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宣拉住和蘇冰冷的手,看著躺在那裏的奚朝,問了一聲,“發生了什麽?”
和蘇站直了身體,長出了一口氣,“他死了,在說了一大堆的謊言後,他終於死了。他告訴我他有些奇異的少年時代,但是他忘了,他把他的少年時代作為故事已經對我講了三遍了,每一次都是一個全新的故事。這讓我無所適從。”和蘇無聲地一笑,“不過他要說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翊宣看著和蘇笑著,可是忽然背過了臉,呼吸聲音都變成了抽泣聲。翊宣沒有說什麽,擁住了和蘇。
先王梓宮停在無極殿中,守靈的後宮妃嬪還有王公大臣都有各自的氈棚,在舉哀過後,他們都在裏麵休息著。二十多天下來,原來的悲愴氣氛早就淡了,就是有來吊唁的人,人們也隻是哀嚎,要哭也早就沒有了眼淚。後宮的女人們擔心明日的命運,因為她們會一概被送到城外的寺廟中,而這已經顯示了新王的仁慈,在大鄭開國的幾十年中,先王駕崩之後,除了新王的母親,剩下的妃子一概要殉葬。
總有不同,暖閣中是翊宣還有和蘇,宮監剛擺好一小桌的茶點,王征就走了進來,他的手中拿著一摞奏折,都是藍底蒙了白皮的。王征跪了一下,站起來後,卻不知道要說什麽。和蘇知道這是忌諱,手中拿了一塊紅棗酥餃站了起來,對翊宣說,“我出去看看。”當他走過王征麵前的時候,王征躬身退後,讓了一步。
和蘇坐在禁宮最高處的闌幹旁,把最後一口酥餃放入嘴中,身後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披風。和蘇回頭一看,是翊宣。
“怎麽這麽快?”和蘇笑著說。
“你一出來我就過來了,隻是找你需要一點時間。”翊宣說著挨著和蘇坐下,“在看什麽。”
“無極殿的那些人嚎的我頭昏,可是又不能讓他們停下來,畢竟是先王大喪,需要這些排場。滑稽的哭聲,沒完沒了的念經的聲音,還有法器和香火的味道,仿佛都和悲傷沒有什麽關係。”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這是人之常情。”翊宣順著和蘇的眼神看著遠處。
那是雍京,禁宮王城外的雍京。一片黑鴉鴉的民房之上,已經升起了嫋嫋炊煙。早春已經降臨雍京大地,樹杈枝頭都有些細微的突起,已經褪去了隆冬的蕭瑟。
“和蘇,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人之常情,人們才能繼續生活下去。又是春天了呢。”
和蘇聽著,拍了拍翊宣的肩。“說的是呢。等父王大喪一過,我就帶著奚朝大人的棺槨去岐山了。”
“還是要走?”翊宣沒有看和蘇。
“對。奚朝說的對,我們不能同在雍京,那樣對我們都不好。”
翊宣沒有反駁他,笑了笑,“父王的梓宮就要葬入懷陵了,最後去看一下嗎?因為之後,所有的地宮還有靈寢都要封住了。”
“不了。他們需要寧靜。對了翊宣……”和蘇看著他,“你聽說過夕陽公主嗎?”
翊宣仔細想了一下,最後搖頭,“沒有,從未聽過。怎麽?”
“哦,沒有。偶爾聽到人們說起她,卻不知道,所以問一下。”
“是最近幾朝的公主嗎,問一下連城姑媽她們,她們也許會知道。要不,就隻能看後宮的舊檔了。”
“算了,不外是一些脂粉事。”和蘇的手指摩挲著翊宣的頸項,“翊宣,一個人的時候,要自己保重。”
“我知道,和蘇,你也一樣哦。”
朝陽升起的時候,照著和蘇的臉頰上,都染上了紅暈。
和蘇纖長的手臂拉下了翊宣的頭。
他的唇還帶著方才喝進去的青茶的味道,和蘇的舌尖掃過翊宣的唇角。
低低地笑了。
~f~a~n~j~i~a~n~
清澈可見底的山澗從高出落下,匯入一條水道,緩緩地流淌著。這裏就是月牙泉,和蘇把昊秀遠葬在了這裏。派人帶了音訊給西疆的昊王,而昊族也是先王去世,承襲族長的是秀遠的哥哥,一個軟弱而涼薄的人,他斷不會為了一個已死的王弟而挑起與大鄭的爭端,所以一切都平息了,邊疆也不會有戰火。和蘇感覺秀遠也不會想見到他的那個王兄,所以就把他葬在了岐山,雖然有些遺憾。
和蘇把手中的酒壺倒空了,在把另外兩壇擺好,淡淡地說,“那裏冷,這些酒不用省著,喝完了神宮有的是,我再給你拿。秀遠……”和蘇拍了拍那塊沒有字的墓碑,就像跟老朋友道別一般,轉身走了,“……保重。”
三月雍京,桃花總是開的最絢爛的時刻,而岐山這裏則很少見到那樣輕薄的顏色。下了一場雨,雖然有些涼意,映襯著岐山的須彌杉木的綠色愈加得厚重,就像被潮濕的空氣暈開的水墨。
和蘇回到神宮的時候,外袍已經潮了。
他剛想解開領子,背後一雙溫熱的手為他解開了披風的絲繩,和蘇一笑轉過身來,“你怎麽來了,神宮的禁衛軍好像沒有換崗。”
“他們在山下,沒有上來。我是自己上來的。”翊宣溫和地笑著。
“這樣對你的安全不好。”
翊宣沒有再說話,攬過了和蘇。
他知道和蘇其實並不喜歡禁衛軍,因為每次帶給他的回憶都不算溫和,不過有些話其實不用說的。
“你在想什麽?”和蘇突然問了一句,翊宣沒有聽清楚,“什麽?”
“你在想什麽,說出來,不要再讓我猜了。無休止地猜測會把所有熱情都耗幹的。”
翊宣用胸膛擁著和蘇的後背,握住了他有些冰冷的手。
“我想,你肯定不喜歡看見禁衛軍,所以我把他們留在山下了。我想有神宮的衛隊,我一定安全。和蘇,我這可是要討好你,要領情哦。
“和蘇,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說出來,有些是要去做的。不過,我答應你,我以後不會再讓你猜測任何事情,無論是否會讓你不高興。”
和蘇一笑轉過了身子,“好呀。那你什麽時候走?”
“加冕大典後的第三天。”
“今天晚上想要做些什麽嗎?”
翊宣一愣,和蘇笑著掐了一下他的鼻子,走開了。
一輪皓月,照出萬裏星空。
美麗的夜,天空黑的很純粹,繁星就如同寶石鑲嵌在黑色絲絨上一般。
翊宣攬著和蘇坐在神宮桃花苑外的高階上,他們旁邊放著一個小托盤,裏麵有酒還有幾樣小菜。
山寺中的桃花比雍京要晚十天,所以現在即使是鎬水旁桃花最絢爛的時候,這裏也才是許多桃花骨朵掛滿枝頭。
這三個月來,和蘇睡眠正常,一到夜間就犯困。現在的他沒有翊宣那麽閑情逸致,裹著狐裘昏昏欲睡。
“和蘇,和蘇,我難得過來一次。陪我看看桃花。”
在和蘇看來,現在的翊宣就是無理取鬧,“它還沒有開呢。”
月光下,被露水打濕的嫩粉色的閃動著細微而柔弱的光芒。
“和蘇,那些事情又煩又亂,我可是三天沒有睡,就為了早一天上這來。陪你看桃花開。醒一醒……”
和蘇被他搖著勉強睜了睜眼睛,可是還是很困。
“翊宣,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寧可三歲沒娘,也不要五更離床嗎?困勁上來了,擋也擋不住的。”和蘇說的都有些有氣無力的,然後又閉上了眼睛,繼續睡。
“和蘇,你原來沒有這麽愛睡的,不會有什麽病吧。”翊宣突然想起了什麽,搖了搖和蘇,一定要把他搖晃醒。
和蘇被他搖煩了,伸手拍了一下他,“沒事。就是最近沒那麽多心事了,晚上也睡著了。”
“哦……”翊宣答了一聲,可是還是不是很放心,又翻開和蘇的眼皮,要看他的眼球,這次和蘇真的生氣了,就著近在咫尺翊宣的手腕就是一咬,翊宣嚇地就鬆開了手,反手一看,腕子上兩排細細的牙印。然後他苦著臉,看著和蘇自己裹了裹披風,在自己的懷裏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繼續睡去。翊宣抱著這樣的和蘇,隻能輕輕歎了口氣。
翊宣捏捏和蘇的耳朵,發現有些涼,於是把手放了上去,幫他取暖,再看了一眼含苞待放的桃花,說,“回去睡吧。我抱你。”
和蘇的話帶著鼻音,“算了,也不冷,你要是願意看那個什麽桃花,就在這裏好了。等困勁一過就會好點。”
翊宣的手指撫過和蘇的長發,和蘇在國喪之後就把頭發剪了,原本拖地的長發現在隻到腰間。手順著長發滑下,發絲四散,然後又披散回和蘇的背上。
“和蘇,頭發怎麽剪斷了。”翊宣本來並沒有希望和蘇能回答,他抱著和蘇,看著他睡熟,還有均勻的呼吸聲音。不過和蘇嘀咕了一聲,後來又說了一遍,“那些頭發埋在岐山的祭壇了。”
“恩,不是很好看,我喜歡你原來的樣子。”
“會長起來的。”
“為什麽要埋在那裏,算是一種承襲的儀式嗎?”
和蘇有一陣子的沉默,翊宣攬了攬和蘇,“和蘇,你說過,不要我們再猜來猜去的。”
“……沒什麽。不是很重要,不過每一代人都是這樣做的……那是一個誓言。”
“什麽呢?”
“忠於大鄭,還有……忠於鄭王……”
翊宣低下頭,抵住了和蘇的額角。
“和蘇……”
“嗯?……”和蘇沒有抬頭,也沒有睜開眼睛。不過很快他感覺翊宣潮濕而溫熱的唇印在了他的眼瞼之上。
翊宣把自己的臉埋在和蘇的頭發中,雖然沒有說話,可是和蘇依然能感覺到那起伏的胸膛還有緊窒的懷抱。
“……和蘇,你為了我放棄了整片江山……”
“傻瓜。可是我得到你了。”
~f~a~n~j~i~a~n~
大鄭王朝第十七代鄭王翊宣的加冕典禮就在一片盎然生機的岐山神宮舉行。
那天的清晨,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出一道霞光,照射在百丈高台上的玉盤上,玉盤中間鑲嵌的晶石閃動著耀眼的光。神宮年輕的大祭司奚朝身上是黑色綢緞繡著銀龍紋的朝服,他的雙手捧著神宮經文,用清冷而有韻味的聲音緩慢而清晰地讀著。遠處是祈禱的鍾聲和著他的聲音,渾厚莊嚴。
經書讀完,奚朝站起身子,但手按住了玉盤上的七和劍,哐啷一聲抽了出來。
大祭司手中捧著這柄劍,從祭壇上走了下來,順著早就鋪就的火紅色的織錦毯,走上了宮殿精雕細琢的台階,最後走入正殿。
神宮大殿外,宮廷樂師靈巧的手指撥弄琴弦,或是敲打著青銅編鍾,這種古老的典樂映襯著外麵林立的禁衛軍手中明亮的刀劍,讓這樣的危險凜然都帶上了華美的氣息。
新王翊宣端坐在神宮正殿的王座之上,散開的頭發甚至擋住了身上金色龍袍繁複的圖案。他身邊站著的就是年輕的大祭司,後麵有人捧著一個托盤,裏麵擺放著王冠還有七和劍。
奚朝拿起王冠,層層疊疊的串連珍珠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
大祭司的手指纖細而修長,他捧著冠冕仔細地為鄭王戴在了發頂之上,然後手指纏繞著絲線,攏了攏翊宣的頭發,繞過他的耳朵,最後到了咽喉之處。
他的手指有些冰涼,摩挲在鄭王翊宣的喉結旁,讓初攝王位的翊宣不由自主地戰栗,他微微抬起了頭,看見大祭祀那雙銀色光輝浮動的眼睛,淡淡含著笑意。
和蘇為翊宣仔細打了一個結子,而翊宣望著近在咫尺的和蘇,可以聽見他規律的呼吸聲,可是,自己竟然開始緊張,呼吸也紊亂了起來。和蘇離開了他,轉身拿過了七和劍,雙手交到他的手中。
七和劍並不銳利,它沉重,遲鈍,甚至還有隱隱的粗糙之感,可是它象征的意義,卻是所有人都不能輕慢的。
那是多少人的血,還有多少代人的夢想與責任。
神宮的祭師們唱起了古老的經文,伴隨著岐山桃花的盛開,改換了時間的紀年。
鄭王翊宣元年,三月。
和蘇站直了身體,長出了一口氣,“他死了,在說了一大堆的謊言後,他終於死了。他告訴我他有些奇異的少年時代,但是他忘了,他把他的少年時代作為故事已經對我講了三遍了,每一次都是一個全新的故事。這讓我無所適從。”和蘇無聲地一笑,“不過他要說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翊宣看著和蘇笑著,可是忽然背過了臉,呼吸聲音都變成了抽泣聲。翊宣沒有說什麽,擁住了和蘇。
先王梓宮停在無極殿中,守靈的後宮妃嬪還有王公大臣都有各自的氈棚,在舉哀過後,他們都在裏麵休息著。二十多天下來,原來的悲愴氣氛早就淡了,就是有來吊唁的人,人們也隻是哀嚎,要哭也早就沒有了眼淚。後宮的女人們擔心明日的命運,因為她們會一概被送到城外的寺廟中,而這已經顯示了新王的仁慈,在大鄭開國的幾十年中,先王駕崩之後,除了新王的母親,剩下的妃子一概要殉葬。
總有不同,暖閣中是翊宣還有和蘇,宮監剛擺好一小桌的茶點,王征就走了進來,他的手中拿著一摞奏折,都是藍底蒙了白皮的。王征跪了一下,站起來後,卻不知道要說什麽。和蘇知道這是忌諱,手中拿了一塊紅棗酥餃站了起來,對翊宣說,“我出去看看。”當他走過王征麵前的時候,王征躬身退後,讓了一步。
和蘇坐在禁宮最高處的闌幹旁,把最後一口酥餃放入嘴中,身後披上了一件厚厚的披風。和蘇回頭一看,是翊宣。
“怎麽這麽快?”和蘇笑著說。
“你一出來我就過來了,隻是找你需要一點時間。”翊宣說著挨著和蘇坐下,“在看什麽。”
“無極殿的那些人嚎的我頭昏,可是又不能讓他們停下來,畢竟是先王大喪,需要這些排場。滑稽的哭聲,沒完沒了的念經的聲音,還有法器和香火的味道,仿佛都和悲傷沒有什麽關係。”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這是人之常情。”翊宣順著和蘇的眼神看著遠處。
那是雍京,禁宮王城外的雍京。一片黑鴉鴉的民房之上,已經升起了嫋嫋炊煙。早春已經降臨雍京大地,樹杈枝頭都有些細微的突起,已經褪去了隆冬的蕭瑟。
“和蘇,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人之常情,人們才能繼續生活下去。又是春天了呢。”
和蘇聽著,拍了拍翊宣的肩。“說的是呢。等父王大喪一過,我就帶著奚朝大人的棺槨去岐山了。”
“還是要走?”翊宣沒有看和蘇。
“對。奚朝說的對,我們不能同在雍京,那樣對我們都不好。”
翊宣沒有反駁他,笑了笑,“父王的梓宮就要葬入懷陵了,最後去看一下嗎?因為之後,所有的地宮還有靈寢都要封住了。”
“不了。他們需要寧靜。對了翊宣……”和蘇看著他,“你聽說過夕陽公主嗎?”
翊宣仔細想了一下,最後搖頭,“沒有,從未聽過。怎麽?”
“哦,沒有。偶爾聽到人們說起她,卻不知道,所以問一下。”
“是最近幾朝的公主嗎,問一下連城姑媽她們,她們也許會知道。要不,就隻能看後宮的舊檔了。”
“算了,不外是一些脂粉事。”和蘇的手指摩挲著翊宣的頸項,“翊宣,一個人的時候,要自己保重。”
“我知道,和蘇,你也一樣哦。”
朝陽升起的時候,照著和蘇的臉頰上,都染上了紅暈。
和蘇纖長的手臂拉下了翊宣的頭。
他的唇還帶著方才喝進去的青茶的味道,和蘇的舌尖掃過翊宣的唇角。
低低地笑了。
~f~a~n~j~i~a~n~
清澈可見底的山澗從高出落下,匯入一條水道,緩緩地流淌著。這裏就是月牙泉,和蘇把昊秀遠葬在了這裏。派人帶了音訊給西疆的昊王,而昊族也是先王去世,承襲族長的是秀遠的哥哥,一個軟弱而涼薄的人,他斷不會為了一個已死的王弟而挑起與大鄭的爭端,所以一切都平息了,邊疆也不會有戰火。和蘇感覺秀遠也不會想見到他的那個王兄,所以就把他葬在了岐山,雖然有些遺憾。
和蘇把手中的酒壺倒空了,在把另外兩壇擺好,淡淡地說,“那裏冷,這些酒不用省著,喝完了神宮有的是,我再給你拿。秀遠……”和蘇拍了拍那塊沒有字的墓碑,就像跟老朋友道別一般,轉身走了,“……保重。”
三月雍京,桃花總是開的最絢爛的時刻,而岐山這裏則很少見到那樣輕薄的顏色。下了一場雨,雖然有些涼意,映襯著岐山的須彌杉木的綠色愈加得厚重,就像被潮濕的空氣暈開的水墨。
和蘇回到神宮的時候,外袍已經潮了。
他剛想解開領子,背後一雙溫熱的手為他解開了披風的絲繩,和蘇一笑轉過身來,“你怎麽來了,神宮的禁衛軍好像沒有換崗。”
“他們在山下,沒有上來。我是自己上來的。”翊宣溫和地笑著。
“這樣對你的安全不好。”
翊宣沒有再說話,攬過了和蘇。
他知道和蘇其實並不喜歡禁衛軍,因為每次帶給他的回憶都不算溫和,不過有些話其實不用說的。
“你在想什麽?”和蘇突然問了一句,翊宣沒有聽清楚,“什麽?”
“你在想什麽,說出來,不要再讓我猜了。無休止地猜測會把所有熱情都耗幹的。”
翊宣用胸膛擁著和蘇的後背,握住了他有些冰冷的手。
“我想,你肯定不喜歡看見禁衛軍,所以我把他們留在山下了。我想有神宮的衛隊,我一定安全。和蘇,我這可是要討好你,要領情哦。
“和蘇,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說出來,有些是要去做的。不過,我答應你,我以後不會再讓你猜測任何事情,無論是否會讓你不高興。”
和蘇一笑轉過了身子,“好呀。那你什麽時候走?”
“加冕大典後的第三天。”
“今天晚上想要做些什麽嗎?”
翊宣一愣,和蘇笑著掐了一下他的鼻子,走開了。
一輪皓月,照出萬裏星空。
美麗的夜,天空黑的很純粹,繁星就如同寶石鑲嵌在黑色絲絨上一般。
翊宣攬著和蘇坐在神宮桃花苑外的高階上,他們旁邊放著一個小托盤,裏麵有酒還有幾樣小菜。
山寺中的桃花比雍京要晚十天,所以現在即使是鎬水旁桃花最絢爛的時候,這裏也才是許多桃花骨朵掛滿枝頭。
這三個月來,和蘇睡眠正常,一到夜間就犯困。現在的他沒有翊宣那麽閑情逸致,裹著狐裘昏昏欲睡。
“和蘇,和蘇,我難得過來一次。陪我看看桃花。”
在和蘇看來,現在的翊宣就是無理取鬧,“它還沒有開呢。”
月光下,被露水打濕的嫩粉色的閃動著細微而柔弱的光芒。
“和蘇,那些事情又煩又亂,我可是三天沒有睡,就為了早一天上這來。陪你看桃花開。醒一醒……”
和蘇被他搖著勉強睜了睜眼睛,可是還是很困。
“翊宣,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寧可三歲沒娘,也不要五更離床嗎?困勁上來了,擋也擋不住的。”和蘇說的都有些有氣無力的,然後又閉上了眼睛,繼續睡。
“和蘇,你原來沒有這麽愛睡的,不會有什麽病吧。”翊宣突然想起了什麽,搖了搖和蘇,一定要把他搖晃醒。
和蘇被他搖煩了,伸手拍了一下他,“沒事。就是最近沒那麽多心事了,晚上也睡著了。”
“哦……”翊宣答了一聲,可是還是不是很放心,又翻開和蘇的眼皮,要看他的眼球,這次和蘇真的生氣了,就著近在咫尺翊宣的手腕就是一咬,翊宣嚇地就鬆開了手,反手一看,腕子上兩排細細的牙印。然後他苦著臉,看著和蘇自己裹了裹披風,在自己的懷裏找了一個舒服的位置,繼續睡去。翊宣抱著這樣的和蘇,隻能輕輕歎了口氣。
翊宣捏捏和蘇的耳朵,發現有些涼,於是把手放了上去,幫他取暖,再看了一眼含苞待放的桃花,說,“回去睡吧。我抱你。”
和蘇的話帶著鼻音,“算了,也不冷,你要是願意看那個什麽桃花,就在這裏好了。等困勁一過就會好點。”
翊宣的手指撫過和蘇的長發,和蘇在國喪之後就把頭發剪了,原本拖地的長發現在隻到腰間。手順著長發滑下,發絲四散,然後又披散回和蘇的背上。
“和蘇,頭發怎麽剪斷了。”翊宣本來並沒有希望和蘇能回答,他抱著和蘇,看著他睡熟,還有均勻的呼吸聲音。不過和蘇嘀咕了一聲,後來又說了一遍,“那些頭發埋在岐山的祭壇了。”
“恩,不是很好看,我喜歡你原來的樣子。”
“會長起來的。”
“為什麽要埋在那裏,算是一種承襲的儀式嗎?”
和蘇有一陣子的沉默,翊宣攬了攬和蘇,“和蘇,你說過,不要我們再猜來猜去的。”
“……沒什麽。不是很重要,不過每一代人都是這樣做的……那是一個誓言。”
“什麽呢?”
“忠於大鄭,還有……忠於鄭王……”
翊宣低下頭,抵住了和蘇的額角。
“和蘇……”
“嗯?……”和蘇沒有抬頭,也沒有睜開眼睛。不過很快他感覺翊宣潮濕而溫熱的唇印在了他的眼瞼之上。
翊宣把自己的臉埋在和蘇的頭發中,雖然沒有說話,可是和蘇依然能感覺到那起伏的胸膛還有緊窒的懷抱。
“……和蘇,你為了我放棄了整片江山……”
“傻瓜。可是我得到你了。”
~f~a~n~j~i~a~n~
大鄭王朝第十七代鄭王翊宣的加冕典禮就在一片盎然生機的岐山神宮舉行。
那天的清晨,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出一道霞光,照射在百丈高台上的玉盤上,玉盤中間鑲嵌的晶石閃動著耀眼的光。神宮年輕的大祭司奚朝身上是黑色綢緞繡著銀龍紋的朝服,他的雙手捧著神宮經文,用清冷而有韻味的聲音緩慢而清晰地讀著。遠處是祈禱的鍾聲和著他的聲音,渾厚莊嚴。
經書讀完,奚朝站起身子,但手按住了玉盤上的七和劍,哐啷一聲抽了出來。
大祭司手中捧著這柄劍,從祭壇上走了下來,順著早就鋪就的火紅色的織錦毯,走上了宮殿精雕細琢的台階,最後走入正殿。
神宮大殿外,宮廷樂師靈巧的手指撥弄琴弦,或是敲打著青銅編鍾,這種古老的典樂映襯著外麵林立的禁衛軍手中明亮的刀劍,讓這樣的危險凜然都帶上了華美的氣息。
新王翊宣端坐在神宮正殿的王座之上,散開的頭發甚至擋住了身上金色龍袍繁複的圖案。他身邊站著的就是年輕的大祭司,後麵有人捧著一個托盤,裏麵擺放著王冠還有七和劍。
奚朝拿起王冠,層層疊疊的串連珍珠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
大祭司的手指纖細而修長,他捧著冠冕仔細地為鄭王戴在了發頂之上,然後手指纏繞著絲線,攏了攏翊宣的頭發,繞過他的耳朵,最後到了咽喉之處。
他的手指有些冰涼,摩挲在鄭王翊宣的喉結旁,讓初攝王位的翊宣不由自主地戰栗,他微微抬起了頭,看見大祭祀那雙銀色光輝浮動的眼睛,淡淡含著笑意。
和蘇為翊宣仔細打了一個結子,而翊宣望著近在咫尺的和蘇,可以聽見他規律的呼吸聲,可是,自己竟然開始緊張,呼吸也紊亂了起來。和蘇離開了他,轉身拿過了七和劍,雙手交到他的手中。
七和劍並不銳利,它沉重,遲鈍,甚至還有隱隱的粗糙之感,可是它象征的意義,卻是所有人都不能輕慢的。
那是多少人的血,還有多少代人的夢想與責任。
神宮的祭師們唱起了古老的經文,伴隨著岐山桃花的盛開,改換了時間的紀年。
鄭王翊宣元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