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明年開始,要持續兩年的大旱災,劉封就忍不住牙根發酸。


    之前劉封遲遲不願意進攻袁術,和劉備、魯肅、劉曄,陳登等人討論戰略方向問題的時候,始終強調先製江東,後取江北,其中根本原因就是這次持續兩年多的旱情。


    當時劉備隻有徐州四個郡國,彭城等於是白地,糧食產量雖經過劉封不懈的屯田以及鼓勵桑農,下沉式管理而得到不小的增量。


    可這點糧食的增量在這場淮泗大旱麵前,隻能說是杯水車薪。


    劉封有救人之心,卻沒有救人之能,隻能忍痛選擇放棄。


    可現在情況截然不同了,這一年多以來,徐州的屯田得到了更大的推動,收攏安置了數十萬流民。


    這些流民的稅賦貢獻幾乎抵得上百萬之眾。


    原因無非幾點,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沒有中間商。


    這些流民都是被徐州安置在彭城、下邳、東海等郡國中,這裏有大片的無人區,有足夠的土地來安置他們,卻沒有當地的士族豪強的盤剝。


    這樣一來,哪怕名義上的賦稅比起民戶來要沉重,可實際上他們的負擔反而更輕了。


    其次,這些流民中的管理者都是劉封挑選出來的人手,掌控在劉封手中,錢糧產出的數據真實且有效,無疑又少了一層剝削。


    最重要的是,這些流民能夠活到現在,絕大部分都是身強體壯的青年,是珍貴的勞動力,投資他們立刻就能得到回報,而且還是極其豐厚的。


    除去流民帶來的大量產出外,荊州和徐州的長江貿易也帶來了大量的糧食盈餘。


    徐州出售的霜糖、雪鹽,鹹魚、海帶、珍珠等等,都是利潤極高,銷路堅挺,而且市場廣泛的商品。


    尤其是霜糖、雪鹽這兩個拳頭產品,對於劉表來說是又愛又恨。


    這兩樣東西在給徐州帶去大量糧食的同時,也給劉表的私人府庫中送入了源源不斷的財貨。


    實際上當劉表得知劉備被天子拜為驃騎大將軍,並委以重任,都督徐、豫、揚三州事的時候,他就心生忌憚,想要斷絕糧食輸出了。


    可問題就在於,劉表想要斷絕糧食輸出,可他卻不舍得徐州的各項商品。


    偏偏徐州就隻要糧食。


    當然了,徐州也不是其他東西全都不要,如果荊州願意拿出鐵質甲胄、農具、器械、兵器、藥材、戰馬等重要戰略物資的話,徐州也願意交換。


    可跟糧食比起來,上麵所說的那些無疑更加重要。


    哪有為了糧食,而舍棄更為珍貴重要的東西的?


    這豈不就是舍本逐末了嗎?


    最後,看著源源不斷送入府庫的財貨珍寶,以及這些財貨能買到的甲胄軍械,奇珍異寶,劉表最終還是沒能狠下心斷了這條商路。


    其實,劉表也不是沒有嚐試過,他借口糧食不濟,想要壓一壓成交量。


    隨後他震驚的發現,他放棄掉的成交量,瞬間就讓蒯、黃兩家給吃了。


    這樣一來,劉表是又氣又急,卻也無可奈何。


    蒯家掌控了荊州上下的大小官吏,離開了蒯家的輔助,劉表就連收稅都要出問題。


    至於黃家,那就更不得了了。


    不論是從交情出發,還是從合作的時間上來看,黃家無疑都是後來者。


    在劉表入荊州之前,作為荊州土著的黃家和他之間的關係普通,並沒有深交。而且和蒯家、蔡家不一樣,黃家在朝廷中樞有自己的代言人,那就是黃琬。


    黃琬這個人其實相當厲害,而他的曾祖父更是名列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溫衾”的黃香。


    黃香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這短短一句話,你就可以看出黃家當時的權勢有多牛逼了。


    一個九歲的孩童,給老爹打個扇子,暖個床被,居然能名揚洛陽,號為天下無雙。


    黃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尤其在江夏的影響力,那更是根深蒂固,強的恐怖。


    因此,在劉表入襄陽之後,經蒯、蔡、龐三家的中介,也和黃家搭上了關係,當時為首的就是黃祖。


    黃祖不但射殺了孫堅,救了劉表的性命,此刻更是掌握了江夏大權,麾下水軍之強,幾為天下之最。


    長江水道都在黃家的掌控下,吃你點蛋糕,你敢吱聲嗎?


    更別說這蛋糕還是你自己嫌太膩味,主動讓出來的了。


    無奈,劉表隻能吞下這份苦果,繼續保持著和徐州的交易。


    這也使得徐州的糧倉日益充盈,給了劉封更大的戰略空間。


    同時,劉備得以都督徐、豫、揚三州事,這就意味著劉備可以從江東和豫北收稅和抽調糧食了。


    如此之多的增量,給了劉封挽救淮泗百姓的信心。


    除此以外,其實廬江、九江這兩個郡國並不缺水。


    在九江郡中就有三個大湖,兩條支流,以及淮水和長江。


    這場橫掃淮泗,使得九江、九江、沛國南部和汝南南部的大旱,除了天災之外,也是人禍。


    劉封覺得隻要依托這些大河大湖修繕水利,哪怕不能完全避免旱情,至少也能極大的緩解旱情和災情。


    淮泗地區人口百萬,土地肥沃,河流眾多,乃是膏腴之地。


    可經曆了這場大旱之後,淮泗變成了人間地獄,百萬以上的人口十不存一。


    曹操南下之後,又開始大搞拆遷,搬走數萬人,逼的剩下的數萬人南下投奔孫權。


    這膏腴之地的淮泗,就此變成了八百裏無人區,也成了魏吳之間最大的一個主戰場。


    雙方在這裏拉鋸了數十年之久,十萬人以上的戰爭就高達兩位數,堪稱三國之最。


    三國之中最耀眼的將星之一,大魏吳王孫仲謀,就是在這裏奠定了他此威揚天下的聲名。


    孫家有長江作為依托,可以容許淮泗變成白地。


    可對於徐州來說,淮泗可就成了心腹之地,後方糧倉了。


    隻要能夠撐過這一關,這兩郡立刻就能化為劉備父子的基業。


    要知道幾十年後的鄧艾在得到了司馬懿的全力支持後,僅在九江郡芍陂湖畔修建廣曹渠、百尺渠,渠通潁水、淮水,澆灌了二萬頃田地不說,還溝通了三百餘裏水運大道,簡直是事半功倍之效。


    更重要的是,這些田地年貢三百萬石糧食,雖然那是八二開的曹式屯田法,換了劉備這樣的仁厚人,隻要有的選,是肯定不會收到這麽重的。


    曆史上劉備在徐州、豫州和新野時候,稅率都是較為輕薄的,直到赤壁之後,沒了劉表的援助,軍隊又大規模擴張,這才開始加重了稅收。


    以劉備目前的稅收政策,如果以屯田製度來計算的話,這部分糧食應該能收入兩百萬石。如果是以民戶製度來計算的話,那會少上不少,恐怕隻能收入一百多萬石。


    兩者之間要差上數十萬石。


    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意味著徐州能多收上百萬石的糧食,數千萬錢的財帛,以及更多了百萬人口的人力資源。


    為了淮泗的百姓,為了劉家的基業,劉封願意拚上一拚。


    其中劉封的一個很大的底氣,就是水車、翻車等水利設施的升級。


    在東漢時代,其實就已經有了簡陋版本的水車和翻車,但不論是功效還是性能,都遠遠不能和劉封拿出來的草稿相提並論。


    劉封拿出來的可是宋代大成版本的水車和翻車,使用了上了輪軸齒輪係統,而且還能連續接力使用。


    以兩個水車接力的情況下,引水落差甚至能達到四十丈。


    而且在研發的過程中,劉封還強調的希望能便於組裝,以及零件盡量同模化,做到基礎版的零件通用。


    可別覺得這是非常高難度的事情,這個時代的零件遠遠沒有後麵工業時代的高精尖,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難,隻要做的時候大致注意好尺寸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檢查了水車,翻車等水利設施後,劉封相當滿意。


    負責水車項目的周姓工匠也給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接下來就是在徐州大力推廣水車和翻車為核心的引水灌溉體係,一方麵能繼續提升徐州本土的糧食產量,同時還能鍛煉出一支專業的水利工程隊伍。


    這支隊伍將會在下半年開戰之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於徐州軍占領的地區開始建設水利設施。


    “阿銀幹的很不錯。”


    投石機還需要後日出城查看實戰情況,可水利設施這一塊確實是沒有什麽問題了。


    得到了劉封的讚許,鮮於銀很是高興,劉法等人則流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不過他們卻不嫉妒,一方麵大家都是被劉封收養的孤兒出身,彼此之間的感情不錯。而且他們年紀也不大,雖然開始接觸權勢了,卻還沒有變味,或者說沒有全部變味。


    另外一方麵,大家分工不同,對各自分掌的事情也都很有自信,鮮於銀能得劉封嘉獎,不過是劉封恰好最先檢查他這部分的工作罷了。


    當日下午,劉封繼續拉著劉兒營的少年們開會,要求必須建立起四到六支六百人以上的水利建設團隊,其中每支團隊得包含二十至三十名工匠,確保可以管理萬人以下的農夫團隊。


    劉法當即領命,保證在一周之內做出預案,交給劉封審閱。


    劉封這邊在緊鑼密鼓的做著準備,打算一舉覆滅袁術,鯨吞揚州。


    揚州的孫策恰好也在談論北邊的鄰居。


    此時,孫策高居於堂上,下麵分坐著手下的將領們。


    左手第一人自然是他的舅舅吳景,右手第一人則是孫策的表哥徐琨。


    後世的東吳的確是以右為尊的,可那是從大魏吳王時代才開始的。


    這會兒還是同主流社會一樣,以左為尊。


    在吳景和徐琨下麵,則是程普、黃蓋、陳武等老將新銳。


    經過一個冬季的休整,孫策麾下各部的實力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的。


    江東如今的總兵力已經突破了兩萬,其中吳景所部實力最為雄厚,有七千餘人,幾乎占了總數的三分之一。


    其次則是徐琨,他從厲陽江自己的剩餘部曲也都調了過來,加上孫策給他補充的新兵,數量也達到了四千人之多。


    剩下的則是孫策直接掌握的部曲,包括程普、黃蓋、陳武等新的小軍頭在內,有一萬餘人。


    而剩下的孫家軍,則以孫賁為首,繼續駐紮在厲陽,和牛渚的劉繇軍對峙。


    孫策這一次把人召集起來,主要是商量開春之後的動向。


    眼下天氣已經開始暖和起來了,孫家軍想要繼續在江東有所發展,那麽擴張就勢在必行。


    “大家都說說看,我們接下去該如何是好?”


    孫策臉色平靜,神情沉穩,看不出半點異樣,可他內心其實已經相當焦躁不安了。


    本來去年下半年到冬日間,徐州沒有南向的動作,僅僅隻是派了兩千人過江,進駐江乘縣。


    這讓孫策有些竊喜,覺得這是徐州在玩火自焚。


    孫策覺得徐州之所以不派大軍過江,就是想讓他在江東擴張,好給江東本地的勢力和劉繇壓力,讓他們對徐州做出更大的讓步。


    事實上孫策想的其實也不算錯,隻是他怎麽都不可能猜得到徐州裏有開掛的存在。


    他心裏的想法和後續的行動,劉封逼著眼睛都能猜到,而且更輕鬆的是,以江東目前的格局,孫策幾乎沒有改變曆史動向的可能。


    孫策唯一的出路就是南下先擊破許貢的殘軍,然後攻入會稽。


    他要是敢掉頭回丹陽北部,立刻就會陷入到四麵圍攻中,徐州絕不可能坐視孫策吃掉劉繇。


    回頭西進唯一的可能就是周瑜說動周尚叛變,然後三麵夾擊,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敗劉繇,讓廣陵和江乘的徐州軍來不及援救對方。


    可即便這樣,徐州軍依然能在丹陽北部埋下釘子,孫策依舊沒法安定後方,隻不過對手從劉繇變成了實力更強,更能打的徐州軍。


    所以孫策內心還是傾向於繼續南下,可目前的局勢又讓孫策擔心南下會不會輸的更慘。


    這才是他召集起眾人商討的關鍵原因。


    孫策的話音一落,堂上又重新陷入了安靜之中,堂上眾人或是打量著別人的神情,或是低垂不語,竟然沒人想要開口。


    孫策英武的眉宇間閃過一絲暴虐,可隨即又壓了下去。


    過了好一會,程普有些遲疑的開口道:“普以為,我等最好還是按照之前擬定的計劃,先擊破許貢殘兵,然後南下入會稽,最為合適。”


    程普開了口,黃蓋立刻跟上道:“德謀兄所言甚是,蓋亦是如此想的。”


    黃蓋之所以會有如此奇怪的表現,實在是因為他的處境相當尷尬。


    黃蓋的身份其實和孫堅、程普、祖茂、韓當截然不同的,他的出身要比其他三個強上太多了。


    黃蓋可是實打實的黃家子弟,零陵分支的主幹。


    程普不過是個北地良家子,祖茂是孫堅身邊的老人,至於韓當,那身份可就更低了,是個軍奴出身。


    要知道黃蓋可是實打實的零陵舉孝廉。


    因此,在孫堅時代,黃蓋的地位其實是遠超其他三人的,能文能武,是孫堅麾下的重要助手之一。


    可現在尷尬的也是因為他姓黃。


    孫堅可是死在黃祖的埋伏之下的,而且黃祖的黃,跟他黃蓋的黃,還真就是一家人。


    黃蓋和黃祖可是真真切切的遠房親戚。


    這黃蓋能不坐蠟嗎?


    黃蓋這麽老的資曆,又允文允武,還是孝廉出身。


    可在孫策、孫權時代,不但被程普給趕超了,就連韓當都在他之上,可見其處境之難看。


    未來為什麽會選擇黃蓋去曹操那詐降?


    還不是因為他反水投降會顯得十分合理嗎?


    眼下黃蓋的處境十分糟糕,孫堅之死,使得孫家內部的將領們都不自禁的和他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也就是程普、韓當等少數幾個老夥計還和他保持著不錯的關係。


    因此,黃蓋雖然有心力勸孫策繼續南下,不要動搖,但尷尬的處境決定了他是最不適合第一個開口的人。


    孫策聽罷,朝著程普和黃蓋笑了笑,點點頭,以示安撫。


    程普、黃蓋相繼開口了之後,堂上氣氛稍稍活躍了點。


    新銳陳武緊跟著道:“若是南下,需要防備由拳以西的嚴白虎,嚴家兄弟乃是吳郡劇盜,擁眾萬餘人,且與許貢交情莫逆,武以我軍若是南下,其必來救援許貢,不可不防。”


    嚴白虎兄弟乃是吳郡烏程人,在烏程縣當地很有實力,深得人心。要是他帶兵來援救許貢,勢必會給孫策軍帶來不小的麻煩。


    吳景、徐琨、程普、黃蓋、韓當等人聽聞此言,俱是頷首點頭,以示讚同。


    唯有孫策坐在主位上,似乎走神了。


    吳景等人麵麵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倒是很快,孫策就回過神來,主動開口道:“諸君,若是我等不南下,先全力西進,拿下劉繇如何?”


    孫策這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讓堂上眾人大驚失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父劉玄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網文老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網文老大爺並收藏我父劉玄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