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聽聞自己的名字,高順有些驚訝的抬起頭,正看見劉封一臉欣賞的看著自己。


    高順趕忙起身,一路碎步走到劉封跟前下拜。


    劉封虛扶了一把,隨後勉勵道:“孝父為我過江先鋒,以一部之力,力抗孫軍主力圍攻,多次擊退程普、黃蓋、宋謙、芮良、袁雄所部的圍攻,可謂是堅如磐石,為我軍過江爭取了時間,掩護了後續部隊的過江和展開。”


    劉封從案幾上挑選出一卷帛書,遞給高順。


    “此當為奇功!”


    眾將當即嘩然。


    奇功雖然次於首功,但首功可就隻有一個。


    因此,奇功應該才是常規狀態下的諸功之最,高順此役居然能得奇功,當真是讓諸將又驚又羨。


    不過大家也都是帶老了兵的人,沒幾個新人。


    仔細想想,高順這一仗確實有夠危險,可以說在過江的這四個時辰裏,幾乎無時無刻不是徘徊在全軍覆沒的邊緣上。


    如果一開始,孫策還想用高順所部釣魚,而存著留高順所部一口氣的心思。


    可等到賈逵登陸之後,高順所部受到的壓力可就是空前強大了。


    當時從孫策到程普、黃蓋等人,無一不是想要先吃掉高順,再以賈逵為誘餌繼續釣魚。


    哪怕趙雲出現在孫軍背後如此危急的時刻,孫策親軍之中,仍有袁雄一部兩千人在參與圍攻高順,可見高順處境之慘烈嚴酷。


    諸將心中想想,都覺得換上自己都未必能堅持的下來。


    如此一來,諸將望向高順的目光中,已經多了一絲欽佩。


    高順的性格和趙雲比較像,都是那種輕功重義的個性,高順武力上不如趙雲,但謀略上卻是伯仲之間,兩人都有大智。


    高順對呂布幾次關鍵性的勸諫,呂布但凡聽取一次,處境都會好上許多。而趙雲也是如此,入蜀之後的兩次建言,盡顯趙雲戰略格局和眼光之高。


    簡單來說,高順可以看成是趙雲的下位替代,而且是那種差距相當小的替代品。尤其是在忠誠這一塊上,高順和趙雲如出一轍,這也是為什麽劉封對他很是喜愛,大力提拔的原因之一。


    高順果然如趙雲一樣,也想要謙詞推拒。


    劉封卻是笑著擺了擺手:“孝父,汝意是指責本將軍斷事不公乎?”


    高順聞言,竟大驚失色,趕忙伏地辯解道:“將軍通達明理,遠見卓識,處事公正嚴明,俱所周知,無人不服,順欽佩萬分,安敢對此有異。”


    高順如今對劉封可謂忠心耿耿,身為外將,又是半路被迫相投,再加上既非河北幽州人,又不是徐州本地人,按照道理來說,高順理應是毫無前途可言的。


    看看他在呂布集團裏的坎坷,那才是高順理應得到的待遇。


    可自從跟隨劉封以來,高順從來不曾感覺到自己有被排擠輕視,相反,劉封對他可謂是另眼相看,十分敬重,追隨劉封不過年餘,如今也是堂堂一部實權校尉。


    此番與江東孫氏決戰,高順更是得到劉封看重,力排眾議,出任先鋒。同時,劉封還特地調撥了一批包括鐵甲、塔盾、勁弩在內的珍貴軍械,隻為助他建功立業。


    如此國士相待,高順恨不能立時就為劉封而死,哪裏還敢對他有分毫不敬?


    因此,雖然劉封語氣之中並沒有任何責怪,反而帶著滿滿的戲謔調侃之意,高順卻依舊誠惶誠恐的解釋起來,他如此作態,並非是為了他自己的前途,實是不想讓劉封對他有半點失望。


    高順的舉動自然逃不過劉封的眼睛,後者心中很是高興,卻故作不悅道:“既然如此,為何不受我定之功?”


    高順聞言,沉默片刻,叩首道:“順安敢如此,謹從將軍之命。”


    劉封這才轉嗔做喜,轉出案幾扶起高順,勉勵道:“善,君之才能,我素知之,不宜妄自菲薄。”


    高順退下之後,不少人目光若有所思。


    譬如周瑜、陸遜、賈逵等人。


    這幾個都是機敏通達之人,劉封對高順的器重自然是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劉封至此已經定了首功和奇功,在座諸將卻是毫無異議。


    一來劉封的威望已經足以震懾諸將,讓諸將俯首聽命,二來也是趙雲和高順的戰功的確足以服眾。


    隻是堂上諸將仍以熱切的目光望著劉封,希冀還能有奇功頒發。


    然而可惜的是,劉封接下來所定最高的功勳,也隻是一等功了。


    接下來,劉封定徐晃、甘寧、賈逵三人為一等功,太史慈、董襲、周瑜、周賓四人俱為二等功,餘眾參戰立功者,皆為三等功。


    對於劉封的評定,眾人沒有異議。


    當晚,劉封設宴款待諸將,諸將開懷暢飲,通宵達旦,俱歡樂而歸。


    次日午後,趙雲、太史慈、周瑜、賈逵、陸遜、顧雍、虞翻、賀齊等人被劉封召集起來。


    入堂上後,隻見王朗正端坐於劉封之側,諸人目光都在他身上徘徊了片刻。


    此時王朗仍然是朝廷所拜的會稽太守,擁有最大的法理性,即便是劉封也不能無視對方。


    不過王朗這個人才學很好,注重經典,博學多聞,私德也算不錯,當得上名士一稱。


    可這個人的骨頭其實是比較軟的,他平生最有血性的一次,也就是在會稽士族豪強們的支持下,力抗孫策半年多,高遷屯戰敗之後,寧可浮海逃跑,也不肯投降。


    之所以會這樣,本質還是王朗服從體製和權威,王朗效忠於大漢和日後效忠於大魏,甚至坐視司馬家架空曹魏,本質其實是一回事。


    這樣的王朗,劉封自然不是很看得起對方,畢竟劉封自己不重經典,王朗又不是死忠的個性,自然入不了劉封的眼界。


    隻是誰讓對方現在是會稽太守呢?


    而且還是一個在會稽郡擁有很大名望,名聲很好的太守。


    隻要王朗表態支持劉封,那在後續收複各縣邑,以及動員各縣邑提供糧草物資上,無疑會大大減輕劉封的壓力。


    “諸君,如今孫賊已經不足為懼,反手可覆。”


    劉封開口道:“今日召爾等前來,乃是商議會稽之事。”


    此時,劉封已經放了朱治前往山陰說降孫家,開出的條件是孫家子弟一並送入洛都受審。


    若是孫策願降,也可以依照此例而行,但機會隻有一次。


    朱治領命而行,於三日前就離開了餘暨縣,帶著三十餘親兵前往山陰。


    淩操將淩統托付於劉封帳下,親自保護朱治前往山陰。


    朱治苦勸不得,隻能帶上了他。


    此番劉封議事,乃是要接管會稽之權。


    會稽總共十四個縣邑,北會占了三分之二多,這一次除了諸暨縣外,在山陰城破之後,盡數投降於孫策麾下。


    如今劉封大勝而來,不論是從立威的角度,還是從實利的角度,他都不可能放過這些人。不但各縣的縣令、縣長、縣丞、主簿統統要撤,就是給孫策獻上糧草物資的也要受到懲罰。


    劉封這次是鐵了心,要以王朗之名義,好好收拾一遍會稽了。


    “我意護送王太守回山陰,以虞仲翔為主簿、賀齊為都尉,再分派各將暫兼各縣事務,排查孫家餘孽。”


    劉封神色轉冷道:“王太守在前方血戰不支,仍死守山陰,以待王師。可會稽郡內的名族高門焉有骨氣?竟不戰而降,屈膝於孫賊,本將軍必要重重追究此責,除惡務盡!”


    “謹遵將軍之令!”


    堂中諸將神情一振,連忙拱手拜倒。


    反倒是虞翻和賀齊臉色大變,麵麵相覷起來。


    賀家雖然已經被滅了,可賀齊的母族、妻族卻仍然無事,而且眼下山陰城內的消息也傳了出來,周家是因為誓死抵抗孫策不從而被族誅,可賀家卻是因為和孫策談條件談崩了才被抓了典型。


    至於虞家,倒是受了虞翻的牽連,很是冤枉,最詭異的是,虞翻本家卻是在餘姚縣平安無事,遭殃的反而是虞家在山陰的分家。


    如此一來,虞翻和賀齊都有些難堪。


    尤其是虞翻,餘姚也是不戰而降的縣邑之一,一樣給孫策供應了近十萬石的糧食以及其他各類軍械物資。


    他們倆有些摸不著劉封的態度。


    如果說劉封看不上他們,這也不可能直接把他們安排成王朗的左膀右臂,一個幾乎可以替代郡守處理郡中事務,一個掌握了全郡國的軍事力量,代郡守行軍權。


    可以說隻要虞翻和賀齊聯手,那王朗真就是一個人形印章了。


    可若是真的看重他們,那自然可以通過他們來安撫招攬會稽高門。


    虞翻和賀齊敢用項上人頭擔保,隻要劉封肯開金口,都不用玩禮賢下士那一套,會稽高門貴族就願意主動投效於他,為他效力。


    錢塘江一戰實在太過震撼人心了。


    虞翻、賀齊皆自視甚高,尤其是在軍事一道,都是極有自信的。


    虞翻為王朗平定山越賊,賀齊多次在會稽擔任縣長,平定各地叛亂,這都證明了他們有不俗的軍事才能。


    可錢塘江之戰堪稱神仙戰,完全突破了虞翻和賀齊的思想,他們從來沒想過打仗還能這麽打。


    雖然這一戰,損失了不少船隻,可所有的艨艟和大部分的走舸都隻是擦傷和輕微傷,隻需要維護一下就能重新投入使用。


    隻有少數運氣很差的走舸因為撞上了石頭硬物之類的東西,導致船體受損,需要大修或者幹脆放棄。


    可這些代價卻換來的卻是整場戰役的勝利,不但大大減少了精銳士卒們的傷亡,還打了一場極為罕見的殲滅戰。


    其實整個三國時期,最常見的就是擊潰戰了,殲滅戰極其少見。


    別看官渡之戰時,曹操全殲了袁紹的絕大部分兵力,可那真就是袁紹硬往曹操嘴裏送的。


    那時候袁紹早已經昏了頭了,再加上郭圖在旁繼續以私廢公,這才使得袁紹全軍覆沒。


    不然按照正常決斷來進行操作的話,成功撤退個七八萬人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劉封一戰全滅孫軍三萬大軍,幾乎全是戰兵,這含金量之高,虞翻、賀齊是真發自肺腑的服氣了。尤其劉封還是個北地人,居然能用兵到如此境界,當真是如淮陰侯所言的那般,以天地山川河流為兵了。


    虞翻、賀齊心裏甚至出現了一點點詭異的想法,如果劉封不是如此幹淨利落的滅了孫策所有精銳主力,恐怕也不會如此高調的要整肅會稽諸縣吧?


    眼下就是看準了哪怕會稽諸縣高門豪族們發了瘋,全都拚死為孫策效力,失去了精銳主力和多年積累的軍官團,孫策也是毫無翻盤的可能了。


    而這一切,僅僅隻會讓劉封的清洗來的更加凶狠徹底。


    “諸縣縣令、縣長,縣丞以及百石以上官吏盡數下獄,視為叛逆,送入洛都,聽候天子發落。”


    劉封繼續下著命令:“其人家產,盡數封存,充為軍費。”


    “將軍!”


    虞翻、賀齊這下可真坐不住了,縣令、縣長、縣丞這些也就罷了,這都是朝廷任命的流官,雖然其中不乏也是會稽本地人,但畢竟人數較少。


    可百石以上官吏那可就不對勁了,從主簿、功曹開始,到各個曹掾,那可都是本地士族豪強的自留地。


    別看這些官吏都是百石到幾百石,可他們的權力卻是相當的大,別看縣令、縣長發號施令,可真正想要做事,還是得靠他們。


    而這些人出身越來越的出自士族豪強,強大的背景和後台,使得他們的權力更加膨脹,甚至敢和長官放對。


    中原的情況還好一些,因為中原士族多,豪強少,而且士族上達天聽,朝中都有大官親緣,所以豪強不敢太過放肆,除非搭上了宦官那條路,否則還是不敢對士族有所不敬的。


    可會稽這邊就不一樣了,這些人不但背景硬實,還跟山越南蠻勾結,不高興了立刻給你來一場即興造反都是大有可能的。


    最多到時候把一切責任推到山越、南蠻的頭上,然後往大山裏一躲,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可虞翻、賀齊卻是明白,這都是老黃曆了,應付大漢朝廷或許可以,但想應付劉封,那可就是癡人說夢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父劉玄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網文老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文老大爺並收藏我父劉玄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