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鐸沒那必要去回應,也沒那責任去解釋!


    解釋了,這些人也聽不懂也聽不進去。


    金鐸懶得解釋,不過蔣昌林一把抄起那件荸薺瓶來。


    這當口,所有人都看到了荸薺瓶的底款,又是驚駭又是難以置信。


    果然是方圈康熙年製四字楷書款識!


    神了!


    真的神了!


    啪的一聲響。


    蔣昌林狠狠一拍大腿自言自語的說道:“怪不得,怪不得,原來是這樣。”


    “我真是太豬了。”


    “光緒時期,我們國家天量文物流失海外供不應求。為了滿足老外的需求投其所好,琉璃廠大肆作假,仿造出各個朝代精品瓷器。當時老外不懂被坑,琉璃廠大發橫財。”


    “我連這個都忘了。我連這個都忘了啊。”


    “怪不得師父會不看這荸薺瓶。”


    “原來是自己打了眼吃了藥呀!唉!”


    蔣昌林情緒激動,又是自責又是懊悔,那樣子落在眾多人眼中卻是深深的震撼!


    堂堂巴蜀收藏協會名譽會長竟然在國外吃了藥,栽在一件光緒民仿的荸薺瓶上。


    這要傳出去,可是不小的笑話和新聞。


    當年滿清幹掉了日不落高盧雞二十一個談判使節,對方暴怒之下燒了萬園之園。鹹豐率領慈禧一眾妃子逃亡避暑山莊。


    而後恭親王奕訢全權代理國事自腿輕紗任由高盧雞和日不落采摘。凡有任何要求悉數點頭。


    津衛條約、天都條約簽訂,整個神州徹底自廢武功進入苟延殘喘時代。


    居中調停的羅刹國成為了最大贏家,躺平坐分四十多萬平方公裏的居間費。


    這居間費裏邊,就有神州永遠的痛!


    海參崴!


    而當時的鹹豐之所以要答應這些條約,目的也就一個!


    借老外們的手幹掉另外一個在背芒刺在喉之鯁!


    洪秀全!


    各個條約簽訂之後,奕訢還將臭名昭著的額爾金和葛羅請到了紫禁城參觀。


    當時額爾金看到紫禁城內一片凋敗,房子殘的殘爛的爛,屋內空空如也。


    額爾金就問奕訢,你們國家的珍寶都哪兒去了?


    奕訢慘笑:都在萬園之園!


    圓明園燒毀之後,也成就了不少後人。


    徐世昌拆木材,王懷慶拆石頭,各路軍閥凡是看得上什麽就拆什麽。直到拆了幹幹淨淨還不算完,又開荒種田。


    圓明園技術學院也在原址建了起來。


    其實這也算是報應!


    當年乾隆為自己修陵看上了十三陵的金絲楠木,就冒天下之大不韙拆大改小盜了十三陵不少金絲楠木,一百多年後這個報應也來了。


    無數人將目光投射到平庸淡然的金鐸身上,一時間感慨萬千!


    好些個內行人心裏掀起滔滔大浪,盡是對著金鐸去的!


    這個橫空出世的勞改犯,竟然連底款都沒看就道出荸薺瓶真正來曆,這樣的本事和眼力界,天下幾人能有!?


    “勞大師。你的鑒定蔣某人心服口服。”


    蔣昌林心悅誠服右拳捏緊拇指高高豎起,隨後又雙手向金鐸送上一個紅包。


    金鐸沒接,蔣昌林立刻將紅包放在那張白白香香的攤子上。


    看那紅包厚度,不會低於兩千塊!


    一時間,幾百雙眼睛直勾勾盯著那紅包,盡是火熱!


    勞改犯的鑒定真是太來錢了!


    一天隻看一件東西就是兩千,一個月就是六萬,一年就是七十二萬。


    媽吔。


    一年半就身家百萬!


    “大佛寶批龍。看見沒有?我和勞大師,還有蔣大會長,我們仨串起來演戲,就隻為了吃你那一塊錢!”


    旁邊的中原攤販突然對著躲在人群中的大佛人冷冷打擊。


    “你的一塊錢,留到給你屋裏頭的買兩個棒棒糖。”


    “臉皮再厚點兒,再把蔣大會長賞給你的一百大洋拿去買高級牙膏牙刷,刷幹淨你的豬嘴巴。”


    那大佛人一張臉漲成豬肝色,嘴角哆嗦又羞又怒,卻連一個反駁的字都叫不出口。


    “蔣會長。還有東西要看嗎?”


    這當口金鐸突然開口,眾人的心頓時狠狠一跳。


    蔣昌林眨眨眼笑了笑口氣溫軟:“確實還有東西要請勞大師再金口玉牙一回。”


    “都是鄙人在日不落淘換的東西。”


    這時候的蔣昌林已經放下了吃藥打眼的不快,對金鐸的態度也有了絲絲巴結的味道。


    “都拿出來!”


    蔣昌林一聽,眼睛微閉,迸出一抹光芒,笑著擺手。


    當下又有人捧來兩個文玩盒子!


    兩個盒子裏一個是巴掌大的銅鏡,另一個是一個鈞瓷小碗。


    銅鏡是東漢中後期,中間是半扣式的圓鈕。以圓鈕為中心分部四個凸起的銅釘。銅釘中間則是淺浮雕的四個或坐或站不同形態的人。


    每個不同形態的人都朝著一個方向!


    這種銅鏡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


    漢代神人銅鏡!


    按照圓鈕和背部構造又分為三段、五段、半圓、方枚、同向、對向各種樣式。


    銅鏡從商代禮器發展到春秋戰國變成了實用器,到了西漢發展到高峰再到穿越肥宅王莽衝到曆史頂點,東漢中後期隨著製作銅鏡的中心轉移,神獸神人紋飾被大麵積運用。


    這一時期的銅鏡,也叫建安式!


    蓬萊文章建安骨。建安風骨在神州文學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這麵銅鏡,可比侯家丟失的那一麵精美得不要太多。而且他的鏡麵相當平滑流暢,表麵的銀斑還有大塊完好可以照人。


    這種銀斑可不是鍍銀,而是錫!


    青銅鏡都含錫,且含錫量不低。錫是比銅活躍的金屬,會浮在銅的表麵,呈白銀光。行裏人管這個叫白銀骨或者銀斑。


    東西沒問題,金鐸同樣隻是看了一眼就報出建安式。引來一陣不小的轟動!


    “鈞窯看不準!”


    短短的五個字立馬的就引來無數人的高度關注。


    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一大幫子老頭們已經悄然到了圈子嘴裏層。


    聽見金鐸對那件鈞窯的結論,蔣昌林真真正正變了顏色,急忙上前蹲下給金鐸遞煙點火。


    “勞大師,這個鈞窯能講講不?”


    聽到這熟悉的話語和略帶焦急的語氣,看到這熟悉的一幕,隔壁的中原攤販眨眨眼,暗裏忖道這特麽的不是我的台詞麽?什麽時候蔣大會長也學去了?


    嗯。


    我給勞大師遞煙點火的時候,比蔣大會長要淡定些。


    噝!


    看起來蔣大會長買這玩意的價格不低呀!


    那隻鈞窯碗形製普通,滿身施釉,整體呈現出天亮不久的淡藍天青色。周身有開片,看上去非常瑩潤。


    在碗內壁中,有一朵大拇指粗約八公分長的紅色葉片彩斑!


    不要小看這一葉彩斑,她可是整個鈞窯碗裏最值錢的東西!


    也就是因為有了這一片彩斑,她的價格,就是價值連城!


    在神州曆代鈞窯中,都有這麽一句公認的話!


    鈞窯不帶紅,一輩子要受窮!


    鈞窯帶紅,富足三代!


    黃金有價鈞無價!


    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在清朝民國時期,鈞窯那可是高於汝窯的存在。更是當時神州瓷器最高藝術的象征。


    即便到了現在,鈞窯也極受高級藏家的追捧!


    金鐸淡淡一句話讓蔣大會長有些慌!


    因為,金鐸在鑒定荸薺瓶之前先問了自己,但對於這個鈞窯碗卻是一口否決!


    這個鈞窯碗,可是,可是……


    金鐸拒絕了蔣大會長的煙,木然說道:“老器加紅三次複燒!”


    又是簡短簡單到發指的八個字冒出來,蔣昌林腦袋一沉嗡嗡作響!


    金鐸的話很好理解。


    老器就是沒有出過紅的鈞窯!


    曆代鈞窯都講求出彩,藍、白、紫、紅,青,各色不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寶神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元寶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元寶本尊並收藏國寶神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