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抬龍棺最新章節!
第三百零五章:大聖
接下來章鋒給我解釋了一下。
原來道派的分別很多,有南傳法和北傳法之分。
最早追溯到江西龍虎山的天師,自張道陵創教以來,道教即有了符籙、丹鼎兩大派係之分,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正一”和“全真”二派。
後來張道陵四世孫張盛於江西龍虎山首創“正一宗壇”,世傳天師符籙。繼起者有楊羲、許謐建“上清宗壇”於江蘇茅山。葛玄創“元始宗壇”於江西臨江軍的闔皂山。是為道教符籙的三大派係。元代指令三山共輔皇圖,因稱三山所傳為三山符籙。此後又敕令三山共演“上清”,於是諸山符籙遂又合歸“正一”。
到了宋朝,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派為“經籙三山”。當時是三山鼎立,領導了整個江南地區的道教。
這三山,就是道教北傳法的代表,被並稱為“三山教”,以龍虎山為首,統領“三山符籙”。
而南傳法,身為道門符籙宗的另一支派係,流傳度就遠遠比不上北傳法那麽高了,但是同樣也是道門重要的一支,源遠流長,無論是曆史還是其道法都不遜色於北傳法。
南傳法當中同樣有三山,這三山,則是“呂茅毛”三山。
呂是指呂山,據說是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呂祖純陽格外傳下的一支符籙宗法脈。
而茅指的,也是茅山,茅山雖然地位不如龍虎山天師道那般崇高,但是曆史悠久,融合了祝由科等三教九流的法門,自成一派,同時在北傳法和南傳法三山之中列有一席之地。
最後的這個毛,就是毛山,同時又叫做大聖教。
我這才知道原來還有個不同於茅山的毛山,也明白這兩人為什麽生氣了。
毛山也是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南傳法正宗法脈,結果一提毛山,大家都以為是茅山,那能不生氣麽?打個比方我要是去外國旅遊,別人介紹我是亞洲人,然後對麵馬上以為我是日本人韓國人,那我肯定也不爽。
想到這裏,我連忙拱手對兩人道歉。
“兩位毛山的朋友,我才入行不久,對這些事情不大了解,還請兩位見諒。”
見我態度誠懇,兩人的臉色也好了一點,那年輕女子道:“沒什麽,我們也不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情況了。”
男子也開口哼了一聲:“現在的人都隻知道茅山龍虎山,連我們毛山和呂山都沒幾個知道的,真是不像話。不就是他們拍了幾個電影電視麽?弄得好像隻有他們會捉鬼降妖一樣。”
我不由得苦笑,看來這位對茅山的怨氣還挺大。
“行了,別抱怨了,師父讓我們來可不是說這些的。”女子倒是很懂事理,開口道。
接著她開口對我道:“剛剛失禮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雲池,這是我師弟,雲軒。”
雲軒也對我點了點頭:“我是雲軒。”
雲池雲軒?這是道號還是本命?我這麽想著,開口道:“兩位好,我姓馬,叫馬一鳴,一鳴驚人的一鳴。”
誰知道聽到我的名字,雲池卻愣住了:“你就是馬一鳴?”
我也一愣:“是我,怎麽了?”
那邊章鋒莫名的微笑起來,雲軒皺眉道:“你是馬家的後人,怎麽連毛山都不知道。”
我一臉懵逼:“我應該知道麽?”
譚金似乎也知道什麽,嘿嘿賊笑了起來。
我沒好意思問兩人,伸腳踹了譚金一下:“喂,你知道什麽?快說。”
譚金瞥了我一眼:“你這個馬家後人當得真是不稱職。”
我臉一紅:“不稱職我也是馬家人,別賣關子,有屁快放。”
譚金這才開口問道:“你知道南毛北馬麽?”
“南毛北馬?”我眼睛一瞪:“你不會想說馬家和毛山就是南毛北馬吧?你可別當我傻子,我又不是不知道,其實是南茅北馬,南茅山和北出馬。”
因為當年那一部火透了半邊天的電視劇,許多人都以為南毛北馬指的是一個姓毛的家族和一個姓馬的家族。
實際上真正的應該是南茅北馬,南茅就是茅山派,北馬就是起源於薩滿教,以當年靈七門中神調門為主的出馬弟子。這兩派分別在華夏南北的民間地位極高,所以被稱為南茅北馬。
“不不不,就和三山教有南三山和北三山一樣,南茅北馬一方麵確實指的是茅山和出馬派,但是在我們這一行裏麵,也確實是有南毛北馬的說法,南毛就是毛山,北馬指的是你們馬家。”
我懷疑的看著他:“真的假的,我們馬家不是一直在南方麽?怎麽成北馬了?”
“我們這一行的南毛北馬,也就是在中原流傳。”這時候一直微笑不語的章鋒開口了:“你們馬家確實在洞庭湖畔已經紮根數百年了,但是我聽說過,馬家最早是元時從北方南下的,那時候陰五門還是靈七門,馬家和毛山在彌勒之亂中同有出力,馬家也是那時候從七門崛起,當時剛好民間開始流傳南茅北馬,於是就被行內人稱為南毛北馬。”
我這才知道,原來我們馬家還有這麽一段曆史。
不過說到彌勒之亂,之前在龍山從那白發道長的口中,我也知道,似乎當年馬家似乎確實和一貫道的前身白蓮教有過爭鬥,馬陽先祖封印鬼靈,也很可能是那個年代,而白蓮教,正是脫胎於彌勒教。
有了這麽一層關係,我對雲軒和雲池師姐弟倒是多了幾分好感。於是上去又聊了幾句,這兩人雖然一開始因為茅山的事情有些不悅,但是其實性格還挺不錯的。
就在我們聊著的時候,一陣微微的呼嚕聲響了起來。
我轉頭一看,頓時哭笑不得。
原來一直坐在旁邊長凳上和我們一起等人的陳警官,在我們聊的時候,竟然就這麽睡著了。
看著他臉上掛著的黑眼圈,我歎了口氣,他算是個好警察,為了任務操了這麽大心思,這麽坐著都能睡著。
於是我就沒打擾他,對門口守門的那個警察使了個顏色,他也會意的點了點頭,去找了條毯子披在了他身上,然後我就帶著其他人走了進去,小心翼翼的沒吵醒他,也該讓他休息一下了。
現場還有不少警察,不過之前陳警官打過招呼,倒是沒人來盤問,隻是有幾個過來問我要不要幫忙,我說不用,我們先去看看。
章鋒雖然是風水門的,但是見多識廣,不比陳籦湦差,是能做龍頭的人物,他來了我也放心一些。
至於雲軒和雲池這兩姐弟,當然不是為了這古墓特意來的,而是因為陳籦湦他們的事情,章鋒知道我要去儒溪,所以請來幫忙的。
毛山和葬門之間雖然沒什麽業務聯係,但是因為以前的淵源,所以關係一直不錯,隻是近年來往比較少。這次得到了章鋒的聯係,就直接讓雲軒雲池兩姐弟過來,算是助拳了。
毛山是不遜色於茅山的道門法脈,有這兩人助陣,我也是多了幾分信心。
來到了古墓的破洞麵前,雲軒皺了皺眉頭。
“這洞裏好重的瘴氣,一般人在裏麵根本待不了多久。”
“瘴氣?難道那些人是被瘴氣所害?”我開口問道。
章鋒搖了搖頭:“瘴氣雖然厲害,但是也沒有進去一下出來就暴斃的道理,這裏的瘴氣確實很重,但是在裏麵呆的時間不長的話,出來之後最多也就大病一場,不至於死人。”
“那就是有別的東西作祟了。”我開口道。
“應該是,我們進去吧。”雲池點了點頭,看向我:“最好還是不要接觸到瘴氣,你有護身法麽?”
躲避瘴氣的法門我還是和陳籦湦學過的,連忙點頭道:“有。”
“那就好,我們幾個先下去看看,留幾個在外麵照應。”雲池道。
我看了看後麵幾人,拉住了楚思離:“老楚,你和我下去吧。”
楚思離有佛珠和金剛明王護體,區區瘴氣奈何不了他,他沒說話,點了點頭。
雲池這才注意到楚思離,不知道為什麽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然後開始施法。
而我也第一次見識到了真正的道術。
不過毛山大聖道的道法,可和別人不同。
道門法術,大部分都是向神明天地借力,或者是驅使鬼神,毛山大聖教也不外如此。
要說它有什麽特殊之處,就是大聖教,拜的不是三清祖師,也不拜真武四帝,不拜雷祖雷尊,拜的是大聖。
大聖這兩個字在中國人聽來,第一個想到的,百分之百都是那一位。
沒錯,就是我們所想到的那一位,大聖教又稱孫太祖師道,又是孫又是大聖的,除了那位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齊天大聖孫悟空,還能有誰?
雖說我們認知中的孫大聖是個小說人物,但是在西遊記之外,孫悟空這個神明,可也是源遠流長,據說最早起源於大禹時期的水猿無支祁,要說其神話曆史,可不比玉皇三清王天尊等一幹神明要差上多少。
不過在大部分中國人眼中,大聖還是那個西遊記小說裏的人物,民間雖然也有供奉大聖的廟宇之流,不過也是寥寥可數。
但是毛山大聖教,卻是在南傳法中獨樹一幟,以孫大聖為主神的道門法脈!
第三百零五章:大聖
接下來章鋒給我解釋了一下。
原來道派的分別很多,有南傳法和北傳法之分。
最早追溯到江西龍虎山的天師,自張道陵創教以來,道教即有了符籙、丹鼎兩大派係之分,也就是後世所謂的“正一”和“全真”二派。
後來張道陵四世孫張盛於江西龍虎山首創“正一宗壇”,世傳天師符籙。繼起者有楊羲、許謐建“上清宗壇”於江蘇茅山。葛玄創“元始宗壇”於江西臨江軍的闔皂山。是為道教符籙的三大派係。元代指令三山共輔皇圖,因稱三山所傳為三山符籙。此後又敕令三山共演“上清”,於是諸山符籙遂又合歸“正一”。
到了宋朝,朝廷下令,封以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為本山的正一、上清、靈寶三大派為“經籙三山”。當時是三山鼎立,領導了整個江南地區的道教。
這三山,就是道教北傳法的代表,被並稱為“三山教”,以龍虎山為首,統領“三山符籙”。
而南傳法,身為道門符籙宗的另一支派係,流傳度就遠遠比不上北傳法那麽高了,但是同樣也是道門重要的一支,源遠流長,無論是曆史還是其道法都不遜色於北傳法。
南傳法當中同樣有三山,這三山,則是“呂茅毛”三山。
呂是指呂山,據說是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呂祖純陽格外傳下的一支符籙宗法脈。
而茅指的,也是茅山,茅山雖然地位不如龍虎山天師道那般崇高,但是曆史悠久,融合了祝由科等三教九流的法門,自成一派,同時在北傳法和南傳法三山之中列有一席之地。
最後的這個毛,就是毛山,同時又叫做大聖教。
我這才知道原來還有個不同於茅山的毛山,也明白這兩人為什麽生氣了。
毛山也是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南傳法正宗法脈,結果一提毛山,大家都以為是茅山,那能不生氣麽?打個比方我要是去外國旅遊,別人介紹我是亞洲人,然後對麵馬上以為我是日本人韓國人,那我肯定也不爽。
想到這裏,我連忙拱手對兩人道歉。
“兩位毛山的朋友,我才入行不久,對這些事情不大了解,還請兩位見諒。”
見我態度誠懇,兩人的臉色也好了一點,那年輕女子道:“沒什麽,我們也不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情況了。”
男子也開口哼了一聲:“現在的人都隻知道茅山龍虎山,連我們毛山和呂山都沒幾個知道的,真是不像話。不就是他們拍了幾個電影電視麽?弄得好像隻有他們會捉鬼降妖一樣。”
我不由得苦笑,看來這位對茅山的怨氣還挺大。
“行了,別抱怨了,師父讓我們來可不是說這些的。”女子倒是很懂事理,開口道。
接著她開口對我道:“剛剛失禮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雲池,這是我師弟,雲軒。”
雲軒也對我點了點頭:“我是雲軒。”
雲池雲軒?這是道號還是本命?我這麽想著,開口道:“兩位好,我姓馬,叫馬一鳴,一鳴驚人的一鳴。”
誰知道聽到我的名字,雲池卻愣住了:“你就是馬一鳴?”
我也一愣:“是我,怎麽了?”
那邊章鋒莫名的微笑起來,雲軒皺眉道:“你是馬家的後人,怎麽連毛山都不知道。”
我一臉懵逼:“我應該知道麽?”
譚金似乎也知道什麽,嘿嘿賊笑了起來。
我沒好意思問兩人,伸腳踹了譚金一下:“喂,你知道什麽?快說。”
譚金瞥了我一眼:“你這個馬家後人當得真是不稱職。”
我臉一紅:“不稱職我也是馬家人,別賣關子,有屁快放。”
譚金這才開口問道:“你知道南毛北馬麽?”
“南毛北馬?”我眼睛一瞪:“你不會想說馬家和毛山就是南毛北馬吧?你可別當我傻子,我又不是不知道,其實是南茅北馬,南茅山和北出馬。”
因為當年那一部火透了半邊天的電視劇,許多人都以為南毛北馬指的是一個姓毛的家族和一個姓馬的家族。
實際上真正的應該是南茅北馬,南茅就是茅山派,北馬就是起源於薩滿教,以當年靈七門中神調門為主的出馬弟子。這兩派分別在華夏南北的民間地位極高,所以被稱為南茅北馬。
“不不不,就和三山教有南三山和北三山一樣,南茅北馬一方麵確實指的是茅山和出馬派,但是在我們這一行裏麵,也確實是有南毛北馬的說法,南毛就是毛山,北馬指的是你們馬家。”
我懷疑的看著他:“真的假的,我們馬家不是一直在南方麽?怎麽成北馬了?”
“我們這一行的南毛北馬,也就是在中原流傳。”這時候一直微笑不語的章鋒開口了:“你們馬家確實在洞庭湖畔已經紮根數百年了,但是我聽說過,馬家最早是元時從北方南下的,那時候陰五門還是靈七門,馬家和毛山在彌勒之亂中同有出力,馬家也是那時候從七門崛起,當時剛好民間開始流傳南茅北馬,於是就被行內人稱為南毛北馬。”
我這才知道,原來我們馬家還有這麽一段曆史。
不過說到彌勒之亂,之前在龍山從那白發道長的口中,我也知道,似乎當年馬家似乎確實和一貫道的前身白蓮教有過爭鬥,馬陽先祖封印鬼靈,也很可能是那個年代,而白蓮教,正是脫胎於彌勒教。
有了這麽一層關係,我對雲軒和雲池師姐弟倒是多了幾分好感。於是上去又聊了幾句,這兩人雖然一開始因為茅山的事情有些不悅,但是其實性格還挺不錯的。
就在我們聊著的時候,一陣微微的呼嚕聲響了起來。
我轉頭一看,頓時哭笑不得。
原來一直坐在旁邊長凳上和我們一起等人的陳警官,在我們聊的時候,竟然就這麽睡著了。
看著他臉上掛著的黑眼圈,我歎了口氣,他算是個好警察,為了任務操了這麽大心思,這麽坐著都能睡著。
於是我就沒打擾他,對門口守門的那個警察使了個顏色,他也會意的點了點頭,去找了條毯子披在了他身上,然後我就帶著其他人走了進去,小心翼翼的沒吵醒他,也該讓他休息一下了。
現場還有不少警察,不過之前陳警官打過招呼,倒是沒人來盤問,隻是有幾個過來問我要不要幫忙,我說不用,我們先去看看。
章鋒雖然是風水門的,但是見多識廣,不比陳籦湦差,是能做龍頭的人物,他來了我也放心一些。
至於雲軒和雲池這兩姐弟,當然不是為了這古墓特意來的,而是因為陳籦湦他們的事情,章鋒知道我要去儒溪,所以請來幫忙的。
毛山和葬門之間雖然沒什麽業務聯係,但是因為以前的淵源,所以關係一直不錯,隻是近年來往比較少。這次得到了章鋒的聯係,就直接讓雲軒雲池兩姐弟過來,算是助拳了。
毛山是不遜色於茅山的道門法脈,有這兩人助陣,我也是多了幾分信心。
來到了古墓的破洞麵前,雲軒皺了皺眉頭。
“這洞裏好重的瘴氣,一般人在裏麵根本待不了多久。”
“瘴氣?難道那些人是被瘴氣所害?”我開口問道。
章鋒搖了搖頭:“瘴氣雖然厲害,但是也沒有進去一下出來就暴斃的道理,這裏的瘴氣確實很重,但是在裏麵呆的時間不長的話,出來之後最多也就大病一場,不至於死人。”
“那就是有別的東西作祟了。”我開口道。
“應該是,我們進去吧。”雲池點了點頭,看向我:“最好還是不要接觸到瘴氣,你有護身法麽?”
躲避瘴氣的法門我還是和陳籦湦學過的,連忙點頭道:“有。”
“那就好,我們幾個先下去看看,留幾個在外麵照應。”雲池道。
我看了看後麵幾人,拉住了楚思離:“老楚,你和我下去吧。”
楚思離有佛珠和金剛明王護體,區區瘴氣奈何不了他,他沒說話,點了點頭。
雲池這才注意到楚思離,不知道為什麽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然後開始施法。
而我也第一次見識到了真正的道術。
不過毛山大聖道的道法,可和別人不同。
道門法術,大部分都是向神明天地借力,或者是驅使鬼神,毛山大聖教也不外如此。
要說它有什麽特殊之處,就是大聖教,拜的不是三清祖師,也不拜真武四帝,不拜雷祖雷尊,拜的是大聖。
大聖這兩個字在中國人聽來,第一個想到的,百分之百都是那一位。
沒錯,就是我們所想到的那一位,大聖教又稱孫太祖師道,又是孫又是大聖的,除了那位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齊天大聖孫悟空,還能有誰?
雖說我們認知中的孫大聖是個小說人物,但是在西遊記之外,孫悟空這個神明,可也是源遠流長,據說最早起源於大禹時期的水猿無支祁,要說其神話曆史,可不比玉皇三清王天尊等一幹神明要差上多少。
不過在大部分中國人眼中,大聖還是那個西遊記小說裏的人物,民間雖然也有供奉大聖的廟宇之流,不過也是寥寥可數。
但是毛山大聖教,卻是在南傳法中獨樹一幟,以孫大聖為主神的道門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