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不單單是一座道教名山,還有著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譽!
道教的上清派亦是由茅山而發源開來,故而茅山又有上清宗壇之尊稱。此諸多美譽,並非虛言,此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雲霧繚繞,仙氣氤氳。置身其中,宛如置身在仙境天宮之中,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靈泉聖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蔽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九霄萬福宮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與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輝。真是個神仙居住的地方,萬福宮又稱之為頂宮,地處金壇。入宮首為靈官殿,過藏樓沿級而上為太元寶殿,殿後有台曰飛升,台後一殿為二聖殿,左右分別建有白鶴廳、養真仙館、迎旭道院、花廳、儀鵠道院、道舍、齋堂等,均依山借勢,層層而上。分別為藏經、聖師二樓閣,太元、高真、二聖、靈官、龍王五殿堂,毓祥、繞秀、恰雲、種壁、禮真、儀鵠六道院,左右兩側道舍、客堂等建築百餘楹;整個宮觀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師父告訴我,茅山派在道教的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道教未形成之前,約莫五千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時代人展上公,於句曲山伏龍地修煉。句曲山就是現在的茅山,到了先秦時期,有燕國人郭四朝在句曲山玉晨觀修煉,秦朝時期,又有李明真人在古煉丹院修煉有成。
再到東晉時期,葛洪祖師在茅山抱樸峰修煉,並著書立說,後東晉興寧二年,楊羲、許謐製作了《上清大洞真經》,在茅山創立了上清派;之後南朝齊梁道士陶弘景隱居茅山四十餘年,集儒釋道三家精華,承襲上清宗壇,而改茅山宗派!
自此,茅山派始於流傳後世,除了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譽,茅山派還被後世尊奉為“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稱。從南朝梁到了唐宋時代,茅山派鼎盛了數百年之久,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說。
茅山的曆史記載中,最早要追溯到茅山派所尊奉的三茅真君說起,相傳當初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稱之為南茅山,而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稱之為北茅山。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清乾隆時期的道學大家任大椿的《過茅山碑記》中記載: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便有此佐證。
相傳早在漢代,陝西鹹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歎,遂尋山修道。
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采藥煉丹,濟世救人。
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
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經真人救治,病愈者數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現如今的茅山派,乃是以南茅山為首,北茅山自有另一脈之說,北茅山所習道法,稱之為北茅術法,而南茅術法,則統稱為茅山派道法。現在茅山派實際被穀譚的顯宗所掌控,而師父為首的茅山派密宗一支,雖說與顯宗相互抗衡不下,但總歸是隱修居多,而且傳承多為單傳,我所認識的,關於師父的師兄弟,要麽還俗,要麽飄忽不定,不知仙蹤何在。
不過師父在茅山派的地位,並不比穀譚差半分,而且大江南北,誰人不知顯宗宗師穀譚,密宗宗師楊遠山呢?不過穀譚掌控茅山派多年,以顯宗居首,再加上密宗的傳人又不多,所以師父在茅山派處處受到穀譚的排擠。但師父說過,茅山派也並非穀譚一手遮天,其實山中另有許多茅山派的祖師大德,隱修在其間,若茅山派真是出了什麽巨大的變故,那些老頭子絕不會看著茅山派消沉下去,一定會現身主持大局。
當然,現在的茅山派還遠遠沒有到那一步。
早期在宋哲宗時期,宋哲宗趙煦的昭慈聖獻孟後,因誤吞銀針終日戚戚,投藥無效,禦藥院蘇圭被鞫。後由皇後姊推薦,詔茅山道長劉混康治愈,宋哲宗感念茅山派道法神妙,遂賜鎮山八寶,並令茅山派鎮守一方,斬妖伏魔,造福蒼生,而這鎮山八寶分別為《遼王詩簡》一卷、玉劍一把、《上清大洞卷簡詩》十二卷軸、《上清大洞秘錄》十二軸、九老仙都君印、玉圭、嗬硯、合明天帝日敕玉符等八件珍寶,茅山派乃是作為鎮山之法器。
此鎮山八寶後散落民間,故而師父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遍天下的尋找此鎮山八寶,而與顯宗宗師穀譚約定,誰能收集到茅山派鎮山八寶,便有資格統一茅山派,繼承茅山派正統傳承!穀譚與師父相持不下,最後各得幾件,卻未能如願以償的得到統一茅山派的資格。現如今顯宗和密宗不得不請出祖師信物,也就是當年祖師爺創立茅山派時,所依仗的天地至寶,也就是我現在與師父苦苦尋覓而不得的天地秘鑒。
這件鎮派根基,乃是天地間至高至上的寶貝,據說早已是諸靈之祖,而周遊太虛之中,遍天下八方,非得道成仙之人而不能見。顯宗和密宗要想統一茅山派,必然要尋找到祖師信物,方可完成心願。可祖師信物又豈是那麽容易便能尋得的……
雖然苦苦尋覓而不得,無功,但求無過。然而穀譚為求得到祖師信物,不惜聚集三茅神諭來作為線索的突破口。為阻止穀譚釀成大禍大劫,我師父不得不前來茅山,將穀譚聚齊三茅神諭的美夢,徹底打破!
茅西鎮,位於茅山西十餘裏處,月色皎潔,夜風習習。我趴在茅西鎮的一家客棧的房間窗戶上,遙望著外麵的明月,傾聽著師父將茅山派的過往,一一說了出來。沉默了片刻,我突然扭回頭向師父問道:“師父,我們都已經到了茅山,為什麽不直接上山找穀譚呢?卻是要在這茅西鎮落腳,還住在小客店裏麵,弄得我們好像是外鄉人一樣!”
師父輕歎一聲,說道:“現如今我們密宗勢弱,而穀譚善於利用門派弟子施壓,為了不讓他挑起事端,我們還是多了解一些茅山派的近況再說吧!都已經到了這裏,也不在乎多等兩日不是嗎?”說到此處,師父忽然神色凝重的來到我身旁,望著外麵空蕩蕩的大街,又奇怪的說“這附近好生稀奇,居然有一股腥邪之氣繚繞在這一帶,看來茅山派四周所鎮壓的那些老家夥,想要趁著茅山派最近欲起的事端,而重出世間啊!”
“師父,你說什麽?茅山派四周所鎮壓的老家夥?那些老家夥是什麽啊?難道茅山派四周還有凶邪之物為禍不成?!”
我急忙看向師父,又急忙看了看外麵,且用力的嗅了嗅空氣,似乎並未察覺到什麽不妥之處。
師父皺起眉頭說道:“正邪對立,自古皆是如此。無正邪不能行,無邪正不能彰。所以正與邪永遠都是相生相克的存在,隻要有正道的地方,就一定有邪道的存在。當然,茅山派傳承數千年的仙道精華,自有鎮壓四方諸邪的威神之力。但隨著茅山派日漸衰微,這茅山派腳下四周的凶邪之物,似乎又要蠢蠢欲動了。”
“師父,究竟是什麽樣的凶邪之物,敢和茅山正道抗衡?”
我伸手抓了抓額頭,一臉不解的問道。
師父聞言,深深的看了我一眼,說道:“希望你不要遇到才好,那些凶邪之物,早已有著靈根傳承,而且能夠隨意幻化,表麵看起來與常人無疑。若非他們故意顯露真身,隻怕是你現如今的天眼都看不穿,就是為師也很難看透……曾經有四種凶邪之物,盤踞在茅山派山腳下四個方位。自從出現了密顯之爭後,那些凶邪之物似乎也為了霸占地盤,而相互廝殺,最終留下來的,隻有一個古老的隱族!”
“是,是什麽?”
我震驚的看著師父,到底是怎樣的凶邪之物,卻還有著靈根傳承,這句話非同小可,要知道普通的邪祟,都是後天經過修煉,才打開了靈智,能夠通靈性,奪造化。但若是有著一脈靈根傳承,那麽這一脈所有的凶邪之物,都必然是靈智極高的家夥,就連我現如今的道行,也無法催動天眼之威靈看破一二,而師父也自認不能達到辨識的境界,那,那這就太厲害了,太可怕了……
粗略的估量一番,這所謂的古老隱族,其中氣候最高者,恐怕是要有著抗衡正道宗師的能力了啊!
“啊!”
就在師父準備向我解釋時,突然間,隻聽到遠處的街頭,傳來了一道撕心裂肺的慘叫之聲。聽到這個聲音,師父麵色大驚,閃身拿起天罡劍,且急道:“二狗你留下來,為師出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情!這空氣中的腥邪之氣不止,隻怕是真的有什麽大來頭兒的東西在作怪!你小心一些!”
聽到師父的囑咐,我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便是看到師父閃身衝出了小客店,身影一閃消失在茫茫然的大街之中。不知何時,或許在我剛才和師父說話的檔口,這鎮子四周,便是席卷起一層灰白色的霧氣,逐漸的將整個鎮子吞沒在其中。尤其是聽到師父臨走時的話語,此刻還在我的心海內不停的回蕩,我的心髒莫名的砰砰亂跳起來,不知這神聖的茅山派祖庭之下,到底是什麽凶邪之物在作祟!
我隨即用力的關上窗戶,轉身來到床沿坐下,但剛坐下,我又忍不住站了起來,來回的在房間內度步。心緒雜亂,腦袋裏麵更是亂哄哄的不知道在想什麽,或許有好奇,或許有驚懼,或許,或許是擔心師父的安危……不知過了多久,我伸手把黃布袋挎在身上,並從黃布袋內,將煉神鞭取了出來,飛快的衝出了房門!
道教的上清派亦是由茅山而發源開來,故而茅山又有上清宗壇之尊稱。此諸多美譽,並非虛言,此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勝景,峰巒疊嶂,雲霧繚繞,仙氣氤氳。置身其中,宛如置身在仙境天宮之中,山上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靈泉聖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綠樹蔽山,青竹繁茂,物華天寶。
九霄萬福宮雄居其上,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與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輝。真是個神仙居住的地方,萬福宮又稱之為頂宮,地處金壇。入宮首為靈官殿,過藏樓沿級而上為太元寶殿,殿後有台曰飛升,台後一殿為二聖殿,左右分別建有白鶴廳、養真仙館、迎旭道院、花廳、儀鵠道院、道舍、齋堂等,均依山借勢,層層而上。分別為藏經、聖師二樓閣,太元、高真、二聖、靈官、龍王五殿堂,毓祥、繞秀、恰雲、種壁、禮真、儀鵠六道院,左右兩側道舍、客堂等建築百餘楹;整個宮觀雄偉壯觀,金碧輝煌!
師父告訴我,茅山派在道教的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道教未形成之前,約莫五千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時代人展上公,於句曲山伏龍地修煉。句曲山就是現在的茅山,到了先秦時期,有燕國人郭四朝在句曲山玉晨觀修煉,秦朝時期,又有李明真人在古煉丹院修煉有成。
再到東晉時期,葛洪祖師在茅山抱樸峰修煉,並著書立說,後東晉興寧二年,楊羲、許謐製作了《上清大洞真經》,在茅山創立了上清派;之後南朝齊梁道士陶弘景隱居茅山四十餘年,集儒釋道三家精華,承襲上清宗壇,而改茅山宗派!
自此,茅山派始於流傳後世,除了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譽,茅山派還被後世尊奉為“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稱。從南朝梁到了唐宋時代,茅山派鼎盛了數百年之久,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說。
茅山的曆史記載中,最早要追溯到茅山派所尊奉的三茅真君說起,相傳當初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稱之為南茅山,而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稱之為北茅山。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清乾隆時期的道學大家任大椿的《過茅山碑記》中記載: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便有此佐證。
相傳早在漢代,陝西鹹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歎,遂尋山修道。
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采藥煉丹,濟世救人。
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
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經真人救治,病愈者數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現如今的茅山派,乃是以南茅山為首,北茅山自有另一脈之說,北茅山所習道法,稱之為北茅術法,而南茅術法,則統稱為茅山派道法。現在茅山派實際被穀譚的顯宗所掌控,而師父為首的茅山派密宗一支,雖說與顯宗相互抗衡不下,但總歸是隱修居多,而且傳承多為單傳,我所認識的,關於師父的師兄弟,要麽還俗,要麽飄忽不定,不知仙蹤何在。
不過師父在茅山派的地位,並不比穀譚差半分,而且大江南北,誰人不知顯宗宗師穀譚,密宗宗師楊遠山呢?不過穀譚掌控茅山派多年,以顯宗居首,再加上密宗的傳人又不多,所以師父在茅山派處處受到穀譚的排擠。但師父說過,茅山派也並非穀譚一手遮天,其實山中另有許多茅山派的祖師大德,隱修在其間,若茅山派真是出了什麽巨大的變故,那些老頭子絕不會看著茅山派消沉下去,一定會現身主持大局。
當然,現在的茅山派還遠遠沒有到那一步。
早期在宋哲宗時期,宋哲宗趙煦的昭慈聖獻孟後,因誤吞銀針終日戚戚,投藥無效,禦藥院蘇圭被鞫。後由皇後姊推薦,詔茅山道長劉混康治愈,宋哲宗感念茅山派道法神妙,遂賜鎮山八寶,並令茅山派鎮守一方,斬妖伏魔,造福蒼生,而這鎮山八寶分別為《遼王詩簡》一卷、玉劍一把、《上清大洞卷簡詩》十二卷軸、《上清大洞秘錄》十二軸、九老仙都君印、玉圭、嗬硯、合明天帝日敕玉符等八件珍寶,茅山派乃是作為鎮山之法器。
此鎮山八寶後散落民間,故而師父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遍天下的尋找此鎮山八寶,而與顯宗宗師穀譚約定,誰能收集到茅山派鎮山八寶,便有資格統一茅山派,繼承茅山派正統傳承!穀譚與師父相持不下,最後各得幾件,卻未能如願以償的得到統一茅山派的資格。現如今顯宗和密宗不得不請出祖師信物,也就是當年祖師爺創立茅山派時,所依仗的天地至寶,也就是我現在與師父苦苦尋覓而不得的天地秘鑒。
這件鎮派根基,乃是天地間至高至上的寶貝,據說早已是諸靈之祖,而周遊太虛之中,遍天下八方,非得道成仙之人而不能見。顯宗和密宗要想統一茅山派,必然要尋找到祖師信物,方可完成心願。可祖師信物又豈是那麽容易便能尋得的……
雖然苦苦尋覓而不得,無功,但求無過。然而穀譚為求得到祖師信物,不惜聚集三茅神諭來作為線索的突破口。為阻止穀譚釀成大禍大劫,我師父不得不前來茅山,將穀譚聚齊三茅神諭的美夢,徹底打破!
茅西鎮,位於茅山西十餘裏處,月色皎潔,夜風習習。我趴在茅西鎮的一家客棧的房間窗戶上,遙望著外麵的明月,傾聽著師父將茅山派的過往,一一說了出來。沉默了片刻,我突然扭回頭向師父問道:“師父,我們都已經到了茅山,為什麽不直接上山找穀譚呢?卻是要在這茅西鎮落腳,還住在小客店裏麵,弄得我們好像是外鄉人一樣!”
師父輕歎一聲,說道:“現如今我們密宗勢弱,而穀譚善於利用門派弟子施壓,為了不讓他挑起事端,我們還是多了解一些茅山派的近況再說吧!都已經到了這裏,也不在乎多等兩日不是嗎?”說到此處,師父忽然神色凝重的來到我身旁,望著外麵空蕩蕩的大街,又奇怪的說“這附近好生稀奇,居然有一股腥邪之氣繚繞在這一帶,看來茅山派四周所鎮壓的那些老家夥,想要趁著茅山派最近欲起的事端,而重出世間啊!”
“師父,你說什麽?茅山派四周所鎮壓的老家夥?那些老家夥是什麽啊?難道茅山派四周還有凶邪之物為禍不成?!”
我急忙看向師父,又急忙看了看外麵,且用力的嗅了嗅空氣,似乎並未察覺到什麽不妥之處。
師父皺起眉頭說道:“正邪對立,自古皆是如此。無正邪不能行,無邪正不能彰。所以正與邪永遠都是相生相克的存在,隻要有正道的地方,就一定有邪道的存在。當然,茅山派傳承數千年的仙道精華,自有鎮壓四方諸邪的威神之力。但隨著茅山派日漸衰微,這茅山派腳下四周的凶邪之物,似乎又要蠢蠢欲動了。”
“師父,究竟是什麽樣的凶邪之物,敢和茅山正道抗衡?”
我伸手抓了抓額頭,一臉不解的問道。
師父聞言,深深的看了我一眼,說道:“希望你不要遇到才好,那些凶邪之物,早已有著靈根傳承,而且能夠隨意幻化,表麵看起來與常人無疑。若非他們故意顯露真身,隻怕是你現如今的天眼都看不穿,就是為師也很難看透……曾經有四種凶邪之物,盤踞在茅山派山腳下四個方位。自從出現了密顯之爭後,那些凶邪之物似乎也為了霸占地盤,而相互廝殺,最終留下來的,隻有一個古老的隱族!”
“是,是什麽?”
我震驚的看著師父,到底是怎樣的凶邪之物,卻還有著靈根傳承,這句話非同小可,要知道普通的邪祟,都是後天經過修煉,才打開了靈智,能夠通靈性,奪造化。但若是有著一脈靈根傳承,那麽這一脈所有的凶邪之物,都必然是靈智極高的家夥,就連我現如今的道行,也無法催動天眼之威靈看破一二,而師父也自認不能達到辨識的境界,那,那這就太厲害了,太可怕了……
粗略的估量一番,這所謂的古老隱族,其中氣候最高者,恐怕是要有著抗衡正道宗師的能力了啊!
“啊!”
就在師父準備向我解釋時,突然間,隻聽到遠處的街頭,傳來了一道撕心裂肺的慘叫之聲。聽到這個聲音,師父麵色大驚,閃身拿起天罡劍,且急道:“二狗你留下來,為師出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情!這空氣中的腥邪之氣不止,隻怕是真的有什麽大來頭兒的東西在作怪!你小心一些!”
聽到師父的囑咐,我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便是看到師父閃身衝出了小客店,身影一閃消失在茫茫然的大街之中。不知何時,或許在我剛才和師父說話的檔口,這鎮子四周,便是席卷起一層灰白色的霧氣,逐漸的將整個鎮子吞沒在其中。尤其是聽到師父臨走時的話語,此刻還在我的心海內不停的回蕩,我的心髒莫名的砰砰亂跳起來,不知這神聖的茅山派祖庭之下,到底是什麽凶邪之物在作祟!
我隨即用力的關上窗戶,轉身來到床沿坐下,但剛坐下,我又忍不住站了起來,來回的在房間內度步。心緒雜亂,腦袋裏麵更是亂哄哄的不知道在想什麽,或許有好奇,或許有驚懼,或許,或許是擔心師父的安危……不知過了多久,我伸手把黃布袋挎在身上,並從黃布袋內,將煉神鞭取了出來,飛快的衝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