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隔著小半裏地的渺渺一眼,已然足夠成為過後半月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孟夏將近,落紅滿地,遠行的船隨著漸老的鶯聲,緩緩駛向了江心那一片水汽氤氳的朦朧天地。
沈令蓁站在船頭甲板上,掀開輕紗一角,最後回望了一眼車水馬龍,羅綺滿街的汴京城。
她身邊的季嬤嬤勸道:「船頭浪高晃人,姑娘還是隨老奴進去吧。」
汴京人多水性上佳,還不至於被這點浪頭打暈,沈令蓁擺手示意無事,直到徹底望不見岸,才忍著淚進了船艙。
季嬤嬤攙著她在艙內坐下:「姑娘不必太過擔憂,長公主特命老奴隨您到慶州去,有老奴在,便是那西北的悍民長了三頭六臂,也絕欺負不到您頭上來!」
一路涉水逾山,送親隊伍在四月十七的黃昏時分抵達了慶州治所慶陽。
前來親迎的人馬早已等在了城門前。
此地靠近大齊邊界,因數十年來幾經戰亂,城垣一度損毀又一度修葺,這縫縫補補的城門絕不能夠說體麵。
不過沈令蓁眼下無心考究這些。
她打小過得本分,別說出遠門,平日裏連太陽都少見,身子因此養得弱不禁風,這次接連行了二十來日路,疲憊得骨頭都快散架,此刻正強打著精神坐在車內。
隔著車門,對頭的人瞧不見她,她便偷個小懶,隻坐正到六七分。
臨近城門,車隊減慢了行路速度,馬車外的季嬤嬤移開一道側窗縫,悄聲與她說:「霍二郎親自來了,可見還是有心的。」
沈令蓁有點意外。
原本她都打算好了,想霍留行約莫會請人代為親迎。畢竟坐著輪椅大老遠地跑這一趟著實折騰。
她湊到窗邊,壓低聲問:「嬤嬤瞧著人怎麽樣?」
季嬤嬤不動聲色地遙遙打量了一番輪椅上一身喜服的霍留行,見他雖不良於行,腰背卻筆挺,坐姿也頗有威儀,較京城的貴公子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便答:「倒是當得起風度翩翩一說。」
沈令蓁之前還真以為天天坐著不動的人該養成了肥頭大麵的模樣,笑了笑道:「嬤嬤看人的眼光向來苛刻,能得你誇讚,莫不是仙郎下凡?」
「姑娘晚間仔細瞧了便知。」季嬤嬤又朝城門方向望了眼,這回歎出一口氣,「隻是可惜……」
這話雖未說全,明眼人卻也都知道可惜的是什麽。
但對於這件事,沈令蓁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不掛懷了。腿腳不便的夫婿,正好能安安靜靜過日子不是?
季嬤嬤歎罷將窗闔上,提醒道:「就要到了。」
沈令蓁正了正襟袖,坐了回去,這次端正到十分。
她為人處事向來遵循「投桃報李」的原則,人家既然勉強身體來了,她也該拿出禮數回敬。
沈令蓁理襟袖的時候,另一頭注視著車隊的霍留行忽然皺了皺眉,與身後仆從說:「前方有處坑窪,叫他們小心著繞開,別驚了新娘子。」
仆從領命打馬前去,卻恰好慢了一步。那車輪的軌跡正對著坑窪,陷下去陡地一震,把剛坐好不久的沈令蓁嚇了一跳。
她驚呼著扶上車內金較,堪堪穩住身形,頭上鳳冠差點磕到車壁。
前方高頭大馬上的禮部尚書及沈令蓁的堂表兄齊齊回首。
季嬤嬤向他們頷一頷首,示意無礙,訓斥了車夫兩句,就叫車繼續前進了。
那前來提醒的霍家仆從騎在馬上,尷尬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回頭望向霍留行,見他歎著氣,無奈地搖搖頭,使了個「回來」的眼色。
車內沈令蓁重新坐好,待馬車在城門口停穩,聽前方傳來幾個男聲,大約是霍留行在與禮部尚書及她的兩位兄長說話,預備先將他們迎入城去。
沈令蓁就在車內由婢女服侍著稍作休憩,重整妝容。
片刻後,季嬤嬤叩了叩車壁:「姑娘,霍郎君來了。」
照理說,霍留行這個時候是不該來見沈令蓁的。她有些訝異,喝了口茶潤嗓,問道:「可是有要緊事?」
她這話本是問的季嬤嬤,卻不料霍留行已經到了跟前。
一壁之隔外響起一個男聲:「沒什麽要緊事,隻是來問問四姑娘,方才嚇著了嗎?」
沈令蓁霍然抬首。
這個聲音……
她晃了神,一時忘記作答,直到聽見季嬤嬤的提醒才回魂,隔著門朝外道:「多謝郎君關切,我沒事。」
隻是先前沒事,現在卻有事了。
因為霍留行那句「嚇著了嗎」竟與一月多前救她於「虎口」的男子所言一模一樣。聲色、音調、語氣、咬字,都是如出一轍。
「那好,我先去前頭了。」
沈令蓁呆愣著,聽他要走,急急叫住他:「霍郎君!」
推輪椅的仆從停下動作。霍留行回過頭來:「我在。」
意識到自己的唐突,沈令蓁懊惱地閉了閉眼,壓下快要蹦出嗓子眼的心跳,盡可能平靜地道:「這路不平坦,你也當心……」
霍留行似乎沒想到她會說這個,對著緊閉的馬車門笑了笑:「好。」
人走了,沈令蓁的魂也跟著飄遠,行屍走肉似的任左右婢女替她點妝,由著幾個婦人將她接上新轎,一路鑼鼓喧天地把她迎入搭建在霍府西南角,用於行交拜禮的青廬。
身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喊著喜慶的吉祥話,她卻始終沉浸在驚疑之中:這聲是那聲無疑,但這人是那人嗎?
當初救她的男子,明明武藝蓋世,毫無跛腳的樣子啊。
孟夏將近,落紅滿地,遠行的船隨著漸老的鶯聲,緩緩駛向了江心那一片水汽氤氳的朦朧天地。
沈令蓁站在船頭甲板上,掀開輕紗一角,最後回望了一眼車水馬龍,羅綺滿街的汴京城。
她身邊的季嬤嬤勸道:「船頭浪高晃人,姑娘還是隨老奴進去吧。」
汴京人多水性上佳,還不至於被這點浪頭打暈,沈令蓁擺手示意無事,直到徹底望不見岸,才忍著淚進了船艙。
季嬤嬤攙著她在艙內坐下:「姑娘不必太過擔憂,長公主特命老奴隨您到慶州去,有老奴在,便是那西北的悍民長了三頭六臂,也絕欺負不到您頭上來!」
一路涉水逾山,送親隊伍在四月十七的黃昏時分抵達了慶州治所慶陽。
前來親迎的人馬早已等在了城門前。
此地靠近大齊邊界,因數十年來幾經戰亂,城垣一度損毀又一度修葺,這縫縫補補的城門絕不能夠說體麵。
不過沈令蓁眼下無心考究這些。
她打小過得本分,別說出遠門,平日裏連太陽都少見,身子因此養得弱不禁風,這次接連行了二十來日路,疲憊得骨頭都快散架,此刻正強打著精神坐在車內。
隔著車門,對頭的人瞧不見她,她便偷個小懶,隻坐正到六七分。
臨近城門,車隊減慢了行路速度,馬車外的季嬤嬤移開一道側窗縫,悄聲與她說:「霍二郎親自來了,可見還是有心的。」
沈令蓁有點意外。
原本她都打算好了,想霍留行約莫會請人代為親迎。畢竟坐著輪椅大老遠地跑這一趟著實折騰。
她湊到窗邊,壓低聲問:「嬤嬤瞧著人怎麽樣?」
季嬤嬤不動聲色地遙遙打量了一番輪椅上一身喜服的霍留行,見他雖不良於行,腰背卻筆挺,坐姿也頗有威儀,較京城的貴公子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便答:「倒是當得起風度翩翩一說。」
沈令蓁之前還真以為天天坐著不動的人該養成了肥頭大麵的模樣,笑了笑道:「嬤嬤看人的眼光向來苛刻,能得你誇讚,莫不是仙郎下凡?」
「姑娘晚間仔細瞧了便知。」季嬤嬤又朝城門方向望了眼,這回歎出一口氣,「隻是可惜……」
這話雖未說全,明眼人卻也都知道可惜的是什麽。
但對於這件事,沈令蓁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不掛懷了。腿腳不便的夫婿,正好能安安靜靜過日子不是?
季嬤嬤歎罷將窗闔上,提醒道:「就要到了。」
沈令蓁正了正襟袖,坐了回去,這次端正到十分。
她為人處事向來遵循「投桃報李」的原則,人家既然勉強身體來了,她也該拿出禮數回敬。
沈令蓁理襟袖的時候,另一頭注視著車隊的霍留行忽然皺了皺眉,與身後仆從說:「前方有處坑窪,叫他們小心著繞開,別驚了新娘子。」
仆從領命打馬前去,卻恰好慢了一步。那車輪的軌跡正對著坑窪,陷下去陡地一震,把剛坐好不久的沈令蓁嚇了一跳。
她驚呼著扶上車內金較,堪堪穩住身形,頭上鳳冠差點磕到車壁。
前方高頭大馬上的禮部尚書及沈令蓁的堂表兄齊齊回首。
季嬤嬤向他們頷一頷首,示意無礙,訓斥了車夫兩句,就叫車繼續前進了。
那前來提醒的霍家仆從騎在馬上,尷尬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回頭望向霍留行,見他歎著氣,無奈地搖搖頭,使了個「回來」的眼色。
車內沈令蓁重新坐好,待馬車在城門口停穩,聽前方傳來幾個男聲,大約是霍留行在與禮部尚書及她的兩位兄長說話,預備先將他們迎入城去。
沈令蓁就在車內由婢女服侍著稍作休憩,重整妝容。
片刻後,季嬤嬤叩了叩車壁:「姑娘,霍郎君來了。」
照理說,霍留行這個時候是不該來見沈令蓁的。她有些訝異,喝了口茶潤嗓,問道:「可是有要緊事?」
她這話本是問的季嬤嬤,卻不料霍留行已經到了跟前。
一壁之隔外響起一個男聲:「沒什麽要緊事,隻是來問問四姑娘,方才嚇著了嗎?」
沈令蓁霍然抬首。
這個聲音……
她晃了神,一時忘記作答,直到聽見季嬤嬤的提醒才回魂,隔著門朝外道:「多謝郎君關切,我沒事。」
隻是先前沒事,現在卻有事了。
因為霍留行那句「嚇著了嗎」竟與一月多前救她於「虎口」的男子所言一模一樣。聲色、音調、語氣、咬字,都是如出一轍。
「那好,我先去前頭了。」
沈令蓁呆愣著,聽他要走,急急叫住他:「霍郎君!」
推輪椅的仆從停下動作。霍留行回過頭來:「我在。」
意識到自己的唐突,沈令蓁懊惱地閉了閉眼,壓下快要蹦出嗓子眼的心跳,盡可能平靜地道:「這路不平坦,你也當心……」
霍留行似乎沒想到她會說這個,對著緊閉的馬車門笑了笑:「好。」
人走了,沈令蓁的魂也跟著飄遠,行屍走肉似的任左右婢女替她點妝,由著幾個婦人將她接上新轎,一路鑼鼓喧天地把她迎入搭建在霍府西南角,用於行交拜禮的青廬。
身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喊著喜慶的吉祥話,她卻始終沉浸在驚疑之中:這聲是那聲無疑,但這人是那人嗎?
當初救她的男子,明明武藝蓋世,毫無跛腳的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