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豆豆獨家連載vip作品,以下章節設置了防盜,閱讀中遇到亂碼漏字等,請聯係豆豆客服。】
姬庸進宮大半的時間是陪著姬太後的,但陪完姬太後之後一定會去延澤宮給晏太後請安。
他說了,他是國公府的世子。進宮後按製是要去給晏太後請安的,便是暗地底再不睦,麵子上他都不能丟國公府的臉,也更不能丟姬太後這個姑母的臉,不能讓晏太後挑出姑母的錯。
當時他說這話時才三歲,把姬太後感動的差點都哭了。你說這麽一個巴心巴肝的孩子,能不讓她疼到骨子裏嗎?
到了延澤宮,他喚晏太後為太後姨母。
延澤宮的宮人都以為他是因為和晏世子交好,隨著晏世子一起喊。又和晏世子有區別,前麵加了太後二字。
其實晏琳琅自己最清楚,這也是她的親外甥哪。
延澤宮的下人都知道,自家太後很是喜歡國公府的小世子。真喜歡一個人是裝不出來的,眉眼臉上都是實打實的喜歡。
但姬太後不這麽認為,每每聽到宮人說起,她一口咬定晏琳琅是做樣子故意給她看的,越發心疼自己的侄子。
姬庸一口一個太後姨母叫得是親親熱熱,晏琳琅一直笑得合不攏嘴。自打陛下去年親政後,便越發有帝王的模樣,再也不似小時候那般依賴她這個母後。宮裏清靜了這麽多年,好在還有幾個外甥時常進宮。
真說起來,這些外甥中,她還是最喜歡順哥兒。不為別的,就為這小人兒貼心會說話。什麽姨母最美啊,姨母今天的衣裳真好看,姨母做的點心真好吃等等。還有就是這孩子不怕生,話多能聊還能逗人開心。
這麽一個開心果,晏琳琅哪能不喜歡。
京中的人說他是個小霸王,她是一百個不信。多麽懂事體貼的孩子,哪裏就霸王了。便真是霸王,那他也有霸王的底氣。誰讓他爹是信國公,他娘是榮昌侯。他姑母是太後姨母是太後,表哥又是皇帝,他不霸王誰霸王。
趙嶽遠遠便聽到母後的笑聲,不用問便知是姬家的小世子進宮了。說來也是奇怪,他舅舅和姬舅舅常有爭執,時和時不和。那姬家的小世子倒是與康表弟走得近,很是聽康表弟的話,連帶著母後也極為喜愛姬小世子。
他一進去,晏太後笑著用帕子拭去笑淚。
姬庸行過禮,正襟危坐。
趙嶽隻覺好笑,睨著坐得筆直的小孩子。這小霸王,乖起來的樣子還真是有模有樣,哪裏像大臣們哭訴的那樣打得他們的兒子孫子哭回家。
「聽說前幾日你把檀大人家的孫子打掉了兩顆牙?」
「陛下,臣沒有,可是檀大人在您麵前告的黑狀?」
趙嶽以拳抵唇輕咳兩聲,檀桓那老家夥可是舅舅的跟屁蟲。作為舅舅一派的人,檀桓不僅跑到他跟前告狀,還拖著那一嘴血的胖孫子。
他當下無語,他堂堂天子,為何要管小兒打架。
不過因為政事枯燥,對於臣子們相互告狀的事他大多都會聽一聽,從中找一些樂子。隨著姬家這位小世子漸漸長大,他聽得最多的便是誰誰誰又被姬小世子給揍了。
「檀大人的孫子滿嘴的血,看著實在是慘。」
「陛下您英明,他看著慘其實壓根沒事。誰不換牙啊,臣還沒聽過哪個人換個牙都要告到您跟前的。說來也是臣多事,那日見檀小胖……檀小公子捂著臉皺眉,有心問上一問。不想他見到臣就跟老鼠見到貓似的撒腿就跑,沒跑兩步便摔倒在地正好磕在一塊石頭上,掉出兩顆牙來。臣換過牙,知道乳牙將掉不掉時最是煩心,就盼著早些掉下來。如此說來,臣可是幫了檀小公子,不想他倒好恩將仇報竟然向陛下告狀,好生沒有感恩之心。」
八歲的孩子,說起話來條理清晰頭頭是道,而且還占著理。趙嶽哭笑不得,說理還真沒有人能說過這姬小世子。
別有一句話,這姬庸便有十句話等著。姬國公也不是多話的人哪,怎麽就生了這麽一個兒子。說是抱養的,隻要是長了眼睛的人便也就那麽聽一聽。
晏琳琅算是聽明白了,不就是檀家小公子摔掉了兩顆牙。那檀大人慣會拍樓兒的馬屁,這麽一個大好時機可不得借題發揮,直接告到陛下跟前,怕是上了不少眼藥。
「哀家算是聽明白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摔跤磕破皮的事情那是常有。哀家幼年時與你舅舅一起玩鬧,哪次不是磕著絆著,打哭別人家孩子的事情也是常有,也不見有人敢上門向你外祖母告狀。」
姬庸瞪大了眼,他娘好生威武。原來他不像爹,而是像娘啊。哥哥長得像她,他的性子像娘,他們果然都是像娘更多。
至於爹,誰愛像誰像去。
趙嶽又低咳一聲,母後說話怎麽越發的沒遮沒攔。姬家的小世子還在,為何要提舅舅幼年時的事,豈不是滅了舅舅的威風。
晏琳琅慈愛地看向姬庸,樓兒這兩個兒子真是會長。大的長得像樓兒,性子卻偏偏隨了爹,小的長相肖父,性子卻是隨了樓兒。
當年康哥兒出生時,她還不知道康哥兒的生父是誰。還是後來樓兒和信國公一同出征,歸程後信國公抱回一個孩子,又見樓兒對這兩個孩子的態度,她才漸漸悟出味來。
私下試探過樓兒,樓兒並無隱瞞。
她初時雖驚,後來卻是真心替樓兒高興。這天下的男兒,也隻有信國公那般人物才能配得上她的樓兒。
「沒什麽不能說的,誰還不是從繈褓裏嗷嗷待哺長大的,你舅舅也不例外。哀家看姬小世子不是那等不知輕重的孩子,此事沒什麽大驚小怪的,也就是檀大人多事。明知你政務繁忙,還用這樣的瑣事煩你。」
趙嶽還能說什麽,母後護著的人,他再是天子也不敢明著責備啊。
姬桑多有眼色,事情暫且糊弄過去。人家母子倆好不容易坐到一起,他哪會不識趣地杵在延澤宮,當下行禮告退,說是要去看望檀小公子雲雲。
惹得晏琳琅又是好一番誇獎。
姬庸出了宮門,對候在宮外的下人一吩咐,當真提著禮去了檀府。檀桓一聽這小霸王還敢上門,氣衝衝地趕到前廳。
前廳裏,半大的孩子背手像模像樣地打量著牆上的畫,邊看邊搖頭,嘴裏還嘀咕著俗氣二字。檀桓聽得是火冒三丈,什麽小屁孩子知道什麽是畫,居然說他俗氣。
姬庸漫不經心地看向他,半大的孩子氣勢倒是十足。
「檀大人,聽說府上的小公子掉了兩顆牙嚇得臥床不起,本世子今日特意上門來探病,些許薄禮還請檀大人笑納。」
【番外三】
檀桓壓著火,看在那些禮的份上,他就不計較這小兒童言無忌。他好歹年紀上也能做這小兒的爺爺,就不和這小兒一般見識。
「多謝世子爺。」
「謝什麽呢,本世子可是聽說你為了這點事還跑到陛下麵前哭訴。多大點事啊,不就是換牙掉牙,又不是掉腦袋,看把檀小公子嚇成什麽樣子,可真夠膽小的。他人小不知事,檀大人也不懂嗎?你一個當祖父的人,連孫子換牙都如此大驚小怪,朝堂上的事哪件說出去不比這個厲害,你豈不是天天都嚇得半死。怪不得本世子瞧著你顯老,原是成天擔驚受怕。既然如此,你可得保住性命,萬事都不如命重要。本世子勸你不如就此告老還鄉的好,省得哪天一嚇過去再也醒不過來。」
姬庸進宮大半的時間是陪著姬太後的,但陪完姬太後之後一定會去延澤宮給晏太後請安。
他說了,他是國公府的世子。進宮後按製是要去給晏太後請安的,便是暗地底再不睦,麵子上他都不能丟國公府的臉,也更不能丟姬太後這個姑母的臉,不能讓晏太後挑出姑母的錯。
當時他說這話時才三歲,把姬太後感動的差點都哭了。你說這麽一個巴心巴肝的孩子,能不讓她疼到骨子裏嗎?
到了延澤宮,他喚晏太後為太後姨母。
延澤宮的宮人都以為他是因為和晏世子交好,隨著晏世子一起喊。又和晏世子有區別,前麵加了太後二字。
其實晏琳琅自己最清楚,這也是她的親外甥哪。
延澤宮的下人都知道,自家太後很是喜歡國公府的小世子。真喜歡一個人是裝不出來的,眉眼臉上都是實打實的喜歡。
但姬太後不這麽認為,每每聽到宮人說起,她一口咬定晏琳琅是做樣子故意給她看的,越發心疼自己的侄子。
姬庸一口一個太後姨母叫得是親親熱熱,晏琳琅一直笑得合不攏嘴。自打陛下去年親政後,便越發有帝王的模樣,再也不似小時候那般依賴她這個母後。宮裏清靜了這麽多年,好在還有幾個外甥時常進宮。
真說起來,這些外甥中,她還是最喜歡順哥兒。不為別的,就為這小人兒貼心會說話。什麽姨母最美啊,姨母今天的衣裳真好看,姨母做的點心真好吃等等。還有就是這孩子不怕生,話多能聊還能逗人開心。
這麽一個開心果,晏琳琅哪能不喜歡。
京中的人說他是個小霸王,她是一百個不信。多麽懂事體貼的孩子,哪裏就霸王了。便真是霸王,那他也有霸王的底氣。誰讓他爹是信國公,他娘是榮昌侯。他姑母是太後姨母是太後,表哥又是皇帝,他不霸王誰霸王。
趙嶽遠遠便聽到母後的笑聲,不用問便知是姬家的小世子進宮了。說來也是奇怪,他舅舅和姬舅舅常有爭執,時和時不和。那姬家的小世子倒是與康表弟走得近,很是聽康表弟的話,連帶著母後也極為喜愛姬小世子。
他一進去,晏太後笑著用帕子拭去笑淚。
姬庸行過禮,正襟危坐。
趙嶽隻覺好笑,睨著坐得筆直的小孩子。這小霸王,乖起來的樣子還真是有模有樣,哪裏像大臣們哭訴的那樣打得他們的兒子孫子哭回家。
「聽說前幾日你把檀大人家的孫子打掉了兩顆牙?」
「陛下,臣沒有,可是檀大人在您麵前告的黑狀?」
趙嶽以拳抵唇輕咳兩聲,檀桓那老家夥可是舅舅的跟屁蟲。作為舅舅一派的人,檀桓不僅跑到他跟前告狀,還拖著那一嘴血的胖孫子。
他當下無語,他堂堂天子,為何要管小兒打架。
不過因為政事枯燥,對於臣子們相互告狀的事他大多都會聽一聽,從中找一些樂子。隨著姬家這位小世子漸漸長大,他聽得最多的便是誰誰誰又被姬小世子給揍了。
「檀大人的孫子滿嘴的血,看著實在是慘。」
「陛下您英明,他看著慘其實壓根沒事。誰不換牙啊,臣還沒聽過哪個人換個牙都要告到您跟前的。說來也是臣多事,那日見檀小胖……檀小公子捂著臉皺眉,有心問上一問。不想他見到臣就跟老鼠見到貓似的撒腿就跑,沒跑兩步便摔倒在地正好磕在一塊石頭上,掉出兩顆牙來。臣換過牙,知道乳牙將掉不掉時最是煩心,就盼著早些掉下來。如此說來,臣可是幫了檀小公子,不想他倒好恩將仇報竟然向陛下告狀,好生沒有感恩之心。」
八歲的孩子,說起話來條理清晰頭頭是道,而且還占著理。趙嶽哭笑不得,說理還真沒有人能說過這姬小世子。
別有一句話,這姬庸便有十句話等著。姬國公也不是多話的人哪,怎麽就生了這麽一個兒子。說是抱養的,隻要是長了眼睛的人便也就那麽聽一聽。
晏琳琅算是聽明白了,不就是檀家小公子摔掉了兩顆牙。那檀大人慣會拍樓兒的馬屁,這麽一個大好時機可不得借題發揮,直接告到陛下跟前,怕是上了不少眼藥。
「哀家算是聽明白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摔跤磕破皮的事情那是常有。哀家幼年時與你舅舅一起玩鬧,哪次不是磕著絆著,打哭別人家孩子的事情也是常有,也不見有人敢上門向你外祖母告狀。」
姬庸瞪大了眼,他娘好生威武。原來他不像爹,而是像娘啊。哥哥長得像她,他的性子像娘,他們果然都是像娘更多。
至於爹,誰愛像誰像去。
趙嶽又低咳一聲,母後說話怎麽越發的沒遮沒攔。姬家的小世子還在,為何要提舅舅幼年時的事,豈不是滅了舅舅的威風。
晏琳琅慈愛地看向姬庸,樓兒這兩個兒子真是會長。大的長得像樓兒,性子卻偏偏隨了爹,小的長相肖父,性子卻是隨了樓兒。
當年康哥兒出生時,她還不知道康哥兒的生父是誰。還是後來樓兒和信國公一同出征,歸程後信國公抱回一個孩子,又見樓兒對這兩個孩子的態度,她才漸漸悟出味來。
私下試探過樓兒,樓兒並無隱瞞。
她初時雖驚,後來卻是真心替樓兒高興。這天下的男兒,也隻有信國公那般人物才能配得上她的樓兒。
「沒什麽不能說的,誰還不是從繈褓裏嗷嗷待哺長大的,你舅舅也不例外。哀家看姬小世子不是那等不知輕重的孩子,此事沒什麽大驚小怪的,也就是檀大人多事。明知你政務繁忙,還用這樣的瑣事煩你。」
趙嶽還能說什麽,母後護著的人,他再是天子也不敢明著責備啊。
姬桑多有眼色,事情暫且糊弄過去。人家母子倆好不容易坐到一起,他哪會不識趣地杵在延澤宮,當下行禮告退,說是要去看望檀小公子雲雲。
惹得晏琳琅又是好一番誇獎。
姬庸出了宮門,對候在宮外的下人一吩咐,當真提著禮去了檀府。檀桓一聽這小霸王還敢上門,氣衝衝地趕到前廳。
前廳裏,半大的孩子背手像模像樣地打量著牆上的畫,邊看邊搖頭,嘴裏還嘀咕著俗氣二字。檀桓聽得是火冒三丈,什麽小屁孩子知道什麽是畫,居然說他俗氣。
姬庸漫不經心地看向他,半大的孩子氣勢倒是十足。
「檀大人,聽說府上的小公子掉了兩顆牙嚇得臥床不起,本世子今日特意上門來探病,些許薄禮還請檀大人笑納。」
【番外三】
檀桓壓著火,看在那些禮的份上,他就不計較這小兒童言無忌。他好歹年紀上也能做這小兒的爺爺,就不和這小兒一般見識。
「多謝世子爺。」
「謝什麽呢,本世子可是聽說你為了這點事還跑到陛下麵前哭訴。多大點事啊,不就是換牙掉牙,又不是掉腦袋,看把檀小公子嚇成什麽樣子,可真夠膽小的。他人小不知事,檀大人也不懂嗎?你一個當祖父的人,連孫子換牙都如此大驚小怪,朝堂上的事哪件說出去不比這個厲害,你豈不是天天都嚇得半死。怪不得本世子瞧著你顯老,原是成天擔驚受怕。既然如此,你可得保住性命,萬事都不如命重要。本世子勸你不如就此告老還鄉的好,省得哪天一嚇過去再也醒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