藏瑞雪兆豐年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