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玉樓左看右看,才發現他是在問自己。這讓她如何回答呢,做為一個臣子她覺得不應該知道太多皇室秘辛,更不能讓當事人知道。
如今不僅知道了,還有當事人在場。
「連無歸都不敢答,本王是不是沒有可問的人了?」
「……她自然是蠢的,相信了不該相信的人。原本她不應該這樣過一輩子,就因為錯信別人的話,白白浪費了一生的年華。」
隻是淮南王因錯信他人而誤一生,而他這一生又有什麽呢?一輩子活在別人帶給他的陰影中,從不曾真正為自己活過。這場愛與恨的關係中,兩個人都不是贏家。淮南王妃輸了一生,他何嚐不是一生盡負。
他的背景微佝,也隻有在這樣的黑夜,在這樣的時刻他才容忍自己顯露出脆弱的一麵。
「她到死總算知道自己被騙了……嗬……蠢貨,竟然就這麽死了……」
收屍的人將地上的屍體都收拾幹淨,唯剩下淮南王妃的屍體。淮南王慢慢閉眸,輕輕地拂了一下袖子,背起手。
「收了吧,丟到亂葬崗。」
「愛別離求不得,生死事大,人一死前塵往事皆成雲散。她做過的錯事,已用一生償還,她這一生活在欺騙之中受盡折騰至始方才醒悟,醒悟時定然追悔莫及。人活著時往往被一時之事迷了眼,待到悔恨時已晚。別人的錯是別人的業障,王爺若是活在別人的錯誤裏痛苦一生,值得嗎?」
淮南王身形一震,背後的雙手緊緊交握。
「找個地方好好安葬吧。」
「王爺英明。」
「本王要是英明,又怎麽會一輩子都沒有活明白。無歸,你知道本王為什麽更欣賞你,而不是鶴之嗎?因為你真實你敢說你有同情心,你這樣的人如果不是出身好是很難在朝中立足的。」
晏玉樓微微一笑,「王爺說得沒錯,臣心機不夠城府不足,能得先帝看重和同僚相處融洽皆是托了出身的福,可是臣不認為臣的心軟口直與為官之道相悖。相反,臣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同理心會多管閑事,說明臣是一個人,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如果凡是隻講利隻求名,對於世間任何不平之事都鐵石心腸毫無仁心,那便是活著的死人,人雖活著已無心。」
淮南王目光幽遠,看向不知何時過來的姬桑。
「你口中的活死人,可是指鶴之那樣的?」
「他不是。他雖然瞧著麵冷,實則內心深處亦有柔軟之處。臣與信國公常有政見不和,也曾明爭暗鬥。但臣相信,他做人有底線,他知道世間之事哪些有所為哪些不能為。無論臣與他是何種關係,倘若真有一日外敵想犯我大啟,臣相信他必會與臣一起共同對外。」
「好,說得好!大啟有你們這樣的棟梁,先帝果然沒有看錯人。朝堂交給你們倆,本王很是放心。」
「大啟有沒有臣等還是大啟,但是大啟萬萬不能沒有王爺。臣敬重王爺,望王爺以後保重身體,好好為自己而活。」
淮南王一聲苦笑,「好一個為自己而活,本王怕是已經遲了。」
「隻要自己願意,任何時候都不會晚。」
晏玉樓雖不恥他的很多作為,但他手中握著那樣的勢力都沒有反心,可以說是很難得。就衝這一點,她願意多說一些。
至於能不能聽進去,便是他自己的事了。
此時她也看到了姬桑,兩人的視線遙遙交匯在一起。他輕輕點頭,她便知道那個大隱患被解決了。不是她自私,為了他們的以後,她都不允許有那麽一個不確定的隱患存在。如果讓淮南王知道姬桑才是那個孩子,可見會是什麽後果,她不敢拿自己親近的人去冒險。
她並不覺得對不起任何人,無論那個是姬桑親爹的人也好,淮南王妃也好,擬或是淮南王。唯有一人,她覺得最是無辜,也是唯一讓她心存愧疚之人。
那便是湖陽公主。
天慢慢變灰,東方漸亮。
他們離開後,皇宮如往常一般開始有宮人起來,各自記著自己的差事按部就班的開始一天的忙碌,昨夜的一切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
走出皇宮的大門,她深深吸了一口氣。
「國公爺,今日天色不錯,要不我去你府上坐坐?」
信國公府啊,她還沒去過幾次呢。眼下早已過了花期,那片桃林想來應該已是碩果累累吧,她突然想去看看了。
心態不同,便會有不一樣的感觸。與前兩次來國公府不一樣,她此次上門頗有一種未過門的媳婦巡視夫家家產的味道。
夫家不錯,可惜她不能住進來。
……那一對拉拉扯扯的男女是誰?
姬桑也有一種媳婦婚前來看家世的感覺,莫名其妙就生出一種緊張感。那雙清冷的眼一直關注著她的表情,見她表情微變也跟著看了過去。
這一看,他立馬黑臉。
拉扯的男人正是程風揚,女子自然是花姑。花姑的手上還拿著一個包袱,看樣子是要離開國公府。
「你們在幹什麽?」
她一聲喝,那拉扯的兩人立馬分開。
「國公爺,侯爺……」
「表哥……」
「花姑這是要離開嗎?」她問。
「侯爺,我在國公府住得夠久了,這罪也賠夠了……我便想著是時候離開了。」花姑低著頭,有些不太敢看晏玉樓。
程風揚的扇子別在腰間,臉色懊惱地伸出腳來,「哪有賠完,你方才還踩了本公子一腳,這賬要怎麽算?我不管,你不能就這麽走了,你還得給本公子好好賠禮。」
「是程公子拉著我,我沒看見。」
如今不僅知道了,還有當事人在場。
「連無歸都不敢答,本王是不是沒有可問的人了?」
「……她自然是蠢的,相信了不該相信的人。原本她不應該這樣過一輩子,就因為錯信別人的話,白白浪費了一生的年華。」
隻是淮南王因錯信他人而誤一生,而他這一生又有什麽呢?一輩子活在別人帶給他的陰影中,從不曾真正為自己活過。這場愛與恨的關係中,兩個人都不是贏家。淮南王妃輸了一生,他何嚐不是一生盡負。
他的背景微佝,也隻有在這樣的黑夜,在這樣的時刻他才容忍自己顯露出脆弱的一麵。
「她到死總算知道自己被騙了……嗬……蠢貨,竟然就這麽死了……」
收屍的人將地上的屍體都收拾幹淨,唯剩下淮南王妃的屍體。淮南王慢慢閉眸,輕輕地拂了一下袖子,背起手。
「收了吧,丟到亂葬崗。」
「愛別離求不得,生死事大,人一死前塵往事皆成雲散。她做過的錯事,已用一生償還,她這一生活在欺騙之中受盡折騰至始方才醒悟,醒悟時定然追悔莫及。人活著時往往被一時之事迷了眼,待到悔恨時已晚。別人的錯是別人的業障,王爺若是活在別人的錯誤裏痛苦一生,值得嗎?」
淮南王身形一震,背後的雙手緊緊交握。
「找個地方好好安葬吧。」
「王爺英明。」
「本王要是英明,又怎麽會一輩子都沒有活明白。無歸,你知道本王為什麽更欣賞你,而不是鶴之嗎?因為你真實你敢說你有同情心,你這樣的人如果不是出身好是很難在朝中立足的。」
晏玉樓微微一笑,「王爺說得沒錯,臣心機不夠城府不足,能得先帝看重和同僚相處融洽皆是托了出身的福,可是臣不認為臣的心軟口直與為官之道相悖。相反,臣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同理心會多管閑事,說明臣是一個人,是人就不可能完美。如果凡是隻講利隻求名,對於世間任何不平之事都鐵石心腸毫無仁心,那便是活著的死人,人雖活著已無心。」
淮南王目光幽遠,看向不知何時過來的姬桑。
「你口中的活死人,可是指鶴之那樣的?」
「他不是。他雖然瞧著麵冷,實則內心深處亦有柔軟之處。臣與信國公常有政見不和,也曾明爭暗鬥。但臣相信,他做人有底線,他知道世間之事哪些有所為哪些不能為。無論臣與他是何種關係,倘若真有一日外敵想犯我大啟,臣相信他必會與臣一起共同對外。」
「好,說得好!大啟有你們這樣的棟梁,先帝果然沒有看錯人。朝堂交給你們倆,本王很是放心。」
「大啟有沒有臣等還是大啟,但是大啟萬萬不能沒有王爺。臣敬重王爺,望王爺以後保重身體,好好為自己而活。」
淮南王一聲苦笑,「好一個為自己而活,本王怕是已經遲了。」
「隻要自己願意,任何時候都不會晚。」
晏玉樓雖不恥他的很多作為,但他手中握著那樣的勢力都沒有反心,可以說是很難得。就衝這一點,她願意多說一些。
至於能不能聽進去,便是他自己的事了。
此時她也看到了姬桑,兩人的視線遙遙交匯在一起。他輕輕點頭,她便知道那個大隱患被解決了。不是她自私,為了他們的以後,她都不允許有那麽一個不確定的隱患存在。如果讓淮南王知道姬桑才是那個孩子,可見會是什麽後果,她不敢拿自己親近的人去冒險。
她並不覺得對不起任何人,無論那個是姬桑親爹的人也好,淮南王妃也好,擬或是淮南王。唯有一人,她覺得最是無辜,也是唯一讓她心存愧疚之人。
那便是湖陽公主。
天慢慢變灰,東方漸亮。
他們離開後,皇宮如往常一般開始有宮人起來,各自記著自己的差事按部就班的開始一天的忙碌,昨夜的一切仿佛從來沒有發生過。
走出皇宮的大門,她深深吸了一口氣。
「國公爺,今日天色不錯,要不我去你府上坐坐?」
信國公府啊,她還沒去過幾次呢。眼下早已過了花期,那片桃林想來應該已是碩果累累吧,她突然想去看看了。
心態不同,便會有不一樣的感觸。與前兩次來國公府不一樣,她此次上門頗有一種未過門的媳婦巡視夫家家產的味道。
夫家不錯,可惜她不能住進來。
……那一對拉拉扯扯的男女是誰?
姬桑也有一種媳婦婚前來看家世的感覺,莫名其妙就生出一種緊張感。那雙清冷的眼一直關注著她的表情,見她表情微變也跟著看了過去。
這一看,他立馬黑臉。
拉扯的男人正是程風揚,女子自然是花姑。花姑的手上還拿著一個包袱,看樣子是要離開國公府。
「你們在幹什麽?」
她一聲喝,那拉扯的兩人立馬分開。
「國公爺,侯爺……」
「表哥……」
「花姑這是要離開嗎?」她問。
「侯爺,我在國公府住得夠久了,這罪也賠夠了……我便想著是時候離開了。」花姑低著頭,有些不太敢看晏玉樓。
程風揚的扇子別在腰間,臉色懊惱地伸出腳來,「哪有賠完,你方才還踩了本公子一腳,這賬要怎麽算?我不管,你不能就這麽走了,你還得給本公子好好賠禮。」
「是程公子拉著我,我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