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七百八十五章 秉忠貞之誌,守謙退之節!
程咬金、秦瓊等眾將出身隋唐世界,關係親近,當然也有很多人圍在了韓信與李靖身邊。
“學宮閉門苦修數載,一朝平步青雲,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恭喜藥師兄了。”
“韓將軍一鳴驚人,打開帝國第一雄關,踩著兵家亞聖出頭,也叫某敬佩。”
一個胖子擠出人群,眯眼笑道:“明日和某在家中設宴,不知韓將軍與李將軍是否賞臉?”
遠遠地看著兩位最年青的王朝帝禦神武名帥身邊恭賀聲不斷,周瑜負手微笑。
白袍如雪的陳慶之也淡然笑道:“公瑾,以你來看,此二人如何?”
“攻秦軍機要錄,我已經看過了,李靖用兵奇正相間,韓信最擅長諸多兵種協同參戰,指揮百萬大軍之時的軍令,可以精準到每一位百人小尉頭上,大軍結陣換型,進退自如,真正達到了如臂指使的境界,真是後生可畏。”
陳慶之點了點頭,道:“不錯,十麵伏殺,背水一戰,都是足以列入史冊的經典戰役,換做你我,也不可能做的更出色了,帝禦神武名帥,當之無愧,不過......我倒是覺得很快會有人填補剩下的空缺了。”
周瑜神情微動,問道:“你是說陸隼、謝安麽?”
“正是!”
陳慶之袖手淡笑道:“陸伯言世之帥才,謝安自琅琊界立功之後,閉門謝客,苦修數載,此二人者,排兵布陣,滴水不漏,出神入化,便如真龍,遊於淺水,所缺少的隻是時機罷了。”
龍遊淺水,隻等風雲嘯聚,便可騰飛九霄之上。
“你我都看得到,何況陛下,聖心自有裁決。”
周瑜輕歎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惜哉徐元直,殞身函穀關前。”
......
聖皇回朝之後,天降瑞祥,聖人長吟,真龍鳴叫,響徹長空。
天界初立,靈氣氤氳,燕城宛如仙宮。
眼下王朝無戰事,劉昊倒是徹底清閑了下來,正在禦花園裏逗弄幼龍。
這個小家夥,是上古真龍的幼崽,但是出生之後,除去了吃龍牙米,都懶得動作,被劉昊養的胖大了一圈......
如今的幼龍的龍軀,已經有成年人大腿粗,在禦花園金池當中遊玩,氣勢雄渾,驚得滿池錦鯉驚慌失措,紛紛躍出水麵......
正在此時,和珅穿著一身便服,從禦花園外,急匆匆地闖了進來。
“陛下,出大事了!”
別看和珅和大人胖乎乎的,卻是健步如飛,隻是圓滾滾的臉上略有些焦急神色,邊走邊叫道:“陛下,出大事了,燕城城外的傳送陣黯然無光,失去了幾個世界的聯係!”
“傳送陣之事,朕已經知曉了,不用大驚小怪,派兵駐守入口,不可讓任何人接近便是......”
劉昊瞥了和珅一眼,淡然道。
天階自動建築的進度條正在緩慢地增長當中,建築完成之後,將會取傳送陣而替之,這是王朝發展長久之計。
和珅抹了把額前的汗,看到劉昊將手裏一粒晶瑩爆滿的龍牙米投入湖中,被幼龍一口吞入腹中,湖水震蕩。
嚇的和大人臉色煞白,顫聲道:“陛......陛下,這......這是什麽怪物??”
劉昊起了逗弄的心思,微笑道:“不用怕,這是朕的戰寵,小白,來跟和大人打個招呼。”
幼龍低吼一聲,倏地騰空躍起,猙獰龍首停在了和珅麵前,嚇得和大人臉都白了,一屁股坐在了地麵上......
妖怪啊!!!
和珅口中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叫喊聲,不斷地後退,噗通一聲,掉進了湖中,濺起了壯觀的水花。
小白龍尾一甩,便將和大人甩了上來,看著濕漉漉的和珅,模樣十分喜感。
和珅欲哭無淚,道:“陛下的戰寵,還真是威武,微臣獻醜了,如今還有一事稟報。”
“什麽事?”
“機要部門已經將陣亡大漢將士的名單發放下來了,隻是七絕大軍師徐榮的老母親,拒不肯受朝廷的金銀賞賜,微臣亦是無法啊!”
和珅愁眉苦臉。
劉昊對待自己人格外寬厚,撫恤將士,皆有重賞,尤其是陣亡函穀關的徐榮徐元直,身為王朝七絕大軍師,此番為國捐軀,徐家便得了賞賜的金銀無數,更得了世襲罔替的涼國公稱號!
這意味著徐家世世代代,都將在鼎盛王朝當中有一席之地,可謂是聖眷極隆!
他很是想不通,怎麽會有人白拿的好處不要,自甘清貧。
“元直家中,你不用管了,朕親自安排......”
劉昊也想起了死於函穀關前的徐榮,嗟然一歎,道:“你身為大漢銀行行長,調度錢財,撫恤陣亡將士,是當前要務,絕不可有半點粗心。”
“臣保證完成陛下交付的任務!”
和珅胸膛拍的擂天響,滿口答應。
王朝錢財,由銀行出。
如今的和珅也算是劉昊的錢袋子,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也正是因為如此,和珅才如履薄冰,對劉昊交付下來的事情更加上心。
因為大漢王朝,群英薈萃,如果他不賣力辦事,下邊很快就會有能人冒出頭來,頂替他的位置。
和珅屁顛屁顛地退出皇宮,安排撫恤去了,禦花園又恢複了沉寂,與燕城喧囂歡呼格格不入。
如今城內到處都在慶祝大漢王朝鼎盛無上,但是劉昊卻想起了陣亡的大漢將士,想到了死戰東皇的徐榮。
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位七絕大軍師的傳奇一生。
秉忠貞之誌,守謙退之節,舉薦英才,為國先驅。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劉昊抬頭仰望星空,神情有些蕭索寂寥。
長生帝道,何其渺茫,徐榮之死,可能隻是剛剛開始。
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燕城上空有煙花綻放,璀璨絢爛至極。
滿城的歡笑聲語當中,有人在劉昊身側,輕輕地替他披上了一件大裘,微微側首,劉昊便看到了皇後溫婉笑靨,心裏一暖。....
程咬金、秦瓊等眾將出身隋唐世界,關係親近,當然也有很多人圍在了韓信與李靖身邊。
“學宮閉門苦修數載,一朝平步青雲,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恭喜藥師兄了。”
“韓將軍一鳴驚人,打開帝國第一雄關,踩著兵家亞聖出頭,也叫某敬佩。”
一個胖子擠出人群,眯眼笑道:“明日和某在家中設宴,不知韓將軍與李將軍是否賞臉?”
遠遠地看著兩位最年青的王朝帝禦神武名帥身邊恭賀聲不斷,周瑜負手微笑。
白袍如雪的陳慶之也淡然笑道:“公瑾,以你來看,此二人如何?”
“攻秦軍機要錄,我已經看過了,李靖用兵奇正相間,韓信最擅長諸多兵種協同參戰,指揮百萬大軍之時的軍令,可以精準到每一位百人小尉頭上,大軍結陣換型,進退自如,真正達到了如臂指使的境界,真是後生可畏。”
陳慶之點了點頭,道:“不錯,十麵伏殺,背水一戰,都是足以列入史冊的經典戰役,換做你我,也不可能做的更出色了,帝禦神武名帥,當之無愧,不過......我倒是覺得很快會有人填補剩下的空缺了。”
周瑜神情微動,問道:“你是說陸隼、謝安麽?”
“正是!”
陳慶之袖手淡笑道:“陸伯言世之帥才,謝安自琅琊界立功之後,閉門謝客,苦修數載,此二人者,排兵布陣,滴水不漏,出神入化,便如真龍,遊於淺水,所缺少的隻是時機罷了。”
龍遊淺水,隻等風雲嘯聚,便可騰飛九霄之上。
“你我都看得到,何況陛下,聖心自有裁決。”
周瑜輕歎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惜哉徐元直,殞身函穀關前。”
......
聖皇回朝之後,天降瑞祥,聖人長吟,真龍鳴叫,響徹長空。
天界初立,靈氣氤氳,燕城宛如仙宮。
眼下王朝無戰事,劉昊倒是徹底清閑了下來,正在禦花園裏逗弄幼龍。
這個小家夥,是上古真龍的幼崽,但是出生之後,除去了吃龍牙米,都懶得動作,被劉昊養的胖大了一圈......
如今的幼龍的龍軀,已經有成年人大腿粗,在禦花園金池當中遊玩,氣勢雄渾,驚得滿池錦鯉驚慌失措,紛紛躍出水麵......
正在此時,和珅穿著一身便服,從禦花園外,急匆匆地闖了進來。
“陛下,出大事了!”
別看和珅和大人胖乎乎的,卻是健步如飛,隻是圓滾滾的臉上略有些焦急神色,邊走邊叫道:“陛下,出大事了,燕城城外的傳送陣黯然無光,失去了幾個世界的聯係!”
“傳送陣之事,朕已經知曉了,不用大驚小怪,派兵駐守入口,不可讓任何人接近便是......”
劉昊瞥了和珅一眼,淡然道。
天階自動建築的進度條正在緩慢地增長當中,建築完成之後,將會取傳送陣而替之,這是王朝發展長久之計。
和珅抹了把額前的汗,看到劉昊將手裏一粒晶瑩爆滿的龍牙米投入湖中,被幼龍一口吞入腹中,湖水震蕩。
嚇的和大人臉色煞白,顫聲道:“陛......陛下,這......這是什麽怪物??”
劉昊起了逗弄的心思,微笑道:“不用怕,這是朕的戰寵,小白,來跟和大人打個招呼。”
幼龍低吼一聲,倏地騰空躍起,猙獰龍首停在了和珅麵前,嚇得和大人臉都白了,一屁股坐在了地麵上......
妖怪啊!!!
和珅口中爆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叫喊聲,不斷地後退,噗通一聲,掉進了湖中,濺起了壯觀的水花。
小白龍尾一甩,便將和大人甩了上來,看著濕漉漉的和珅,模樣十分喜感。
和珅欲哭無淚,道:“陛下的戰寵,還真是威武,微臣獻醜了,如今還有一事稟報。”
“什麽事?”
“機要部門已經將陣亡大漢將士的名單發放下來了,隻是七絕大軍師徐榮的老母親,拒不肯受朝廷的金銀賞賜,微臣亦是無法啊!”
和珅愁眉苦臉。
劉昊對待自己人格外寬厚,撫恤將士,皆有重賞,尤其是陣亡函穀關的徐榮徐元直,身為王朝七絕大軍師,此番為國捐軀,徐家便得了賞賜的金銀無數,更得了世襲罔替的涼國公稱號!
這意味著徐家世世代代,都將在鼎盛王朝當中有一席之地,可謂是聖眷極隆!
他很是想不通,怎麽會有人白拿的好處不要,自甘清貧。
“元直家中,你不用管了,朕親自安排......”
劉昊也想起了死於函穀關前的徐榮,嗟然一歎,道:“你身為大漢銀行行長,調度錢財,撫恤陣亡將士,是當前要務,絕不可有半點粗心。”
“臣保證完成陛下交付的任務!”
和珅胸膛拍的擂天響,滿口答應。
王朝錢財,由銀行出。
如今的和珅也算是劉昊的錢袋子,正是春風得意之時,也正是因為如此,和珅才如履薄冰,對劉昊交付下來的事情更加上心。
因為大漢王朝,群英薈萃,如果他不賣力辦事,下邊很快就會有能人冒出頭來,頂替他的位置。
和珅屁顛屁顛地退出皇宮,安排撫恤去了,禦花園又恢複了沉寂,與燕城喧囂歡呼格格不入。
如今城內到處都在慶祝大漢王朝鼎盛無上,但是劉昊卻想起了陣亡的大漢將士,想到了死戰東皇的徐榮。
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位七絕大軍師的傳奇一生。
秉忠貞之誌,守謙退之節,舉薦英才,為國先驅。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
劉昊抬頭仰望星空,神情有些蕭索寂寥。
長生帝道,何其渺茫,徐榮之死,可能隻是剛剛開始。
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燕城上空有煙花綻放,璀璨絢爛至極。
滿城的歡笑聲語當中,有人在劉昊身側,輕輕地替他披上了一件大裘,微微側首,劉昊便看到了皇後溫婉笑靨,心裏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