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獨家連載vip作品,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閱讀中遇到亂碼漏字等,請聯係豆豆客服。】
瑞雪也笑,「怪不得嫂子埋怨,原來大哥不是隻在我那裏喝醉過啊。醉酒誤事,大哥以後還是要少喝一些,省得嫂子在家裏惦記。」
徐寬聽得她如此說,連忙保證,「妹子說的是,以後一定少喝。」
趙豐年走過來卻道,「以後少喝,今日可不能免,兩位大哥平日多有照料我家娘子,又幫我尋了這麽一處好地方,怎麽也要擺桌兒酒席,表表謝意。」
「不敢,不敢,趙先生客氣了。」徐寬和馬老六同瑞雪說笑極自在,一聽得趙豐年這麽說,深埋在骨子裏對文人的敬畏就發作了,很是拘束,手腳都不知往哪裏放了。
瑞雪見此就假裝嗔怪,解圍道,「我剛勸得大哥少喝酒,先生就來拆我的台,置辦了酒席,也就兩位大哥吃喝歡喜了,要我說,不如就蒸兩鍋大包子當謝禮,家裏的嫂子侄子,都能跟著沾沾光。」
馬老六想起前日拿回去的大包子,家裏孩子吃得滿嘴流油模樣,就道,「這謝禮好,我家那淘小子還念叨要來碼頭做活計,我問他為啥,他說來碼頭,就日日都有大包子吃了,真是個沒出息的。」
眾人都笑,說了幾句閑話,徐寬和馬老六就回碼頭忙碌了,趙豐年牽了瑞雪的手,四處轉了幾圈兒,商量著在何處擺桌椅,何處要用木板圈出來做暫歇之處?
趙豐年想起前些日子那些文人的風流之態,琢磨再三,還是要先同瑞雪說知,就道,「我前幾日去過幾處才子秀才的聚集之地,多是風月之所,待詩會之日,也許會有許多人帶了女子同來。」
自古以來,自認風流的才子,哪個不是都有一堆兒的紅顏知己,好似不好色就算不得才子一般。前幾日趙豐年衣袖上沾了胭脂時,瑞雪就已經猜到一些了。此時也沒覺多驚奇,反而問道,「那還要多搭建兩個木棚,以備女眷更衣或者小歇之用。」
趙豐年沒在她臉上找到任何醋意,心裏不知是該歡喜,還是失落,指了林子裏邊,說道,「那一處就行。」
瑞雪點頭,「到時候要多買些驅蛇蟲的藥粉,在場地四周都灑一些,若是被蛇蟲跑進了女子歇息之處,可就熱鬧了。」
趙豐年聽得她話裏有揶揄之意,猜得她到底還是不喜那些女子,不知為何就歡喜起來,閑話幾句,就牽了她下山。
中午時候,瑞雪親手炒了幾個小菜,請了徐寬和馬老六到南屋,開了一壇子鋪子裏最好的竹葉青,三人各自滿了碗,說笑吃喝起來。
趙豐年走南闖北,見識頗多,與徐馬兩人說起話來,也沒什麽文人的清高架子,不過一會兒,三人就熟識起來。趙豐年難免問及瑞雪在碼頭之事,這可打開了徐馬二人的話匣子,比如瑞雪如何仗義,如何心善,如何明理,甚至那次賠銀子送幹糧,出言建議成立沛水幫,都說了個清清楚楚,倒讓趙豐年再次對自家娘子,生出了一絲欽佩,轉而想想,這麽聰慧的女子,卻是他的妻,又頓覺胸腔裏滿是歡喜。
一頓酒飯吃了大半個時辰就散了,瑞雪扶了半醉的趙豐年上車回村,嗔怪他為何不少喝一些。
趙豐年卻拉這她的手,直道,「上天待我不薄,上天待我不薄啊。」
瑞雪臉紅,要推開他,他去握得極緊,怎麽也不肯放開。
吳煜見不得他們兩人親近,氣哼哼照舊出去坐了車轅。趙豐年於是笑得越加歡喜,一路枕著瑞雪的膝頭,到家時,居然睡得熟了。
瑞雪哭笑不得,要吳煜去喚了張大河,幫忙背了他進屋。
隨後幾日,趙豐年又開始出入城中,自然袖子上的胭脂也時有出現,燙金的帖子發出將近百張,不知他是如何請動了城中府學的兩位訓導,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舉人,在帖子前邊署了名,加上那價值二百兩的文房四寶,不到兩日,河畔詩會的消息,就在靈風城裏的無數秀才學子們中間風傳開來,人人以受邀請為榮,就是沒有接到請柬的,也打算當日去湊湊熱鬧,畢竟都是文人,主家也不可能把他們攆出來,能賞賞景,看看熱鬧,甚至說不定運氣好,還能把那套文房四寶收歸囊中,那可真是名利雙收了。
而碼頭眾人也覺得,詩會在沛水邊舉辦,主家又跟他們有些相熟,都覺與有榮焉,回村之後,也把這消息散了出去。靈風城的習俗裏,本就有春日出去踏青這一樣,又恰逢這樣的詩會,眾村人都覺極是好奇,紛紛打算那一日也帶著家裏的,正在讀書的孩子去轉轉,沾沾靈氣,說不定孩子就開竅了。
不提趙家如何忙碌,眾人如何期待,隻說詩會前一日午飯前,碼頭上停靠了一隻烏篷船,本來滿載能坐二十人的船艙裏,隻坐了一個白衣男子和一個小廝。
那白衣男子的衣衫是上好的雲錦所縫製,繡了銀絲暗紋,頭上的發箍也是赤金,麵龐白皙如玉,秀眉而長目,極是俊美。他身後的小廝也就十二三歲的年紀,眉清目秀,身子很單薄,但眼神卻極活泛,一看就知道是個擅長察言觀色,又機靈懂事的,否則這富貴公子哥的主子出門,也不能隻帶他一個。
烏篷船靠在了棧橋上,那船家係好了繩索就過來行禮道,「公子,沛水碼頭到了,您上岸順著大道往前走,不過十裏就是靈風城。」
白衣公子點頭,起身撫了一下微皺的衣衫,抬頭看了兩眼旁邊那幾處忙碌的棧橋,笑道,「這碼頭真是熱鬧啊,安子,付錢。」
那叫安子的小廝,立刻從荷包裏掏出二兩銀子給了那船老大,船老大眉開眼笑的收下了,這一趟生意可真是好運氣,比之以前裝滿客人時還多賺了半兩銀子。他心裏高興,正要搶上岸去,先行替他們主仆雇個馬車,卻被安子攔住了,「船老大不必費心,我們主子要在碼頭走走。」
那船老大有些失望,他還想著再得一份打賞的,但也沒敢表露出來,隻跟在後麵,一迭聲的說著,「客官慢走,客官慢走!」
那白衣公子在棧橋上慢悠悠的走著,棧橋隨著水波蕩漾,晃動得有些厲害,可是他的身形卻半點兒沒有搖晃,看得身後小廝羨慕不已,歪歪扭扭的,極力快步趕了上去。
兩人下了棧橋,有車夫模樣的人過來拉客,被那白衣公子淡笑著拒絕了,帶著小廝穿過車馬密集之處,走到那處唯一的食肆前,抬頭看了看食肆門楣上的牌匾,扭頭問身後的小廝,「可是這河畔居?」
安子立刻答道,「是,公子,東升哥說的就是這個名字。小的剛才問了一個車夫,碼頭上隻這一處食肆,再無別家。」
瑞雪也笑,「怪不得嫂子埋怨,原來大哥不是隻在我那裏喝醉過啊。醉酒誤事,大哥以後還是要少喝一些,省得嫂子在家裏惦記。」
徐寬聽得她如此說,連忙保證,「妹子說的是,以後一定少喝。」
趙豐年走過來卻道,「以後少喝,今日可不能免,兩位大哥平日多有照料我家娘子,又幫我尋了這麽一處好地方,怎麽也要擺桌兒酒席,表表謝意。」
「不敢,不敢,趙先生客氣了。」徐寬和馬老六同瑞雪說笑極自在,一聽得趙豐年這麽說,深埋在骨子裏對文人的敬畏就發作了,很是拘束,手腳都不知往哪裏放了。
瑞雪見此就假裝嗔怪,解圍道,「我剛勸得大哥少喝酒,先生就來拆我的台,置辦了酒席,也就兩位大哥吃喝歡喜了,要我說,不如就蒸兩鍋大包子當謝禮,家裏的嫂子侄子,都能跟著沾沾光。」
馬老六想起前日拿回去的大包子,家裏孩子吃得滿嘴流油模樣,就道,「這謝禮好,我家那淘小子還念叨要來碼頭做活計,我問他為啥,他說來碼頭,就日日都有大包子吃了,真是個沒出息的。」
眾人都笑,說了幾句閑話,徐寬和馬老六就回碼頭忙碌了,趙豐年牽了瑞雪的手,四處轉了幾圈兒,商量著在何處擺桌椅,何處要用木板圈出來做暫歇之處?
趙豐年想起前些日子那些文人的風流之態,琢磨再三,還是要先同瑞雪說知,就道,「我前幾日去過幾處才子秀才的聚集之地,多是風月之所,待詩會之日,也許會有許多人帶了女子同來。」
自古以來,自認風流的才子,哪個不是都有一堆兒的紅顏知己,好似不好色就算不得才子一般。前幾日趙豐年衣袖上沾了胭脂時,瑞雪就已經猜到一些了。此時也沒覺多驚奇,反而問道,「那還要多搭建兩個木棚,以備女眷更衣或者小歇之用。」
趙豐年沒在她臉上找到任何醋意,心裏不知是該歡喜,還是失落,指了林子裏邊,說道,「那一處就行。」
瑞雪點頭,「到時候要多買些驅蛇蟲的藥粉,在場地四周都灑一些,若是被蛇蟲跑進了女子歇息之處,可就熱鬧了。」
趙豐年聽得她話裏有揶揄之意,猜得她到底還是不喜那些女子,不知為何就歡喜起來,閑話幾句,就牽了她下山。
中午時候,瑞雪親手炒了幾個小菜,請了徐寬和馬老六到南屋,開了一壇子鋪子裏最好的竹葉青,三人各自滿了碗,說笑吃喝起來。
趙豐年走南闖北,見識頗多,與徐馬兩人說起話來,也沒什麽文人的清高架子,不過一會兒,三人就熟識起來。趙豐年難免問及瑞雪在碼頭之事,這可打開了徐馬二人的話匣子,比如瑞雪如何仗義,如何心善,如何明理,甚至那次賠銀子送幹糧,出言建議成立沛水幫,都說了個清清楚楚,倒讓趙豐年再次對自家娘子,生出了一絲欽佩,轉而想想,這麽聰慧的女子,卻是他的妻,又頓覺胸腔裏滿是歡喜。
一頓酒飯吃了大半個時辰就散了,瑞雪扶了半醉的趙豐年上車回村,嗔怪他為何不少喝一些。
趙豐年卻拉這她的手,直道,「上天待我不薄,上天待我不薄啊。」
瑞雪臉紅,要推開他,他去握得極緊,怎麽也不肯放開。
吳煜見不得他們兩人親近,氣哼哼照舊出去坐了車轅。趙豐年於是笑得越加歡喜,一路枕著瑞雪的膝頭,到家時,居然睡得熟了。
瑞雪哭笑不得,要吳煜去喚了張大河,幫忙背了他進屋。
隨後幾日,趙豐年又開始出入城中,自然袖子上的胭脂也時有出現,燙金的帖子發出將近百張,不知他是如何請動了城中府學的兩位訓導,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舉人,在帖子前邊署了名,加上那價值二百兩的文房四寶,不到兩日,河畔詩會的消息,就在靈風城裏的無數秀才學子們中間風傳開來,人人以受邀請為榮,就是沒有接到請柬的,也打算當日去湊湊熱鬧,畢竟都是文人,主家也不可能把他們攆出來,能賞賞景,看看熱鬧,甚至說不定運氣好,還能把那套文房四寶收歸囊中,那可真是名利雙收了。
而碼頭眾人也覺得,詩會在沛水邊舉辦,主家又跟他們有些相熟,都覺與有榮焉,回村之後,也把這消息散了出去。靈風城的習俗裏,本就有春日出去踏青這一樣,又恰逢這樣的詩會,眾村人都覺極是好奇,紛紛打算那一日也帶著家裏的,正在讀書的孩子去轉轉,沾沾靈氣,說不定孩子就開竅了。
不提趙家如何忙碌,眾人如何期待,隻說詩會前一日午飯前,碼頭上停靠了一隻烏篷船,本來滿載能坐二十人的船艙裏,隻坐了一個白衣男子和一個小廝。
那白衣男子的衣衫是上好的雲錦所縫製,繡了銀絲暗紋,頭上的發箍也是赤金,麵龐白皙如玉,秀眉而長目,極是俊美。他身後的小廝也就十二三歲的年紀,眉清目秀,身子很單薄,但眼神卻極活泛,一看就知道是個擅長察言觀色,又機靈懂事的,否則這富貴公子哥的主子出門,也不能隻帶他一個。
烏篷船靠在了棧橋上,那船家係好了繩索就過來行禮道,「公子,沛水碼頭到了,您上岸順著大道往前走,不過十裏就是靈風城。」
白衣公子點頭,起身撫了一下微皺的衣衫,抬頭看了兩眼旁邊那幾處忙碌的棧橋,笑道,「這碼頭真是熱鬧啊,安子,付錢。」
那叫安子的小廝,立刻從荷包裏掏出二兩銀子給了那船老大,船老大眉開眼笑的收下了,這一趟生意可真是好運氣,比之以前裝滿客人時還多賺了半兩銀子。他心裏高興,正要搶上岸去,先行替他們主仆雇個馬車,卻被安子攔住了,「船老大不必費心,我們主子要在碼頭走走。」
那船老大有些失望,他還想著再得一份打賞的,但也沒敢表露出來,隻跟在後麵,一迭聲的說著,「客官慢走,客官慢走!」
那白衣公子在棧橋上慢悠悠的走著,棧橋隨著水波蕩漾,晃動得有些厲害,可是他的身形卻半點兒沒有搖晃,看得身後小廝羨慕不已,歪歪扭扭的,極力快步趕了上去。
兩人下了棧橋,有車夫模樣的人過來拉客,被那白衣公子淡笑著拒絕了,帶著小廝穿過車馬密集之處,走到那處唯一的食肆前,抬頭看了看食肆門楣上的牌匾,扭頭問身後的小廝,「可是這河畔居?」
安子立刻答道,「是,公子,東升哥說的就是這個名字。小的剛才問了一個車夫,碼頭上隻這一處食肆,再無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