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本王為何要起誓!」
連誓都不敢,分明是心裏發虛。
淮南王冷笑一聲,一個招手那些人便像鬼魅一樣飄下來。行山王一行人全部被製伏,他們父子三人連夜被下了淮南王府的私牢。
晏玉樓和姬桑得到消息時,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淮南王府的下人沒有攔晏玉樓,說王爺要見她。是她一人,而不是她與姬桑。
下人們將她帶到那燒過的院子,淮南王就站在院子裏。
一身常服,儒雅超然。
仿佛還是那個淡泊的男人,又好像什麽都變得不一樣。此次他出手之快,出手之狠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她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在行山王一到京中就發難。
而且還拿湖陽的死當引子。
原先還奇怪他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也沒有讓人為湖陽即將病逝的事做準備,甚至連淮南王妃不見了都無動於衷。現在她明白了,他所有的隱忍都是為了等行山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報複行山王。
「王爺。」
「無歸來了啊。」他慢慢轉身,神情惆悵,「本王知道你必是有許多的話想問,也有許多的疑惑。本王可以明明白白告訴你,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啟,都是為了陛下。」
「可是湖陽明明……」
「湖陽是本王的女兒,她的死本王很痛心。如果她死得更有價值,本王相信她會原諒本王的做法。行山王此行上京目的不純,分明是想借著趙邕之死大鬧一場。陛下年幼,你和鶴之還年輕。他是陛下的叔爺,除了本王你們誰出手都不合適。為了大啟的平定,為了大啟的百年基業,本王願意做那個惡人。」
道理沒錯,話也說得漂亮,可是晏玉樓卻知道並非如此。什麽為了大啟什麽為了陛下,都不過是他借機報私仇的擋箭牌。
然而他占著大義,她又是臣子,還能反駁什麽。說穿了湖陽是他的女兒,他如何處理女兒的身後事旁人哪有立場質疑。
「他這些年動作不斷,上次滸洲之事就是他在背後興風作浪。這次是個機會,他敢無旨上京本王就不能再放他回去。你是個聰明人,本王一向認為你比鶴之更聰明。你定能體諒本王的用心,明白本王的苦衷。」
除掉行山王晏玉樓不反對,隻是她接受不了拿湖陽的死來做文章。湖陽一生已是夠可悲,連死都被人利用。
「王爺……」
「你不要再說了,本王比你不願意讓湖陽死後不安。無歸啊,比起鶴之來,你知道本王為什麽見你而不願意見鶴之嗎?那是因為本王知道你不光聰明還知道變通。滸洲之事,你棄車保帥當機立斷,不僅保全阮從煥的性命還保住了侯府的名聲和你自己的威信。從這一點上來看,你是個成大事不拘小節之人,本王相信你定然讚同本王的做法。」
晏玉樓心一沉,這話絕不是在誇她,他是在威脅她。
證明滸洲之事他是知道內情的,他不僅知情或許還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災銀茲事體大,事關滸洲百姓生死存亡,他身為趙氏子孫居然能袖手旁觀且在背後推波助瀾,無非就是想借災銀一事引出行山王。
之前行山王遠在封地,他鞭長莫及。如今行山王進了京,他是絕對不可能容忍有人壞他的計劃。
他似乎並不需要她回答,悵然地歎了一口氣。「你看看這院子,曾經本王命人修葺了將近兩年,就為了住在這裏的人會喜歡。後來人住進來沒到一年,院子就被本王親手封了。」
先是威脅,這下又來賣慘。
晏玉樓順著他的眼神看去,原先沒怎麽注意。眼下看去,撇去燒毀的那間屋子不談,院子裏的其它格局都能看出主人的費心。
「本王的王妃是個福薄之人,連帶著湖陽也沒什麽福澤。院子裏一草一木本王都沒有讓人動過,也不知她有沒有去投胎,如今是人還是鬼?」
他說這話的時候,晏玉樓明顯感覺到他的意有所指,不由得背後一寒。她幾乎立馬能確認,他知道淮南王妃在哪裏。
「鬼也好,人也好,她與本王早已殊途。」
便是她現在告訴所有人淮南王妃還活著,恐怕也沒有一個人會信她。更何況以淮南王妃不人不鬼的模樣,更是無法讓人信服。
他是料準沒人會信,也不在乎淮南王妃在誰的手上。
「本王今天話多了,都是因為觸景生情。行山王這件事情你不要插手,本王為了大啟,也要為陛下除掉這個隱患。」
「那……臣告退。」
晏玉樓心情沉重地出了王府,姬桑還等在外麵。兩人眼神一個對視,有默契地一同離開。原是計劃去明樓,不想半路冒出一個人。
那人是留在淮南王妃那個院子的,必是淮南王妃有什麽事。
「什麽事?」
「她要見我。」姬桑道。
「那一起去吧,沒什麽好瞞的。」姬桑立馬明白了她話裏的意思,清冷的眸慢慢眯起,臉色變得很是冷峻。
她已經走到跟前,低語,「王爺應該猜到人是被我們帶走了,眼下他一門心思對付行山王,暫時還顧不到這邊。」
兩人同去了那宅子,淮南王妃聽到聲音急急從屋子裏跑出來。幹瘦的臉上畫著妝,很是有些嚇人。那稀疏的發上戴著飾,搖搖欲墜幾乎掛不起。
「……孩子……我要見你爹,你快帶我去找他……」
晏玉樓一把將她扯開,拖著她進了屋子,頭也不回地對姬桑道:「你別進來,我有話要單獨和她說。」
淮南王妃奮力掙紮著,粗著氣怒斥。
「你……放肆。」
「我今天還就放肆了,你能把我怎麽樣?」
晏玉樓將人丟在椅子上,顧及到她的身體狀態,動作不由自主放輕。她驚恐地叫喊著,想讓姬桑來救她。
連誓都不敢,分明是心裏發虛。
淮南王冷笑一聲,一個招手那些人便像鬼魅一樣飄下來。行山王一行人全部被製伏,他們父子三人連夜被下了淮南王府的私牢。
晏玉樓和姬桑得到消息時,一切已經塵埃落定。淮南王府的下人沒有攔晏玉樓,說王爺要見她。是她一人,而不是她與姬桑。
下人們將她帶到那燒過的院子,淮南王就站在院子裏。
一身常服,儒雅超然。
仿佛還是那個淡泊的男人,又好像什麽都變得不一樣。此次他出手之快,出手之狠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預料。
她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在行山王一到京中就發難。
而且還拿湖陽的死當引子。
原先還奇怪他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也沒有讓人為湖陽即將病逝的事做準備,甚至連淮南王妃不見了都無動於衷。現在她明白了,他所有的隱忍都是為了等行山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報複行山王。
「王爺。」
「無歸來了啊。」他慢慢轉身,神情惆悵,「本王知道你必是有許多的話想問,也有許多的疑惑。本王可以明明白白告訴你,本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啟,都是為了陛下。」
「可是湖陽明明……」
「湖陽是本王的女兒,她的死本王很痛心。如果她死得更有價值,本王相信她會原諒本王的做法。行山王此行上京目的不純,分明是想借著趙邕之死大鬧一場。陛下年幼,你和鶴之還年輕。他是陛下的叔爺,除了本王你們誰出手都不合適。為了大啟的平定,為了大啟的百年基業,本王願意做那個惡人。」
道理沒錯,話也說得漂亮,可是晏玉樓卻知道並非如此。什麽為了大啟什麽為了陛下,都不過是他借機報私仇的擋箭牌。
然而他占著大義,她又是臣子,還能反駁什麽。說穿了湖陽是他的女兒,他如何處理女兒的身後事旁人哪有立場質疑。
「他這些年動作不斷,上次滸洲之事就是他在背後興風作浪。這次是個機會,他敢無旨上京本王就不能再放他回去。你是個聰明人,本王一向認為你比鶴之更聰明。你定能體諒本王的用心,明白本王的苦衷。」
除掉行山王晏玉樓不反對,隻是她接受不了拿湖陽的死來做文章。湖陽一生已是夠可悲,連死都被人利用。
「王爺……」
「你不要再說了,本王比你不願意讓湖陽死後不安。無歸啊,比起鶴之來,你知道本王為什麽見你而不願意見鶴之嗎?那是因為本王知道你不光聰明還知道變通。滸洲之事,你棄車保帥當機立斷,不僅保全阮從煥的性命還保住了侯府的名聲和你自己的威信。從這一點上來看,你是個成大事不拘小節之人,本王相信你定然讚同本王的做法。」
晏玉樓心一沉,這話絕不是在誇她,他是在威脅她。
證明滸洲之事他是知道內情的,他不僅知情或許還在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災銀茲事體大,事關滸洲百姓生死存亡,他身為趙氏子孫居然能袖手旁觀且在背後推波助瀾,無非就是想借災銀一事引出行山王。
之前行山王遠在封地,他鞭長莫及。如今行山王進了京,他是絕對不可能容忍有人壞他的計劃。
他似乎並不需要她回答,悵然地歎了一口氣。「你看看這院子,曾經本王命人修葺了將近兩年,就為了住在這裏的人會喜歡。後來人住進來沒到一年,院子就被本王親手封了。」
先是威脅,這下又來賣慘。
晏玉樓順著他的眼神看去,原先沒怎麽注意。眼下看去,撇去燒毀的那間屋子不談,院子裏的其它格局都能看出主人的費心。
「本王的王妃是個福薄之人,連帶著湖陽也沒什麽福澤。院子裏一草一木本王都沒有讓人動過,也不知她有沒有去投胎,如今是人還是鬼?」
他說這話的時候,晏玉樓明顯感覺到他的意有所指,不由得背後一寒。她幾乎立馬能確認,他知道淮南王妃在哪裏。
「鬼也好,人也好,她與本王早已殊途。」
便是她現在告訴所有人淮南王妃還活著,恐怕也沒有一個人會信她。更何況以淮南王妃不人不鬼的模樣,更是無法讓人信服。
他是料準沒人會信,也不在乎淮南王妃在誰的手上。
「本王今天話多了,都是因為觸景生情。行山王這件事情你不要插手,本王為了大啟,也要為陛下除掉這個隱患。」
「那……臣告退。」
晏玉樓心情沉重地出了王府,姬桑還等在外麵。兩人眼神一個對視,有默契地一同離開。原是計劃去明樓,不想半路冒出一個人。
那人是留在淮南王妃那個院子的,必是淮南王妃有什麽事。
「什麽事?」
「她要見我。」姬桑道。
「那一起去吧,沒什麽好瞞的。」姬桑立馬明白了她話裏的意思,清冷的眸慢慢眯起,臉色變得很是冷峻。
她已經走到跟前,低語,「王爺應該猜到人是被我們帶走了,眼下他一門心思對付行山王,暫時還顧不到這邊。」
兩人同去了那宅子,淮南王妃聽到聲音急急從屋子裏跑出來。幹瘦的臉上畫著妝,很是有些嚇人。那稀疏的發上戴著飾,搖搖欲墜幾乎掛不起。
「……孩子……我要見你爹,你快帶我去找他……」
晏玉樓一把將她扯開,拖著她進了屋子,頭也不回地對姬桑道:「你別進來,我有話要單獨和她說。」
淮南王妃奮力掙紮著,粗著氣怒斥。
「你……放肆。」
「我今天還就放肆了,你能把我怎麽樣?」
晏玉樓將人丟在椅子上,顧及到她的身體狀態,動作不由自主放輕。她驚恐地叫喊著,想讓姬桑來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