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去,端詳那蠱王屍體,他已經被打成了蜂窩,後背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彈孔。有人形容慘死叫七竅流血,那絕對是沒有見到這樣子的死人。


    他倒在地上,屍身慘不忍睹,身嚇湧出的血液卻並不多,極其濃稠,顏色發黑。


    此人修建虛彌妖塔,從秦朝時就長眠在此,昏睡千年不過是為求得永生,如今醒來後卻落了個千瘡百孔的結局,令人無限唏噓……


    仔細看,我發現這家夥的屍體骨瘦如柴,身上的筋肉都呈現暗紅色。


    不管這蠱王是沉睡了多少年,隻要是人,死後身體脫水是必然的,但絕對不會這麽迅速。而且此人還不是脫水的問題,從皮膚和肌肉的狀態來看,儼然就是一具幹屍了。


    聯想到他剛剛出棺時周身湧動的金光,以及這些金光的突然消散,會不會是早就死了,僅僅是身體受那體內的金蟾控製、支配。


    也就是說,剛才的打鬥都是那隻蠱蟲的行為意識。這樣以來,似乎在蠱王中彈後,那隻金蟾破體而出逃逸也就說的通了。


    我折返回去,跟胖爺和多情、納福堂三人說明了情況,然後又將之前的所見所聞串聯起來一一對照。


    一番討論下來,大家的意見基本一致,都認定蠱王很可能早就變成了僵屍,唯一活下來的便是那隻金蟾蠱蟲。


    畢竟修為再高、法術再強,以人類的血肉之軀要想活到幾千年也是不可能的。這跟現代科學沒有關聯,而是跟修道界公認的,六界三綱的世界觀有關。


    六界三綱不斷流通變化,相互依賴和製約,不管是人鬼、、妖怪都不可能永遠在一界中不變,大家殊途同歸,最終都會進入無邊混沌的幽冥。


    從夜宿塞班村到汪家祖宅,再到進入虛彌妖塔,這一路以來的種種經曆,令人心中五味雜陳的同時,也讓我們基本搞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早在古秦時,蠱王便和自己的師弟一起建造了這座虛彌妖塔,為的是通過飼養金蟾蠱蟲達到永生的目的,在若幹年後重新蘇醒。


    這兩人相當聰明,明白公然建造墓地或者地表建築難免會被人盜竊,壞了自己的清修,所以將虛彌妖塔建造在了一座地脈之氣交匯的深山中。


    汪家祖宅甚至是塞班村兩處建築,極有可能都是在同一時間和虛彌妖塔被一起建造的,這從祖宅和村中皆有通往妖塔的地道,以及十七名仕女出現的位置就可以推測出來。


    此處位於偏遠的湘西山區,誠然是一塊風水寶地,但塞班村和祖宅的真正目的卻是為了掩人耳目。


    因為沒有人會想到,村落和祖宅依靠的深山中竟然會暗藏一座妖塔,盜墓賊自然也不會在人多的地方動手。


    也許有人會說,汪家祖宅的地道怎麽會通往妖塔呢?你們不是被半路救的小黑帶到了塔中嗎?


    從表麵上看的確如此,但是別忘記了,當時我們下行的通道一共有三條,我們隻走了其中兩條。第一條是遇見了那群活死人紅小將,第二條就通往了半山腰。


    胖爺推測,那第三條我們沒有走過的通道很可能就是通往妖塔的路,隻是不清楚是直接能到達最底層,也就是我們目前所在的大廳還是通向了哪裏。小小書屋


    關於第三條通道的問題,在日後詢問二師姐時也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它正是通往這最底層大廳的。隻是遺憾的被我們生生錯過,正所謂無巧不成書,造化弄人。


    汪家祖宅的結構、設計極其特殊,白天夜晚的樣子也大不相同,還有通往虛彌妖塔的密道,應該是蠱王和師弟二人在建塔時自己居住的,建國後又陰差陽錯被汪家買下。


    這一切建造完成後,蠱王和師弟就開始蠱惑村民,編造了一個所謂“塞班神鳥”以及“山神爺爺”和“天堂之路”的傳說,為的是讓他們長期定居在此並保守秘密。


    細細想來,虛彌妖塔的工程浩大,別說是秦朝,就是今天來看也絕非一日之功,這些塞班村民的祖先,大概率就是當初建造妖塔的那一批人。


    邊陲之地民眾皆信奉神靈,他們見此地山清水秀,蠱王和其師弟又法力通天,自然信以為真。


    以保密和懸屍入山的條件,跟師兄弟二人簽訂了契約,守護在此代代相傳,虔誠的信奉著山神爺爺,做著死後到達天堂的美夢。


    回憶起我們在吊腳樓的那一夜,苗家夫婦分明察覺到了半夜有詭異之物進入女兒閨房,卻並未加以阻止,顯然在塞班村洞女之事已經變為常態。


    去汪家祖宅的爬山過程中,那戶用白布包裹屍體正在辦喪事的人家也並不哀傷,還有人跟王浩打招呼。


    以上這些皆是反常的舉動,隻是在當時我們沒有深想罷了。


    隨著愚昧的村民越來越多,虛彌妖塔、祖宅和塞班村相繼建成,一切看起來天衣無縫。蠱王的師弟卻沒有想到,他師哥心裏的小算盤竟然打到了自己身上。


    根據納福堂錢自強的說法,這蠱王每隔一千年就會蘇醒一次,而隻有此刻通往虛彌妖塔的密道才會被開啟。


    很明顯,這蠱王將自己的師弟哄騙在妖塔中修煉,為自己看門。


    其並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自己也早已經身死,僅僅是依靠濃鬱的地脈之氣而成形的事實,屍骨也被蠱王秘密運出了妖塔,葬在山腰一處土墳裏。


    我們就是在山腰密林處發現了守墳的小黑,這隻趕屍犬應該蠱王師弟所養,不知道是因為什麽原因,竟然一直活了下來且外形也發生了改變。


    隻能隱約推測,似乎是跟常年守著那顆屍丹有關。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蠱王估計萬萬沒有想到,他機關算盡,自己體內的金蟾竟然會叛變。


    也許是因為一睡就是千年,腦袋已經渾渾噩噩,這金蟾不知道運用了什麽邪法,竟然慢慢將蠱王煉化為僵屍。


    幾千年來,那拘魂大陣源源不斷的為其提供魂魄,此外金蟾還附身在一層的巨型蜈蚣身上享用血肉活食,早就可以脫離養蠱人身體而獨立活動。


    而這精明的蠱王,在不知不覺中就變成了一副他人寄宿的軀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店奇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駒破夜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駒破夜色並收藏小店奇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