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我的心思完全都被百苦的講述給吸引了。我心裏隱隱約約猜出來一些,但又不敢確定,所以沒有說話,聽百苦繼續講下去。
百苦察覺出這個人還活著的時候,立刻就想救治。從醫這麽多年,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不過,他查了一遍,卻查不出什麽病因,這人剛從水裏被撈上來,但一出水,身子就變的滾熱,百苦靜下心,又檢查了一次,隻能查出這人在發高燒,卻查不出發高燒的原因。
百苦馬上用了些退燒的藥,藥很管用,病人雖然沒有蘇醒,不過很短時間裏,就已經開始退燒。百苦鬆了口氣,替病人重新診了診脈。
然而,過了兩個時辰,到了當天深夜時,病人又開始發燒,百苦給他灌進去藥,不過一會兒,燒又退了。
可是折騰到了後半夜,病人重新發燒,這麽三番五次下來,百苦就知道,自己還是沒有查到病根,不找到病根,隻用這些退燒清熱的藥物是沒有用的。他想著,病人如果能醒過來,還可以詢問詢問,但病人始終沒有清醒過,偶爾說話,也都是些發燒時說的胡話。
百苦來了精神,對他這樣的名醫來說,越是查不出的疑難雜症,就越有挑戰性。百苦徹夜不眠,從頭到尾又細細的查了一次。
不愧是神醫,到了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百苦找到了病根。病人的皮肉裏,有一根細如蛛絲的鋼針,鋼針上染著毒,鋼針不除,病人的高燒就始終不會徹底退去。
找到病因,百苦再次用藥,就非常見效。病人到了半上午時蘇醒了,雖然精神不振,不過頭腦大致清醒。
病人知道是百苦救了他,當下就表示感謝。百苦讓他在船上靜養一兩天,先把體力恢複一下再說。
他們交談了許久,百苦也不是存心非要打聽對方的姓名和來曆,隻是隨口問起。病人估計是不願意欺蒙百苦,就跟他說了。
“他跟我說,他叫十三,以前是住在小陽山附近的。”
“這……”我頓時莫不著頭腦了,眼睜睜的看著百苦,看他是不是在和我開玩笑。但百苦講述的很認真,臉上沒有任何兒戲的表情。看著他的表情,我突然開始懷疑,百苦講的都是真的。
可是,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去解釋?誠然,我見過師傅還有假師父,這兩個人僅從外表是難以分辨的,但他們終究歲數差不多。
然而百苦講述的事情,是發生在好幾十年前的往事了,那時候,我爹都還沒有出世。
世上真會有這麽巧的事情?幾十年前,偏偏有個叫十三的人,後腰也有一塊朱紅的胎記,也住在小陽山?
“百苦老伯,我覺得……這是湊巧吧。”我撓了撓頭,說道:“我以前也沒有打聽過,小陽山附近,是不是還有一個跟我同名同姓的人,還有……”
我本想跟百苦辯解一下,可是說著說著,連我自己也說不下去了。
“我不會認錯人,雖然過去那麽多年了。”百苦表示,自己絕對不可能忘記,因為遇到這個病人的經過比較離奇,所以百苦一直記憶猶新,他頓了頓,說道:“我給他把過脈,也給你把過脈,你們的脈象都是一模一樣的,我給人把脈,比認臉還要準,不可能是兩個人。”
我的腦袋頓時大了一圈,可是,百苦說的所有的話,聽起來都是那麽離奇,那麽匪夷所思。
我一下子就搞不明白了,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你什麽都不記得了?”百苦說道:“這件事,確實讓人捉摸不透,事情過去那麽多年了,你竟然一成未變。算著年齡,你當時比我小了有十幾二十歲,到今年也該有八十了,但還是這麽年輕,這是造化?”
我苦笑了一聲,這麽長時間以來,很多經曆都告訴我,這世上並不是每件事都可以找到答案的。
這件事無論多麽奇怪,我也大概猜得出,我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我就這麽大的歲數,就這麽多的記憶,把記憶翻來覆去的搜羅一遍,也絲毫回憶不起百苦講述的往事。
但是,百苦的講述,不管怎麽說都讓我知道了曾經發生的這件事,不至於永遠都被蒙在鼓裏。
“百苦老伯,那後來呢?”
病人在船上休養了幾天,跟百苦很談得來。百苦通過交往,也知道病人雖然歲數不大,不過,性情淳樸,心地善良,所以,百苦當時也愛跟他聊天。
幾天之後,病人恢複如初,百苦問他到什麽地方去,他也說不出來。但是,他跟百苦說,自己要到北邊。兩個人走的方向不一樣,最後就在這兒分別。從那之後,百苦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這就是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等百苦講完了,我才知道,其實白發老人剛把我帶過來的時候,百苦看到我就想起了這段往事,隻不過百苦快要百歲了,經曆了世事滄桑,早已經是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人,麵上不動聲色,直到夜深人靜時,才悄悄的把我叫出來詢問。
“老伯,你能想得出來,這是怎麽回事嗎?”我輕輕敲了敲腦門,說道:“從小到大經曆的事兒,我都想得起來,可偏偏就您講的這事,我沒有任何印象。”
“既想不起,那就不要去想。有些事,明明沒有答案,卻要刨根問底,想得多了,不是給自己平添煩惱嗎?這件事若到了該讓你知道的時候,你不用去找,它也會浮出水麵的。”
我點了點頭,百苦老人可能不想再讓我去琢磨這樣的事情,故意岔開了話題,我們倆聊了一會兒,百苦就叫我回去休息,他說,等天亮之後,藥就差不多熬好了。
我回到自己的小屋,躺下之後卻再也睡不著了。最開始,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就是大河灘上一個碌碌無名的鄉下窮小子,隻不過是父親和師傅先後出了意外,我才迫不得已的踏上了一條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路。
但是現在回想一下,好像並非如此。別的不說,百苦今天跟我說的事,就足以證明一切。
接著,我又想到了師傅臨走之前跟我交代的話,他叫我不管怎麽樣,都要繼續撈屍,直到撈出那具三眼浮屍為止。我不可能知道師傅的用意,不過,他既然這樣交代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師傅不會害我。
我就這樣輾轉反側,一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睡了那麽一會兒。方甜還不知道我半夜都沒睡,起床之後立刻跑到百苦的藥房去詢問,然後硬把我拽起來吃藥。
藥一共三副,一天一副,我吃了第一副之後,過了有一個多時辰,感覺藥效開始起作用,一股一股融融的暖意不斷湧入肺部,呼吸順暢了些,也舒服了些。
方甜叫我臥床休息一會兒,我睡到半下午,等起床之後覺得又好了一點。
如此這般,連服了三天藥,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的差不多了,百年雪參,果然效用非凡。
百苦又給我帶了一些溫養的藥,剩餘那些雪參,我給百苦和白發老人一人分了一半兒,他們是治病救人的醫生,留著寶藥,沒準就能救人一命。
我們和百苦告辭,從這裏離開,白發老人也要走了。我送了他一程,等到白發老人走了之後,方甜就要帶我回金玉堂。
我不知道該怎麽跟方甜說,平心而論,誰都不願意過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誰不知道守著家過的舒服。可我不能閑下來,我感覺的出,師傅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一定要繼續撈屍,撈到那具三眼浮屍,這說明師傅分身乏術,才把這件事交給了我。
幾年的師徒恩情,我無法忘懷。自己想了半天,才跟方甜說道:“金玉堂,我暫時還不能去,師傅臨走的時候跟我交代了些事情,我得按師傅的話去做。”
“沒事,我就跟著你,等你把事情做完了,然後一起回金玉堂去。”
方甜如果不說,我可能還沒有細想,等她說了之後,我突然感覺到了一陣後怕,還有一絲莫名的憂慮。師傅隻叫我尋找三眼浮屍,卻沒有跟我說要尋找到什麽時候。
如果運氣好,找到了三眼浮屍,那就罷了,如果運氣不好,三年五年都找不到,那我就要一直在大河裏漂蕩。
我心裏這樣想,但嘴上卻沒說出來。我隻是跟方甜說,事情要緊,而且時間或許會很長,讓她暫且先回金玉堂去。
方甜有時候任性,又有些刁蠻,但並非不明事理,我跟她說了,她雖然失望,卻也沒有阻攔。
方甜叫手下人拿了些錢給我,然後又給我五條五兩重的小金條,留在身上,必要的時候或許能派上大用場。
“我回金玉堂,心裏也時時想著你,你辦完了事,一定回金玉堂來。”方甜說到這兒,微微低下頭,說道:“你沒有家了,就把金玉堂當成自己的家吧,隨時走,隨時回來。”
百苦察覺出這個人還活著的時候,立刻就想救治。從醫這麽多年,已經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不過,他查了一遍,卻查不出什麽病因,這人剛從水裏被撈上來,但一出水,身子就變的滾熱,百苦靜下心,又檢查了一次,隻能查出這人在發高燒,卻查不出發高燒的原因。
百苦馬上用了些退燒的藥,藥很管用,病人雖然沒有蘇醒,不過很短時間裏,就已經開始退燒。百苦鬆了口氣,替病人重新診了診脈。
然而,過了兩個時辰,到了當天深夜時,病人又開始發燒,百苦給他灌進去藥,不過一會兒,燒又退了。
可是折騰到了後半夜,病人重新發燒,這麽三番五次下來,百苦就知道,自己還是沒有查到病根,不找到病根,隻用這些退燒清熱的藥物是沒有用的。他想著,病人如果能醒過來,還可以詢問詢問,但病人始終沒有清醒過,偶爾說話,也都是些發燒時說的胡話。
百苦來了精神,對他這樣的名醫來說,越是查不出的疑難雜症,就越有挑戰性。百苦徹夜不眠,從頭到尾又細細的查了一次。
不愧是神醫,到了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百苦找到了病根。病人的皮肉裏,有一根細如蛛絲的鋼針,鋼針上染著毒,鋼針不除,病人的高燒就始終不會徹底退去。
找到病因,百苦再次用藥,就非常見效。病人到了半上午時蘇醒了,雖然精神不振,不過頭腦大致清醒。
病人知道是百苦救了他,當下就表示感謝。百苦讓他在船上靜養一兩天,先把體力恢複一下再說。
他們交談了許久,百苦也不是存心非要打聽對方的姓名和來曆,隻是隨口問起。病人估計是不願意欺蒙百苦,就跟他說了。
“他跟我說,他叫十三,以前是住在小陽山附近的。”
“這……”我頓時莫不著頭腦了,眼睜睜的看著百苦,看他是不是在和我開玩笑。但百苦講述的很認真,臉上沒有任何兒戲的表情。看著他的表情,我突然開始懷疑,百苦講的都是真的。
可是,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去解釋?誠然,我見過師傅還有假師父,這兩個人僅從外表是難以分辨的,但他們終究歲數差不多。
然而百苦講述的事情,是發生在好幾十年前的往事了,那時候,我爹都還沒有出世。
世上真會有這麽巧的事情?幾十年前,偏偏有個叫十三的人,後腰也有一塊朱紅的胎記,也住在小陽山?
“百苦老伯,我覺得……這是湊巧吧。”我撓了撓頭,說道:“我以前也沒有打聽過,小陽山附近,是不是還有一個跟我同名同姓的人,還有……”
我本想跟百苦辯解一下,可是說著說著,連我自己也說不下去了。
“我不會認錯人,雖然過去那麽多年了。”百苦表示,自己絕對不可能忘記,因為遇到這個病人的經過比較離奇,所以百苦一直記憶猶新,他頓了頓,說道:“我給他把過脈,也給你把過脈,你們的脈象都是一模一樣的,我給人把脈,比認臉還要準,不可能是兩個人。”
我的腦袋頓時大了一圈,可是,百苦說的所有的話,聽起來都是那麽離奇,那麽匪夷所思。
我一下子就搞不明白了,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你什麽都不記得了?”百苦說道:“這件事,確實讓人捉摸不透,事情過去那麽多年了,你竟然一成未變。算著年齡,你當時比我小了有十幾二十歲,到今年也該有八十了,但還是這麽年輕,這是造化?”
我苦笑了一聲,這麽長時間以來,很多經曆都告訴我,這世上並不是每件事都可以找到答案的。
這件事無論多麽奇怪,我也大概猜得出,我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為我就這麽大的歲數,就這麽多的記憶,把記憶翻來覆去的搜羅一遍,也絲毫回憶不起百苦講述的往事。
但是,百苦的講述,不管怎麽說都讓我知道了曾經發生的這件事,不至於永遠都被蒙在鼓裏。
“百苦老伯,那後來呢?”
病人在船上休養了幾天,跟百苦很談得來。百苦通過交往,也知道病人雖然歲數不大,不過,性情淳樸,心地善良,所以,百苦當時也愛跟他聊天。
幾天之後,病人恢複如初,百苦問他到什麽地方去,他也說不出來。但是,他跟百苦說,自己要到北邊。兩個人走的方向不一樣,最後就在這兒分別。從那之後,百苦再也沒有見到過他。
這就是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等百苦講完了,我才知道,其實白發老人剛把我帶過來的時候,百苦看到我就想起了這段往事,隻不過百苦快要百歲了,經曆了世事滄桑,早已經是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的人,麵上不動聲色,直到夜深人靜時,才悄悄的把我叫出來詢問。
“老伯,你能想得出來,這是怎麽回事嗎?”我輕輕敲了敲腦門,說道:“從小到大經曆的事兒,我都想得起來,可偏偏就您講的這事,我沒有任何印象。”
“既想不起,那就不要去想。有些事,明明沒有答案,卻要刨根問底,想得多了,不是給自己平添煩惱嗎?這件事若到了該讓你知道的時候,你不用去找,它也會浮出水麵的。”
我點了點頭,百苦老人可能不想再讓我去琢磨這樣的事情,故意岔開了話題,我們倆聊了一會兒,百苦就叫我回去休息,他說,等天亮之後,藥就差不多熬好了。
我回到自己的小屋,躺下之後卻再也睡不著了。最開始,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就是大河灘上一個碌碌無名的鄉下窮小子,隻不過是父親和師傅先後出了意外,我才迫不得已的踏上了一條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路。
但是現在回想一下,好像並非如此。別的不說,百苦今天跟我說的事,就足以證明一切。
接著,我又想到了師傅臨走之前跟我交代的話,他叫我不管怎麽樣,都要繼續撈屍,直到撈出那具三眼浮屍為止。我不可能知道師傅的用意,不過,他既然這樣交代了,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師傅不會害我。
我就這樣輾轉反側,一直到天快亮的時候才睡了那麽一會兒。方甜還不知道我半夜都沒睡,起床之後立刻跑到百苦的藥房去詢問,然後硬把我拽起來吃藥。
藥一共三副,一天一副,我吃了第一副之後,過了有一個多時辰,感覺藥效開始起作用,一股一股融融的暖意不斷湧入肺部,呼吸順暢了些,也舒服了些。
方甜叫我臥床休息一會兒,我睡到半下午,等起床之後覺得又好了一點。
如此這般,連服了三天藥,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的差不多了,百年雪參,果然效用非凡。
百苦又給我帶了一些溫養的藥,剩餘那些雪參,我給百苦和白發老人一人分了一半兒,他們是治病救人的醫生,留著寶藥,沒準就能救人一命。
我們和百苦告辭,從這裏離開,白發老人也要走了。我送了他一程,等到白發老人走了之後,方甜就要帶我回金玉堂。
我不知道該怎麽跟方甜說,平心而論,誰都不願意過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誰不知道守著家過的舒服。可我不能閑下來,我感覺的出,師傅千叮嚀萬囑咐,讓我一定要繼續撈屍,撈到那具三眼浮屍,這說明師傅分身乏術,才把這件事交給了我。
幾年的師徒恩情,我無法忘懷。自己想了半天,才跟方甜說道:“金玉堂,我暫時還不能去,師傅臨走的時候跟我交代了些事情,我得按師傅的話去做。”
“沒事,我就跟著你,等你把事情做完了,然後一起回金玉堂去。”
方甜如果不說,我可能還沒有細想,等她說了之後,我突然感覺到了一陣後怕,還有一絲莫名的憂慮。師傅隻叫我尋找三眼浮屍,卻沒有跟我說要尋找到什麽時候。
如果運氣好,找到了三眼浮屍,那就罷了,如果運氣不好,三年五年都找不到,那我就要一直在大河裏漂蕩。
我心裏這樣想,但嘴上卻沒說出來。我隻是跟方甜說,事情要緊,而且時間或許會很長,讓她暫且先回金玉堂去。
方甜有時候任性,又有些刁蠻,但並非不明事理,我跟她說了,她雖然失望,卻也沒有阻攔。
方甜叫手下人拿了些錢給我,然後又給我五條五兩重的小金條,留在身上,必要的時候或許能派上大用場。
“我回金玉堂,心裏也時時想著你,你辦完了事,一定回金玉堂來。”方甜說到這兒,微微低下頭,說道:“你沒有家了,就把金玉堂當成自己的家吧,隨時走,隨時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