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在一個小土坡上的瞭望塔上縱觀全局,這一處土坡是他精心挑選的地點,然後壘土而成,又在其上建了一座簡易的瞭望塔,為的就是能夠居高指揮。
今日決戰,對於孫策來說委實是天降大喜。
孫策隻有一個不完整的會稽郡,而劉封光是在江東,就已經全據了吳郡和丹陽郡兩個郡國,而且還有北地的支援,論持久戰,孫策是怎麽都不可能耗得贏對手的。
如果孫策處在劉封的位置上,根本不會興大兵南下,隻需在餘杭布置五六千精銳,在錢塘布置萬人軍隊,再配合以三四千精銳水軍,即可斷絕會稽軍任何反攻過江的企圖。
如此一來,隻需一年半載,會稽軍就會人疲糧盡,到那時候,恐怕都不需要錢塘江北的軍隊南下,會稽軍就會自行瓦解崩潰了。
尤其孫策還擔心後方,雖然他足足留了萬餘人的部隊在會稽,可這些軍隊裏有超過六成是會稽軍降兵,是經不起任何波瀾的。
所以孫策是急於求戰,若不是他實在沒有勝算,甚至都敢過江求戰。
現在劉封敢過江決戰,簡直是他夢寐以求的好事,自然全力準備,爭取一戰逆轉局勢。
孫策目視高順登岸,開始重整隊伍,等到隊列完整之後,朝著己方陣地開始前行。
孫策當即下了瞭望塔,土台上的眾將立刻迎了上來,將孫策圍在中間。
孫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程普身上,開口道:“程叔,你且帶騎兵出擊,務求阻撓高順所部的前進,若能打亂其所部則更好,但切忌不可冒險,以保全自身為上。”
孫策的態度很明確,他想要阻撓高順繼續前進,給征南軍後續過江的部隊拉扯出更大的空間。
騎兵無疑是執行這任務最好的選擇,隻是這支騎兵隊也是孫策心尖寶貝,所以特地叮囑了程普不可浪戰。
程普是孫策麾下極為稀有的騎兵將領,孫策自己的騎兵戰術都師承於程普,要不然他也不會把如此重要的部隊交到程普的手裏。
此戰,孫策幾乎集結了所有的家底,共有騎兵一千七百餘騎,他分作三隊,其中程普督七百騎為右隊,韓當督七百騎為左隊,而最後三百餘騎歸屬孫策直領。
此外,孫策還從查瀆寨中抽調回了兩千人,餘暨縣中的兵馬全部抽空,隻為同劉封一決雌雄。
程普抱拳接令道:“殄寇放心,普必依令而行!”
說完之後,程普當即領命而去,回歸本陣,然後帶著麾下騎兵傾巢而出,朝著高順疾馳而去。
隨後,孫策又對著黃蓋、芮良兩人下令道:“黃叔,文鸞,此戰以汝二人為先鋒,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把高順給我趕回江畔,汝等可能做到?”
芮良,字文鸞,其父芮祉和朱治一樣,不但出身士族,而且還是孫堅時代的老臣,並且比朱治更受孫堅重視,被舉為九江太守、吳郡太守。
弟弟芮玄在芮良戰死之後,繼承了芮良的部曲,在孫權稱帝時得封溧陽侯。
隻是父子三人能力比較一般,在孫策、孫權時代都不怎麽亮眼,可即便如此,一樣靠著身份名望做到了父子兩千石。
此時,芮良、芮玄兄弟倆正在孫策麾下效力,有部曲四千人,因為家財頗豐,所以士卒的裝備也比較優良。
此時,黃蓋、芮良二人一同抱拳躬身,大聲應道:“將軍勿憂,我等必為您擊破高賊!”
“善!”
孫策壯其誌氣,隨後又特地叮囑道:“不過兩位將軍切莫一戰而下,最好能夠留些”
隨後,黃蓋,芮良二人各領部下四千出陣,跟在程普之後,迎著高順的戰陣壓了上去。
此時,孫策手中還有騎兵一千餘騎,步兵近一萬九千人。
其中孫策親領六千三百人,麾下校尉陳武、袁雄分領兩千步兵,另有三百餘騎兵為孫策近衛。
除此以外,韓當領有七百騎、孫靜父四人領富春族兵四千人,朱治領故鄣族兵四千人,孫脩領兩千人,其中半數為孫輔過江幸免於難的部曲。
另宋謙、呂岱各領部曲四千人。
孫策開始時就一口氣砸過去了九千大軍,其中不但包括程普的七百鐵騎,黃蓋也素有驍勇善戰之名,芮良雖不如黃蓋善戰,但麾下士卒的裝備卻是猶有勝之。
以戰場的寬度,孫策其實還可以再投入四千人,如此一來,將能從兩麵包抄高順,甚至將對方包圍起來。
但孫策要的並不是一口氣吃掉高順,能不能成功姑且不論,孫策更擔心會導致劉封罷兵。
劉封雖然年紀不大,卻名聲極高,他孫策也算是少年英豪,可跟劉封一比,那可真是相差甚遠。
孫策在劉封手裏可謂是吃足了苦頭,廣陵姑且不提,光是這些年劉封無處不在的壓迫,就讓孫策在江東的擴張之路走的極其不順,像是有一隻幕後黑手在搓揉他似的,讓他深陷泥潭,擺脫不能。
天知道他收到張紘被劉備所征辟時的感受,他可是在張紘那裏花了整整四年時間軟磨硬泡,才讓對方鬆口,給他出了一些極為有用的主意的。
他還想趁熱打鐵,一旦在江東做出點成績,就把張紘請過江來,結果張紘直接就被劉備給征辟走了。
至於在吳地乃至整個江東的征辟也是極其不順,尤其是周瑜對他的態度也有轉變。
孫策從來不否認自己和周瑜的友情是真摯的,兩個人確實意氣相投,興趣相似。
可孫策卻知道,周家拉攏自己的心思是相當下作的,就和袁術沒有區別。
最初的時候,周家是希望自己給他們當狗,為他們的名聲地位財產而戰。
直到自己一戰而下廬江之後,周家的態度才有了些許的改變。
可問題是,我孫策可是孫文台的兒子,虎父焉能有犬子?
而且交往越深,孫策越能看出周瑜的才幹和抱負。
周瑜實有不下於自己的宏圖與俊才,所以孫策才會對他又忌憚又欽佩,隻是原本孫策以為周瑜可以欺之以方,想要周瑜幫他說服周尚背棄劉繇,助力他拿下牛渚。
明明周瑜一開始已經答應了他,並且親自從舒縣趕到了宛陵,可後來整整半年都沒有動靜,著實讓人疑惑不解,後來幹脆連書信都變少了。
直到聽說周瑜已經在劉封麾下效力之後,孫策才有恍然之感。
如今,孫策已經把劉封視為平生第一大敵。
眼下對手頭腦犯渾,居然敢越江來攻。
孫策要的是給劉封致命一擊,至不濟也得給對方一個重創。
高順不過四千部曲,縱然全殲,又有什麽意義?
劉封少這四千人嗎?
若是因為這四千人就嚇醒了劉封,不再猖狂過江,那自己就是失敗者。
所以孫策才會下達了如此古怪的命令,既要擊破高順,讓對方潰退到江畔,卻又不能徹底解決對方。
孫策的目的,就是勾引劉封源源不斷的派兵來救援高順,讓他能夠分而食之,然後繼續逼迫劉封繼續投入新的兵員。
隻有這樣,才能一舉重創對方。
劉封占領吳郡不過寥寥數月,一旦損失了兵力優勢,孫策覺得自己收複失地隻會更快。
得到命令之後的程普一馬當先,帶領騎兵中速而出,以雙蹄音的方式迅速接近高順所部。這種速度能夠保持時速13公裏的速度,而且還能保留大量的馬力。
所謂雙蹄音,就是你在馬匹奔跑的時候,隻能聽到兩聲馬蹄落地的聲音。
僅僅隻是一盞茶多一點的時間,程普所帶的騎兵已經衝到了高順不足一裏地的距離。
高順當即發出命令,士卒令行禁止的停了下來,稍稍整理了一下微微淩亂的隊伍之後,第一排的士卒拉開一定距離,隨後舉起了手中一人身高的塔盾,然後將下麵的尖槽插入地麵作為穩固的支撐點。
同時,從這些士卒拉開的距離中間,走出了第二排的士卒,人人手中持著弓弩,走出隊列五步後停下,然後半蹲了下來,抬起手中弓弩,瞄準程普所部。
最後,又有一列士卒跟在弓弩手之後走到了盾手前麵,手裏持著長弓。
這些士卒並沒有急著張弓,而是先抽出了背後箭囊中的箭矢,將其中的五根插到腳前的地麵上,然後左手持弓,右手虛張,目光緊盯著騎兵,耳朵的注意力卻是集中在了軍官的身上,等候對方發布命令。
軍陣的變幻僅僅不過幾個須臾的功夫,過程之中隻有軍官的指揮下令聲,並沒有其他的雜音,可見高順練兵之能。
其實劉封手中的船隻非常多,全力之下,一波輸送過萬軍隊上岸其實是沒有難度的。
隻是劉封因為其他的原因,導致他目前最多隻能輸送六千人。
在開戰之前,劉封就與高順仔細討論過。
高順覺得與其多帶兩千人,不如給他補充大量的盾牌、長柄武器以及弓弩箭矢。
有充足的弓弩箭矢,他有信心可以獨立死守一個時辰以上,而劉封軍從上船開始到抵達對岸登陸,隻需要三刻鍾的時間。
在劉封確認時,高順甚至願意立下軍令狀,因此劉封選擇了相信對方。不但額外抽調了三百張弩、兩百張強弓給他,還特地又給他增調了兩百弓手。
除此以外,還給了五百麵一人高的塔盾,一千五百柄長戟,各類箭矢五萬支,以及三百套鐵甲。
對於劉封如此鼎力支持,高順心中萬分感激,對任務也是信心十足。
在高順的指揮之下,軍陣變化完畢,遠處的程普正打算觀察一下之後,先試探一次側擊。
此時的騎兵作戰,衝鋒並不是常有的事情,大部分情況都是突襲未有列陣的敵人,以及橫掃失去陣型的敵人。
非要在正麵和列陣步兵衝陣的,往往都是十分緊急的情況,或是勝負一錘定音,或是挽狂瀾於既倒,都是極為關鍵,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使用的戰術。
程普此時心裏所想的,卻是騷擾。
因為高順在行軍的時候,就保持著完整的陣型,隨時能夠轉入臨戰之中。
畢竟這是正麵決戰了,可不是普通行軍,而且選定的決戰場地也是足夠的空曠,戰場的寬度足以保證高順能夠以戰陣陣型進行行軍。
看著高順的戰陣,程普勒馬皺眉,沒想到對方變陣如此之快,顯然是對騎兵騷擾早有預計。更讓程普感到針對的是那大量的弓弩,顯然是對程普他們早有防備了。
絕大部分的騎弓不論是在威力上,還是射程上,都是沒法和步弓相比的,若是此時硬上,肯定是要被那麽多弓弩教做人的。
程普皺著眉頭,遲遲沒有下令側擊。
騎兵側擊戰法,主要就是以高速激動,然後朝著步兵戰陣拋射箭矢,以達到騷擾和殺傷的效果。
可現在別人的弓弩都擺到臉上了,現在再過去可就太不值得了。
別說交換比上會很吃虧了,哪怕是一比一的交換比,自己這一邊可是騎卒,那也血虧到姥姥家了。
不過程普也是老將,很是穩重,見到沒有戰機了,也不強行行動,而是撤退到一旁。
他隻要不動,最少孫策給的任務是完成了。
隻要有程普這一隊騎兵在一旁虎視眈眈,高順就不敢再撤陣前行了。
如今,高順隻是前行了一裏多地,這個位置還是相當尷尬的,不能說沒有空間,但這空間著實不大。
高順處在陣中,冷冷的看了眼程普,隨後又把目光投到遠處正朝著自己靠近的黃蓋、芮良的戰陣,知道已經沒法繼續前進了,索性再下命令,將方陣轉換成了圓陣。
弓手重新回到陣內,從內裏又湧出了一隊盾牌兵,連同著原先的盾牌兵構成了一個圓形,看來是打定主意要堅守待援了。
黃蓋很快就接到了程普派去的傳騎,得知了高順所部的應對之後,反而壓住了陣腳,放緩了進軍速度。
之前急行軍,其實是很消耗士卒體力的,畢竟雙方已經臨陣了,戰卒可都是已經披甲完畢了再動身的。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擔心高順的進軍速度太快。
現在高順已經被程普給釘住了,那自己和芮良就沒必要那麽趕了,正好可以給士卒緩上一口氣。
程普雖然釘住了對方,可也失去了攻擊的機會,下麵的惡戰還得靠他們步兵。
今日決戰,對於孫策來說委實是天降大喜。
孫策隻有一個不完整的會稽郡,而劉封光是在江東,就已經全據了吳郡和丹陽郡兩個郡國,而且還有北地的支援,論持久戰,孫策是怎麽都不可能耗得贏對手的。
如果孫策處在劉封的位置上,根本不會興大兵南下,隻需在餘杭布置五六千精銳,在錢塘布置萬人軍隊,再配合以三四千精銳水軍,即可斷絕會稽軍任何反攻過江的企圖。
如此一來,隻需一年半載,會稽軍就會人疲糧盡,到那時候,恐怕都不需要錢塘江北的軍隊南下,會稽軍就會自行瓦解崩潰了。
尤其孫策還擔心後方,雖然他足足留了萬餘人的部隊在會稽,可這些軍隊裏有超過六成是會稽軍降兵,是經不起任何波瀾的。
所以孫策是急於求戰,若不是他實在沒有勝算,甚至都敢過江求戰。
現在劉封敢過江決戰,簡直是他夢寐以求的好事,自然全力準備,爭取一戰逆轉局勢。
孫策目視高順登岸,開始重整隊伍,等到隊列完整之後,朝著己方陣地開始前行。
孫策當即下了瞭望塔,土台上的眾將立刻迎了上來,將孫策圍在中間。
孫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程普身上,開口道:“程叔,你且帶騎兵出擊,務求阻撓高順所部的前進,若能打亂其所部則更好,但切忌不可冒險,以保全自身為上。”
孫策的態度很明確,他想要阻撓高順繼續前進,給征南軍後續過江的部隊拉扯出更大的空間。
騎兵無疑是執行這任務最好的選擇,隻是這支騎兵隊也是孫策心尖寶貝,所以特地叮囑了程普不可浪戰。
程普是孫策麾下極為稀有的騎兵將領,孫策自己的騎兵戰術都師承於程普,要不然他也不會把如此重要的部隊交到程普的手裏。
此戰,孫策幾乎集結了所有的家底,共有騎兵一千七百餘騎,他分作三隊,其中程普督七百騎為右隊,韓當督七百騎為左隊,而最後三百餘騎歸屬孫策直領。
此外,孫策還從查瀆寨中抽調回了兩千人,餘暨縣中的兵馬全部抽空,隻為同劉封一決雌雄。
程普抱拳接令道:“殄寇放心,普必依令而行!”
說完之後,程普當即領命而去,回歸本陣,然後帶著麾下騎兵傾巢而出,朝著高順疾馳而去。
隨後,孫策又對著黃蓋、芮良兩人下令道:“黃叔,文鸞,此戰以汝二人為先鋒,我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把高順給我趕回江畔,汝等可能做到?”
芮良,字文鸞,其父芮祉和朱治一樣,不但出身士族,而且還是孫堅時代的老臣,並且比朱治更受孫堅重視,被舉為九江太守、吳郡太守。
弟弟芮玄在芮良戰死之後,繼承了芮良的部曲,在孫權稱帝時得封溧陽侯。
隻是父子三人能力比較一般,在孫策、孫權時代都不怎麽亮眼,可即便如此,一樣靠著身份名望做到了父子兩千石。
此時,芮良、芮玄兄弟倆正在孫策麾下效力,有部曲四千人,因為家財頗豐,所以士卒的裝備也比較優良。
此時,黃蓋、芮良二人一同抱拳躬身,大聲應道:“將軍勿憂,我等必為您擊破高賊!”
“善!”
孫策壯其誌氣,隨後又特地叮囑道:“不過兩位將軍切莫一戰而下,最好能夠留些”
隨後,黃蓋,芮良二人各領部下四千出陣,跟在程普之後,迎著高順的戰陣壓了上去。
此時,孫策手中還有騎兵一千餘騎,步兵近一萬九千人。
其中孫策親領六千三百人,麾下校尉陳武、袁雄分領兩千步兵,另有三百餘騎兵為孫策近衛。
除此以外,韓當領有七百騎、孫靜父四人領富春族兵四千人,朱治領故鄣族兵四千人,孫脩領兩千人,其中半數為孫輔過江幸免於難的部曲。
另宋謙、呂岱各領部曲四千人。
孫策開始時就一口氣砸過去了九千大軍,其中不但包括程普的七百鐵騎,黃蓋也素有驍勇善戰之名,芮良雖不如黃蓋善戰,但麾下士卒的裝備卻是猶有勝之。
以戰場的寬度,孫策其實還可以再投入四千人,如此一來,將能從兩麵包抄高順,甚至將對方包圍起來。
但孫策要的並不是一口氣吃掉高順,能不能成功姑且不論,孫策更擔心會導致劉封罷兵。
劉封雖然年紀不大,卻名聲極高,他孫策也算是少年英豪,可跟劉封一比,那可真是相差甚遠。
孫策在劉封手裏可謂是吃足了苦頭,廣陵姑且不提,光是這些年劉封無處不在的壓迫,就讓孫策在江東的擴張之路走的極其不順,像是有一隻幕後黑手在搓揉他似的,讓他深陷泥潭,擺脫不能。
天知道他收到張紘被劉備所征辟時的感受,他可是在張紘那裏花了整整四年時間軟磨硬泡,才讓對方鬆口,給他出了一些極為有用的主意的。
他還想趁熱打鐵,一旦在江東做出點成績,就把張紘請過江來,結果張紘直接就被劉備給征辟走了。
至於在吳地乃至整個江東的征辟也是極其不順,尤其是周瑜對他的態度也有轉變。
孫策從來不否認自己和周瑜的友情是真摯的,兩個人確實意氣相投,興趣相似。
可孫策卻知道,周家拉攏自己的心思是相當下作的,就和袁術沒有區別。
最初的時候,周家是希望自己給他們當狗,為他們的名聲地位財產而戰。
直到自己一戰而下廬江之後,周家的態度才有了些許的改變。
可問題是,我孫策可是孫文台的兒子,虎父焉能有犬子?
而且交往越深,孫策越能看出周瑜的才幹和抱負。
周瑜實有不下於自己的宏圖與俊才,所以孫策才會對他又忌憚又欽佩,隻是原本孫策以為周瑜可以欺之以方,想要周瑜幫他說服周尚背棄劉繇,助力他拿下牛渚。
明明周瑜一開始已經答應了他,並且親自從舒縣趕到了宛陵,可後來整整半年都沒有動靜,著實讓人疑惑不解,後來幹脆連書信都變少了。
直到聽說周瑜已經在劉封麾下效力之後,孫策才有恍然之感。
如今,孫策已經把劉封視為平生第一大敵。
眼下對手頭腦犯渾,居然敢越江來攻。
孫策要的是給劉封致命一擊,至不濟也得給對方一個重創。
高順不過四千部曲,縱然全殲,又有什麽意義?
劉封少這四千人嗎?
若是因為這四千人就嚇醒了劉封,不再猖狂過江,那自己就是失敗者。
所以孫策才會下達了如此古怪的命令,既要擊破高順,讓對方潰退到江畔,卻又不能徹底解決對方。
孫策的目的,就是勾引劉封源源不斷的派兵來救援高順,讓他能夠分而食之,然後繼續逼迫劉封繼續投入新的兵員。
隻有這樣,才能一舉重創對方。
劉封占領吳郡不過寥寥數月,一旦損失了兵力優勢,孫策覺得自己收複失地隻會更快。
得到命令之後的程普一馬當先,帶領騎兵中速而出,以雙蹄音的方式迅速接近高順所部。這種速度能夠保持時速13公裏的速度,而且還能保留大量的馬力。
所謂雙蹄音,就是你在馬匹奔跑的時候,隻能聽到兩聲馬蹄落地的聲音。
僅僅隻是一盞茶多一點的時間,程普所帶的騎兵已經衝到了高順不足一裏地的距離。
高順當即發出命令,士卒令行禁止的停了下來,稍稍整理了一下微微淩亂的隊伍之後,第一排的士卒拉開一定距離,隨後舉起了手中一人身高的塔盾,然後將下麵的尖槽插入地麵作為穩固的支撐點。
同時,從這些士卒拉開的距離中間,走出了第二排的士卒,人人手中持著弓弩,走出隊列五步後停下,然後半蹲了下來,抬起手中弓弩,瞄準程普所部。
最後,又有一列士卒跟在弓弩手之後走到了盾手前麵,手裏持著長弓。
這些士卒並沒有急著張弓,而是先抽出了背後箭囊中的箭矢,將其中的五根插到腳前的地麵上,然後左手持弓,右手虛張,目光緊盯著騎兵,耳朵的注意力卻是集中在了軍官的身上,等候對方發布命令。
軍陣的變幻僅僅不過幾個須臾的功夫,過程之中隻有軍官的指揮下令聲,並沒有其他的雜音,可見高順練兵之能。
其實劉封手中的船隻非常多,全力之下,一波輸送過萬軍隊上岸其實是沒有難度的。
隻是劉封因為其他的原因,導致他目前最多隻能輸送六千人。
在開戰之前,劉封就與高順仔細討論過。
高順覺得與其多帶兩千人,不如給他補充大量的盾牌、長柄武器以及弓弩箭矢。
有充足的弓弩箭矢,他有信心可以獨立死守一個時辰以上,而劉封軍從上船開始到抵達對岸登陸,隻需要三刻鍾的時間。
在劉封確認時,高順甚至願意立下軍令狀,因此劉封選擇了相信對方。不但額外抽調了三百張弩、兩百張強弓給他,還特地又給他增調了兩百弓手。
除此以外,還給了五百麵一人高的塔盾,一千五百柄長戟,各類箭矢五萬支,以及三百套鐵甲。
對於劉封如此鼎力支持,高順心中萬分感激,對任務也是信心十足。
在高順的指揮之下,軍陣變化完畢,遠處的程普正打算觀察一下之後,先試探一次側擊。
此時的騎兵作戰,衝鋒並不是常有的事情,大部分情況都是突襲未有列陣的敵人,以及橫掃失去陣型的敵人。
非要在正麵和列陣步兵衝陣的,往往都是十分緊急的情況,或是勝負一錘定音,或是挽狂瀾於既倒,都是極為關鍵,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使用的戰術。
程普此時心裏所想的,卻是騷擾。
因為高順在行軍的時候,就保持著完整的陣型,隨時能夠轉入臨戰之中。
畢竟這是正麵決戰了,可不是普通行軍,而且選定的決戰場地也是足夠的空曠,戰場的寬度足以保證高順能夠以戰陣陣型進行行軍。
看著高順的戰陣,程普勒馬皺眉,沒想到對方變陣如此之快,顯然是對騎兵騷擾早有預計。更讓程普感到針對的是那大量的弓弩,顯然是對程普他們早有防備了。
絕大部分的騎弓不論是在威力上,還是射程上,都是沒法和步弓相比的,若是此時硬上,肯定是要被那麽多弓弩教做人的。
程普皺著眉頭,遲遲沒有下令側擊。
騎兵側擊戰法,主要就是以高速激動,然後朝著步兵戰陣拋射箭矢,以達到騷擾和殺傷的效果。
可現在別人的弓弩都擺到臉上了,現在再過去可就太不值得了。
別說交換比上會很吃虧了,哪怕是一比一的交換比,自己這一邊可是騎卒,那也血虧到姥姥家了。
不過程普也是老將,很是穩重,見到沒有戰機了,也不強行行動,而是撤退到一旁。
他隻要不動,最少孫策給的任務是完成了。
隻要有程普這一隊騎兵在一旁虎視眈眈,高順就不敢再撤陣前行了。
如今,高順隻是前行了一裏多地,這個位置還是相當尷尬的,不能說沒有空間,但這空間著實不大。
高順處在陣中,冷冷的看了眼程普,隨後又把目光投到遠處正朝著自己靠近的黃蓋、芮良的戰陣,知道已經沒法繼續前進了,索性再下命令,將方陣轉換成了圓陣。
弓手重新回到陣內,從內裏又湧出了一隊盾牌兵,連同著原先的盾牌兵構成了一個圓形,看來是打定主意要堅守待援了。
黃蓋很快就接到了程普派去的傳騎,得知了高順所部的應對之後,反而壓住了陣腳,放緩了進軍速度。
之前急行軍,其實是很消耗士卒體力的,畢竟雙方已經臨陣了,戰卒可都是已經披甲完畢了再動身的。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擔心高順的進軍速度太快。
現在高順已經被程普給釘住了,那自己和芮良就沒必要那麽趕了,正好可以給士卒緩上一口氣。
程普雖然釘住了對方,可也失去了攻擊的機會,下麵的惡戰還得靠他們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