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一把接住古劍,一臉驚愕的看了看手中的長劍,閃身向著穀譚劈了過去,穀譚眼見這麒麟洞之寶被師父所得,本已發瘋似的他慌忙揮起手中的莫邪古劍迎上,哪知師父手中的古劍帶著一道鏗鏘之音,重重的落在穀譚的劍上,一道震顫的聲音過處,穀譚雙腿一個踉蹌,連連後退了五六步。
“啊?”穀譚驚恐的看了一眼師父,繼而低頭看了看手中的莫邪古劍,此刻他手臂輕顫,似乎有些拿不住劍柄了。穀譚咬了咬,怒聲喝道:“楊遠山,沒想到我費盡心機,到最後竟然為你們密宗做了嫁衣裳,但我想知道那是什麽劍!”
我急忙來到師父跟前,但見師父揮臂揚起手中的古劍,隻見劍身呈暗金色,而劍刃在赤紅石的映射下,閃爍著精白的光芒,我所看到的一麵劍身,似乎雕刻著栩栩如生的日月星辰。隨即,師父翻手又看了看另一麵,隻見這一麵劍身又是刻畫著古樸色彩的山川草木。看到這裏,我急忙盯著師父手中的劍柄,上麵果然有著無數個古樸的字符,至於寫著什麽,我不清楚,但我好像在道書之中看過類似此劍的記載,當下不禁脫口而出:“師父,難道這把劍就是……”
“不可胡言!”師父皺了皺眉頭,緩緩收起古劍,並向穀譚說道:“此為遠古時期寧封子的隨身佩劍,喚作‘伏魔’,你也可以稱作伏魔劍!”
穀譚聞言,冷哼一聲:“楊遠山,你別想唬我,遠古時期,劍承王道而立名天下,寧封子早在軒轅黃帝時期為陶正,那這把劍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聖道之劍?!”
師父冷笑一聲,說道:“穀譚,沒想到你也知道避諱聖人名諱,而不敢言其真名,真是難得。不過你既然知道這把劍的來曆,想必也應該知道這把劍乃是斬妖伏魔的正道之劍,你那把莫邪劍凝聚千年的陰邪之氣,試問能抵得過我幾劍之力?你多次以法器之強,壓我密宗一頭,雖然此次未能得見天地秘鑒,卻是讓我密宗之人找到能夠克製你的法子,真是天意啊!”
穀譚咬了咬牙,說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楊遠山,此次算你僥幸,下次你便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話音落下,穀譚縱身衝出了通道。穀譚剛走,師父頓時揮劍撐住地麵,彎身劇烈的咳嗽一聲,我急忙來到師父身前,顫聲問道:“師父,你怎麽了?難道這把劍也會折損你的壽元?!”
“不。”師父搖了搖頭,隨即低頭看了一眼伏魔劍,才說道:“你剛才也聽到穀譚說起這把劍,他說的不錯,這把劍的確是一把聖道之劍,其中蘊藏著天地浩然之正氣,我們修道之人用此斬妖伏魔,自然不會被其所傷,倒是為師的修道根基被毀多時,每次勉強修煉出一絲先天之氣,根本不夠如此虛耗,再加上這把劍的天罡正氣如此之盛,使用此劍,難免讓為師有些力不從心。”
我扭頭看了一眼外麵,然後低聲詢問道:“師父,難道這真是傳說中的軒轅……”
“不可多言!”師父皺了皺眉頭,起身拿起古劍,鄭重的說道:“此劍以後就喚作‘伏魔’,其外無他,我們也快出去吧。天地自有製衡之道,此地的至寶被取走,必然成為廢墟,若是我們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隨著師父衝出麒麟洞的瞬間,我腳下一個不穩,差點跌落在地,但見四周的岩石一塊塊崩塌,而且此地如地動山搖一般,眼看就要被淹沒。師父揮臂劈開水池上麵阻擋的巨石,即刻拉著我的手臂向著外麵衝了出去。剛剛來到通道,隻見下麵的洞窟已然開始徹底的崩塌,看到這裏,師父大聲叫道:“快走!”
回到上麵的通道,我和師父拚了命的向外麵的出口狂奔,穀譚以及鞅令之似乎早已離開,此刻我們身後轟隆四起,一股股巨大的震動之氣浪直撲我的後背,就在我和師父縱身跑出通道出口的那一刻,後麵的通道徹底被塌陷的巨石所掩埋!師父沒有多做停留,拉著我飛快的向前狂奔,我驚愕的看著身後的山峰也在不停的坍塌,幾乎要把這處山穀都夷為平地了啊!
片刻之後,我和師父氣喘籲籲的站在山穀對麵的巨石上麵,隻見眼前的山穀已經徹底被山頭坍塌下來的巨石所掩蓋,似乎此地從此再也沒有什麽山穀。僅僅是一處亂石場罷了……
遠處,隻見鞅令之和穀譚遠遠的注視我們,我急忙指著他們向師父說道:“師父你快看,那兩個人還在盯著我們呢!”
師父淡淡的掃了他們一眼,隻見遠處的穀譚被鞅令之拉著,不多時,穀譚怒狠狠的甩了甩袖子,和鞅令之轉身消失在山脈之中。他們走了,總算是走了,此地將再度歸於平靜。或許日後千百年,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茅山派曾在此地留下足跡。我扭頭看了一眼狐族的那些宅院,宅院倒是看不到了,僅僅是一片地洞模樣的印記。
難道那就是狐族的真實巢穴?我怔了怔,扭頭向師父問道:“師父,此次的劫難已經化解,狐族怎麽還不回來呢?”
師父拿起伏魔劍說道:“此劍伏魔,且蘊藏著渾厚的天罡正氣,有罡氣所在,那些動物靈修是不敢近前來的。我們留下一個標記,狐族看到便會明白。”說著,師父從黃布袋內取出一道空白符紙,然後屈指一彈,一縷火焰立時竄騰起來,緊接著被師父打了過去,如此,師父轉身帶著我離開了狐族的領地。
此地唯一讓我記憶深刻的,莫過於仙兒,她為了狐族舍身成仁,盡管我很是為仙兒修行圓滿感到開心,但她畢竟是我的朋友,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可我卻無法將她忘懷……最後再看一眼狐族的一切,縱然是再也看不到仙兒的身影,可還有著對仙兒的回憶……
師父倒是沒有立刻帶著我立刻九龍山脈,而是帶我回到了苦竹山的破廟裏,我不解地問道:“師父,我們既然在此地找不到天地秘鑒,應該去江南最後一個名湖,穀譚想必已經趕過去了,但我們現在為什麽又要來到這裏呢?”
“別廢話,拿出金粉、朱砂調和,再把為師許久未穿過的道袍拿出來拆開。”師父一臉嚴肅的拿起伏魔劍,然後說道:“此劍的天罡正氣太重,若是我們貿然的帶著此劍下山去,恐怕很難與世間相融,更是不利於我們尋找祖師信物的大業,所以為師要奉請‘北帝伏魔經’掩蓋此劍的天罡之氣!”
聞言,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立刻從師父的黃布袋內找到一個小瓶子,師父的小瓶子有很多,裏麵裝著各式各樣的寶貝,不過其中有幾瓶是裝的金粉,這是留著用在重大法事書寫文表,以及抄寫經文所用的,師父此次要用這金粉調和朱砂書寫北帝伏魔經,不難看出師父的鄭重!
調和好朱砂墨,此刻師父也已拆開了他唯一的一件道袍,雖然那道袍他從未穿過,但我知道師父非常愛惜,此刻卻被拆開成了一塊布,還是讓我有些心疼。
攤開布,師父拿起毛筆蘸了一下朱砂墨,落筆的同時,口中同樣念道:“夫伏魔經法者,教傳自古,派演於今。經實上帝所宣,法乃聖師所授。有體有用,行之者攝伏邪魔。無上無宗,修之者進登仙品,功高日月,德合乾坤。秘篆玄符……”
直至一個半時辰後,師父將經文寫滿了道衣,收筆的同時,我急忙揮袖為師父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師父看著北帝伏魔經全篇的經文,微微點頭,然後示意我拿起古劍,師父順勢將經衣包裹在上麵,上下係了一下,如此,才算完成封印一事。師父將包好的伏魔劍交給我,並說道:“以後你背著此劍吧。”
說完,師父擦拭了一下汗水,轉身走出了破廟,緩緩背負著雙手,仰首遙望著天邊的虛空。
我收拾了一下,便將伏魔劍背在身上,起身走到師父身旁,想起在麒麟洞時穀譚和師父同時提起的那個遠古高真,不免好奇地問道:“師父,那寧封子前輩究竟是什麽人啊?為什麽連穀譚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不得不顯示出恭敬之態呢?”
師父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寧封子為後世修道之人尊稱的神仙赤精子,古籍中,《列仙傳》《拾遺記》《廣黃帝本行記》《仙苑編珠》《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諸書皆有記載,不過記載各有不同,《列仙傳》雲: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東晉王嘉《拾遺記》又雲:洹流如沙塵,足踐則陷,其深難測。大風吹沙如霧,中多神農魚鱉,皆能飛翔。有石蕖青色,堅而甚輕,從風靡靡,複其波上,一莖百葉,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瀾,言沙湧起而成波瀾也。仙人寧封食飛魚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寧先生遊沙海七言頌雲:‘青蕖灼爍千載舒,百齡暫死餌飛魚。’則此花此魚也。《儲福定命真君傳記》略雲:姓寧,名封,與黃帝同時。帝從之問龍蹻飛行之道。關於寧封子的傳說甚多,以民間流傳的神仙故事居首,四川青城山據說有寧封子修行的足跡,不過此等神仙,興之所至,非世人所能揣測,你姑且聽之,心存敬仰之心即可!”
我重重點頭,心中卻是豔羨不已,神仙實在是逍遙自在,比如上次在煙雨樓給我托夢的老神仙,駕鶴而去,自今我還不知道那位老前輩的道號是什麽。
師父看了我一眼,隨口說道:“別想太多,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精嚴自律、勤勉修行,休息一下,我便盡快趕往杭州西湖!”
“啊?”穀譚驚恐的看了一眼師父,繼而低頭看了看手中的莫邪古劍,此刻他手臂輕顫,似乎有些拿不住劍柄了。穀譚咬了咬,怒聲喝道:“楊遠山,沒想到我費盡心機,到最後竟然為你們密宗做了嫁衣裳,但我想知道那是什麽劍!”
我急忙來到師父跟前,但見師父揮臂揚起手中的古劍,隻見劍身呈暗金色,而劍刃在赤紅石的映射下,閃爍著精白的光芒,我所看到的一麵劍身,似乎雕刻著栩栩如生的日月星辰。隨即,師父翻手又看了看另一麵,隻見這一麵劍身又是刻畫著古樸色彩的山川草木。看到這裏,我急忙盯著師父手中的劍柄,上麵果然有著無數個古樸的字符,至於寫著什麽,我不清楚,但我好像在道書之中看過類似此劍的記載,當下不禁脫口而出:“師父,難道這把劍就是……”
“不可胡言!”師父皺了皺眉頭,緩緩收起古劍,並向穀譚說道:“此為遠古時期寧封子的隨身佩劍,喚作‘伏魔’,你也可以稱作伏魔劍!”
穀譚聞言,冷哼一聲:“楊遠山,你別想唬我,遠古時期,劍承王道而立名天下,寧封子早在軒轅黃帝時期為陶正,那這把劍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聖道之劍?!”
師父冷笑一聲,說道:“穀譚,沒想到你也知道避諱聖人名諱,而不敢言其真名,真是難得。不過你既然知道這把劍的來曆,想必也應該知道這把劍乃是斬妖伏魔的正道之劍,你那把莫邪劍凝聚千年的陰邪之氣,試問能抵得過我幾劍之力?你多次以法器之強,壓我密宗一頭,雖然此次未能得見天地秘鑒,卻是讓我密宗之人找到能夠克製你的法子,真是天意啊!”
穀譚咬了咬牙,說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楊遠山,此次算你僥幸,下次你便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話音落下,穀譚縱身衝出了通道。穀譚剛走,師父頓時揮劍撐住地麵,彎身劇烈的咳嗽一聲,我急忙來到師父身前,顫聲問道:“師父,你怎麽了?難道這把劍也會折損你的壽元?!”
“不。”師父搖了搖頭,隨即低頭看了一眼伏魔劍,才說道:“你剛才也聽到穀譚說起這把劍,他說的不錯,這把劍的確是一把聖道之劍,其中蘊藏著天地浩然之正氣,我們修道之人用此斬妖伏魔,自然不會被其所傷,倒是為師的修道根基被毀多時,每次勉強修煉出一絲先天之氣,根本不夠如此虛耗,再加上這把劍的天罡正氣如此之盛,使用此劍,難免讓為師有些力不從心。”
我扭頭看了一眼外麵,然後低聲詢問道:“師父,難道這真是傳說中的軒轅……”
“不可多言!”師父皺了皺眉頭,起身拿起古劍,鄭重的說道:“此劍以後就喚作‘伏魔’,其外無他,我們也快出去吧。天地自有製衡之道,此地的至寶被取走,必然成為廢墟,若是我們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隨著師父衝出麒麟洞的瞬間,我腳下一個不穩,差點跌落在地,但見四周的岩石一塊塊崩塌,而且此地如地動山搖一般,眼看就要被淹沒。師父揮臂劈開水池上麵阻擋的巨石,即刻拉著我的手臂向著外麵衝了出去。剛剛來到通道,隻見下麵的洞窟已然開始徹底的崩塌,看到這裏,師父大聲叫道:“快走!”
回到上麵的通道,我和師父拚了命的向外麵的出口狂奔,穀譚以及鞅令之似乎早已離開,此刻我們身後轟隆四起,一股股巨大的震動之氣浪直撲我的後背,就在我和師父縱身跑出通道出口的那一刻,後麵的通道徹底被塌陷的巨石所掩埋!師父沒有多做停留,拉著我飛快的向前狂奔,我驚愕的看著身後的山峰也在不停的坍塌,幾乎要把這處山穀都夷為平地了啊!
片刻之後,我和師父氣喘籲籲的站在山穀對麵的巨石上麵,隻見眼前的山穀已經徹底被山頭坍塌下來的巨石所掩蓋,似乎此地從此再也沒有什麽山穀。僅僅是一處亂石場罷了……
遠處,隻見鞅令之和穀譚遠遠的注視我們,我急忙指著他們向師父說道:“師父你快看,那兩個人還在盯著我們呢!”
師父淡淡的掃了他們一眼,隻見遠處的穀譚被鞅令之拉著,不多時,穀譚怒狠狠的甩了甩袖子,和鞅令之轉身消失在山脈之中。他們走了,總算是走了,此地將再度歸於平靜。或許日後千百年,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茅山派曾在此地留下足跡。我扭頭看了一眼狐族的那些宅院,宅院倒是看不到了,僅僅是一片地洞模樣的印記。
難道那就是狐族的真實巢穴?我怔了怔,扭頭向師父問道:“師父,此次的劫難已經化解,狐族怎麽還不回來呢?”
師父拿起伏魔劍說道:“此劍伏魔,且蘊藏著渾厚的天罡正氣,有罡氣所在,那些動物靈修是不敢近前來的。我們留下一個標記,狐族看到便會明白。”說著,師父從黃布袋內取出一道空白符紙,然後屈指一彈,一縷火焰立時竄騰起來,緊接著被師父打了過去,如此,師父轉身帶著我離開了狐族的領地。
此地唯一讓我記憶深刻的,莫過於仙兒,她為了狐族舍身成仁,盡管我很是為仙兒修行圓滿感到開心,但她畢竟是我的朋友,雖然認識的時間不長,可我卻無法將她忘懷……最後再看一眼狐族的一切,縱然是再也看不到仙兒的身影,可還有著對仙兒的回憶……
師父倒是沒有立刻帶著我立刻九龍山脈,而是帶我回到了苦竹山的破廟裏,我不解地問道:“師父,我們既然在此地找不到天地秘鑒,應該去江南最後一個名湖,穀譚想必已經趕過去了,但我們現在為什麽又要來到這裏呢?”
“別廢話,拿出金粉、朱砂調和,再把為師許久未穿過的道袍拿出來拆開。”師父一臉嚴肅的拿起伏魔劍,然後說道:“此劍的天罡正氣太重,若是我們貿然的帶著此劍下山去,恐怕很難與世間相融,更是不利於我們尋找祖師信物的大業,所以為師要奉請‘北帝伏魔經’掩蓋此劍的天罡之氣!”
聞言,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立刻從師父的黃布袋內找到一個小瓶子,師父的小瓶子有很多,裏麵裝著各式各樣的寶貝,不過其中有幾瓶是裝的金粉,這是留著用在重大法事書寫文表,以及抄寫經文所用的,師父此次要用這金粉調和朱砂書寫北帝伏魔經,不難看出師父的鄭重!
調和好朱砂墨,此刻師父也已拆開了他唯一的一件道袍,雖然那道袍他從未穿過,但我知道師父非常愛惜,此刻卻被拆開成了一塊布,還是讓我有些心疼。
攤開布,師父拿起毛筆蘸了一下朱砂墨,落筆的同時,口中同樣念道:“夫伏魔經法者,教傳自古,派演於今。經實上帝所宣,法乃聖師所授。有體有用,行之者攝伏邪魔。無上無宗,修之者進登仙品,功高日月,德合乾坤。秘篆玄符……”
直至一個半時辰後,師父將經文寫滿了道衣,收筆的同時,我急忙揮袖為師父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師父看著北帝伏魔經全篇的經文,微微點頭,然後示意我拿起古劍,師父順勢將經衣包裹在上麵,上下係了一下,如此,才算完成封印一事。師父將包好的伏魔劍交給我,並說道:“以後你背著此劍吧。”
說完,師父擦拭了一下汗水,轉身走出了破廟,緩緩背負著雙手,仰首遙望著天邊的虛空。
我收拾了一下,便將伏魔劍背在身上,起身走到師父身旁,想起在麒麟洞時穀譚和師父同時提起的那個遠古高真,不免好奇地問道:“師父,那寧封子前輩究竟是什麽人啊?為什麽連穀譚提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不得不顯示出恭敬之態呢?”
師父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寧封子為後世修道之人尊稱的神仙赤精子,古籍中,《列仙傳》《拾遺記》《廣黃帝本行記》《仙苑編珠》《曆世真仙體道通鑒》諸書皆有記載,不過記載各有不同,《列仙傳》雲: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東晉王嘉《拾遺記》又雲:洹流如沙塵,足踐則陷,其深難測。大風吹沙如霧,中多神農魚鱉,皆能飛翔。有石蕖青色,堅而甚輕,從風靡靡,複其波上,一莖百葉,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瀾,言沙湧起而成波瀾也。仙人寧封食飛魚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寧先生遊沙海七言頌雲:‘青蕖灼爍千載舒,百齡暫死餌飛魚。’則此花此魚也。《儲福定命真君傳記》略雲:姓寧,名封,與黃帝同時。帝從之問龍蹻飛行之道。關於寧封子的傳說甚多,以民間流傳的神仙故事居首,四川青城山據說有寧封子修行的足跡,不過此等神仙,興之所至,非世人所能揣測,你姑且聽之,心存敬仰之心即可!”
我重重點頭,心中卻是豔羨不已,神仙實在是逍遙自在,比如上次在煙雨樓給我托夢的老神仙,駕鶴而去,自今我還不知道那位老前輩的道號是什麽。
師父看了我一眼,隨口說道:“別想太多,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精嚴自律、勤勉修行,休息一下,我便盡快趕往杭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