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們今夜做得很好。」
空氣中還殘留著未散的血腥氣,是那些侍衛暗衛的血。在這一世活了二十多年,早已習慣被人服侍的生活,也早就接受這個時代的人分為三五九等。
然而她還是不習慣看到死人。
「死了的人厚厚安葬,他們的家人那邊要重重撫恤。你們都累了,早點回去歇著吧,今夜應該無事。」
那人受了傷,又那麽惜命,沒有養好傷之前怕是不會再露麵。她隻擔心今夜未能將那人製伏,那人必有更大的後招在等著他們。
虎逃歸山,必會反撲。
而她自己的男人,如果他們是正大光明的關係。是不是他現在就會回來,她可以噓寒問暖,可以和他談談接下來的準備。
然而他們隻能這樣,便是在一起都是偷偷摸摸。甚至在這麽大的事情過後,都沒能互道一聲晚安。
她的心情更加沉重,侯府多事之秋,安兒生死不定。她上有老母,下有幼兒。這偌大的侯府她一人撐著,過去多年她從來沒有像這一刻覺得累過。
黑夜還未過去,世人還在等著天明。
天明之後,市井之中又開始日複一日的喧鬧。朝堂之上那些熟悉的麵孔都在,聽著他們上折奏報,聽著他們爭執不斷。她突然有些恍惚起來,這樣的生活真是她想要的嗎?
過去二十二年,她從不以自己的身份苦惱。而昨夜過後,她居然心生了倦意。甚至她開始向往平平淡淡夫妻和美兒女繞膝的生活。
「侯爺,您身子是不是不適?」
檀桓跟在她的身後,小心地問著。
她回過神來,擠出一個笑意,「許是夜裏驚了覺。」
「哦,原來是這樣。最近天氣變化無常一會熱一會冷的,侯爺可要保重身體。」
「嗯。」
謝邈走了過來,眉宇間全是擔心,開口就問起安兒的事情。檀桓見他們要談家事,忙找了借口避開。
關於安兒的事情,她現在不想多說,其實也是有些寒心的。大姐二姐都在京中,安兒生病後除了派人送過東西到侯府,並沒有一人露麵。
她能理解兩位姐姐怕沾染上病的心理,也能理解她們都已嫁人生子各有各的顧慮。可是她就是心裏不舒服,在昨夜過後這種不舒服更加強烈。
人一旦生了倦怠,便看什麽都覺得沒什麽意義。比如說一直護著的家人,一直為之奮鬥的權臣目標,到如今好像都變得無所謂。
「你大姐這幾日夜不能眠,很是為安兒擔心。又氣你四姐做事不謹慎,被有心人鑽了空子。她憂思過度,人都病倒了。」
「大姐病了?」
「不是大病,就是鬱結太重。」
她「哦」了一聲,看到不遠處的男人,有些心不在焉起來。他看上去應該沒有受傷,隻是那遙遙看過來的眼神讓她心裏發顫。
「大姐夫,我們改日再談,我現在有事找信國公。」
在謝邈迷惑的眼神中,她已朝姬桑走去。走到一半,就見工部的彭大人先一步走到姬桑的麵前。他的臉色瞬間一變,再次朝她看了過來。
她心一提,走到他們麵前。
「彭大人行色匆匆,可是出了什麽事?」
「回侯爺的話,皇陵行宮出了事,行山王次孫遇刺,人已經死了。」
「什麽?」謝邈也聽到了這句話,臉色猛地一變。「行宮守衛森嚴,是怎麽混進刺客的?」
聽到他的問話,還未走遠的官員齊齊停了下來。行山王次孫是以質子身份進的宮,他這一死恰好給了行山王一個最正當的借口。如果行山王打著徹查孫子遇害的事情帶人進京,誰也沒有理由阻攔。萬一他進京帶著其它的目的,宣京隻怕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所以行山王次孫之死,才會讓人如此驚慌。
「消息封鎖了嗎?」晏玉樓問彭大人。
彭大人搖頭,「怕是已經來不及了。」
晏玉樓看向姬桑,見他似乎並不意外,略一深思心裏生出一個念頭。那人最近才在宣京出現,難道是跟著質子們一起入京的?
這麽說來,那人應是兩王的人。
所以,這是他的反撲嗎?
皇陵建在西山,依山傍水風水絕佳。趙氏的先祖當年選帝陵地址時,前後不知派出多少風水大師。這個地方不僅風水極好,據傳言還是龍脈所在。
而西山行宮,又稱為皇陵行宮。說是皇陵行宮,實則與皇陵相隔有些遠,隻因在一條龍脈之上,又是打著祭祀的旗號所建,故而也稱皇陵行宮。
真正守陵盡孝的卻不在此,而是皇陵旁邊的別院。
皇陵曆經一百多年,許多地方都要修葺,還有些地方需要擴建。是以去年年初便交給工部,命人整修行宮。
行宮原本就有人鎮守,因住進兩位皇室子弟而顯得分外的森嚴。這兩人身份特殊,實為質子身份,調來的侍衛皆是精衛。
長廣王十二子名趙湜,年十一,生得是眉清目秀。晏玉樓和姬桑到時,他還抱著被子瑟瑟發抖不肯下床。
能被挑來為質的孩子,自然是家裏不受寵的。不受寵的孩子,多少性子都比較懦弱。趙湜不過十一歲,聽到最近日日呆在一起的皇侄突然被刺身亡,他自是害怕得不行。
那個死掉的孩子名叫趙邕,僅七歲。
空氣中還殘留著未散的血腥氣,是那些侍衛暗衛的血。在這一世活了二十多年,早已習慣被人服侍的生活,也早就接受這個時代的人分為三五九等。
然而她還是不習慣看到死人。
「死了的人厚厚安葬,他們的家人那邊要重重撫恤。你們都累了,早點回去歇著吧,今夜應該無事。」
那人受了傷,又那麽惜命,沒有養好傷之前怕是不會再露麵。她隻擔心今夜未能將那人製伏,那人必有更大的後招在等著他們。
虎逃歸山,必會反撲。
而她自己的男人,如果他們是正大光明的關係。是不是他現在就會回來,她可以噓寒問暖,可以和他談談接下來的準備。
然而他們隻能這樣,便是在一起都是偷偷摸摸。甚至在這麽大的事情過後,都沒能互道一聲晚安。
她的心情更加沉重,侯府多事之秋,安兒生死不定。她上有老母,下有幼兒。這偌大的侯府她一人撐著,過去多年她從來沒有像這一刻覺得累過。
黑夜還未過去,世人還在等著天明。
天明之後,市井之中又開始日複一日的喧鬧。朝堂之上那些熟悉的麵孔都在,聽著他們上折奏報,聽著他們爭執不斷。她突然有些恍惚起來,這樣的生活真是她想要的嗎?
過去二十二年,她從不以自己的身份苦惱。而昨夜過後,她居然心生了倦意。甚至她開始向往平平淡淡夫妻和美兒女繞膝的生活。
「侯爺,您身子是不是不適?」
檀桓跟在她的身後,小心地問著。
她回過神來,擠出一個笑意,「許是夜裏驚了覺。」
「哦,原來是這樣。最近天氣變化無常一會熱一會冷的,侯爺可要保重身體。」
「嗯。」
謝邈走了過來,眉宇間全是擔心,開口就問起安兒的事情。檀桓見他們要談家事,忙找了借口避開。
關於安兒的事情,她現在不想多說,其實也是有些寒心的。大姐二姐都在京中,安兒生病後除了派人送過東西到侯府,並沒有一人露麵。
她能理解兩位姐姐怕沾染上病的心理,也能理解她們都已嫁人生子各有各的顧慮。可是她就是心裏不舒服,在昨夜過後這種不舒服更加強烈。
人一旦生了倦怠,便看什麽都覺得沒什麽意義。比如說一直護著的家人,一直為之奮鬥的權臣目標,到如今好像都變得無所謂。
「你大姐這幾日夜不能眠,很是為安兒擔心。又氣你四姐做事不謹慎,被有心人鑽了空子。她憂思過度,人都病倒了。」
「大姐病了?」
「不是大病,就是鬱結太重。」
她「哦」了一聲,看到不遠處的男人,有些心不在焉起來。他看上去應該沒有受傷,隻是那遙遙看過來的眼神讓她心裏發顫。
「大姐夫,我們改日再談,我現在有事找信國公。」
在謝邈迷惑的眼神中,她已朝姬桑走去。走到一半,就見工部的彭大人先一步走到姬桑的麵前。他的臉色瞬間一變,再次朝她看了過來。
她心一提,走到他們麵前。
「彭大人行色匆匆,可是出了什麽事?」
「回侯爺的話,皇陵行宮出了事,行山王次孫遇刺,人已經死了。」
「什麽?」謝邈也聽到了這句話,臉色猛地一變。「行宮守衛森嚴,是怎麽混進刺客的?」
聽到他的問話,還未走遠的官員齊齊停了下來。行山王次孫是以質子身份進的宮,他這一死恰好給了行山王一個最正當的借口。如果行山王打著徹查孫子遇害的事情帶人進京,誰也沒有理由阻攔。萬一他進京帶著其它的目的,宣京隻怕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所以行山王次孫之死,才會讓人如此驚慌。
「消息封鎖了嗎?」晏玉樓問彭大人。
彭大人搖頭,「怕是已經來不及了。」
晏玉樓看向姬桑,見他似乎並不意外,略一深思心裏生出一個念頭。那人最近才在宣京出現,難道是跟著質子們一起入京的?
這麽說來,那人應是兩王的人。
所以,這是他的反撲嗎?
皇陵建在西山,依山傍水風水絕佳。趙氏的先祖當年選帝陵地址時,前後不知派出多少風水大師。這個地方不僅風水極好,據傳言還是龍脈所在。
而西山行宮,又稱為皇陵行宮。說是皇陵行宮,實則與皇陵相隔有些遠,隻因在一條龍脈之上,又是打著祭祀的旗號所建,故而也稱皇陵行宮。
真正守陵盡孝的卻不在此,而是皇陵旁邊的別院。
皇陵曆經一百多年,許多地方都要修葺,還有些地方需要擴建。是以去年年初便交給工部,命人整修行宮。
行宮原本就有人鎮守,因住進兩位皇室子弟而顯得分外的森嚴。這兩人身份特殊,實為質子身份,調來的侍衛皆是精衛。
長廣王十二子名趙湜,年十一,生得是眉清目秀。晏玉樓和姬桑到時,他還抱著被子瑟瑟發抖不肯下床。
能被挑來為質的孩子,自然是家裏不受寵的。不受寵的孩子,多少性子都比較懦弱。趙湜不過十一歲,聽到最近日日呆在一起的皇侄突然被刺身亡,他自是害怕得不行。
那個死掉的孩子名叫趙邕,僅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