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蛇蠱是一種非常傳統而且古老的蠱,這種蠱一般都帶點兒傳說。
這種蠱出現在很古老的時候,具體年代不可考證,不過當時還處於蠱術傳女不傳男的年代,由此可推測,至少是出現在明朝之前,因為從瘋子家的族錄來看,在明朝的時候,金家就已經由男人來掌控了。
龍,蛇,代表兩種動物,其中,龍是一種有毒的娃娃魚。
蠱術是由一家的兩姐妹發明出來的。
在非常崇尚家族關係和群居傳統的苗人中,蠱苗的女人是很難嫁人的,曾有不同種版本講述她們是用了如何艱難、狡詐的方式把男人騙回來跟她們傳宗接代,大多是用情蠱和粘粘藥,男人或者瘋了或者死了,但隻要給她們留下一個種作為血脈延續,對她們來說就夠了,這讓齊不聞經常想到原始時代男人敲暈女人搬回山洞的笑話。
總之,一個蠱苗的女人隻能用這種方式傳宗接代,絕不可能有人會讓一個蠱師以媳婦的身份進入一個家族中,想想看千戶苗寨,他們的房子都是連成一片,或者像是雲南的土樓一樣,家家戶戶住在一起,每天推開自己的門幾乎就能看到親戚的臥室,好多人還共用一個廚房,想想看就知道如果有個女蠱師混入其中,無疑是定時炸彈。
但她們應該也渴望幸福吧,雖然平日裏不敢表現出來,生怕僅僅隻是一絲念頭也會讓她們失望痛苦很久,不過一旦那堆幹渴的想法碰上一丁點兒火星的時候,立刻會發展為燎原之勢。
那兩姐妹就是如此,兩人相依為命,每天彼此給對方打氣。
“男人沒什麽好的,還不如你我姐妹倆互相照顧對方。”
“是的,要是有了男人咱們才過不好。”
這些說了十來年的話在一個男人出現後,就像一個濃妝豔抹的女人被潑了一臉卸妝水,虛偽的矯飾被拆穿得亂七八糟。
男人是從外地來的,聽說姐妹倆會煉蠱之後,不但不害怕,反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連呼要是自己娶到這麽個老婆肯定很厲害,別的不說,有個金蠶就能吃喝不愁,到時候倆人天天遊山玩水不亦樂乎。
姐妹倆輪番旁敲側擊,起初是問男人家鄉的情況,得知他那邊幾乎沒人知道蠱師,更不會有人排斥……這麽說吧,她們倆一步步將所有潛在的困難和危險全部排查了一遍,確定萬無一失,這個男人就是能跟蠱師結婚的男人。
但她們倆唯獨沒有考慮到對方。
姐妹倆都想跟男人結婚離開這個地方,但就算男人表示出不介意把兩個一起收入囊中,但家族的傳統注定她們中間隻能走一個。
這姐妹倆往上數,一直數到數不清楚的時候為止,世世代代都是蠱師,她們住的那座房子是上下左右周圍有著連她們自己都數不清的蠱蟲,先輩們死了,但是蠱蟲留了下來,必須要有後人以鮮血喂養,如果倆人都走了,她們肯定會遭到反噬,但誰也不願意做那個放棄幸福留下來照顧爛攤子的人。
親密無間的兩姐妹毫不猶豫撕破了臉,最終得出的解決方案是鬥蠱,誰贏了誰跟男人走。
姐姐用的是蛇蠱,妹妹的是龍蠱,兩人將煉製好的蠱藥給對方服下,很快,兩人腰間都長出了類似瘡的東西。
如果故事在這兒結束的話,其中一個人妥協,一個人勝出,兩人給對方解蠱——這蠱並不特別毒,還算是輕易就能解的那種,至少不危及性命——結尾就算皆大歡喜,也就沒有龍蛇蠱的存在。
但新的變化總是在危機,甚至絕境中產生的,姐妹倆幹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
她們從小一個學龍一個學蛇,雖然並不擅長對方的蠱門,但自認為自己很有了解,覺得光靠自己就能研究出解蠱的藥,所以姐妹倆誰都不肯妥協,各自埋頭在房間裏模仿對方煉製蠱藥並服了下去。
原本的蠱沒能被解開,反而在她們身體中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蠱毒……這個部分當時讓齊不聞感到很驚訝,聽起來就好像是兩種蠱毒以她們的身體為器皿,又一次進行了煉蠱的過程。當時齊不聞還覺得好像看到了新大陸,不過後來聽說過人盅的事情後就見怪不怪了。
總之,蛇蠱和龍蠱的結合,最終成了這種名叫龍蛇蠱的產物,這蠱並不致命,但是有個奇怪的特點,就是能囚禁人。
大概是因為姐妹倆煉蠱的時候都有個相同的執念,希望對方能留下來,自己能離開,這執念最後促成了這種蠱蟲的特性。
齊不聞前幾年陪唐克辦事兒的時候見過一個女兒,當時那個女人已經五十多歲,甚至因憂愁顯得比實際年齡更為蒼老,他們見到她的時候,她坐在一個房間的角落,整個房間臭不可聞,女人卻始終蹲在那個角落一步都不敢動,垃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就在女人手邊能碰到的地方,不知道她多久沒洗過澡,汗、體液、皮屑,所有新陳代謝的產物在她身上一層層堆積下來,最後成了一層硬邦邦的殼。
唐克告訴齊不聞,“這女人年輕的時候出軌一次,她老公不想離婚,也舍不得她走,但也沒法跟她好好過,因愛生恨吧,找了蠱師給她下了龍蛇蠱,範圍就是那個一米見方的區域,她隻能呆在那兒,隻要一出來就會死。”
齊不聞腦袋都快炸了,一個人幾十年來都生活在一個一米見方的區域裏,這意味著什麽?太多可怕的想法突然湧入,齊不聞都沒辦法思考。
“所以,你特麽再偷吃我的辣條,我也給你下龍蛇蠱!”這是唐克當時咬牙切齒對齊不聞說的,這個警告相當有效,從那之後齊不聞再也不敢吃唐克的辣條。
故事扯完了,齊不聞望著麵前的女人。
“有人想把你關在這兒。”
女人仍是那張厭世臉,“我不是讓你來顯擺知識儲備的,你到底能不能給我解蠱?”
這種蠱出現在很古老的時候,具體年代不可考證,不過當時還處於蠱術傳女不傳男的年代,由此可推測,至少是出現在明朝之前,因為從瘋子家的族錄來看,在明朝的時候,金家就已經由男人來掌控了。
龍,蛇,代表兩種動物,其中,龍是一種有毒的娃娃魚。
蠱術是由一家的兩姐妹發明出來的。
在非常崇尚家族關係和群居傳統的苗人中,蠱苗的女人是很難嫁人的,曾有不同種版本講述她們是用了如何艱難、狡詐的方式把男人騙回來跟她們傳宗接代,大多是用情蠱和粘粘藥,男人或者瘋了或者死了,但隻要給她們留下一個種作為血脈延續,對她們來說就夠了,這讓齊不聞經常想到原始時代男人敲暈女人搬回山洞的笑話。
總之,一個蠱苗的女人隻能用這種方式傳宗接代,絕不可能有人會讓一個蠱師以媳婦的身份進入一個家族中,想想看千戶苗寨,他們的房子都是連成一片,或者像是雲南的土樓一樣,家家戶戶住在一起,每天推開自己的門幾乎就能看到親戚的臥室,好多人還共用一個廚房,想想看就知道如果有個女蠱師混入其中,無疑是定時炸彈。
但她們應該也渴望幸福吧,雖然平日裏不敢表現出來,生怕僅僅隻是一絲念頭也會讓她們失望痛苦很久,不過一旦那堆幹渴的想法碰上一丁點兒火星的時候,立刻會發展為燎原之勢。
那兩姐妹就是如此,兩人相依為命,每天彼此給對方打氣。
“男人沒什麽好的,還不如你我姐妹倆互相照顧對方。”
“是的,要是有了男人咱們才過不好。”
這些說了十來年的話在一個男人出現後,就像一個濃妝豔抹的女人被潑了一臉卸妝水,虛偽的矯飾被拆穿得亂七八糟。
男人是從外地來的,聽說姐妹倆會煉蠱之後,不但不害怕,反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連呼要是自己娶到這麽個老婆肯定很厲害,別的不說,有個金蠶就能吃喝不愁,到時候倆人天天遊山玩水不亦樂乎。
姐妹倆輪番旁敲側擊,起初是問男人家鄉的情況,得知他那邊幾乎沒人知道蠱師,更不會有人排斥……這麽說吧,她們倆一步步將所有潛在的困難和危險全部排查了一遍,確定萬無一失,這個男人就是能跟蠱師結婚的男人。
但她們倆唯獨沒有考慮到對方。
姐妹倆都想跟男人結婚離開這個地方,但就算男人表示出不介意把兩個一起收入囊中,但家族的傳統注定她們中間隻能走一個。
這姐妹倆往上數,一直數到數不清楚的時候為止,世世代代都是蠱師,她們住的那座房子是上下左右周圍有著連她們自己都數不清的蠱蟲,先輩們死了,但是蠱蟲留了下來,必須要有後人以鮮血喂養,如果倆人都走了,她們肯定會遭到反噬,但誰也不願意做那個放棄幸福留下來照顧爛攤子的人。
親密無間的兩姐妹毫不猶豫撕破了臉,最終得出的解決方案是鬥蠱,誰贏了誰跟男人走。
姐姐用的是蛇蠱,妹妹的是龍蠱,兩人將煉製好的蠱藥給對方服下,很快,兩人腰間都長出了類似瘡的東西。
如果故事在這兒結束的話,其中一個人妥協,一個人勝出,兩人給對方解蠱——這蠱並不特別毒,還算是輕易就能解的那種,至少不危及性命——結尾就算皆大歡喜,也就沒有龍蛇蠱的存在。
但新的變化總是在危機,甚至絕境中產生的,姐妹倆幹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
她們從小一個學龍一個學蛇,雖然並不擅長對方的蠱門,但自認為自己很有了解,覺得光靠自己就能研究出解蠱的藥,所以姐妹倆誰都不肯妥協,各自埋頭在房間裏模仿對方煉製蠱藥並服了下去。
原本的蠱沒能被解開,反而在她們身體中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蠱毒……這個部分當時讓齊不聞感到很驚訝,聽起來就好像是兩種蠱毒以她們的身體為器皿,又一次進行了煉蠱的過程。當時齊不聞還覺得好像看到了新大陸,不過後來聽說過人盅的事情後就見怪不怪了。
總之,蛇蠱和龍蠱的結合,最終成了這種名叫龍蛇蠱的產物,這蠱並不致命,但是有個奇怪的特點,就是能囚禁人。
大概是因為姐妹倆煉蠱的時候都有個相同的執念,希望對方能留下來,自己能離開,這執念最後促成了這種蠱蟲的特性。
齊不聞前幾年陪唐克辦事兒的時候見過一個女兒,當時那個女人已經五十多歲,甚至因憂愁顯得比實際年齡更為蒼老,他們見到她的時候,她坐在一個房間的角落,整個房間臭不可聞,女人卻始終蹲在那個角落一步都不敢動,垃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就在女人手邊能碰到的地方,不知道她多久沒洗過澡,汗、體液、皮屑,所有新陳代謝的產物在她身上一層層堆積下來,最後成了一層硬邦邦的殼。
唐克告訴齊不聞,“這女人年輕的時候出軌一次,她老公不想離婚,也舍不得她走,但也沒法跟她好好過,因愛生恨吧,找了蠱師給她下了龍蛇蠱,範圍就是那個一米見方的區域,她隻能呆在那兒,隻要一出來就會死。”
齊不聞腦袋都快炸了,一個人幾十年來都生活在一個一米見方的區域裏,這意味著什麽?太多可怕的想法突然湧入,齊不聞都沒辦法思考。
“所以,你特麽再偷吃我的辣條,我也給你下龍蛇蠱!”這是唐克當時咬牙切齒對齊不聞說的,這個警告相當有效,從那之後齊不聞再也不敢吃唐克的辣條。
故事扯完了,齊不聞望著麵前的女人。
“有人想把你關在這兒。”
女人仍是那張厭世臉,“我不是讓你來顯擺知識儲備的,你到底能不能給我解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