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墓穴,秦始皇地宮的贗品,鎮墓獸監獄。
秦北洋驚慌之間,洞窟中飛出一連串巨大物體,撲扇翅膀,激起鋪天蓋地的氣流,形如懸崖上的白鶴,卻是通體黑色,骨架蒼蒼,薄而遼闊的雙翼,一飛衝天,直達模擬日月星辰的秦始皇地宮蒼穹,在人造星光的襯托下,猶如《山海經》中的朱雀玄鳥。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鬼麵具高聲說罷,果然,天上的鳥頭高高揚起,發出刺耳驚人的鳴叫聲。
“老師,此乃何物?”
“木鳶鏡像鎮墓獸。”
“木鳶?古時候的風箏?曹雪芹有一篇《南鷂北鳶考工誌》,說的是紮風箏的工藝。”秦北洋對一切手藝感興趣,從前住在京西駱駝村,經常跑到西山腳下,放飛自己親手紮的風箏,“木鳶乃是魯班發明的?”
“不,全世界第一隻木鳶,乃是墨子所製。”
“墨子?對啊,剛才說諸子百家,竟把他給漏了!”秦北洋看著地宮蒼穹中盤旋的木鳶,“風箏要飛,首先要有風,可在這天上地宮,哪裏又有風可言?”
“鳥兒起飛,利用的不是風,而是自身翅膀產生的升力。即便身處鬥室,隻要升力超過自身重量,依然可以翱翔。木鳶利用這一原理,又以鎮墓獸靈石為動力,從而模擬鳥兒飛行。人們一直以為,墨子的木鳶,就是後世的風箏。但你見過木頭風箏嗎?蔡倫造紙在東漢,三國時還有竹簡呢,先秦哪有什麽紙風箏?”
“木鳶是一種早期的機械飛行器?”
鬼麵具走到木鳶鏡像鎮墓獸底下,任由雙翅掀起的狂風把自己吹得東倒西歪:“墨子在魯山,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距今兩千三百年。公輸班,就是木匠行的祖師爺魯班,他學習墨子做成竹木喜鵲,可連飛三天,史載‘公輸班製木鳶以窺宋城’。試問風箏能有這本身?最多能隻能傳遞情報罷了,恐怕又不如信鴿。”
“明白了,木鳶是一種機械飛行器,唯有載人飛行,才能起到偵察之用,類似歐洲戰場上的偵察飛機或飛艇。”秦北洋同樣走到鬼麵具身邊,在狂風中放大音量,“老師,您說它是木鳶鏡像鎮墓獸,所謂木鳶,有目共睹,那麽鏡像,又為何物?”
鬼麵具雙手擊掌,富有節奏的五六下,有長有短,猶如摩爾斯密碼,似乎是給頭頂的木鳶發出了聲音信號。
於是乎,木鳶鏡像鎮墓獸的腹部打開,掉出來橢圓形的銅鏡。不可思議,兩千三百年前的銅鏡,至今依然光滑燦爛,清晰照出地宮內的景物。
不止是一麵銅鏡……木鳶腹部墜下十幾麵鏡子,全用鐵索勾連,彼此處於不同位置,仿佛某種古怪的陣勢。秦北洋觀察這些鏡子有大有小,既有通常所見的平麵鏡,也有凸麵鏡和凹麵鏡,甚至有不規則的鏡麵,仿佛上海大世界的哈哈鏡。也不僅是銅鏡,還有透明的天然水晶,折射出一個光怪陸離變形扭曲的秦始皇地宮。
鬼麵具扭動第二個機關,所有人魚膏的燈光,背後也有凹麵銅鏡操控,如耀眼奪目的探照燈,齊齊照射在空中的十餘麵銅鏡之上。木鳶放出一塊碩大的木板,如同傘骨不斷擴大,竟然變成一堵木板牆,將地宮隔絕為兩個空間:一邊集中了所有強烈光線;而另一邊完全黑暗,猶如照相館的顯影暗室。
但在這塊木板中心,有個小小孔洞。無數麵銅鏡與透鏡成為光源,匯集為強烈的反光,恰到好處地穿過小孔,投射到地宮的另一半。
地宮黑暗的另一半,牆壁由無數塊漢白玉石堆砌而成,光滑平整,猶如電影巨幕,瞬間反射出一隻飛鳥的剪影。
碩大的飛鳥,似要衝破地宮牢籠,破土而出。
不過,這隻飛鳥是倒過來的,頭朝下,雙足朝上,翅膀反方向撲騰。
“墨子做過小孔成像實驗——光按直線而行,猶如射箭,穿過針孔,不同方向而來之光,交叉而成倒影。物體上方成像於下,物體下部成像於上,因此為倒影。”
“物斜或光源遠則影長細,物正或光源近則影短粗,若反射光,則影形成於物與光源之間。”
“北洋,你很聰明,且舉一反三。”鬼麵具指著牆上的飛鳥投影說,“墨子還說,飛鳥之影未嚐動。因為我們看到的影子,隻是一瞬間所形成。影像從來不曾運動,唯有物體的運動連續不斷,生滅交替。”
“我們頭頂的這些平麵鏡、凹麵鏡、凸麵鏡還有水晶透鏡,都是墨子的研究成果?”
“不錯,以上在墨子的著作之中均有記載。”
說話之間,木鳶鎮墓獸的數麵鏡子交替了位置,穿過小孔投射在牆上的影像,又有了奇妙的變化——秦北洋看到一個倒立的鼓風箱,似是牛皮囊。此物在農村頗多,生火做飯,鐵匠生爐等等。
風箱的投影惟妙惟肖,兩個圓筒開始推拉,竟然噴射出黑色煙霧……再定睛一看,同樣也是影像。小時候在天津,每次正月十五逛廟會,秦北洋最愛看走馬燈,轉動起來,千變萬化。
此刻,地宮這麵牆上的影像,就是所謂“動畫”,近些年剛傳入中國沿海租界的電影院,上海人將之稱為“賽璐璐片”。
身處於死後世界的天上墓穴,秦始皇陵地宮的贗品之中,秦北洋眼前鋪滿流光溢彩。頭頂旋轉木鳶翅膀卷起的滾滾氣流,大大小小凹凸不平的鏡麵反光簡直刺瞎雙眼,宛如一場永不醒來的夢……“兩千三百年前,墨子就發明了最早的動畫?”
“那是基於墨子的光學與物理學研究。你看這個風箱,也是墨子發明的,主要用守城的戰爭,風箱可將有毒煙霧吹響攻城敵軍,是為人類最原始的活塞與氣缸的合成。”
秦始皇地宮的這麵牆上,再次出現一輛碩大的木車,布滿鋼鐵與木頭製作的弓弩,齊刷刷對準天空,萬箭齊發!這一幕,驚天地、泣鬼神。
盡管全是倒過來的,秦北洋仿佛被倒懸於天際,頭發倒豎,箭雨遮天蔽日,向著雙瞳飛來,直驚出一身冷汗……
秦北洋驚慌之間,洞窟中飛出一連串巨大物體,撲扇翅膀,激起鋪天蓋地的氣流,形如懸崖上的白鶴,卻是通體黑色,骨架蒼蒼,薄而遼闊的雙翼,一飛衝天,直達模擬日月星辰的秦始皇地宮蒼穹,在人造星光的襯托下,猶如《山海經》中的朱雀玄鳥。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鬼麵具高聲說罷,果然,天上的鳥頭高高揚起,發出刺耳驚人的鳴叫聲。
“老師,此乃何物?”
“木鳶鏡像鎮墓獸。”
“木鳶?古時候的風箏?曹雪芹有一篇《南鷂北鳶考工誌》,說的是紮風箏的工藝。”秦北洋對一切手藝感興趣,從前住在京西駱駝村,經常跑到西山腳下,放飛自己親手紮的風箏,“木鳶乃是魯班發明的?”
“不,全世界第一隻木鳶,乃是墨子所製。”
“墨子?對啊,剛才說諸子百家,竟把他給漏了!”秦北洋看著地宮蒼穹中盤旋的木鳶,“風箏要飛,首先要有風,可在這天上地宮,哪裏又有風可言?”
“鳥兒起飛,利用的不是風,而是自身翅膀產生的升力。即便身處鬥室,隻要升力超過自身重量,依然可以翱翔。木鳶利用這一原理,又以鎮墓獸靈石為動力,從而模擬鳥兒飛行。人們一直以為,墨子的木鳶,就是後世的風箏。但你見過木頭風箏嗎?蔡倫造紙在東漢,三國時還有竹簡呢,先秦哪有什麽紙風箏?”
“木鳶是一種早期的機械飛行器?”
鬼麵具走到木鳶鏡像鎮墓獸底下,任由雙翅掀起的狂風把自己吹得東倒西歪:“墨子在魯山,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距今兩千三百年。公輸班,就是木匠行的祖師爺魯班,他學習墨子做成竹木喜鵲,可連飛三天,史載‘公輸班製木鳶以窺宋城’。試問風箏能有這本身?最多能隻能傳遞情報罷了,恐怕又不如信鴿。”
“明白了,木鳶是一種機械飛行器,唯有載人飛行,才能起到偵察之用,類似歐洲戰場上的偵察飛機或飛艇。”秦北洋同樣走到鬼麵具身邊,在狂風中放大音量,“老師,您說它是木鳶鏡像鎮墓獸,所謂木鳶,有目共睹,那麽鏡像,又為何物?”
鬼麵具雙手擊掌,富有節奏的五六下,有長有短,猶如摩爾斯密碼,似乎是給頭頂的木鳶發出了聲音信號。
於是乎,木鳶鏡像鎮墓獸的腹部打開,掉出來橢圓形的銅鏡。不可思議,兩千三百年前的銅鏡,至今依然光滑燦爛,清晰照出地宮內的景物。
不止是一麵銅鏡……木鳶腹部墜下十幾麵鏡子,全用鐵索勾連,彼此處於不同位置,仿佛某種古怪的陣勢。秦北洋觀察這些鏡子有大有小,既有通常所見的平麵鏡,也有凸麵鏡和凹麵鏡,甚至有不規則的鏡麵,仿佛上海大世界的哈哈鏡。也不僅是銅鏡,還有透明的天然水晶,折射出一個光怪陸離變形扭曲的秦始皇地宮。
鬼麵具扭動第二個機關,所有人魚膏的燈光,背後也有凹麵銅鏡操控,如耀眼奪目的探照燈,齊齊照射在空中的十餘麵銅鏡之上。木鳶放出一塊碩大的木板,如同傘骨不斷擴大,竟然變成一堵木板牆,將地宮隔絕為兩個空間:一邊集中了所有強烈光線;而另一邊完全黑暗,猶如照相館的顯影暗室。
但在這塊木板中心,有個小小孔洞。無數麵銅鏡與透鏡成為光源,匯集為強烈的反光,恰到好處地穿過小孔,投射到地宮的另一半。
地宮黑暗的另一半,牆壁由無數塊漢白玉石堆砌而成,光滑平整,猶如電影巨幕,瞬間反射出一隻飛鳥的剪影。
碩大的飛鳥,似要衝破地宮牢籠,破土而出。
不過,這隻飛鳥是倒過來的,頭朝下,雙足朝上,翅膀反方向撲騰。
“墨子做過小孔成像實驗——光按直線而行,猶如射箭,穿過針孔,不同方向而來之光,交叉而成倒影。物體上方成像於下,物體下部成像於上,因此為倒影。”
“物斜或光源遠則影長細,物正或光源近則影短粗,若反射光,則影形成於物與光源之間。”
“北洋,你很聰明,且舉一反三。”鬼麵具指著牆上的飛鳥投影說,“墨子還說,飛鳥之影未嚐動。因為我們看到的影子,隻是一瞬間所形成。影像從來不曾運動,唯有物體的運動連續不斷,生滅交替。”
“我們頭頂的這些平麵鏡、凹麵鏡、凸麵鏡還有水晶透鏡,都是墨子的研究成果?”
“不錯,以上在墨子的著作之中均有記載。”
說話之間,木鳶鎮墓獸的數麵鏡子交替了位置,穿過小孔投射在牆上的影像,又有了奇妙的變化——秦北洋看到一個倒立的鼓風箱,似是牛皮囊。此物在農村頗多,生火做飯,鐵匠生爐等等。
風箱的投影惟妙惟肖,兩個圓筒開始推拉,竟然噴射出黑色煙霧……再定睛一看,同樣也是影像。小時候在天津,每次正月十五逛廟會,秦北洋最愛看走馬燈,轉動起來,千變萬化。
此刻,地宮這麵牆上的影像,就是所謂“動畫”,近些年剛傳入中國沿海租界的電影院,上海人將之稱為“賽璐璐片”。
身處於死後世界的天上墓穴,秦始皇陵地宮的贗品之中,秦北洋眼前鋪滿流光溢彩。頭頂旋轉木鳶翅膀卷起的滾滾氣流,大大小小凹凸不平的鏡麵反光簡直刺瞎雙眼,宛如一場永不醒來的夢……“兩千三百年前,墨子就發明了最早的動畫?”
“那是基於墨子的光學與物理學研究。你看這個風箱,也是墨子發明的,主要用守城的戰爭,風箱可將有毒煙霧吹響攻城敵軍,是為人類最原始的活塞與氣缸的合成。”
秦始皇地宮的這麵牆上,再次出現一輛碩大的木車,布滿鋼鐵與木頭製作的弓弩,齊刷刷對準天空,萬箭齊發!這一幕,驚天地、泣鬼神。
盡管全是倒過來的,秦北洋仿佛被倒懸於天際,頭發倒豎,箭雨遮天蔽日,向著雙瞳飛來,直驚出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