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剛剛牽開的那一刻,金鐸眼睛微微縮緊,正要說話。
“哥,哥,哥……”
滴答氣喘籲籲接連跳過幾個攤位衝到金鐸跟前,小臉通紅上氣不接下氣:“哥,你上榜了,榜上……”
“找到攤位沒?”
滴答滿頭汗水不停搖頭。
“這東西是你的?”
老頭本能搖頭,又在瞬間點頭,嘴裏脫口而出:“報告……”
一下子老頭自己愣在原地,仿佛被人戳穿把戲那般手足無措,費力彎腰就要去拿報紙。
“剛下火車?”
金鐸俯身抄手,當先將報紙握在手中。
老頭又是本能點頭,嘴皮蠕動,想要說什麽又說不出來。
眼睛盯著自己的報紙,雙手顫巍又不敢去拿。
“這是好東西。別用報紙。呲了可惜。”
報紙包好物件,金鐸拿出個文玩盒將報紙塞進去遞給老頭,隨口問了一句:“起窯?”
此話一出,老頭瘦弱的身子骨頓時無節奏抖動起來,驚悚看著金鐸。
掏出煙遞了過去,老頭卻依舊看著金鐸,雙股顫栗驚恐不減。
“我是打靶。”
“你是沒頭?”
這話出來,老頭灰敗眼瞳無限放大,香煙落在地上。
就在老頭要去撿煙之際,金鐸攔住老頭又遞過去一支煙點上火。
老頭也不知道多久沒抽煙,一口煙下去徑自咳嗽不止。
“十六年就出來。身體不行了?”
老頭顫悠悠點頭,夾煙的雙指緊緊貼著開裂的嘴皮,喉嚨聳動間,香煙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燃盡而他的鼻孔竟不見一絲煙霧冒出。
一支煙下肚,老頭繃緊的神經微微鬆緩。
“上個月查出癌症,不讓待了辦了保外。”
“老家啥都沒了,連身份證都辦不了。逼得沒法……把窯起了。”
“醫生說活不過今年,想換點錢,走得體麵點。”
金鐸眼皮輕垂:“要多少?”
“你,看著給。你應該是行家。”
金鐸取出一個黑色袋子遞了過去:“夠不夠?”
老頭有些難以置信金鐸竟然這麽爽快,袋子牽開的那一刻,老頭吃驚不小看著金鐸:“這麽多?你不怕……”
金鐸輕聲說道:“我撿了大漏。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老頭看著金鐸低低說道:“貨賣懂行。我不後悔。我是怕連累你。我要死的人無所謂,你……”
“你不怕,我也不怕。”
老頭一行老淚奪眶而出。突然推金山倒玉柱就給金鐸跪下去。
直到老頭走了之後,滴答才好奇問道:“多大的漏?”
“一個死緩,一個打靶!”
滴答渾身炸毛,脊背冰冷小聲說道:“哥,你不怕……”
“時效期早過了。”
天珠掛上脖子,手裏拿著文玩盒繼續往前走去。
滴答有些迷惑,腦速轉得飛起。
要知道,金鐸上次說大漏,還是嚴嵩明的飄逸銀幣。
難道那麽個小小的東西也能比肩開國銀幣?
“果然是提前十天開鑼的大西南片區。我們大西南的專家團真是很給力啊。”
“唐宋元是八大泰鬥唐老的小孫子。他父親是國家圖書館老教授,他的哥哥更是身居高位。他做組委會老大屬於高配。”
“嗯。王宇恒王教授。這位同樣也是名家。魔都文物總店的。他師父就是當年寶興行的第一坐櫃。後來也入了魔都博物館。他的強項是字畫和雜項。”
“勞改犯。嘿。還有這麽奇葩的名字嘿。居然排在一正一副兩個組長下麵。還是副組長!?”
“這人什麽出身?怎麽沒介紹啊。”
組委會門口宣傳欄旁,眾多好事者圍在一張紅色的海報周圍指指點點。
在宣傳欄旁邊,擺著一個特殊的攤位。上麵還掛著個牌號。
兩張長條桌並列排著,上麵還鋪著厚厚的羊絨毯。
標牌一號攤位是整條狀元街上最大的攤位。足以當八個普通攤位。
別的攤位都是露天,而一號攤位不僅有專門的桌椅板凳,還有可以遮風擋雨的活動帳篷。
長條桌周圍圍著不少人,似乎像是組委會的工作人員。
“什麽人?沒見著他叫勞改犯嘛。”
“該不會真的是勞改犯吧。”
“噯。這可真讓你說著了。這個人還真就是勞改犯。”
“我告你們啊,這個人本事可不小。全國第一個高級瓷器鑒定師。隻可惜啊,出身不好黑五類。”
帳篷裏傳出這段話,隔壁臨邊圍觀眾人紛紛吃了一驚,議論紛紛。
“勞改犯做鑒定師,是不是太過了。不靠譜啊。”
“肯定不靠譜啊。萬一你的東西是元青花,被他鑒定是康熙的。轉身過去就把你的元青花當康熙的買了。你就虧大了。”
“不會這麽幹吧。”
“切。有前科的人在巨大利益麵前有什麽幹不出來的。你們說是不?”
“這種人怎麽會被選進組委會鑒定師名單?還排在這麽靠前的位置。我真替王教授感到不值。”
“恥與之為伍。”
一大幫人正說話間,組委會辦公樓走出幾個人來,瞬間引起眾人歡呼。
走在最前麵的是一個花白頭發卻看上去相當年輕的中年人。
這個人,就是魔都文物總店前副總經理王宇恒。
新世紀初,古董熱席卷神州。鑒寶類欄目也應運而生。
那幾年神州急缺鑒寶類專業人才,民間高手雖然眾多但良莠不齊上不了台麵。上邊就從各個博物館抽調能說會道且實力不弱的專家充實到鑒寶節目當中,也算是開了個先河。
從天下收藏到尋寶再到華豫之門,以往神秘的專家也從幕後走上前台。
能上這些節目的專家那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高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也讓很多流散在民間的國寶重現人間。
王宇恒就是第一批鑒寶節目組專家之一。
這些年古董熱方興未艾,王宇恒曝光度很高,幾乎家喻戶曉,口碑風評都是上佳。
王宇恒不過五十歲出頭,在古玩行當,這種年紀正是最當打的時期。經過這麽多年走南闖北的曆練,現在的王宇恒的技術的眼力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跟王宇恒一起搭檔的其他幾位專家並沒有出現在狀元街。並不是他們沒來,而是那些專家現在還在備考高級鑒定師。
而王宇恒,則是和唐宋元同一批次考到的高級鑒定師證書。
按理說,像王宇恒這樣高等級的鑒定師不應該出現在錦城,而是坐鎮魔都或者天都才配得起他的身份。
“哥,哥,哥……”
滴答氣喘籲籲接連跳過幾個攤位衝到金鐸跟前,小臉通紅上氣不接下氣:“哥,你上榜了,榜上……”
“找到攤位沒?”
滴答滿頭汗水不停搖頭。
“這東西是你的?”
老頭本能搖頭,又在瞬間點頭,嘴裏脫口而出:“報告……”
一下子老頭自己愣在原地,仿佛被人戳穿把戲那般手足無措,費力彎腰就要去拿報紙。
“剛下火車?”
金鐸俯身抄手,當先將報紙握在手中。
老頭又是本能點頭,嘴皮蠕動,想要說什麽又說不出來。
眼睛盯著自己的報紙,雙手顫巍又不敢去拿。
“這是好東西。別用報紙。呲了可惜。”
報紙包好物件,金鐸拿出個文玩盒將報紙塞進去遞給老頭,隨口問了一句:“起窯?”
此話一出,老頭瘦弱的身子骨頓時無節奏抖動起來,驚悚看著金鐸。
掏出煙遞了過去,老頭卻依舊看著金鐸,雙股顫栗驚恐不減。
“我是打靶。”
“你是沒頭?”
這話出來,老頭灰敗眼瞳無限放大,香煙落在地上。
就在老頭要去撿煙之際,金鐸攔住老頭又遞過去一支煙點上火。
老頭也不知道多久沒抽煙,一口煙下去徑自咳嗽不止。
“十六年就出來。身體不行了?”
老頭顫悠悠點頭,夾煙的雙指緊緊貼著開裂的嘴皮,喉嚨聳動間,香煙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燃盡而他的鼻孔竟不見一絲煙霧冒出。
一支煙下肚,老頭繃緊的神經微微鬆緩。
“上個月查出癌症,不讓待了辦了保外。”
“老家啥都沒了,連身份證都辦不了。逼得沒法……把窯起了。”
“醫生說活不過今年,想換點錢,走得體麵點。”
金鐸眼皮輕垂:“要多少?”
“你,看著給。你應該是行家。”
金鐸取出一個黑色袋子遞了過去:“夠不夠?”
老頭有些難以置信金鐸竟然這麽爽快,袋子牽開的那一刻,老頭吃驚不小看著金鐸:“這麽多?你不怕……”
金鐸輕聲說道:“我撿了大漏。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老頭看著金鐸低低說道:“貨賣懂行。我不後悔。我是怕連累你。我要死的人無所謂,你……”
“你不怕,我也不怕。”
老頭一行老淚奪眶而出。突然推金山倒玉柱就給金鐸跪下去。
直到老頭走了之後,滴答才好奇問道:“多大的漏?”
“一個死緩,一個打靶!”
滴答渾身炸毛,脊背冰冷小聲說道:“哥,你不怕……”
“時效期早過了。”
天珠掛上脖子,手裏拿著文玩盒繼續往前走去。
滴答有些迷惑,腦速轉得飛起。
要知道,金鐸上次說大漏,還是嚴嵩明的飄逸銀幣。
難道那麽個小小的東西也能比肩開國銀幣?
“果然是提前十天開鑼的大西南片區。我們大西南的專家團真是很給力啊。”
“唐宋元是八大泰鬥唐老的小孫子。他父親是國家圖書館老教授,他的哥哥更是身居高位。他做組委會老大屬於高配。”
“嗯。王宇恒王教授。這位同樣也是名家。魔都文物總店的。他師父就是當年寶興行的第一坐櫃。後來也入了魔都博物館。他的強項是字畫和雜項。”
“勞改犯。嘿。還有這麽奇葩的名字嘿。居然排在一正一副兩個組長下麵。還是副組長!?”
“這人什麽出身?怎麽沒介紹啊。”
組委會門口宣傳欄旁,眾多好事者圍在一張紅色的海報周圍指指點點。
在宣傳欄旁邊,擺著一個特殊的攤位。上麵還掛著個牌號。
兩張長條桌並列排著,上麵還鋪著厚厚的羊絨毯。
標牌一號攤位是整條狀元街上最大的攤位。足以當八個普通攤位。
別的攤位都是露天,而一號攤位不僅有專門的桌椅板凳,還有可以遮風擋雨的活動帳篷。
長條桌周圍圍著不少人,似乎像是組委會的工作人員。
“什麽人?沒見著他叫勞改犯嘛。”
“該不會真的是勞改犯吧。”
“噯。這可真讓你說著了。這個人還真就是勞改犯。”
“我告你們啊,這個人本事可不小。全國第一個高級瓷器鑒定師。隻可惜啊,出身不好黑五類。”
帳篷裏傳出這段話,隔壁臨邊圍觀眾人紛紛吃了一驚,議論紛紛。
“勞改犯做鑒定師,是不是太過了。不靠譜啊。”
“肯定不靠譜啊。萬一你的東西是元青花,被他鑒定是康熙的。轉身過去就把你的元青花當康熙的買了。你就虧大了。”
“不會這麽幹吧。”
“切。有前科的人在巨大利益麵前有什麽幹不出來的。你們說是不?”
“這種人怎麽會被選進組委會鑒定師名單?還排在這麽靠前的位置。我真替王教授感到不值。”
“恥與之為伍。”
一大幫人正說話間,組委會辦公樓走出幾個人來,瞬間引起眾人歡呼。
走在最前麵的是一個花白頭發卻看上去相當年輕的中年人。
這個人,就是魔都文物總店前副總經理王宇恒。
新世紀初,古董熱席卷神州。鑒寶類欄目也應運而生。
那幾年神州急缺鑒寶類專業人才,民間高手雖然眾多但良莠不齊上不了台麵。上邊就從各個博物館抽調能說會道且實力不弱的專家充實到鑒寶節目當中,也算是開了個先河。
從天下收藏到尋寶再到華豫之門,以往神秘的專家也從幕後走上前台。
能上這些節目的專家那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高手,通過這些年的努力,也讓很多流散在民間的國寶重現人間。
王宇恒就是第一批鑒寶節目組專家之一。
這些年古董熱方興未艾,王宇恒曝光度很高,幾乎家喻戶曉,口碑風評都是上佳。
王宇恒不過五十歲出頭,在古玩行當,這種年紀正是最當打的時期。經過這麽多年走南闖北的曆練,現在的王宇恒的技術的眼力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跟王宇恒一起搭檔的其他幾位專家並沒有出現在狀元街。並不是他們沒來,而是那些專家現在還在備考高級鑒定師。
而王宇恒,則是和唐宋元同一批次考到的高級鑒定師證書。
按理說,像王宇恒這樣高等級的鑒定師不應該出現在錦城,而是坐鎮魔都或者天都才配得起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