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耗子哥說:“不會吧,這墳就在咱車旁邊!”
耗子哥說:“我第一眼看的就是。早知道,就不爬這山了!”他看看表,“我們還有不到一個小時下山,盡量快些!”
說罷,他提起洛陽鏟,開始下山。
下山比上山快了許多,可能因為離目標近了很多,我們沒多久就來到了山腳下。耗子哥並沒有著急打洛陽鏟,而是蹲在一邊仔細地看著什麽,有時甚至像小狗一樣趴在地上,左右地看。終於,他像是下定了決心。
隻見他帶上一雙手套,舉起洛陽鏟,幾下下去,一個又圓又深的洞就打了出來。他不時地聞聞打上來的泥土,有的還用舌頭舔一舔。我蹲在一邊抽煙,好奇地看著他。洛陽鏟越打越深,似乎和新疆下葬的方式完全不同。
我問道:“難道北宋的人才們都不給自己搞個墳頭嗎?”
耗子哥一邊打洛陽鏟,一邊說:“先不要確定就是北宋的,因為北宋之後很多習慣也會延續。四川的墳都比較深,而且雨水多,土墳早就被雨水弄平了。”
說話間,就見他又安上了一節手柄,我大概估算了下,基本上快有七米了,下麵的土已經開始有幹涸的狀態了。地上被掏出的土越來越多,突然,有一鏟子帶上了一些顏色比較黃的土,裏麵還有些小的土疙瘩。又是一鏟子下去,這次帶上來了一些陶瓷碎片。
耗子哥撿起一塊陶片,看了半天,又聞了聞。我在一旁興奮了,這下麵有貨!我突然就感覺自己在和幾千年前的古人跨時空交流,這真是一件無法去表達的感覺。
接著,耗子哥又開始在周圍打洛陽鏟。我在一旁注視那陶片,雖然我隻看過部分對陶瓷的描述,但對怎麽鑒別,卻隻懂得一點皮毛。我反複看著陶片,拿出水瓶衝洗了一下,是那種看上去很粗糙的陶片。
我一點兒都摸不著頭腦,就問耗子哥:“古人把陶片堆在墳外麵幹什麽啊?”
在一邊打洛陽鏟的耗子哥說:“有種說法叫墳外墳,在墳表麵堆滿陶片,接著在外圍繼續撲土,這樣就算下雨,陶片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在四川比較常見呢。我看啊,這既然是倒葬,那應該有個樓梯,之後才有的墳,下麵的東西很不錯呢,陶片堆墳,一般人是做不起的!”
我說:“幾個破碗打壞了也差不多可以堆到墳頭啊,怎麽叫一般人做不起啊?”
耗子哥說:“別以為這墳小!說不定帶偏室的,正麵放棺,側麵放寶貝,再來個帶丫鬟的耳室,你想想看,這上麵的墳頭有多大?就算堆破碗,你覺得需要多少?”
我說:“那萬一墳很大,但是做個很小的墳頭迷惑一下你,怎麽辦?”
耗子哥說:“你咋現在問的問題越來越不動腦子了?墳頭很小,上下重量不一樣,早晚塌了去!”
我啞然,好像是這麽個道理。耗子哥圍著第一個洞向四周輻射打下去,基本上都是差不多那麽深,就能弄上來一些散碎的陶片。
好一會兒,他停下手,“嗯,挺大的!”
說著把土將幾個洞胡亂封好,接著對一處地方打下去一鏟子,在上麵插了一隻礦泉水瓶子,又將一個紅布條纏在一棵草上,還堆了一個小石頭堆,之後看看周圍,把洛陽鏟解下,說道:“咱們走!”
我覺得意猶未盡,“咱們就這麽走了?可是這寶貝就在下麵啊!”
耗子哥說:“這不是我們該操心的,會有人來的!”
我說:“耗子哥,我們要不自己挖開看看?”
耗子哥點了一支煙,“我前麵怎麽給你說的?注意你的好奇心!”
我不再說話,跟著他上了車。他似乎並不打算回到縣城,而是繼續往裏開。路開始變得非常不好走,奧拓在這路麵上跑,車裏的人簡直就是遭罪。
我感覺心、肝、肺都快被擠在了一起,問道:“耗子哥,咱們這是幹嗎去啊?”
他說:“找下一處啊!”
我不再說話,車不緊不慢,都下午四點了,我不信還能找到。但是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有第一處必然會有第二處,而且年代差不多。
這古人埋人,有時候也覺得有錢人埋的地方就是風水寶地,自己家人埋那兒也算可以。所以周圍可能會有很多這樣的墳,但是一般不具有經濟價值,隻有考古價值。
車突然變得異常顛簸,再往前,路終於開始變得平整些。耗子哥突然踩住刹車,開始往回倒,我心裏鬱悶,問道:“咋啦?東西掉了?”
他不說話,就那麽倒著。難道?難道他又發現墳了?我搖下車窗,趴在車窗上,開始看周圍的景色,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林,地上坑坑窪窪,昨晚的雨水積在路麵上。我回憶了一下,發現這裏離剛剛看到的最遠的那座小山不足一公裏。
耗子哥跳下了車,開始向那小山走去,我跟在後麵。到山腳下的時候,他又趴在地上,往我這兒看。我也學他趴在地上看,就看見車過的地方地勢有些低。他爬起來,開始倒退著往山上走,我緊跟著他。
他邊走邊說:“你看看這些地方,周圍。”
我留心起來,如果沒有車壓過的痕跡,這根本看不出是路,那些積水坑看起來很不舒服。我們還在往高處倒著走,車不遠處,有棵巨大的樹,另一邊是些大石頭,很隨意地擺著。
我好像發現了些不對,這附近應該沒有這麽大的石頭,耗子哥肯定也是被這大石頭吸引了,可是這山腳下放大石頭做什麽?耗子哥點了一支煙,不時地拿手比對一下,“嗬嗬,這樣也可以吧!”
我說:“什麽可以?”
他說:“今天真見鬼,車全部停在墳頭上麵!”
我說:“什麽?車在……”
這話說得好像車下就有墳似的。我不敢大意,仔細看起來,路呈半圓狀輻射,滿地坑坑窪窪。
我似乎看出了名堂,這坑坑窪窪說不定就是墳洞,年代久遠,這兒又背風,木棺在下麵隻要一被水泡爛,上麵的土就會壓下來,雨水一衝刷,就成了一個個坑。
“我的天哪!這……這都是古墓?還不是很深吧?”我問耗子哥。
他說:“是不深,但是好東西基本上沒有,這就是窮人的墳,最多挖出幾個土罐子,或者幾個銅錢。”
耗子哥說:“我第一眼看的就是。早知道,就不爬這山了!”他看看表,“我們還有不到一個小時下山,盡量快些!”
說罷,他提起洛陽鏟,開始下山。
下山比上山快了許多,可能因為離目標近了很多,我們沒多久就來到了山腳下。耗子哥並沒有著急打洛陽鏟,而是蹲在一邊仔細地看著什麽,有時甚至像小狗一樣趴在地上,左右地看。終於,他像是下定了決心。
隻見他帶上一雙手套,舉起洛陽鏟,幾下下去,一個又圓又深的洞就打了出來。他不時地聞聞打上來的泥土,有的還用舌頭舔一舔。我蹲在一邊抽煙,好奇地看著他。洛陽鏟越打越深,似乎和新疆下葬的方式完全不同。
我問道:“難道北宋的人才們都不給自己搞個墳頭嗎?”
耗子哥一邊打洛陽鏟,一邊說:“先不要確定就是北宋的,因為北宋之後很多習慣也會延續。四川的墳都比較深,而且雨水多,土墳早就被雨水弄平了。”
說話間,就見他又安上了一節手柄,我大概估算了下,基本上快有七米了,下麵的土已經開始有幹涸的狀態了。地上被掏出的土越來越多,突然,有一鏟子帶上了一些顏色比較黃的土,裏麵還有些小的土疙瘩。又是一鏟子下去,這次帶上來了一些陶瓷碎片。
耗子哥撿起一塊陶片,看了半天,又聞了聞。我在一旁興奮了,這下麵有貨!我突然就感覺自己在和幾千年前的古人跨時空交流,這真是一件無法去表達的感覺。
接著,耗子哥又開始在周圍打洛陽鏟。我在一旁注視那陶片,雖然我隻看過部分對陶瓷的描述,但對怎麽鑒別,卻隻懂得一點皮毛。我反複看著陶片,拿出水瓶衝洗了一下,是那種看上去很粗糙的陶片。
我一點兒都摸不著頭腦,就問耗子哥:“古人把陶片堆在墳外麵幹什麽啊?”
在一邊打洛陽鏟的耗子哥說:“有種說法叫墳外墳,在墳表麵堆滿陶片,接著在外圍繼續撲土,這樣就算下雨,陶片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在四川比較常見呢。我看啊,這既然是倒葬,那應該有個樓梯,之後才有的墳,下麵的東西很不錯呢,陶片堆墳,一般人是做不起的!”
我說:“幾個破碗打壞了也差不多可以堆到墳頭啊,怎麽叫一般人做不起啊?”
耗子哥說:“別以為這墳小!說不定帶偏室的,正麵放棺,側麵放寶貝,再來個帶丫鬟的耳室,你想想看,這上麵的墳頭有多大?就算堆破碗,你覺得需要多少?”
我說:“那萬一墳很大,但是做個很小的墳頭迷惑一下你,怎麽辦?”
耗子哥說:“你咋現在問的問題越來越不動腦子了?墳頭很小,上下重量不一樣,早晚塌了去!”
我啞然,好像是這麽個道理。耗子哥圍著第一個洞向四周輻射打下去,基本上都是差不多那麽深,就能弄上來一些散碎的陶片。
好一會兒,他停下手,“嗯,挺大的!”
說著把土將幾個洞胡亂封好,接著對一處地方打下去一鏟子,在上麵插了一隻礦泉水瓶子,又將一個紅布條纏在一棵草上,還堆了一個小石頭堆,之後看看周圍,把洛陽鏟解下,說道:“咱們走!”
我覺得意猶未盡,“咱們就這麽走了?可是這寶貝就在下麵啊!”
耗子哥說:“這不是我們該操心的,會有人來的!”
我說:“耗子哥,我們要不自己挖開看看?”
耗子哥點了一支煙,“我前麵怎麽給你說的?注意你的好奇心!”
我不再說話,跟著他上了車。他似乎並不打算回到縣城,而是繼續往裏開。路開始變得非常不好走,奧拓在這路麵上跑,車裏的人簡直就是遭罪。
我感覺心、肝、肺都快被擠在了一起,問道:“耗子哥,咱們這是幹嗎去啊?”
他說:“找下一處啊!”
我不再說話,車不緊不慢,都下午四點了,我不信還能找到。但是我的潛意識告訴我,有第一處必然會有第二處,而且年代差不多。
這古人埋人,有時候也覺得有錢人埋的地方就是風水寶地,自己家人埋那兒也算可以。所以周圍可能會有很多這樣的墳,但是一般不具有經濟價值,隻有考古價值。
車突然變得異常顛簸,再往前,路終於開始變得平整些。耗子哥突然踩住刹車,開始往回倒,我心裏鬱悶,問道:“咋啦?東西掉了?”
他不說話,就那麽倒著。難道?難道他又發現墳了?我搖下車窗,趴在車窗上,開始看周圍的景色,不遠處有一片小樹林,地上坑坑窪窪,昨晚的雨水積在路麵上。我回憶了一下,發現這裏離剛剛看到的最遠的那座小山不足一公裏。
耗子哥跳下了車,開始向那小山走去,我跟在後麵。到山腳下的時候,他又趴在地上,往我這兒看。我也學他趴在地上看,就看見車過的地方地勢有些低。他爬起來,開始倒退著往山上走,我緊跟著他。
他邊走邊說:“你看看這些地方,周圍。”
我留心起來,如果沒有車壓過的痕跡,這根本看不出是路,那些積水坑看起來很不舒服。我們還在往高處倒著走,車不遠處,有棵巨大的樹,另一邊是些大石頭,很隨意地擺著。
我好像發現了些不對,這附近應該沒有這麽大的石頭,耗子哥肯定也是被這大石頭吸引了,可是這山腳下放大石頭做什麽?耗子哥點了一支煙,不時地拿手比對一下,“嗬嗬,這樣也可以吧!”
我說:“什麽可以?”
他說:“今天真見鬼,車全部停在墳頭上麵!”
我說:“什麽?車在……”
這話說得好像車下就有墳似的。我不敢大意,仔細看起來,路呈半圓狀輻射,滿地坑坑窪窪。
我似乎看出了名堂,這坑坑窪窪說不定就是墳洞,年代久遠,這兒又背風,木棺在下麵隻要一被水泡爛,上麵的土就會壓下來,雨水一衝刷,就成了一個個坑。
“我的天哪!這……這都是古墓?還不是很深吧?”我問耗子哥。
他說:“是不深,但是好東西基本上沒有,這就是窮人的墳,最多挖出幾個土罐子,或者幾個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