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十三章[11.02]
V 東宮有萌妃 卷三 作者:七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
同德帝罷罷手,接過海公公手中的茶盞飲盡,這才又好了一些。
晏晗見他這帶著病氣模樣,皺眉向海公公問道:「父皇這是怎麽了?」
他的意思是同德帝為何成了現在這副病弱的模樣,他明明記得,他走之前同德帝雖然消沉,身體卻也還行。
海公公自然理解,憂心看了同德帝一眼,答道:「自殿下走後,陛下的身體不知怎的便越來越弱,一不留神便容易生病,陛下前日又不甚染了風寒,這幾日政務繁忙,陛下也未曾好好休息。」
同德帝喝道:「多嘴!」
海公公立馬收了聲。
殿內一時安靜下來,同德帝悵然歎了一聲,闔下雙眸再次睜開時,目光又恢複了平靜,他像與臣子詢問公事般,向晏晗問道:「朕問你,去到北疆的前兩年,你到底去了哪兒?」
晏晗去了北疆後卻什麽消息也沒有,臣子勸他尋人他雖麵上不急,但他自己心中卻也有焦慮,同德帝的本意是讓晏晗直接到北疆去到鄭定身邊,一步步奪過他們鄭家的聲望,但晏晗到底去了哪,他也不知,隻在兩個月後給他秘密傳來消息,道他心中自有成算,父皇無需憂慮。
既如此,同德帝索性也不管了,隻在兩年後他的身份爆出,同德帝這才知道他這兩年是當大頭兵去了。
「回父皇,兒臣到了北疆,先是花了三個月前後將北疆都走了一遍,而後才投身進了軍營。」
他到了北疆,並未如同德帝所言直接去尋鄭定,而是隻身一人,將整個北疆都走了一遍。
北疆之廣闊,風俗之異同,是他前世今生待在京城,都不曾見識過的。
他曾隨著駝隊走進滿是沙丘的大漠,聽著駝鈴叮當,胡商梵唱,在突起的沙塵暴中險些被埋於黃沙之下。他曾孤身一人走進戈壁追尋瓦剌人生活的痕跡,卻在漆黑的夜裏遭遇狼群,隨身的棗紅馬受驚逃竄,很快便被狼群分食,他則蜷在了高大的胡楊樹上,舉著火把徹夜未眠,黑夜中的那一雙雙綠眼,他看得久了,竟覺得像京城郊外的螢蟲。
他亦曾縱馬奔馳在鄭培風曾說過的無垠草原中,喝著對他而言腥味十足的馬奶酒,與樸實的草原漢子比試騎射摔跤。當夜晚來臨,遠處人們圍著篝火歡歌起舞,他躺在茫茫草原上,嗅著泥土與青草的芳香,聽著草原姑娘唱著悠長含情的歌謠,他看見頭頂廣袤無垠的夜空中,銀河璀璨耀眼,繁星閃爍迷人。
他興致一湧,望著星空,數著哪些會是牛郎織女星,心中暢想,此情此景,若是能與他的小姑娘一起看該有多好。
與同德帝說了許久,待回東宮時,已經是天色將暮了。
方跨進宮門,一道人影便撲了過來,直摟著他的大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殿下啊!您可算回來了!奴婢可想死你啦!!」
空虛寂寞的常順公公哭嚎不止,譚嘉月好歹晏晗還去尋了她道別,可憐的常順頭一個時辰還知道自家殿下是尋同德帝去了,晚上後便再也沒見到他的人影,最後才得知他家殿下遠走北疆去了,他這個忠心耿耿的太監成了被丟棄的小可憐。
自覺是個小可憐的常順公公抱著晏晗的大腿哭啊哭,流下的鼻涕要往晏晗褲腿上蹭去,被他「唰」的一腳,踹的滾了好幾個圈。
「去給本宮尋個錦盒,要精致好看的,要小巧不俗的,要……」
「要得三姑娘一看就歡喜的?」常順接道,以前哪次給三姑娘送禮,裝物的錦盒不是這個要求?
晏晗冷冷一眼看去。
常順隨即縮下了頭,他的殿下哎,四年不見,這冷眼看人的氣勢怎麽越來越駭人了,他顫巍巍開口,「奴婢這就去準備!」
小可憐的常順公公沒得來一句安慰,還得盡心盡力地做事去。
他可真是個任勞任怨,不求回報的好公公啊!常順如是想,快速爬起來拍拍屁股就往庫房走去。
晏晗走入寢屋內,走到榻偏躺下,散著一身的疲憊,伸手從衣襟內拿出一物,那物拾用帕子裹著,依稀可見是個簪子的形狀,他攥著那物拾,下意識被伸手摸向左手手腕。
腕上一條黑繩手鏈,鏈上串著一顆鑲嵌著綠豆的黃玉,黃玉早已光滑圓潤無比,是他這些年時不時摩挲的結果。
他離京匆忙,什麽也沒帶,隻有手腕上的這個,是留在他身邊的掛念。
常順回來時,見到的便是男人在榻上已經睡去的模樣,他神情放鬆,嘴角含著點點笑意,與他今日進京時的冷峻模樣完全不同。
翌日一早,晏晗便將常順打發去了譚府,他回京事忙,但同德帝給他歇緩了一日。
他一邊看著書,一邊另一隻手摸著錦盒的搭扣,將其放了又扣,扣了又放。
不久後常順就回來了,躬著身子哆哆嗦嗦摸了進來,抬頭看他一眼又迅速低下了頭。
「說話。」他皺眉道。
「殿,殿下。」常順顫巍巍道:「三姑娘,她,她……」
「她怎麽了?」晏晗忙問。
常順眼睛緊閉,豁出去道:「三姑娘說她不想見您!!」
「嗒」的一聲,錦盒的搭扣扣上。
常順被這一響,嚇了一個激靈。
三月三,上巳節至。
《論語》中道「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上巳節的這日,年輕的姑娘與郎君們紛紛出門踏青,這日男女攜伴遊玩,春日晴好,佳節情濃,可成就不少的佳華。
京中因上巳節而熱鬧起來,朱雀大街上車馬遲遲,行人眾多,不少人家乘車前往京郊遊玩,軲轆轉動的車輪響動聲中,間隙著歡聲笑語。
盧攸寧成親的日子就在半年之後,她後麵備嫁不能再出門,因而這些日子是能出門玩就出門玩,上巳節自然也少不了她的身影,當然必然要帶上譚嘉月。
出城的這段路有些擁擠,馬車走的又緩又慢,盧攸寧興奮不已,既使前進緩慢也忍不住撩起簾子東看看西看看,譚嘉月則倚著車壁,有些昏昏欲睡。
待實在無聊了,盧攸寧這才安分的在馬車內坐定,見譚嘉月這狀態,伸手捏了捏她的臉,將她捏的清醒。
「呦呦,你昨夜沒休息好嗎?」
譚嘉月掩唇打了個哈欠,點點頭。
常順昨日來尋她,要邀她去與晏晗見麵,她直接道不見,而後當場便將可憐的常順趕了出去,待事情做完了,心中卻又忐忑起來,說不清楚焦慮什麽,反正一直焦慮著,連著晚上也沒有睡著,沒有休息好。
盧攸寧見她點頭,接道:「既然如此,那要不還是……」
「不用了攸寧,上巳節我也想去玩呢。」譚嘉月笑道,言罷倒了一杯小幾上溫著的茶啄飲,整個人清醒了不少。
春風撩動車內吹入,吹亂了她的鬢邊絨發,吹散了她有些攪亂的心情,嗅得春風攜裹而來的青草與花香,譚嘉月隻覺心曠神怡。
同德帝罷罷手,接過海公公手中的茶盞飲盡,這才又好了一些。
晏晗見他這帶著病氣模樣,皺眉向海公公問道:「父皇這是怎麽了?」
他的意思是同德帝為何成了現在這副病弱的模樣,他明明記得,他走之前同德帝雖然消沉,身體卻也還行。
海公公自然理解,憂心看了同德帝一眼,答道:「自殿下走後,陛下的身體不知怎的便越來越弱,一不留神便容易生病,陛下前日又不甚染了風寒,這幾日政務繁忙,陛下也未曾好好休息。」
同德帝喝道:「多嘴!」
海公公立馬收了聲。
殿內一時安靜下來,同德帝悵然歎了一聲,闔下雙眸再次睜開時,目光又恢複了平靜,他像與臣子詢問公事般,向晏晗問道:「朕問你,去到北疆的前兩年,你到底去了哪兒?」
晏晗去了北疆後卻什麽消息也沒有,臣子勸他尋人他雖麵上不急,但他自己心中卻也有焦慮,同德帝的本意是讓晏晗直接到北疆去到鄭定身邊,一步步奪過他們鄭家的聲望,但晏晗到底去了哪,他也不知,隻在兩個月後給他秘密傳來消息,道他心中自有成算,父皇無需憂慮。
既如此,同德帝索性也不管了,隻在兩年後他的身份爆出,同德帝這才知道他這兩年是當大頭兵去了。
「回父皇,兒臣到了北疆,先是花了三個月前後將北疆都走了一遍,而後才投身進了軍營。」
他到了北疆,並未如同德帝所言直接去尋鄭定,而是隻身一人,將整個北疆都走了一遍。
北疆之廣闊,風俗之異同,是他前世今生待在京城,都不曾見識過的。
他曾隨著駝隊走進滿是沙丘的大漠,聽著駝鈴叮當,胡商梵唱,在突起的沙塵暴中險些被埋於黃沙之下。他曾孤身一人走進戈壁追尋瓦剌人生活的痕跡,卻在漆黑的夜裏遭遇狼群,隨身的棗紅馬受驚逃竄,很快便被狼群分食,他則蜷在了高大的胡楊樹上,舉著火把徹夜未眠,黑夜中的那一雙雙綠眼,他看得久了,竟覺得像京城郊外的螢蟲。
他亦曾縱馬奔馳在鄭培風曾說過的無垠草原中,喝著對他而言腥味十足的馬奶酒,與樸實的草原漢子比試騎射摔跤。當夜晚來臨,遠處人們圍著篝火歡歌起舞,他躺在茫茫草原上,嗅著泥土與青草的芳香,聽著草原姑娘唱著悠長含情的歌謠,他看見頭頂廣袤無垠的夜空中,銀河璀璨耀眼,繁星閃爍迷人。
他興致一湧,望著星空,數著哪些會是牛郎織女星,心中暢想,此情此景,若是能與他的小姑娘一起看該有多好。
與同德帝說了許久,待回東宮時,已經是天色將暮了。
方跨進宮門,一道人影便撲了過來,直摟著他的大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殿下啊!您可算回來了!奴婢可想死你啦!!」
空虛寂寞的常順公公哭嚎不止,譚嘉月好歹晏晗還去尋了她道別,可憐的常順頭一個時辰還知道自家殿下是尋同德帝去了,晚上後便再也沒見到他的人影,最後才得知他家殿下遠走北疆去了,他這個忠心耿耿的太監成了被丟棄的小可憐。
自覺是個小可憐的常順公公抱著晏晗的大腿哭啊哭,流下的鼻涕要往晏晗褲腿上蹭去,被他「唰」的一腳,踹的滾了好幾個圈。
「去給本宮尋個錦盒,要精致好看的,要小巧不俗的,要……」
「要得三姑娘一看就歡喜的?」常順接道,以前哪次給三姑娘送禮,裝物的錦盒不是這個要求?
晏晗冷冷一眼看去。
常順隨即縮下了頭,他的殿下哎,四年不見,這冷眼看人的氣勢怎麽越來越駭人了,他顫巍巍開口,「奴婢這就去準備!」
小可憐的常順公公沒得來一句安慰,還得盡心盡力地做事去。
他可真是個任勞任怨,不求回報的好公公啊!常順如是想,快速爬起來拍拍屁股就往庫房走去。
晏晗走入寢屋內,走到榻偏躺下,散著一身的疲憊,伸手從衣襟內拿出一物,那物拾用帕子裹著,依稀可見是個簪子的形狀,他攥著那物拾,下意識被伸手摸向左手手腕。
腕上一條黑繩手鏈,鏈上串著一顆鑲嵌著綠豆的黃玉,黃玉早已光滑圓潤無比,是他這些年時不時摩挲的結果。
他離京匆忙,什麽也沒帶,隻有手腕上的這個,是留在他身邊的掛念。
常順回來時,見到的便是男人在榻上已經睡去的模樣,他神情放鬆,嘴角含著點點笑意,與他今日進京時的冷峻模樣完全不同。
翌日一早,晏晗便將常順打發去了譚府,他回京事忙,但同德帝給他歇緩了一日。
他一邊看著書,一邊另一隻手摸著錦盒的搭扣,將其放了又扣,扣了又放。
不久後常順就回來了,躬著身子哆哆嗦嗦摸了進來,抬頭看他一眼又迅速低下了頭。
「說話。」他皺眉道。
「殿,殿下。」常順顫巍巍道:「三姑娘,她,她……」
「她怎麽了?」晏晗忙問。
常順眼睛緊閉,豁出去道:「三姑娘說她不想見您!!」
「嗒」的一聲,錦盒的搭扣扣上。
常順被這一響,嚇了一個激靈。
三月三,上巳節至。
《論語》中道「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上巳節的這日,年輕的姑娘與郎君們紛紛出門踏青,這日男女攜伴遊玩,春日晴好,佳節情濃,可成就不少的佳華。
京中因上巳節而熱鬧起來,朱雀大街上車馬遲遲,行人眾多,不少人家乘車前往京郊遊玩,軲轆轉動的車輪響動聲中,間隙著歡聲笑語。
盧攸寧成親的日子就在半年之後,她後麵備嫁不能再出門,因而這些日子是能出門玩就出門玩,上巳節自然也少不了她的身影,當然必然要帶上譚嘉月。
出城的這段路有些擁擠,馬車走的又緩又慢,盧攸寧興奮不已,既使前進緩慢也忍不住撩起簾子東看看西看看,譚嘉月則倚著車壁,有些昏昏欲睡。
待實在無聊了,盧攸寧這才安分的在馬車內坐定,見譚嘉月這狀態,伸手捏了捏她的臉,將她捏的清醒。
「呦呦,你昨夜沒休息好嗎?」
譚嘉月掩唇打了個哈欠,點點頭。
常順昨日來尋她,要邀她去與晏晗見麵,她直接道不見,而後當場便將可憐的常順趕了出去,待事情做完了,心中卻又忐忑起來,說不清楚焦慮什麽,反正一直焦慮著,連著晚上也沒有睡著,沒有休息好。
盧攸寧見她點頭,接道:「既然如此,那要不還是……」
「不用了攸寧,上巳節我也想去玩呢。」譚嘉月笑道,言罷倒了一杯小幾上溫著的茶啄飲,整個人清醒了不少。
春風撩動車內吹入,吹亂了她的鬢邊絨發,吹散了她有些攪亂的心情,嗅得春風攜裹而來的青草與花香,譚嘉月隻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