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這個石門道長見麵之前,我所了解的情況大多屬於猜測和推斷,還有不少內容是聽說的。這次居然見到了親自參與過建造地宮的人,我也很想從他那裏聽到更多的線索。
所以聽到這裏,我好奇地問道:“那石正陽真的帶了弟子三千參與修建?後來這些弟子都葬身在地宮之中了嗎?”
石門道長搖搖頭:“石正陽號稱天下第一製石師,也是皇家禦用的建造師,天下弟子三千肯定是不止。不過他帶來修建地宮的,應該是在八百到一千人左右。這些人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強將,幹活都是以一當十的。還有一夥人是以九龍護衛為首的清軍士兵,負責保衛和監工。而我們三夥人,又統一在原來的雲貴總督黃繼業麾下聽令。黃繼業受命欽差,負責整座地宮的建造,有先斬後奏之權。由於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乾隆爺也把整個工程交給了黃繼業負責。他自己已經不再過問此事,也就是說,這件事最終成或者不成,名義上都和皇帝無關了。”
石門道長的講述和我們之前掌握的情況也差不多少。那個黃繼業,就是黃文栢念念不忘的黃家先祖。我們已經在九龍鼎記裏麵知曉了,我相信那篇九龍鼎記的內容一定是經過皇帝過目的。他能在鼎文裏提到黃繼業,可見他對這個黃繼業也是極為看重的,怪不得他能將建地宮的統一指揮權交給黃繼業。
我脫口問道:“那這個黃繼業豈不是權力很大?”
石門道長搖搖頭:“你說錯了。我說過了,乾隆爺處於帝位,他考慮的事一定比我們要多。他之所以安排了這麽幾撥人參與建造,目的就是讓我們互相製約。由於這幾夥人的出身不同,所處的地位階層也都不相同,所以他們的想法和行為也不可能一致。建造地宮不是一日兩日,一月兩月之功,所以時間久了,各個勢力之間都生出了隔閡。我是化外之人,我們這一方道士,不參與任何一方的爭執,偏安一隅,隻守好自己的本分,盡好自己的職責便可。而另外兩部分人,則不是這樣……所以有時候出了衝突,黃繼業也無法擺布。”
“另外兩部分人?石匠和兵士?他們有何衝突?”
“要說大的衝突倒也沒有。因為大家分工不同,各司其職,幹活的時候也沒有交集。但是那個石正陽,為人尖酸勢力,他仗著他負責主要的建造,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不說,更不把黃繼業放在眼裏。不過話說起來,這個石正陽真的有這個資本。他不但熟知石匠建造,還對奇門遁甲,九宮八卦都有研究,甚至對於風水之說,他也懂得不少。所以有時候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造地宮,也不考慮我們的意見。我本來對此也是不太介意,我巴不得自己少參與這些事……”
其實不用他說,我也看的出來,這個石門道人我雖然接觸不多,但是從談吐舉止來看,絕對是個淡泊名利,化身世外之人。他所修之道,也注定了他不會貪戀紅塵,不會貪圖享樂功名,他之所以接下了這個差事,主要還是於公為民,他是想讓乾隆爺這個還不錯的皇帝能再多坐幾年龍椅。
我在想,如果不是為了向我傾吐實情,估計他都不屑於跟我嘮這些是是非非。
緊接著,石門道人又簡單說了幾件當時的事,全都是那個石正陽做出的一些令人難以忍受的專橫事件。
而且石門道人此人看著良善,他說起那個石正陽來,也是輕描淡寫說了幾句。但是我估計,能讓石門道人都覺得過分,那個石正陽在建造過程中,必然是飛揚跋扈,獨斷專行的。
這些那個小石匠並沒有跟我說起,我想他可能是並不知情,既然那本《石歧綱目》是石正陽所寫,他自然不會把自己不好的一麵寫到裏麵去。還有一種可能是,小石匠是知道自己這個先祖的為人的,但是他不能把這些負麵的東西告訴於我。
石門道人接著說道:“那個石正陽如果隻是性格方麵的原因,我不會計較。但是後來他越來越過分,不但淩駕於黃繼業之上,更是有了更大的野心。”
“什麽野心?”我感覺事態的發展有些偏離我原先的掌握了,原來我把目標對準的是這個邪道人。小石匠說,這裏的始作俑者是邪道人。可照這石門道人一說,那個石正陽應該才是整個地宮建造過程中的操控者。
石門道人說道:“石正陽到了後期已經不再按照原先設計的圖紙來建造地宮了,他私下裏安排弟子在很多地方做了改動。而這些改動,按照規則來說,他們應該事先通知我們的。因為一旦改動就要涉及到風水,風水一變,可能整個地宮的性質就變了。他改動的那些地方,我也看到了。他正在將這地下的龍氣從九龍鼎那邊引到了主殿這裏。這就意味著,那修複王錢的計劃可能要無法實施了。”
我好奇地問道:“皇上安排你們三夥人,不就是為了你們互相牽製嗎?你發現了這個,怎麽不向皇上報告呢?”
石門道人一笑:“怎麽可能不報。隻是這個石正陽做事嚴謹周密,他早已經想好了一番言語來應對查驗。我一直覺得石正陽的玄門之術,隻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他所做的那些改動,隻是一些小改,無傷大雅。但是卻可以導致風水逐漸轉變。這些他完全可以用建造方麵的原因來搪塞過去。黃繼業派人來查了幾次,都被石正陽掩蓋過去了。到後來,黃繼業方麵竟然認為我是在挑撥離間,搬弄是非……”
說到這裏,石門道人搖搖頭,一臉的無奈。
我心裏想到,這石門道人一心修道,對於那些暗門左道,巧言令色之事並不擅長。論起這個來,他必然不是別人的對手,受到如此對待也是意料中的事。
所以聽到這裏,我好奇地問道:“那石正陽真的帶了弟子三千參與修建?後來這些弟子都葬身在地宮之中了嗎?”
石門道長搖搖頭:“石正陽號稱天下第一製石師,也是皇家禦用的建造師,天下弟子三千肯定是不止。不過他帶來修建地宮的,應該是在八百到一千人左右。這些人都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強將,幹活都是以一當十的。還有一夥人是以九龍護衛為首的清軍士兵,負責保衛和監工。而我們三夥人,又統一在原來的雲貴總督黃繼業麾下聽令。黃繼業受命欽差,負責整座地宮的建造,有先斬後奏之權。由於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乾隆爺也把整個工程交給了黃繼業負責。他自己已經不再過問此事,也就是說,這件事最終成或者不成,名義上都和皇帝無關了。”
石門道長的講述和我們之前掌握的情況也差不多少。那個黃繼業,就是黃文栢念念不忘的黃家先祖。我們已經在九龍鼎記裏麵知曉了,我相信那篇九龍鼎記的內容一定是經過皇帝過目的。他能在鼎文裏提到黃繼業,可見他對這個黃繼業也是極為看重的,怪不得他能將建地宮的統一指揮權交給黃繼業。
我脫口問道:“那這個黃繼業豈不是權力很大?”
石門道長搖搖頭:“你說錯了。我說過了,乾隆爺處於帝位,他考慮的事一定比我們要多。他之所以安排了這麽幾撥人參與建造,目的就是讓我們互相製約。由於這幾夥人的出身不同,所處的地位階層也都不相同,所以他們的想法和行為也不可能一致。建造地宮不是一日兩日,一月兩月之功,所以時間久了,各個勢力之間都生出了隔閡。我是化外之人,我們這一方道士,不參與任何一方的爭執,偏安一隅,隻守好自己的本分,盡好自己的職責便可。而另外兩部分人,則不是這樣……所以有時候出了衝突,黃繼業也無法擺布。”
“另外兩部分人?石匠和兵士?他們有何衝突?”
“要說大的衝突倒也沒有。因為大家分工不同,各司其職,幹活的時候也沒有交集。但是那個石正陽,為人尖酸勢力,他仗著他負責主要的建造,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不說,更不把黃繼業放在眼裏。不過話說起來,這個石正陽真的有這個資本。他不但熟知石匠建造,還對奇門遁甲,九宮八卦都有研究,甚至對於風水之說,他也懂得不少。所以有時候他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造地宮,也不考慮我們的意見。我本來對此也是不太介意,我巴不得自己少參與這些事……”
其實不用他說,我也看的出來,這個石門道人我雖然接觸不多,但是從談吐舉止來看,絕對是個淡泊名利,化身世外之人。他所修之道,也注定了他不會貪戀紅塵,不會貪圖享樂功名,他之所以接下了這個差事,主要還是於公為民,他是想讓乾隆爺這個還不錯的皇帝能再多坐幾年龍椅。
我在想,如果不是為了向我傾吐實情,估計他都不屑於跟我嘮這些是是非非。
緊接著,石門道人又簡單說了幾件當時的事,全都是那個石正陽做出的一些令人難以忍受的專橫事件。
而且石門道人此人看著良善,他說起那個石正陽來,也是輕描淡寫說了幾句。但是我估計,能讓石門道人都覺得過分,那個石正陽在建造過程中,必然是飛揚跋扈,獨斷專行的。
這些那個小石匠並沒有跟我說起,我想他可能是並不知情,既然那本《石歧綱目》是石正陽所寫,他自然不會把自己不好的一麵寫到裏麵去。還有一種可能是,小石匠是知道自己這個先祖的為人的,但是他不能把這些負麵的東西告訴於我。
石門道人接著說道:“那個石正陽如果隻是性格方麵的原因,我不會計較。但是後來他越來越過分,不但淩駕於黃繼業之上,更是有了更大的野心。”
“什麽野心?”我感覺事態的發展有些偏離我原先的掌握了,原來我把目標對準的是這個邪道人。小石匠說,這裏的始作俑者是邪道人。可照這石門道人一說,那個石正陽應該才是整個地宮建造過程中的操控者。
石門道人說道:“石正陽到了後期已經不再按照原先設計的圖紙來建造地宮了,他私下裏安排弟子在很多地方做了改動。而這些改動,按照規則來說,他們應該事先通知我們的。因為一旦改動就要涉及到風水,風水一變,可能整個地宮的性質就變了。他改動的那些地方,我也看到了。他正在將這地下的龍氣從九龍鼎那邊引到了主殿這裏。這就意味著,那修複王錢的計劃可能要無法實施了。”
我好奇地問道:“皇上安排你們三夥人,不就是為了你們互相牽製嗎?你發現了這個,怎麽不向皇上報告呢?”
石門道人一笑:“怎麽可能不報。隻是這個石正陽做事嚴謹周密,他早已經想好了一番言語來應對查驗。我一直覺得石正陽的玄門之術,隻在我之上,不在我之下。他所做的那些改動,隻是一些小改,無傷大雅。但是卻可以導致風水逐漸轉變。這些他完全可以用建造方麵的原因來搪塞過去。黃繼業派人來查了幾次,都被石正陽掩蓋過去了。到後來,黃繼業方麵竟然認為我是在挑撥離間,搬弄是非……”
說到這裏,石門道人搖搖頭,一臉的無奈。
我心裏想到,這石門道人一心修道,對於那些暗門左道,巧言令色之事並不擅長。論起這個來,他必然不是別人的對手,受到如此對待也是意料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