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乙點,離朱山閑家的後院水平距離隻有三百七十米,等差高度是十九米,能報出這麽精確的數據,說明譚涵川等人應該已經進山測量過。但是今天要當著丁齊等人的麵,所有人一起再確認一番。
乙點的位置是一塊形似臥牛狀的山岩,古卷的標注旁還配有圖畫示意,因此不難辨認。這一帶是花崗岩地貌,岩石都非常堅固,從宋代至今,這塊山岩的形狀變化並不大。
突出地表的岩石有一人多高,譚涵川背著三腳架,雙手還拿著東西,向前蹬步腳尖在岩石上一點,就已經很輕巧的躍了上去,
隻見譚涵川將一支核桃粗的竹釺往岩石上一插,居然就插了進去。站在下麵的丁齊嚇了一跳,這也太匪夷所思了,簡直比傳說中的武林高手還要武林高手!隻聽譚涵川說道:“再上來一個人,留在這裏看著釺子。”
石不全、範仰都沒動,丁齊很好奇地爬了上去,譚涵川還伸手拉了他一把。丁齊覺得譚涵川的手勁很大,被對方握住手腕,仿佛就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他向上一掀,穩穩地站在山石頂端。葉行也七手八腳地爬了上來。
等上來之後才知道是怎麽回事,原來這塊狀如臥牛的岩石“牛頭”位置,不知何時被人鑿出了一個圓形的小孔,恰好可以插進去一根這麽粗的釺子。葉行有些驚訝地問道:“譚師兄,這個孔是你們鑿的嗎?”
譚涵川搖了搖頭道:“不是的,原先就有,應該是古人留下來的,就是為了插釺定位用的。葉總,你既然爬上來了,就留在這裏看著吧。如果風大,就把釺子扶好、保持垂直。”
小孔的深度如今在五厘米左右,若是古人所鑿,幾百年的風化後可能比當初變淺了,但是孔底位置基本是不變的。準備好的竹釺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米長,插到底即可。
體力最差的葉行終於不用再爬山了,就留在了這塊山石上,剩下的四人繼續前行。接下來的這段路就不好走了,直線距離差不多有一點五公裏,但在山中上下攀援,已經沒有了小徑,不少地方還要譚涵川手持砍刀開路,中間還穿過了景區修建的遊覽路線。
丁齊有全套的登山裝備,但走得仍然很吃力,隻覺手裏的箱子越來越沉,一個小時後才到地方。第二個位置是甲點,位於一處峰頂,站在這裏,視線與剛才的乙點以及朱山閑家的後院恰好呈一條直線。
峰頂有一塊平坦的岩石,上麵也有一個小孔,小孔中的淤泥雜物明顯已經被清理過。譚涵川道:“阿全,你留在這裏架儀器吧。我和範師弟去另外兩個點,丁老師也留在這裏幫幫忙,不用再跟著我們爬山了。”
丁齊總算鬆了一口氣,一路上為了跟上這三個人,他的手腳都酸軟了,趕緊把箱子放下找個地方坐著歇會兒。範仰留下了三腳架,將石不全拿的箱子拎走了,與譚涵川一起很快消失在山林中。
丁齊也不好意思閑著,喘了口氣便起身幫石不全安放儀器。先將三腳架支好,三腳架的中心垂下來一個圓錐形的墜子,錐尖正對著小孔的中心。將水準定位儀裝上,看上去就像一個帶著各種旋鈕的單筒望遠鏡。調節三腳架的高度,使鏡頭的中心恰好距離孔底一米。
調節鏡頭的角度,使其對準葉行所在乙點的那根竹釺的頂端,這樣就連成了一條直線,然後再調節焦距,尋找這條直線上的各個位置,一直推進到朱山閑家的後院中。石不全弄了大概有十多分鍾,然後說了一聲:“調好了,丁老師你也看看。”
丁齊湊過去一看,感覺有點像戰爭片裏狙擊手瞄準鏡裏的鏡頭。鏡頭是一個圓框,中心還有個十字形的標線,水平標線和垂直標線上都有細小的刻度。十字標線的中心點,對準的是一雙大頭皮鞋。
朱山閑就站在後院裏,而院門是敞開的,鏡頭中的視線穿過院門,他的一雙腳恰好站在十字標線中心點上,手中拿著一根標尺杆。
僅有這麽一條直線還定不了坐標,要等丙點和乙點的測量結果。理論上朱山閑需要拿著標盡沿著其中一條直線前後移動,如果恰好出現在另一台儀器的觀測位置中,那裏便是兩條直線的交叉點。
大約又過了二十分鍾,石不全收到了一條微信,打開一看是張照片,譚涵川發來的。照片稍微有些變形,應該是用手機攝像頭對著儀器的觀察孔拍的,但也能清晰地看見,十字標線的中心正是朱山閑的雙腳。
石不全也取出手機拍了同樣一張照片,給譚涵川發了回去。已經沒有必要再讓朱山閑舉著標尺杆找位置了,鏡頭觀察的交叉點,恰好就在他站的地方。
丁齊很有些吃驚,他看過地圖,知道從甲點到丙點再到丁點的直線距離不算遠,但是翻山越嶺很不好走,而譚涵川和範仰不到半個小時便就位並搞定了。更令他驚訝的是,《方外圖誌》中標注的小鏡湖的位置,通過圖示的三角定位法,坐標竟然就在朱山閑家的後院裏。
這一片山中,他們所在的位置都是有信號的相對高處,所以沒有用對講機,大家都是手機聯係,已經定好了位置便收拾東西返回。等大家再次於客廳中聚齊,丁齊的內衣都已經汗透了。後院中也插了一根釺子,便是朱山閑方才站立的位置,標尺杆根本就沒用上。
不知為何,大家的神情都很凝重,沉默片刻之後,範仰首先問了一句:“阿全,準確的坐標點在哪裏?”
石不全答道:“我們的兩條觀測線,比實際的標注線都高出了一米,如果按照角度計算再往下降一米,交叉點要前移,就是後院門檻差不多正中的位置。”
範仰看著朱山閑,麵無表情地開口道:“朱師兄,這是怎麽回事?都是江湖同道,也都是明白人,沒用的話你就不必說了,也不要告訴我們這是巧合。”
世上沒有這種巧合,就算有,在座眾人恐怕也不會相信。從各個渠道分別查到的線索,終於發現了古人所記載的方外世界小境湖的“位置”。然而參與者之一的朱山閑,早就在這裏買下了一棟小樓,恰好就在這個位置上開了一道門。
在丁齊看來,此事唯一的解釋,就是朱山閑早就通過別的渠道也查到了相關線索,早在所有人之前,他就把地方占了下來。
朱山閑長歎一聲道:“諸位,我知道你們有疑惑。我已經泡好了茶,大家坐下來喝茶吧,且聽我慢慢說。今天我印證了一件事,那就是我聽過的傳說是真的,我找的地方也是對的。但所謂的小境湖究竟是怎麽回事,我們還是沒有搞清楚。”
範仰:“先不說小境湖是怎麽回事,就說說朱區長您這棟房子、這個院子,還有您特意開的那道門是怎麽回事?”
朱山閑緩緩答道:“我就是本地人,祖居南沚鎮。現如今已經沒有南沚鎮了,早就並進了雨陵區。當年南沚鎮動遷改造的時候,我還不是區長,從鎮政府調到區城建局工作,南沚小區的規劃就是我牽頭做的。
那時這裏還是荒山野地,往前一片地方都是郊區的菜田。可是在清朝的時候,這裏有一座道觀,名叫梁雲觀,毀於太平天國期間的戰亂。我們現在的這棟房子,就建在梁雲觀的遺址上,為了定下準確的位置,我還特意請交好的風門同道來看過。
小區施工的時候我來了,在這裏還挖出來半截石碑,就是原先梁雲觀的,說明位置找得非常準。當時南沚鎮動遷改造,我可以在這個小區裏要一棟小樓,就先選了這一棟。
丁老師查到過一篇明代遊記,是一個書生遇仙的故事。其實在南沚鎮,自古也有類似的傳說,說這裏有仙家福地,而梁雲觀便是仙境的門戶。南沚鎮已經沒了,知道這個傳說的人恐怕也很少了,但我卻聽說過。”
葉行插話道:“聽你爺爺說的嗎?你家祖上也在梁雲觀當過道士?”
朱山閑搖了搖頭道:“不是我家祖上的事情。我當年在南沚鎮工作的時候,政府有任務,就是一幫一扶貧。我當時的幫扶對象,是附近村莊裏的一位孤寡老人。如今這個村莊也不在了,已經動遷改造並入市區了。
老人家當時年紀已經九十歲了,但身子骨還算硬朗,為人也很和善,雖然沒有現代的學曆,但解放前也讀過私塾,還曾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地方。我是江湖爵門傳人,他就是我師父……”
丁齊觀察人的習慣是無意間的,在朱山閑訴說這段往事時,看石不全和譚涵川的反應,這兩人顯然早就知情,而葉行和範仰應該是第一次聽聞。隻聽葉行又插話道:“原來如此!可惜啊,我怎麽就沒有機會遇到這等高人?”
朱山閑卻沒有理會葉行的感慨,接著說道:“我那時二十六歲,剛參加工作沒幾年,一開始隻是政府要求的幫扶任務,我經常給老人家送米、送麵、送油,還聯係人幫他解決了自來水,逢年過節經常去看望他。
老人家見識淵博,常跟我聊過去走江湖的各種故事,我非常感興趣,沒事總願意往他那裏跑,順便幫他幹一些活,漸漸就不再是為了完成幫扶任務了。老人家對我說了江湖八大門的很多事,大概一年多以後,他告訴我,他其實就是江湖爵門傳人。
他得到了江湖爵門的傳承,三十多歲時也曾在民國政府中做過官,但是亂世不堪,抗戰勝利後,他就回到了家鄉。再過幾年便解放了,是新社會,江湖八門的套路,尤其是爵門的那些東西,便讓它過去吧,老人家從此便隱居在這裏。
老人家告訴我這些,是想將他所得到的爵門傳承交給我,僅僅是為了了卻一樁心事,也並沒有要求我正式拜師。可是我聽說了之後,還是主動按古禮拜了師,又陪了老人家最後三年,算是給他養老送終了。
老人家隻希望將他所得的傳承交給我,並不希望我說出他的名字,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告訴你們他叫什麽。他並沒要求我做什麽,而且告訴我,時代已經不同了,江湖八門也正在消失,但江湖還在,無非是人心與世道。
梁雲觀有通往仙境的門戶,就是老人家臨終前告訴我的。我小時候就隱隱約約聽過當地的傳說,而老人家說的很鄭重、很具體,他說那道門就是梁雲觀的後院門……”
丁齊也忍不住插話道:“那麽您師父進過小境湖嗎?”
朱山閑搖了搖頭道:“他沒有找到,感覺很是遺憾。臨走前對我說,人間很多事物,往往近在咫尺,卻不得見。”
丁齊:“他老人家從未找到小境湖,卻對此深信不疑?”
朱山閑又歎了口氣道:“他是舊時代的人,很多觀念與我們不一樣,但絕對是有眼光與見識的,不比在座的任何一個人差。他雖然沒有見到小境湖,但我的前輩祖師進去過。丁老師不是查到了一份明代名士的遊記嘛,上麵記載曾有一位書生在小境湖遇仙。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此事發生在明代永樂年間,那位書生名叫陳眠竹,他在小境湖遇到的仙人名叫朱敬一。陳眠竹得到仙人指點,並服用了仙家餌藥得以延年益壽,但他並沒有成仙,後來還做官了,就是我的祖師,也是當時的江湖爵門弟子。”
聽到這裏,葉行一拍大腿道:“朱師兄,你怎麽不早說!”
朱山閑喝了口茶道:“我早說這些,有人會信嗎?恐怕會認為我腦子有問題吧!陳眠竹祖師臨終前將自己的經曆告訴了弟子,可是他的弟子再來尋訪小境湖時,卻怎麽都找不到了。於是這段隱秘往事一代代傳承至今,我師父他老人家臨終前也告訴了我。
想當初我師父的師父,也就是我的師祖,曾特意來尋訪小境湖,方外秘境沒找到,卻收了一名傳人,就是我師父。我師父他老人家,對曆代祖師相傳之事深信不疑。很慚愧,我其實是將信將疑,之所以想找小境湖,多少也是想彌補他老人家的遺憾。
我師父當年也許沒條件,但我多少還有些條件。是我牽頭規劃了這一代的動遷改造,特意請風門同道來找梁雲觀的遺址,利用職務便利先挑了這棟小樓、在後院開了那道門。今天才知道,那位風門同道的手段真是高明,他指點我開的這道門,幾乎與當年梁雲觀的後院門位置完全重合。
但我當初並不敢這麽確定,隻是寧可信其有,反正動遷可以在這裏選一棟小樓,我就特意要了這一棟。就算傳說不是真的,我也沒什麽損失。但是石師弟上個月來找我,說了丁老師的最新發現,並且修複了古卷上的內容,我才知道曆代祖師口口相傳之言不虛!”
說到這裏他站起身來,給石不全和丁齊都斟了一杯茶,然後端杯道:“石師弟、丁老師,我要謝謝你們,就以茶為敬吧!……諸位,我知道的都已經說了,你們還有什麽想問的嗎?”
他率先幹了這杯茶,石不全和丁齊也起身一飲而盡。範仰問道:“你師父是否給了你曆代傳承的東西,比如上麵記載了怎麽進入小境湖?”
朱山閑又搖了搖頭道:“沒有,隻是口口相傳、不落文字。祖師當年的留言,隻說小境湖的門戶就是梁雲觀的後院門。”
譚涵川此時突然開口道:“我早就聽朱師兄講過這個故事,最初我也是不信的,但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也不敢斷然否認。有了最近的發現,各方麵交叉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吻合,就說明傳聞並非不靠譜,必有其事實來源。
現在說別的都沒用,準確的坐標今天已經定下來了,而且那道門的位置,朱師兄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找到了,隻是當時還無法確定而已。那麽現在的問題就是,小境湖在哪兒呢?
陳眠竹前輩的弟子也是明代人,明代時梁雲觀還在,他想找後院門很容易,可是並沒有找到小境湖。這和我們今天的處境是一樣的,我們隻是找到了一個坐標,並沒有找到地方。
小境湖在哪裏、怎麽才能進去,它又是個什麽樣的地方?推開那道後院門,就是南沚山森林公園。其實身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最直接的判斷,難道古代的小境湖就是現代的南沚山?”
“門”是找到了,可是地方在哪裏,這才是眼下最關鍵的問題。丁齊不禁脫口而出道:“絕不是南沚山森林公園,不僅與記載和傳說對不上,也與我的經曆不符。”
朱山閑看著丁齊道:“這裏最有發言權的,應該就是丁老師了,因為隻有你見過,不論是通過什麽方式見過。丁老師也是一位專家,您來分析一下,所謂的小境湖,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為什麽我師父他老人家沒有找到呢?
他老人家可能是沒有找到準確的地點。但是陳眠竹祖師的明代傳人,那時梁雲觀還在,他為什麽也沒找到?”
範仰也說道:“丁老師就當自己是在課堂上,而我們都是您的學生,您給我們大家上一課吧。”
看著滿屋子的江湖八門傳人,個個都是人精,卻要丁齊這個“門外人”來上課,丁齊沉吟道:“不敢說上課,隻是和大家一起探討。據我分析,情況可能包含但不局限於以下三種。第一,就是像譚老師剛才說的,所謂小境湖就是今天的南沚山。
但是這種可能性,我個人首先是排除的,因為我見過那方外世界。不同的人被我引導催眠後,他們都進入了同樣一個地方,我也是根據這個線索去找葉總詢問,才得知了關於方外世界的傳說。後來發現了《方外圖誌》的記載,證明傳說確有依據。
那麽第二種情況,就需要大家開腦洞了,想想各種玄幻、科幻、仙俠小說,裏麵描寫的各種仙家福地、洞天秘境甚至是空間結界。它與我們所在的世界並不是同一個地方,或者說是重疊的,平常人在平常情況下根本看不見,隻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現。
至於第三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有些類似,姑且就完全根據朱區長介紹的祖師傳說,小境湖是仙人所居之地,未得仙人允許,凡人是找不到的。這聽上去雖然不可信,暫時隻做這麽一個假設也無妨。或許仙人已經不在了,所以門戶關閉了,或者門戶壞掉了。
但是這種假設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據我所知,至少有三個人去過這樣的地方,他們都是生活在境湖的普通人,名字分別叫田琦、塗至、盧芳,塗至在方外秘境中見到了一位姑娘。或許不可思議,但從專業的角度分析,這就是最合理的推斷。
所以我說,方外世界應該是存在的,而且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人們能夠找到它,甚至還有人生活在那裏。”
丁齊這番話說完,所有人都沉默了半天。最後還是朱山閑率先開口道:“丁老師說了三種可能,但是又排除了兩種可能。那麽在你看來,情況就是第二種嘍?”
乙點的位置是一塊形似臥牛狀的山岩,古卷的標注旁還配有圖畫示意,因此不難辨認。這一帶是花崗岩地貌,岩石都非常堅固,從宋代至今,這塊山岩的形狀變化並不大。
突出地表的岩石有一人多高,譚涵川背著三腳架,雙手還拿著東西,向前蹬步腳尖在岩石上一點,就已經很輕巧的躍了上去,
隻見譚涵川將一支核桃粗的竹釺往岩石上一插,居然就插了進去。站在下麵的丁齊嚇了一跳,這也太匪夷所思了,簡直比傳說中的武林高手還要武林高手!隻聽譚涵川說道:“再上來一個人,留在這裏看著釺子。”
石不全、範仰都沒動,丁齊很好奇地爬了上去,譚涵川還伸手拉了他一把。丁齊覺得譚涵川的手勁很大,被對方握住手腕,仿佛就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將他向上一掀,穩穩地站在山石頂端。葉行也七手八腳地爬了上來。
等上來之後才知道是怎麽回事,原來這塊狀如臥牛的岩石“牛頭”位置,不知何時被人鑿出了一個圓形的小孔,恰好可以插進去一根這麽粗的釺子。葉行有些驚訝地問道:“譚師兄,這個孔是你們鑿的嗎?”
譚涵川搖了搖頭道:“不是的,原先就有,應該是古人留下來的,就是為了插釺定位用的。葉總,你既然爬上來了,就留在這裏看著吧。如果風大,就把釺子扶好、保持垂直。”
小孔的深度如今在五厘米左右,若是古人所鑿,幾百年的風化後可能比當初變淺了,但是孔底位置基本是不變的。準備好的竹釺不多不少正好是一米長,插到底即可。
體力最差的葉行終於不用再爬山了,就留在了這塊山石上,剩下的四人繼續前行。接下來的這段路就不好走了,直線距離差不多有一點五公裏,但在山中上下攀援,已經沒有了小徑,不少地方還要譚涵川手持砍刀開路,中間還穿過了景區修建的遊覽路線。
丁齊有全套的登山裝備,但走得仍然很吃力,隻覺手裏的箱子越來越沉,一個小時後才到地方。第二個位置是甲點,位於一處峰頂,站在這裏,視線與剛才的乙點以及朱山閑家的後院恰好呈一條直線。
峰頂有一塊平坦的岩石,上麵也有一個小孔,小孔中的淤泥雜物明顯已經被清理過。譚涵川道:“阿全,你留在這裏架儀器吧。我和範師弟去另外兩個點,丁老師也留在這裏幫幫忙,不用再跟著我們爬山了。”
丁齊總算鬆了一口氣,一路上為了跟上這三個人,他的手腳都酸軟了,趕緊把箱子放下找個地方坐著歇會兒。範仰留下了三腳架,將石不全拿的箱子拎走了,與譚涵川一起很快消失在山林中。
丁齊也不好意思閑著,喘了口氣便起身幫石不全安放儀器。先將三腳架支好,三腳架的中心垂下來一個圓錐形的墜子,錐尖正對著小孔的中心。將水準定位儀裝上,看上去就像一個帶著各種旋鈕的單筒望遠鏡。調節三腳架的高度,使鏡頭的中心恰好距離孔底一米。
調節鏡頭的角度,使其對準葉行所在乙點的那根竹釺的頂端,這樣就連成了一條直線,然後再調節焦距,尋找這條直線上的各個位置,一直推進到朱山閑家的後院中。石不全弄了大概有十多分鍾,然後說了一聲:“調好了,丁老師你也看看。”
丁齊湊過去一看,感覺有點像戰爭片裏狙擊手瞄準鏡裏的鏡頭。鏡頭是一個圓框,中心還有個十字形的標線,水平標線和垂直標線上都有細小的刻度。十字標線的中心點,對準的是一雙大頭皮鞋。
朱山閑就站在後院裏,而院門是敞開的,鏡頭中的視線穿過院門,他的一雙腳恰好站在十字標線中心點上,手中拿著一根標尺杆。
僅有這麽一條直線還定不了坐標,要等丙點和乙點的測量結果。理論上朱山閑需要拿著標盡沿著其中一條直線前後移動,如果恰好出現在另一台儀器的觀測位置中,那裏便是兩條直線的交叉點。
大約又過了二十分鍾,石不全收到了一條微信,打開一看是張照片,譚涵川發來的。照片稍微有些變形,應該是用手機攝像頭對著儀器的觀察孔拍的,但也能清晰地看見,十字標線的中心正是朱山閑的雙腳。
石不全也取出手機拍了同樣一張照片,給譚涵川發了回去。已經沒有必要再讓朱山閑舉著標尺杆找位置了,鏡頭觀察的交叉點,恰好就在他站的地方。
丁齊很有些吃驚,他看過地圖,知道從甲點到丙點再到丁點的直線距離不算遠,但是翻山越嶺很不好走,而譚涵川和範仰不到半個小時便就位並搞定了。更令他驚訝的是,《方外圖誌》中標注的小鏡湖的位置,通過圖示的三角定位法,坐標竟然就在朱山閑家的後院裏。
這一片山中,他們所在的位置都是有信號的相對高處,所以沒有用對講機,大家都是手機聯係,已經定好了位置便收拾東西返回。等大家再次於客廳中聚齊,丁齊的內衣都已經汗透了。後院中也插了一根釺子,便是朱山閑方才站立的位置,標尺杆根本就沒用上。
不知為何,大家的神情都很凝重,沉默片刻之後,範仰首先問了一句:“阿全,準確的坐標點在哪裏?”
石不全答道:“我們的兩條觀測線,比實際的標注線都高出了一米,如果按照角度計算再往下降一米,交叉點要前移,就是後院門檻差不多正中的位置。”
範仰看著朱山閑,麵無表情地開口道:“朱師兄,這是怎麽回事?都是江湖同道,也都是明白人,沒用的話你就不必說了,也不要告訴我們這是巧合。”
世上沒有這種巧合,就算有,在座眾人恐怕也不會相信。從各個渠道分別查到的線索,終於發現了古人所記載的方外世界小境湖的“位置”。然而參與者之一的朱山閑,早就在這裏買下了一棟小樓,恰好就在這個位置上開了一道門。
在丁齊看來,此事唯一的解釋,就是朱山閑早就通過別的渠道也查到了相關線索,早在所有人之前,他就把地方占了下來。
朱山閑長歎一聲道:“諸位,我知道你們有疑惑。我已經泡好了茶,大家坐下來喝茶吧,且聽我慢慢說。今天我印證了一件事,那就是我聽過的傳說是真的,我找的地方也是對的。但所謂的小境湖究竟是怎麽回事,我們還是沒有搞清楚。”
範仰:“先不說小境湖是怎麽回事,就說說朱區長您這棟房子、這個院子,還有您特意開的那道門是怎麽回事?”
朱山閑緩緩答道:“我就是本地人,祖居南沚鎮。現如今已經沒有南沚鎮了,早就並進了雨陵區。當年南沚鎮動遷改造的時候,我還不是區長,從鎮政府調到區城建局工作,南沚小區的規劃就是我牽頭做的。
那時這裏還是荒山野地,往前一片地方都是郊區的菜田。可是在清朝的時候,這裏有一座道觀,名叫梁雲觀,毀於太平天國期間的戰亂。我們現在的這棟房子,就建在梁雲觀的遺址上,為了定下準確的位置,我還特意請交好的風門同道來看過。
小區施工的時候我來了,在這裏還挖出來半截石碑,就是原先梁雲觀的,說明位置找得非常準。當時南沚鎮動遷改造,我可以在這個小區裏要一棟小樓,就先選了這一棟。
丁老師查到過一篇明代遊記,是一個書生遇仙的故事。其實在南沚鎮,自古也有類似的傳說,說這裏有仙家福地,而梁雲觀便是仙境的門戶。南沚鎮已經沒了,知道這個傳說的人恐怕也很少了,但我卻聽說過。”
葉行插話道:“聽你爺爺說的嗎?你家祖上也在梁雲觀當過道士?”
朱山閑搖了搖頭道:“不是我家祖上的事情。我當年在南沚鎮工作的時候,政府有任務,就是一幫一扶貧。我當時的幫扶對象,是附近村莊裏的一位孤寡老人。如今這個村莊也不在了,已經動遷改造並入市區了。
老人家當時年紀已經九十歲了,但身子骨還算硬朗,為人也很和善,雖然沒有現代的學曆,但解放前也讀過私塾,還曾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地方。我是江湖爵門傳人,他就是我師父……”
丁齊觀察人的習慣是無意間的,在朱山閑訴說這段往事時,看石不全和譚涵川的反應,這兩人顯然早就知情,而葉行和範仰應該是第一次聽聞。隻聽葉行又插話道:“原來如此!可惜啊,我怎麽就沒有機會遇到這等高人?”
朱山閑卻沒有理會葉行的感慨,接著說道:“我那時二十六歲,剛參加工作沒幾年,一開始隻是政府要求的幫扶任務,我經常給老人家送米、送麵、送油,還聯係人幫他解決了自來水,逢年過節經常去看望他。
老人家見識淵博,常跟我聊過去走江湖的各種故事,我非常感興趣,沒事總願意往他那裏跑,順便幫他幹一些活,漸漸就不再是為了完成幫扶任務了。老人家對我說了江湖八大門的很多事,大概一年多以後,他告訴我,他其實就是江湖爵門傳人。
他得到了江湖爵門的傳承,三十多歲時也曾在民國政府中做過官,但是亂世不堪,抗戰勝利後,他就回到了家鄉。再過幾年便解放了,是新社會,江湖八門的套路,尤其是爵門的那些東西,便讓它過去吧,老人家從此便隱居在這裏。
老人家告訴我這些,是想將他所得到的爵門傳承交給我,僅僅是為了了卻一樁心事,也並沒有要求我正式拜師。可是我聽說了之後,還是主動按古禮拜了師,又陪了老人家最後三年,算是給他養老送終了。
老人家隻希望將他所得的傳承交給我,並不希望我說出他的名字,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告訴你們他叫什麽。他並沒要求我做什麽,而且告訴我,時代已經不同了,江湖八門也正在消失,但江湖還在,無非是人心與世道。
梁雲觀有通往仙境的門戶,就是老人家臨終前告訴我的。我小時候就隱隱約約聽過當地的傳說,而老人家說的很鄭重、很具體,他說那道門就是梁雲觀的後院門……”
丁齊也忍不住插話道:“那麽您師父進過小境湖嗎?”
朱山閑搖了搖頭道:“他沒有找到,感覺很是遺憾。臨走前對我說,人間很多事物,往往近在咫尺,卻不得見。”
丁齊:“他老人家從未找到小境湖,卻對此深信不疑?”
朱山閑又歎了口氣道:“他是舊時代的人,很多觀念與我們不一樣,但絕對是有眼光與見識的,不比在座的任何一個人差。他雖然沒有見到小境湖,但我的前輩祖師進去過。丁老師不是查到了一份明代名士的遊記嘛,上麵記載曾有一位書生在小境湖遇仙。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此事發生在明代永樂年間,那位書生名叫陳眠竹,他在小境湖遇到的仙人名叫朱敬一。陳眠竹得到仙人指點,並服用了仙家餌藥得以延年益壽,但他並沒有成仙,後來還做官了,就是我的祖師,也是當時的江湖爵門弟子。”
聽到這裏,葉行一拍大腿道:“朱師兄,你怎麽不早說!”
朱山閑喝了口茶道:“我早說這些,有人會信嗎?恐怕會認為我腦子有問題吧!陳眠竹祖師臨終前將自己的經曆告訴了弟子,可是他的弟子再來尋訪小境湖時,卻怎麽都找不到了。於是這段隱秘往事一代代傳承至今,我師父他老人家臨終前也告訴了我。
想當初我師父的師父,也就是我的師祖,曾特意來尋訪小境湖,方外秘境沒找到,卻收了一名傳人,就是我師父。我師父他老人家,對曆代祖師相傳之事深信不疑。很慚愧,我其實是將信將疑,之所以想找小境湖,多少也是想彌補他老人家的遺憾。
我師父當年也許沒條件,但我多少還有些條件。是我牽頭規劃了這一代的動遷改造,特意請風門同道來找梁雲觀的遺址,利用職務便利先挑了這棟小樓、在後院開了那道門。今天才知道,那位風門同道的手段真是高明,他指點我開的這道門,幾乎與當年梁雲觀的後院門位置完全重合。
但我當初並不敢這麽確定,隻是寧可信其有,反正動遷可以在這裏選一棟小樓,我就特意要了這一棟。就算傳說不是真的,我也沒什麽損失。但是石師弟上個月來找我,說了丁老師的最新發現,並且修複了古卷上的內容,我才知道曆代祖師口口相傳之言不虛!”
說到這裏他站起身來,給石不全和丁齊都斟了一杯茶,然後端杯道:“石師弟、丁老師,我要謝謝你們,就以茶為敬吧!……諸位,我知道的都已經說了,你們還有什麽想問的嗎?”
他率先幹了這杯茶,石不全和丁齊也起身一飲而盡。範仰問道:“你師父是否給了你曆代傳承的東西,比如上麵記載了怎麽進入小境湖?”
朱山閑又搖了搖頭道:“沒有,隻是口口相傳、不落文字。祖師當年的留言,隻說小境湖的門戶就是梁雲觀的後院門。”
譚涵川此時突然開口道:“我早就聽朱師兄講過這個故事,最初我也是不信的,但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也不敢斷然否認。有了最近的發現,各方麵交叉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吻合,就說明傳聞並非不靠譜,必有其事實來源。
現在說別的都沒用,準確的坐標今天已經定下來了,而且那道門的位置,朱師兄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找到了,隻是當時還無法確定而已。那麽現在的問題就是,小境湖在哪兒呢?
陳眠竹前輩的弟子也是明代人,明代時梁雲觀還在,他想找後院門很容易,可是並沒有找到小境湖。這和我們今天的處境是一樣的,我們隻是找到了一個坐標,並沒有找到地方。
小境湖在哪裏、怎麽才能進去,它又是個什麽樣的地方?推開那道後院門,就是南沚山森林公園。其實身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最直接的判斷,難道古代的小境湖就是現代的南沚山?”
“門”是找到了,可是地方在哪裏,這才是眼下最關鍵的問題。丁齊不禁脫口而出道:“絕不是南沚山森林公園,不僅與記載和傳說對不上,也與我的經曆不符。”
朱山閑看著丁齊道:“這裏最有發言權的,應該就是丁老師了,因為隻有你見過,不論是通過什麽方式見過。丁老師也是一位專家,您來分析一下,所謂的小境湖,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為什麽我師父他老人家沒有找到呢?
他老人家可能是沒有找到準確的地點。但是陳眠竹祖師的明代傳人,那時梁雲觀還在,他為什麽也沒找到?”
範仰也說道:“丁老師就當自己是在課堂上,而我們都是您的學生,您給我們大家上一課吧。”
看著滿屋子的江湖八門傳人,個個都是人精,卻要丁齊這個“門外人”來上課,丁齊沉吟道:“不敢說上課,隻是和大家一起探討。據我分析,情況可能包含但不局限於以下三種。第一,就是像譚老師剛才說的,所謂小境湖就是今天的南沚山。
但是這種可能性,我個人首先是排除的,因為我見過那方外世界。不同的人被我引導催眠後,他們都進入了同樣一個地方,我也是根據這個線索去找葉總詢問,才得知了關於方外世界的傳說。後來發現了《方外圖誌》的記載,證明傳說確有依據。
那麽第二種情況,就需要大家開腦洞了,想想各種玄幻、科幻、仙俠小說,裏麵描寫的各種仙家福地、洞天秘境甚至是空間結界。它與我們所在的世界並不是同一個地方,或者說是重疊的,平常人在平常情況下根本看不見,隻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發現。
至於第三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有些類似,姑且就完全根據朱區長介紹的祖師傳說,小境湖是仙人所居之地,未得仙人允許,凡人是找不到的。這聽上去雖然不可信,暫時隻做這麽一個假設也無妨。或許仙人已經不在了,所以門戶關閉了,或者門戶壞掉了。
但是這種假設也是有問題的,因為據我所知,至少有三個人去過這樣的地方,他們都是生活在境湖的普通人,名字分別叫田琦、塗至、盧芳,塗至在方外秘境中見到了一位姑娘。或許不可思議,但從專業的角度分析,這就是最合理的推斷。
所以我說,方外世界應該是存在的,而且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人們能夠找到它,甚至還有人生活在那裏。”
丁齊這番話說完,所有人都沉默了半天。最後還是朱山閑率先開口道:“丁老師說了三種可能,但是又排除了兩種可能。那麽在你看來,情況就是第二種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