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啊,能不好喝嗎?因為桃花的原因,楚家的果酒都是用後院那口靈泉中的水釀製的,再口感不好都白瞎了靈泉!


    楚家的果酒賣點就在水上。


    每年的大年祭都在前一年最後一日晚上。等到第二日早晨就是新的一年了。


    新年初一,楚大山帶著妻子和孩子們去拜見大舅。明大舅也不是每年年祭的時候都在家。碰上今年這種正巧在家的時候,楚大山就帶著妻兒過來。


    親親熱熱的吃了一頓大餐,楚大山又帶著妻兒從明大舅居住的老齊莊返回了老楚莊。


    楚大山深深的感覺自家自從修建了葫蘆穀裏的大院子後,氣運大好。


    不過幾個月時間,他就從一個負翁變成了坐擁三萬餘兩的鄉野土豪了。話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多閃閃亮亮的銀子。


    如今銀子都存在自家地窖裏,這就是他能夠挺直腰杆子的底氣!


    放眼整個老楚莊,七百多戶,五千多口人,比他現在家資更加雄厚的估計也沒幾人了。


    簡直不敢想象,有種家業飛一般的崛起的感覺!


    賣完了果酒,他在家裏獨自調節了三天心情,才又帶著大郎他們衝進了長陽城。他家還有別的東西打算賣呢。


    首先就是三萬斤醃魚,臘魚,各種幹蝦,幹貝,幹魚等湖鮮。


    長陽附近淡水資源豐富,擁有倆座大湖,其中一個就是西鳳山下的西鳳湖,另外一個就是雄山腳下的碧波湖。


    老楚莊背後的大山,就是雄山的一脈。


    由於湖多,河多,所以湖鮮魚蝦在長陽城內其實賣不上價。


    可是每年年祭前後,周邊各城,甚至更遠的地方都有城池組建大大小小的商隊過來貿易。他們長陽賣不上價的湖貨轉賣外來的大商隊,隻要數量多,還是能賺上一筆不菲的銀錢的。


    長陽城內的鮮魚,如今才兩個銅子一斤。這還是因為年祭即將到來的緣故。不過一改成醃魚,立即變成了八個銅子一斤。畢竟醃魚可是用精貴的鹽醃製的。


    臘魚也是如此,因為鹹,所以六個銅子一斤。幹魚價格偏弱,隻有三個銅子一斤,不過當初收的時候價格更便宜,一百斤鮮魚才是二十個銅子,所以怎麽算都是賺。


    再加上幹蝦,幹貝等物,三萬多斤的魚蝦湖鮮一共賣出一百六十兩。


    當初收的時候加上用鹽和雜料,成本才用了四十五兩,這筆湖鮮淨賺了一百一十五兩。


    接著又是各種炒貨,幹貨批發出去後又淨賺了二十五兩。


    各種雜醬也淨賺了三十五兩。


    最賺的是各種醃肉,臘肉,雖然收價高,可是賺的也多,六千多斤的肉淨賺了三百二十兩。


    果然魚蝦還是賣不上價!


    不過靠著碧波湖,湖裏的魚蝦實在是多,秋天的時候,大家隨便弄條船下湖去撈撈,一天都能弄上幾百上千斤魚蝦回來。


    所以賣不上價也是理所當然。


    光用地窖存儲這些冬貨還是不行,楚大山都打算好了,明年把葫蘆穀外穀的地庫都給啟動起來。


    楚大山根據今年的情況總結了一下,今年冬貨收製的少,其實還跟人手緊缺有很大的關係。


    今年他家給了全村最高價,也才雇傭到了二十個短工。


    他家一邊收東西,一邊還需要製作各種價格成高的成品冬貨,各處都需要人,大冬天的除開村子裏的人,其他村子的人也不愛來打短工啊。


    所以他家今年無論是收貨,還是製貨都收到了限製,自家的新院子的地窖和地庫都還沒有開啟呢,還沒有擴張到收貨和製貨的極限。


    他家今年光是冬貨,就賺了將近五百兩。加上果酒,刨除交出去的重商稅,那也是七千兩銀子。


    明年不把人手的問題解決,估計他想利用冬貨多賺錢銀子的計劃就會變成泡影了。


    還有楚齊氏特意讓桃花和青梅趕製出來一些暗花素錦,湊到一起十匹,一匹賣了六十兩,十匹就是六百兩。


    年祭前,家裏的所有囤貨都清空了,七千多兩銀子也都下了新院的地窖。


    加上原來的存銀三萬多兩,家中存銀一下子就要過四萬兩了。


    楚大山算清了賬之後,神情都一時間恍惚了。


    “對了,今天你前腳出門去對賬支付最後的那點雜料錢。爹就帶著老五來了,一開口的就要五十兩說是年祭前該給養老錢。


    他要的急,你也不在。我就給他了。”


    楚齊氏坐在他身邊,一邊給他縫補外衣,一邊隨口說道。


    楚大山頓時無奈的吐槽“你幹啥給他那麽多錢,完了,你看開春之後,他要銀子又得更上台階了。以後一年一百兩都打不住了,至少得一百五十兩才能滿足他。”


    楚齊氏無語的白了自家郎君一眼。


    自家郎君跟公爹那點事兒,她都無力吐槽了。


    晚飯後沒多久,就有族人來召喚,說是老村長讓他去一趟。


    他到了一看,十來個人,老少爺們都有。


    大家都默默的找個地方一坐,靜等著老村長發話。


    老村長用眼神把屋裏的人點了一邊,才開口道“小河村你們都知道吧?那也是我們楚氏分支的村子。他們村子如今地少人口多,所以想往我們老楚莊遷一批人口過來。


    你們怎麽看?”


    “小河村守著溋水,水田頗多,他們人口還沒有我們村子多,怎麽就地少人多了?”開口發言的是村裏的釀酒人家,按輩分算是楚大山的族伯,楚常峰。


    “小河村那邊水田是多,可是也被嫡支的三房四爺那個不著調的混人給看上了。今年四爺在小河村強占五千畝上等水田。一分銀子都沒給。


    小河村那邊失了水田生活困難的人家足有上百戶。七百多口子人。


    沒的辦法,隻能分散遷到周圍的分支族人聚居的村落過活。他們明年一開春就遷過來。”


    農戶人家的生存還是以地為主的,他們失去了水田,小河村的其他水田又在其他的族人手裏,人家平白無故哪裏會把自家的命根子賣給他人?同族也不成啊!


    所以離開小河村就成了必然了。


    要不就去給那個四爺當佃戶?!


    這誰樂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庭大佬重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肉包的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肉包的妞並收藏神庭大佬重生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