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中的那個孩子,其實已經不算是孩子了,十幾歲的人,懂得的事情很多,就因為懂得了這些,才知道失去的痛苦。
可是,他哭的再厲害,也沒有任何用處,死去的父母都已經被燒成了灰,活不過來。
這個人雖然柔弱善良,可骨子裏卻有一種執著和倔強,父母的亡故,變成了他的一個心結,因為雙親的骨灰已經無法尋找,隻知道是在這個土坑裏被燒成灰的,所以,他不肯離開,在這裏苦苦的等著,一直都在哭泣。
長時間的哭泣,讓他的一隻眼睛幾近失明,他在坑邊守了很長時間,雖然不願,最後卻還是離開了。他還是要活下去,要活下去,總得穿衣吃飯。
他記住了這個地方,打算以後每年到這裏來祭拜父母。
他讀過幾年書,可能天生不是讀書的材料,讀了幾年,也隻是粗通文墨。他不會種田,也沒有做過任何生意,父母在的時候,總是悉心替他操勞一切,如今父母不在了,這些,都要靠他一個人去承擔。
原本他還有個親戚,可以投靠,但禍不單行,半年時間,那位親戚也病逝了,如此一來,他無依無靠,漂泊四方。他去過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情,隻為了糊口,能孤獨的在世上活下來。
後來,他跟著別人輾轉來到了大河灘,在河灘這邊靠采沙為生。采沙辛苦,因為沙子賣不上什麽價,需要不停的勞作,多采多賣,才能維持生計。如此過了大概三年時間,這個人也二十多歲了。
他雖然遭遇了這麽多變故,但與生俱來的善良,卻不曾消退過一分一毫,他雖然貧窮,但遇見老弱病殘,還是忍不住傾其所有,讓對方吃一頓飽飯,自己寧願餓著。
這是個好人,不折不扣的好人,盡管生性軟弱,可心中的那份善良,卻是真的。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那麽,他這一輩子,可能都要在大河灘度過,做一個清貧的采沙人。
常言道,好心有好報,他一直積德行善,而且,還不是刻意的積德行善,而是出自本心。老天似乎眷顧了他,他到河灘的第四年,認識了一個女人。
那女人是河灘一個小村子的人,很窮的小村子,女人嫁到這邊沒多久,丈夫就病故了,自此,她守了寡,靠縫縫補補過日子。
這兩個人的相遇,好像也是上天安排,本沒有機會相見,卻陰差陽錯的見到了。
自相遇起,兩人又相識相知,女人察覺到,這個清貧的男人,是難得的善良之人,誠實可靠,男人也察覺到,這個女人也是難得的女人。
男人不嫌女人是個寡婦,他有自己的目標,要好好幹活兒,好好攢錢,等攢夠了錢,便在別的村子裏買一個小院子,接了女人過來,一起過日子。
這是個質樸的願望,他為此而奮鬥。
這樣的生活,雖然有些苦,可終究還是有盼頭,有希望的,他也曾經憧憬過,以後家境慢慢好一些,可以在這邊買一些地,有了地,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可以再拿去買地,隻要肯吃苦,最多十年,便可以過上好日子。
他不分晝夜,隻要能幹的動,就會不停的幹,眼瞅著買房子的願望越來越近,他也興奮不已。
直到有一天,一個人的到來,打碎了他所有的夢。
我氣泡之中,陡然看到了黃泉撈屍人的身影。
那時候,黃泉撈屍人也到了河灘,創立了人間路。他時常在四方遊走,這一天,他到了那人經常幹活兒的地方。
幹活的人很多,都聚在一起,但黃泉撈屍人一眼就看到了那人。
可是,透過這個氣泡,一時間不知道黃泉撈屍人為什麽要注意到這人,我猜不出來,心裏又看得急,忍不住望了望身旁的孟溫。
孟溫也知道我的意思,她小聲說道:“黃泉撈屍人,當時是在尋找一個廬舍。”
“尋找廬舍?他自己的身軀有問題了?”
“沒有,他自己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那幹嘛要尋找廬舍?”我心裏很疑惑,修行的人,隻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舍棄本體,附身廬舍之內,黃泉撈屍人要是本身沒問題,怎麽可能會尋找廬舍。
“他尋找廬舍,有自己的原因。”孟溫肯定已經熟知了獨眼浮屍的這段記憶,跟我解釋道:“你知道心魔嗎?”
“心魔,我知道……”孟溫一說,我立刻回想起來自己曾經的經曆。那時候,我對很多事情都不知情,結果,一張經過更改的河殤曲曲譜,勾動了我的心魔。
心魔從何而來,我大概知道,真正的心魔,其實都來自自己。人降生這個世間,有喜怒哀樂,有七情六欲,有善的一麵,也有惡的一麵,隻不過就是看最後究竟是善念壓住了惡念,還是惡念壓住了善念。
心中的惡念,若是強大了,便會化作心魔。人這一生,跟天鬥,跟地鬥,跟人鬥,其實不如說,都是跟自己鬥。鬥的過心魔,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鬥不過心魔,那就是心魔做了自己的主人。
我的心魔,原本並不強大,因為我自幼接觸的,是養父,還有師傅那樣的人,以前不知道許多,但後來長大了,自己也行走四方,終於明白,養父還有師傅,都是好人。他們各自行事手段不同,可都沒有忘記初心。
跟著這樣的人長大,我自然也不會是個奸惡之徒。但是,當時那首被改動的河殤曲帶有隱隱的魔力,不僅將我隱藏在心底的心魔勾動了出來,還讓心魔不斷膨脹,最後,幸虧自己力挽狂瀾,靠著自身,將心魔湮滅了。
“你的意思是說?”我忍不住問道:“黃泉撈屍人也有心魔?”
“隻要是人,都有心魔,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可我還是覺得奇怪,我的資質和悟性,多半比不上黃泉撈屍人,我自己都能湮滅心魔,憑黃泉撈屍人,難道就不知道該如何扼殺心魔嗎?
“他是有道之人,他不是不能扼殺心魔,而是故意留著心魔的。”
“故意留著心魔?那是要做什麽?”
“他是在求一個真正的圓滿。”孟溫說道:“你懂嗎?真正的圓滿。”
“這個……我真的不太懂……”
心魔雖然是心魔,完全由惡念所化,可是,心魔仍舊是本體的一部分,就如同人身上長出的癩痢瘤子,盡管有害,卻總是從自己身上長出來的。
很多人都覺得,滅殺了心魔,等於自己戰勝了自己,從此心無旁騖,便可達到古之聖人的心境。
但那終究還是一種缺失,並不圓滿。
真正的圓滿,就是當自己強大到了至高境界時,任由心魔作祟,卻絲毫不為所動,善念惡念集於一身,行事卻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出淤泥而不染,這比單純的滅殺心魔,更要困難的多。
黃泉撈屍人自然知道心魔的來曆,也漸漸參悟到了修行圓滿的真諦。因此,他絕不滅殺自己的心魔。
不過,在自身還未達到那個境界之前,留著心魔,會造成隱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心魔驅逐出去,等自己達到了那種境界之後,再收回心魔。
當孟溫講述到這裏的時候,我總算是明白了,黃泉撈屍人要找廬舍,是給自己的心魔所用的,他要把心魔寄托在這個廬舍裏。
“那為什麽……”我指了指氣泡,說道:“為什麽會找上這個人?”
“因為這個人,是天生質樸善良,而且未被俗世渲染的人,這樣的人,太過罕見了。”
孟溫的意思,我也大概明白,氣泡中的那個人,是很罕見的心性淳樸之人,這樣的人,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出一個,他生來就沒有什麽惡念,或許自私,但無傷大雅。
換句話說,這個人幾乎等於是沒有自己的心魔的。
心魔本就是惡念所化,黃泉撈屍人要是隨便找一個人,把自己的心魔寄托在其中,他的心魔同廬舍本身的心魔,必然要漸漸融合,到最後,兩個人的心魔融為一體,就分不清楚本末了。
黃泉撈屍人隻是想把心魔寄居在別處,卻不想讓心魔有任何的改變,因此,他東奔西走,就是要找一個心性無比淳樸之人,那樣的人,本身幾乎等於沒有心魔,正好容納自己的心魔寄居其中。
就因為這樣,這個人,才會被黃泉撈屍人所看中。
氣泡裏的畫麵,仍然在持續,這個人當時並不知情,黃泉撈屍人找到了他,給了他一筆錢,很大一筆錢,意思是讓其安頓好家人。
這人一無所知,隻是聽黃泉撈屍人說,幫著他做事,這筆錢就是自己的。他很高興,有了這筆錢,就能娶那個女人回來,然後置辦一大片地,蓋一間寬敞闊氣的宅院。
但同時,他又有些忐忑不安,自己身無所長,做了幾年苦力,黃泉撈屍人一下子給了這樣一大筆錢,究竟是要自己去幹什麽?
可是,被黃泉撈屍人找到,這個人就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不管他接受不接受這筆錢,他的命運,隱然便已注定。
可是,他哭的再厲害,也沒有任何用處,死去的父母都已經被燒成了灰,活不過來。
這個人雖然柔弱善良,可骨子裏卻有一種執著和倔強,父母的亡故,變成了他的一個心結,因為雙親的骨灰已經無法尋找,隻知道是在這個土坑裏被燒成灰的,所以,他不肯離開,在這裏苦苦的等著,一直都在哭泣。
長時間的哭泣,讓他的一隻眼睛幾近失明,他在坑邊守了很長時間,雖然不願,最後卻還是離開了。他還是要活下去,要活下去,總得穿衣吃飯。
他記住了這個地方,打算以後每年到這裏來祭拜父母。
他讀過幾年書,可能天生不是讀書的材料,讀了幾年,也隻是粗通文墨。他不會種田,也沒有做過任何生意,父母在的時候,總是悉心替他操勞一切,如今父母不在了,這些,都要靠他一個人去承擔。
原本他還有個親戚,可以投靠,但禍不單行,半年時間,那位親戚也病逝了,如此一來,他無依無靠,漂泊四方。他去過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情,隻為了糊口,能孤獨的在世上活下來。
後來,他跟著別人輾轉來到了大河灘,在河灘這邊靠采沙為生。采沙辛苦,因為沙子賣不上什麽價,需要不停的勞作,多采多賣,才能維持生計。如此過了大概三年時間,這個人也二十多歲了。
他雖然遭遇了這麽多變故,但與生俱來的善良,卻不曾消退過一分一毫,他雖然貧窮,但遇見老弱病殘,還是忍不住傾其所有,讓對方吃一頓飽飯,自己寧願餓著。
這是個好人,不折不扣的好人,盡管生性軟弱,可心中的那份善良,卻是真的。
如果沒有什麽意外,那麽,他這一輩子,可能都要在大河灘度過,做一個清貧的采沙人。
常言道,好心有好報,他一直積德行善,而且,還不是刻意的積德行善,而是出自本心。老天似乎眷顧了他,他到河灘的第四年,認識了一個女人。
那女人是河灘一個小村子的人,很窮的小村子,女人嫁到這邊沒多久,丈夫就病故了,自此,她守了寡,靠縫縫補補過日子。
這兩個人的相遇,好像也是上天安排,本沒有機會相見,卻陰差陽錯的見到了。
自相遇起,兩人又相識相知,女人察覺到,這個清貧的男人,是難得的善良之人,誠實可靠,男人也察覺到,這個女人也是難得的女人。
男人不嫌女人是個寡婦,他有自己的目標,要好好幹活兒,好好攢錢,等攢夠了錢,便在別的村子裏買一個小院子,接了女人過來,一起過日子。
這是個質樸的願望,他為此而奮鬥。
這樣的生活,雖然有些苦,可終究還是有盼頭,有希望的,他也曾經憧憬過,以後家境慢慢好一些,可以在這邊買一些地,有了地,省吃儉用,攢下的錢可以再拿去買地,隻要肯吃苦,最多十年,便可以過上好日子。
他不分晝夜,隻要能幹的動,就會不停的幹,眼瞅著買房子的願望越來越近,他也興奮不已。
直到有一天,一個人的到來,打碎了他所有的夢。
我氣泡之中,陡然看到了黃泉撈屍人的身影。
那時候,黃泉撈屍人也到了河灘,創立了人間路。他時常在四方遊走,這一天,他到了那人經常幹活兒的地方。
幹活的人很多,都聚在一起,但黃泉撈屍人一眼就看到了那人。
可是,透過這個氣泡,一時間不知道黃泉撈屍人為什麽要注意到這人,我猜不出來,心裏又看得急,忍不住望了望身旁的孟溫。
孟溫也知道我的意思,她小聲說道:“黃泉撈屍人,當時是在尋找一個廬舍。”
“尋找廬舍?他自己的身軀有問題了?”
“沒有,他自己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那幹嘛要尋找廬舍?”我心裏很疑惑,修行的人,隻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舍棄本體,附身廬舍之內,黃泉撈屍人要是本身沒問題,怎麽可能會尋找廬舍。
“他尋找廬舍,有自己的原因。”孟溫肯定已經熟知了獨眼浮屍的這段記憶,跟我解釋道:“你知道心魔嗎?”
“心魔,我知道……”孟溫一說,我立刻回想起來自己曾經的經曆。那時候,我對很多事情都不知情,結果,一張經過更改的河殤曲曲譜,勾動了我的心魔。
心魔從何而來,我大概知道,真正的心魔,其實都來自自己。人降生這個世間,有喜怒哀樂,有七情六欲,有善的一麵,也有惡的一麵,隻不過就是看最後究竟是善念壓住了惡念,還是惡念壓住了善念。
心中的惡念,若是強大了,便會化作心魔。人這一生,跟天鬥,跟地鬥,跟人鬥,其實不如說,都是跟自己鬥。鬥的過心魔,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鬥不過心魔,那就是心魔做了自己的主人。
我的心魔,原本並不強大,因為我自幼接觸的,是養父,還有師傅那樣的人,以前不知道許多,但後來長大了,自己也行走四方,終於明白,養父還有師傅,都是好人。他們各自行事手段不同,可都沒有忘記初心。
跟著這樣的人長大,我自然也不會是個奸惡之徒。但是,當時那首被改動的河殤曲帶有隱隱的魔力,不僅將我隱藏在心底的心魔勾動了出來,還讓心魔不斷膨脹,最後,幸虧自己力挽狂瀾,靠著自身,將心魔湮滅了。
“你的意思是說?”我忍不住問道:“黃泉撈屍人也有心魔?”
“隻要是人,都有心魔,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可我還是覺得奇怪,我的資質和悟性,多半比不上黃泉撈屍人,我自己都能湮滅心魔,憑黃泉撈屍人,難道就不知道該如何扼殺心魔嗎?
“他是有道之人,他不是不能扼殺心魔,而是故意留著心魔的。”
“故意留著心魔?那是要做什麽?”
“他是在求一個真正的圓滿。”孟溫說道:“你懂嗎?真正的圓滿。”
“這個……我真的不太懂……”
心魔雖然是心魔,完全由惡念所化,可是,心魔仍舊是本體的一部分,就如同人身上長出的癩痢瘤子,盡管有害,卻總是從自己身上長出來的。
很多人都覺得,滅殺了心魔,等於自己戰勝了自己,從此心無旁騖,便可達到古之聖人的心境。
但那終究還是一種缺失,並不圓滿。
真正的圓滿,就是當自己強大到了至高境界時,任由心魔作祟,卻絲毫不為所動,善念惡念集於一身,行事卻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出淤泥而不染,這比單純的滅殺心魔,更要困難的多。
黃泉撈屍人自然知道心魔的來曆,也漸漸參悟到了修行圓滿的真諦。因此,他絕不滅殺自己的心魔。
不過,在自身還未達到那個境界之前,留著心魔,會造成隱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心魔驅逐出去,等自己達到了那種境界之後,再收回心魔。
當孟溫講述到這裏的時候,我總算是明白了,黃泉撈屍人要找廬舍,是給自己的心魔所用的,他要把心魔寄托在這個廬舍裏。
“那為什麽……”我指了指氣泡,說道:“為什麽會找上這個人?”
“因為這個人,是天生質樸善良,而且未被俗世渲染的人,這樣的人,太過罕見了。”
孟溫的意思,我也大概明白,氣泡中的那個人,是很罕見的心性淳樸之人,這樣的人,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出一個,他生來就沒有什麽惡念,或許自私,但無傷大雅。
換句話說,這個人幾乎等於是沒有自己的心魔的。
心魔本就是惡念所化,黃泉撈屍人要是隨便找一個人,把自己的心魔寄托在其中,他的心魔同廬舍本身的心魔,必然要漸漸融合,到最後,兩個人的心魔融為一體,就分不清楚本末了。
黃泉撈屍人隻是想把心魔寄居在別處,卻不想讓心魔有任何的改變,因此,他東奔西走,就是要找一個心性無比淳樸之人,那樣的人,本身幾乎等於沒有心魔,正好容納自己的心魔寄居其中。
就因為這樣,這個人,才會被黃泉撈屍人所看中。
氣泡裏的畫麵,仍然在持續,這個人當時並不知情,黃泉撈屍人找到了他,給了他一筆錢,很大一筆錢,意思是讓其安頓好家人。
這人一無所知,隻是聽黃泉撈屍人說,幫著他做事,這筆錢就是自己的。他很高興,有了這筆錢,就能娶那個女人回來,然後置辦一大片地,蓋一間寬敞闊氣的宅院。
但同時,他又有些忐忑不安,自己身無所長,做了幾年苦力,黃泉撈屍人一下子給了這樣一大筆錢,究竟是要自己去幹什麽?
可是,被黃泉撈屍人找到,這個人就已經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不管他接受不接受這筆錢,他的命運,隱然便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