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李暮,讓他壓力山大。


    李暮想了想,道:“其實我就是靈光一閃,碰巧撞上了,運氣好罷了。”


    “你這可不是運氣。”陸為民直接笑了出來,道:“如果沒有紮實的積累,就是靈光閃一百次,都設計不出技術含量那麽高的單晶爐。”


    “廠長說得對,靈光一閃,其實就是厚積薄發的表現!”


    “我們不是想批評你,隻是想勸告你,科學研發上,謙虛不一定是好事!”


    ……


    技術人員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李暮頓時汗顏無比。


    他隻是解釋不了,所以隻能這麽敷衍啊!


    “好了好了,我們是來向人家求教的,你們這是在做什麽?”好在陸為民及時開口解圍。


    李暮趕緊道:“沒事的陸廠長,各位前輩也是為我好。”


    說回正事。


    陸為民沉吟了一下,道:“雖然這個問題對一個大二的學生來說可能有些超前,不過你是單晶爐的設計者,我們討論過,還是想問問伱的看法。”


    “現在單晶爐雖然成功試製出單晶矽,但這隻是我過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第一步,要研發當前最前沿的集成電路技術,接下來還有許多難關要攻克。”


    “首當其衝的,就是晶圓的切割問題。”


    在場的都是單晶爐攻堅組的核心技術人員,在陸為民說完後,用期待的目光看向李暮。


    “陸廠長,您高看我了。”李暮搖頭苦笑。


    理了理思緒,李暮繼續道:“其實我們學校的黃教授已經在研究這一塊,而且也有了進展,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攻克這個難題!”


    既然決定了做點什麽,以後就少不了引人注目出風頭的時候。


    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暮還是打算近來都要低調做人。


    “貴校的黃教授已經在研究了嗎?”陸為民聞言,驚訝地看向坐在一旁的錢樹言。


    錢樹言笑道:“是的,黃教授在把單晶爐設計圖交上去之後,就開始著手研究後續的切割設備製造。”


    說完之後,錢樹言似笑非笑地看了李暮一眼,又道:“而且後來還邀請了李暮去他的課題組。”


    “他幾次和我說,多虧邀請了李暮幫忙,不然切割設備的研究不會進展得那麽快。”


    這話一出,在場所有技術人員,連同陸為民都露出吃驚的表情。


    李暮趕忙找補:“我隻是提供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想法,具體的深入研究,靠得還是黃教授和課題組的兩位師兄。”


    “論知識的積累,我還遠遠不夠。”


    “科學研究難得的就是想法,積累可以慢慢來。”陸為民看向李暮的目光滿是讚賞,說完又看向錢樹言:“既然是這樣,那麽這個重擔可就要壓到貴院的黃教授身上了。”


    “當然,我們這邊也會同步研究,如果有什麽進展,會及時向黃教授傳達,大家互相交流,才能更快地把切割設備開發出來。”


    “陸廠長放心,我替黃教授擔保,一定盡快給你們方案。”錢樹言笑道。


    隨後,李暮和錢樹言離開研究基地,回到學校。


    ……


    和錢樹言分開後,李暮先回了一趟寢室。


    同趙參軍打了聲招呼,李暮就一聲不吭地坐在桌前“畫”圖紙:


    “上次改掉的那幾個數據都改回來,還有結合劑、集中度、鑽石粒度這些問題,都可以給出正確方向。”


    “黃教授的水平,有了這些東西,很快就能把極薄金剛石砂輪切割機弄出來。”


    一直畫到晚上,李暮才把方案搞定。


    靠在背椅上,李暮長鬆一口氣的同時,想起白天領導的諄諄教導,就趕緊爬起來往實驗室趕。


    周日的校園,依舊有不少學生在教室裏苦讀。


    李暮走過林蔭小道,半途中下起了雪。


    推開實驗室的門,風雪忽地吹進裏麵,冷得正在寫著東西的黃新華打了個哆嗦。


    邊上打瞌睡的劉澤和汪洋兩人,也被凍得一機靈,趕緊拍了拍臉,繼續研究,


    “李暮,你怎麽來了?”黃新華看到李暮,很驚訝。


    以往李暮除了例行的小會之外,幾乎不會來實驗室。


    李暮匆匆走上前,道:“黃教授,我有了一點新想法。”


    “哦,什麽想法,說說看。”黃新華對劉澤和汪洋兩人招招手,讓他們一起過來聽聽。


    “是這樣,我上回回去仔細思考過,修改了一些圖紙上的不足,還有一些金剛石砂輪的問題,也有了一點進展。”李暮從挎包裏掏出一大疊稿紙,又把新畫好的圖紙在桌上鋪開。


    黃新華先是結接過稿紙,還沒來得及細看,就被圖紙吸引住。


    “更完善了!”僅僅兩眼,黃新華就發現,上次他給劉澤和汪洋們提出的問題,都被李暮給解決了。


    甚至一些他都沒有看到的,也被李暮找了出來。


    “李暮師弟,這真是你畫的!”劉澤驚訝地張開嘴巴。


    李暮笑道:“還是多虧了黃教授您的指導,以及兩位師兄的經驗,不然我沒那麽快做出來。”


    “啥經驗,失敗經驗?”汪洋和劉澤對視一眼,無語凝噎。


    黃新華也是無奈一笑:“我給你的指導,可遠遠沒有你給我的啟發多啊!”


    “現在機器主體的問題,應該是不大了,那我們就集中力量,攻克金剛石砂輪的問題。”


    說著,黃新華仔細查看起李暮給的稿紙。


    上麵的內容十分龐雜,而且李暮敘述很少用肯定的字眼,大都是推斷和假定,嚴謹地態度首先就得到黃新華的認可。


    科學研究不能想當然,可以假設,但不能固執一見。


    “你們看看。”黃新華看完,沒有說完,而是將稿紙遞給劉澤和汪洋。


    兩人拿著稿紙,交叉閱讀之後,目光之中更是震驚。


    “這……老師,李暮師弟的理論,好像有一定的可行性啊!”劉澤遲疑著道。


    汪洋跟著道:“我也這麽覺得,雖然有一點問題,但瑕不掩瑜,至少對我們的研究又一定的啟發性!”


    兩人作為研究生,還能成為黃新華的學生,或許經驗差一點,但在知識的積累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至少在理論上,他們挑不出什麽大毛病。


    黃新華拿著稿紙,不禁道:


    “李暮啊李暮,你真是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落烽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落烽火並收藏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