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芷嫁了?她不是要嫁給江峴嗎。可江峴娶了自己,之後的事情她還真的沒多想。清曉看著她搖頭。
「詹府家的嫡出二少爺!」陸汝寧一副想笑又耐不住地表情。自打上次在譚府發生「逼供」一事後,本就對清芷不甚有感的汝寧越發覺得這姑娘心術不正,多了分嫌惡,巴不得她得不了好才解恨。
可清曉頗是茫然。「詹府?」
汝寧恍然「哦」了聲,憶起清曉才來京城不久,好些人事她都不知,便細細給她講來。
這詹府也算侯門世家,建朝初曾出過一個護國大將軍,被封扶陽伯,可惜後世子孫不濟,到如今詹家老太爺這代,徒留個爵位靠著蔭庇過活,落魄得很。不過詹二爺倒是個明白人,長兄襲世子位後,他便走了科舉謀功名的路子,雖說大器晚成,比清曉兄長早一屆中進士,年近四十才入了翰林,眼下隻是個庶吉士,不過想來日後也差不了。畢竟「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嗎。清芷嫁得便是他家詹二少。
「這不是嫁得挺好嗎。」清曉不解道。雖說落魄,到底是伯府,還有個撐門麵的,於清芷而言也不算虧。有父如此,日後點撥著,考個功名應是不在話下,清曉不覺得這有什麽可笑的。
汝寧含笑拿腔地長歎道:「怕是爹心有餘,兒力不足啊。」
詹二爺長子是個不成器的,流連煙花柳巷,整日往人家女人肚皮上趴。說不聽,管不得,二爺隻能把一門心思放在二公子身上,怎知用力過猛,十三那年臨近秋闈,二公子頂著全家的壓力連熬幾夜,體力不支,暈厥過去。正倒在了未掩的窗口,無人發覺,吹了一夜的邪風,落下個口歪眼斜便罷了,隨後高燒不退,燒了整整七日,不但錯過了這次秋闈,怕一輩子都沒機會了。因為人燒傻了,如今十八歲的人跟個五歲的孩童無異。
清曉聽懂了,可又糊塗了。三叔好顏麵,清芷心氣又高,怎麽可能嫁如此個人?荒唐啊。
陸汝寧撇了撇嘴,笑道:「這還不得怨你家夫君,怨江景行!」
娶親那日,通州阮家滿心歡喜地候著靖安侯府的迎親隊伍,然一家人包括老太太在門外從天亮等到天黑,不要說迎親隊,便是連股京城的風都沒吹來,好似完全就沒有成婚這事一般。
阮伯禎心下不安,遣人快馬加鞭去京城瞧瞧,半夜來話了。
靖安侯府迎親了,迎的也是阮家小姐,不過是京城裏的五小姐阮清曉。
這消息如當頭棒喝,一家人都懵了。緩了許久才意識到,上當了!居然上了江峴的當。
可帖子已下,族人及通州親友皆至,阮伯禎本就好麵子,他肯承認自己是鑽進了世子爺的套裏嗎?不可能。於是隻得咬牙道路上耽擱,私下裏聯係了詹府,讓他們前來迎親。
至於詹府。詹家二少去年元宵鬧花燈,衝撞了阮清芷,瞧了一眼便害起「相思」,非要領著這俊俏的「姐姐」回家。詹府無奈,厚著臉皮試探過。結果呢,若非挨著伯府的地位,阮伯禎非把他們唾罵一頓趕出去不可。
不過也幸而當初沒撕破了臉,詹府果斷應下了,不然隻怕這個笑話要從通州鬧到京城,清芷再嫁可都難咯。
「這一招可夠狠夠利落,把你娶了,順手把那不招人待見的也處置了。你說說,為了你他這心思得繞多少個彎,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沉得住氣,生怕哪一步出了岔子又讓你溜走了。」
「我可沒溜過,他倒是溜過。」清曉嬌嗔了句,可想著想著,唇角抑不住地彎起,小梨渦若隱若現,溺著甜。
陸汝寧瞧她癡癡的模樣,也不禁掩口笑了,眸光一轉,斂容問了句:「誒,你大婚,令兄都未回嗎?」
話一落,清曉瞬間僵住了。
她勉強一笑,搖了搖頭。「他忙著,來不及。」
汝寧若有所思地「啊」了一聲,語氣裏不免有幾分失望。
可清曉卻慶幸他沒回,不然真不知會發生什麽。思及此,忽而一個念頭在她腦中萌生,難不成清讓前赴張秋也是江峴計劃中的一部分?可想想也不對,父親道是首輔遣他去的,應該與江峴無關……
清曉正神遊,隔著過堂的影壁,便聽聞二門處有歡笑言語聲,應是又來客了。清曉起身,隨著侯夫人去迎,才踏入超手遊廊,便瞧見譚老夫人對著侯夫人歉笑道:「對不住,對不住,我可是真真地晚了。哎,都怨我們家這猴孫,非跟著來不可,賴了時辰了。」
說著,蹙眉朝身邊恭敬攙扶自己的人努了努嘴,又伸出手要點那人的額,可人太高她沒夠到。身邊人粲然一笑,趕緊彎腰低頭,主動把額送了上去。
譚老夫人被他逗得苦笑不得,卻也沒客氣,狠狠地戳了一下,他頭順勢一揚,清曉看清了。這「猴孫」不正是譚家少爺,譚沅昊嗎!
譚沅昊出現,意料之外,卻也情理之中,雖說是女眷相會,可偏他就從不忌諱這場合。
對風姿飄逸,矜貴俊美之人,大夥往往都格外寬容,尤其是用感性思考的女人。更何況譚家少爺風度翩翩,知情識趣,見誰都似帶著情意般,極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於是眾人倒也沒說什麽,何況他是隨祖母而來,與江峴又自幼便是朋友。
「昨個隨祖父去給陛下講學,未趕上阮小姐大婚,您別見怪。」譚沅昊狹長的雙眸眯起,挑唇笑道。
清曉方要回禮,一旁剝著鬆子的陸汝寧哼笑了聲,見譚沅昊朝她投來束淡漠的目光,也瞪著眼睛回他一束。
譚沅昊沒理她,對著清曉笑了笑,眸色清澈,似陽光下蕩漾的漣漪,波光閃耀。可隨即他又歎了聲:「哎,可惜了。」
清曉不解,舉眸看著她。紅妝映襯,顯得她氣色極好,竟比庭院裏的薔薇還要嬌豔。
「可惜這麽早就嫁了,還嫁了這個寡淡無情的家夥。」
他聲音渾厚清朗,悠然而道。
在女眷們細聲軟語中,他這一聲極其突兀,以致在場的人皆是聽到了。孫夫人不由得看了眼安西伯夫人,又看了看吳夫人。吳夫人挑了挑眉梢,孫夫人極力壓抑著想要上揚的嘴唇。
這便不怪她們說了,連譚家少爺都瞧出來,這姑娘嫁給那冷麵世子討不了好。
除了堂上正和侯夫人聊天的譚老夫人和陸夫人,其她人都若無其事地豎起了耳朵,便要聽聽這新婦會如何應他。
清曉自然不知道譚沅昊和江峴之間的糾纏,想到二人相識,許是句玩笑吧。可即便如此,也不該在這等場合開玩笑。
「詹府家的嫡出二少爺!」陸汝寧一副想笑又耐不住地表情。自打上次在譚府發生「逼供」一事後,本就對清芷不甚有感的汝寧越發覺得這姑娘心術不正,多了分嫌惡,巴不得她得不了好才解恨。
可清曉頗是茫然。「詹府?」
汝寧恍然「哦」了聲,憶起清曉才來京城不久,好些人事她都不知,便細細給她講來。
這詹府也算侯門世家,建朝初曾出過一個護國大將軍,被封扶陽伯,可惜後世子孫不濟,到如今詹家老太爺這代,徒留個爵位靠著蔭庇過活,落魄得很。不過詹二爺倒是個明白人,長兄襲世子位後,他便走了科舉謀功名的路子,雖說大器晚成,比清曉兄長早一屆中進士,年近四十才入了翰林,眼下隻是個庶吉士,不過想來日後也差不了。畢竟「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嗎。清芷嫁得便是他家詹二少。
「這不是嫁得挺好嗎。」清曉不解道。雖說落魄,到底是伯府,還有個撐門麵的,於清芷而言也不算虧。有父如此,日後點撥著,考個功名應是不在話下,清曉不覺得這有什麽可笑的。
汝寧含笑拿腔地長歎道:「怕是爹心有餘,兒力不足啊。」
詹二爺長子是個不成器的,流連煙花柳巷,整日往人家女人肚皮上趴。說不聽,管不得,二爺隻能把一門心思放在二公子身上,怎知用力過猛,十三那年臨近秋闈,二公子頂著全家的壓力連熬幾夜,體力不支,暈厥過去。正倒在了未掩的窗口,無人發覺,吹了一夜的邪風,落下個口歪眼斜便罷了,隨後高燒不退,燒了整整七日,不但錯過了這次秋闈,怕一輩子都沒機會了。因為人燒傻了,如今十八歲的人跟個五歲的孩童無異。
清曉聽懂了,可又糊塗了。三叔好顏麵,清芷心氣又高,怎麽可能嫁如此個人?荒唐啊。
陸汝寧撇了撇嘴,笑道:「這還不得怨你家夫君,怨江景行!」
娶親那日,通州阮家滿心歡喜地候著靖安侯府的迎親隊伍,然一家人包括老太太在門外從天亮等到天黑,不要說迎親隊,便是連股京城的風都沒吹來,好似完全就沒有成婚這事一般。
阮伯禎心下不安,遣人快馬加鞭去京城瞧瞧,半夜來話了。
靖安侯府迎親了,迎的也是阮家小姐,不過是京城裏的五小姐阮清曉。
這消息如當頭棒喝,一家人都懵了。緩了許久才意識到,上當了!居然上了江峴的當。
可帖子已下,族人及通州親友皆至,阮伯禎本就好麵子,他肯承認自己是鑽進了世子爺的套裏嗎?不可能。於是隻得咬牙道路上耽擱,私下裏聯係了詹府,讓他們前來迎親。
至於詹府。詹家二少去年元宵鬧花燈,衝撞了阮清芷,瞧了一眼便害起「相思」,非要領著這俊俏的「姐姐」回家。詹府無奈,厚著臉皮試探過。結果呢,若非挨著伯府的地位,阮伯禎非把他們唾罵一頓趕出去不可。
不過也幸而當初沒撕破了臉,詹府果斷應下了,不然隻怕這個笑話要從通州鬧到京城,清芷再嫁可都難咯。
「這一招可夠狠夠利落,把你娶了,順手把那不招人待見的也處置了。你說說,為了你他這心思得繞多少個彎,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沉得住氣,生怕哪一步出了岔子又讓你溜走了。」
「我可沒溜過,他倒是溜過。」清曉嬌嗔了句,可想著想著,唇角抑不住地彎起,小梨渦若隱若現,溺著甜。
陸汝寧瞧她癡癡的模樣,也不禁掩口笑了,眸光一轉,斂容問了句:「誒,你大婚,令兄都未回嗎?」
話一落,清曉瞬間僵住了。
她勉強一笑,搖了搖頭。「他忙著,來不及。」
汝寧若有所思地「啊」了一聲,語氣裏不免有幾分失望。
可清曉卻慶幸他沒回,不然真不知會發生什麽。思及此,忽而一個念頭在她腦中萌生,難不成清讓前赴張秋也是江峴計劃中的一部分?可想想也不對,父親道是首輔遣他去的,應該與江峴無關……
清曉正神遊,隔著過堂的影壁,便聽聞二門處有歡笑言語聲,應是又來客了。清曉起身,隨著侯夫人去迎,才踏入超手遊廊,便瞧見譚老夫人對著侯夫人歉笑道:「對不住,對不住,我可是真真地晚了。哎,都怨我們家這猴孫,非跟著來不可,賴了時辰了。」
說著,蹙眉朝身邊恭敬攙扶自己的人努了努嘴,又伸出手要點那人的額,可人太高她沒夠到。身邊人粲然一笑,趕緊彎腰低頭,主動把額送了上去。
譚老夫人被他逗得苦笑不得,卻也沒客氣,狠狠地戳了一下,他頭順勢一揚,清曉看清了。這「猴孫」不正是譚家少爺,譚沅昊嗎!
譚沅昊出現,意料之外,卻也情理之中,雖說是女眷相會,可偏他就從不忌諱這場合。
對風姿飄逸,矜貴俊美之人,大夥往往都格外寬容,尤其是用感性思考的女人。更何況譚家少爺風度翩翩,知情識趣,見誰都似帶著情意般,極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於是眾人倒也沒說什麽,何況他是隨祖母而來,與江峴又自幼便是朋友。
「昨個隨祖父去給陛下講學,未趕上阮小姐大婚,您別見怪。」譚沅昊狹長的雙眸眯起,挑唇笑道。
清曉方要回禮,一旁剝著鬆子的陸汝寧哼笑了聲,見譚沅昊朝她投來束淡漠的目光,也瞪著眼睛回他一束。
譚沅昊沒理她,對著清曉笑了笑,眸色清澈,似陽光下蕩漾的漣漪,波光閃耀。可隨即他又歎了聲:「哎,可惜了。」
清曉不解,舉眸看著她。紅妝映襯,顯得她氣色極好,竟比庭院裏的薔薇還要嬌豔。
「可惜這麽早就嫁了,還嫁了這個寡淡無情的家夥。」
他聲音渾厚清朗,悠然而道。
在女眷們細聲軟語中,他這一聲極其突兀,以致在場的人皆是聽到了。孫夫人不由得看了眼安西伯夫人,又看了看吳夫人。吳夫人挑了挑眉梢,孫夫人極力壓抑著想要上揚的嘴唇。
這便不怪她們說了,連譚家少爺都瞧出來,這姑娘嫁給那冷麵世子討不了好。
除了堂上正和侯夫人聊天的譚老夫人和陸夫人,其她人都若無其事地豎起了耳朵,便要聽聽這新婦會如何應他。
清曉自然不知道譚沅昊和江峴之間的糾纏,想到二人相識,許是句玩笑吧。可即便如此,也不該在這等場合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