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繞著屋外走了幾圈,希望能看到什麽痕跡,但是什麽都沒有。灰悶悶的天空似乎正在宣泄些什麽,我隻覺得莫名煩躁。
山腰背後就是一處懸崖,我和小先站在崖旁,遠遠地看著。我試著想,如果古人說這是神聖的地方,那麽這附近應該就是所謂的風水眼,如果這是風水眼,那麽墳頭也該在附近。
可是這懸崖,背後是山坡,山坡長滿了樹叢,怎麽會埋人呢?難道是我錯了?難道昨晚我看的磚並不是墳頭裏起出來的?
我沒有頭緒時,喜歡將問題全部擺開,從宏觀來看。我看了看左右,不遠處山連著山,附近水從山間過,植被我想在幾百年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山腰唯獨此處視野開闊,而如果在此彈個古箏,倒也別有一番情趣。由此處往下就是露出的山體,一直到河邊。可著這山體讓我看納悶了,這樣的山就是土多點,但是下麵全是岩石,挖不了多深就是岩石,往下挖成本就大了。
要是埋個人,多下幾場雨墳也就塌了,古人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我把我想到的告訴了小先。小先說:“這一麵可以斷定沒有,但是山背麵就不一定了。是這樣撒,山背麵雖然挖下去也有岩石,但是基本上沒得大岩石,都是小岩石,挖開就是個洞洞,絕對可以埋人。”
我有些吃驚,結巴說:“這……你咋知道?”
小先說:“我們老家就是啷個!山上必須要挖開岩石,有的整齊點的,挖開正好放個棺材下去。”
我不禁微微臉紅了,自己不了解還在一旁瞎猜。我靜下心,開始琢磨,如果按他所說,墳頭在另一邊,那這一麵是做什麽用的?撫琴……突然,一個靈光,我明悟了。
我根據傳說作了推斷,這一麵就是所謂與仙人交流和彈琴的地方,而如果放棺材到山背麵,要是仙人寂寞了,就到山背後,把他複活,與他對飲言歡,那肯定是個好事。如果這樣想,再看這一麵的風水就有了個頭緒,假定山背麵沒有墳,這個地方過水帶土,旺的是木,半山之石,就是蟾蜍吐金,旺的是木屬性的人。
而這峰頂平緩,意在聚氣,那麽仙石所處,埋人應該在這山腰靠下,或者一個山凹最好,因為那裏就像是人的咽喉,什麽好東西或者最重要的就一定會從那裏過。這麽看來,這石就是屬於土,有這麽一個石台,也算對得上風水。這個地方就是天然形成的旺地,再看周圍樹木,似乎的確比別的山上的要長得粗壯一些。
我並不說話,問小先:“這兒你來過?”
小先搖搖頭說:“附近去過,聽過這麽個傳說。沒來過這兒,要不一路上也就不問了撒。”
我說:“這附近有沒有山凹,或者山背後的地勢平坦嗎?”
小先說:“我們上來的路吧,不是主路。主路就順著這個山道往下,到河邊再走,才看得到寬敞點的地方。背麵估計不怎麽好走。”
我們繞開山路,盡量走一些人跡罕至的路,往山後走。我手裏拿著一把樹枝,不停地掃掃樹葉,希望能看見一些線索。很快我們繞到了山側麵,樹變得更多,有些樹要三個人才能環抱,山林裏熱得密不透風。
我不時地看看表,時間對我們來說越來越少。而最要命的就是,我們的體力也在一點一點地流失,我這次總算知道為什麽爺爺每次都要帶上風幹馬肉和馬腸子了。在這山林裏,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狼,異常地想吃肉。
就在這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山凹,不大,有半個足球場大小,還有一處爛泥潭。這個與其說是泥潭,倒不如說是小沼澤。我們兩個穿著普通的運動鞋,此時倒有點進退兩難了。我試著繞過這個小沼澤,但是十分不理想。對麵平坦的山林似乎有些不尋常的東西。
首先,山凹裏的植被明顯少了,而這邊的植被卻很茂盛。同樣享受著陽光的滋潤和豐富的雨水,按道理來說,那邊植被應該隻多不少啊,而若隱若現的土包子似乎也在山凹的中心。我蹲下身,想看看這小沼澤到底是個什麽情形,就在這時,我又發現了詭異。
一棵大樹旁係著一根粗壯的麻繩,如手臂粗的麻繩一直深入到小沼澤裏。我快步地走到那麻繩旁,用力地拉了拉,扯不下來。我喊來小先幫忙,我們倆背部抵住大樹,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慢慢地把麻繩的中部扯出沼澤。
拉上來時,我們更加吃驚,原來繩子的中部係著一塊大石頭,另一端綁在對岸的大樹上,這有些令人費解。
我說:“這奇了怪了,綁個石頭幹嗎?”
小先說:“要不這樣,我抓著繩子走過去,看看情況,到了對岸,你再過來。”
我沒有回答。我不喜歡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貿然出動。我坐在地上,一個念頭開始浮現出來,這會不會是挖墳的同行搞了這麽個繩索?看打結的係法,也是行家裏手,打了一個活結後,又打了個死結,死結外還繞了一圈。
這是典型的下很深的墳頭時,為了防止繩索斷裂才用的打結法。可是這中間的石頭怎麽解釋?難道是為了掩人耳目?
一種極度想過去的衝動油然而生,但是誰都不知道這沼澤下麵有什麽。我下定決心,“這樣,小先,你拉住繩索,一會兒我過去,咱們先找些樹枝,做個鞋子。”
我們折下不少樹枝,鋪平,係在一起,綁在腳底,再在腳上綁個塑料袋,看上去就好像剛學遊泳的鴨子。我回頭告訴小先:“如果我出點什麽事兒,你不要過來,馬上去找人,興許還能有救。”
說完我回頭,一步一步往沼澤裏走去。我拉住那繩索,計算著距離。這不到七米長的路簡直讓人窒息,空氣中那種爛泥的味道更讓我惡心。可是一腳挨著沼澤後,我有些吃驚,腳下似乎並不是我想的那種很深的淤泥,而是一塊石階,再走一步,石階在往下延伸。
我走了三四步,就挨著繩索中間的那塊大石頭了。我緊緊拉住繩索,因為淤泥已經過了我的膝蓋。
還有不到四米的樣子,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打算踩著繩索,來個鯉魚躍龍門,哪怕摔倒,至少手臂是挨著那邊紅黑色的土地了,也能到了對麵,但是就是不知道這繩索結實不結實。我先用力往下壓了壓,感覺很結實,就稍稍安心。
我屏住呼吸,雙腳先試著站穩在繩索上,用力往前一躍……想象總是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因為用力不均勻,繩索往邊上移動了一下,我整個人就往前摔了下去。就在我摔下去的一刻,我聽見身後踩淤泥的聲音,小先過來了……這更加讓人鬱悶,兩人深陷淤泥可是要命的。
我感覺還好,繩索還在我一隻腿下。我感覺到自己正在下沉,腿用力一勾,借著慣性,我身體向斜上方扯了一把。
我吐了一口淤泥,吼道:“小先,你他媽的別動!”
山腰背後就是一處懸崖,我和小先站在崖旁,遠遠地看著。我試著想,如果古人說這是神聖的地方,那麽這附近應該就是所謂的風水眼,如果這是風水眼,那麽墳頭也該在附近。
可是這懸崖,背後是山坡,山坡長滿了樹叢,怎麽會埋人呢?難道是我錯了?難道昨晚我看的磚並不是墳頭裏起出來的?
我沒有頭緒時,喜歡將問題全部擺開,從宏觀來看。我看了看左右,不遠處山連著山,附近水從山間過,植被我想在幾百年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山腰唯獨此處視野開闊,而如果在此彈個古箏,倒也別有一番情趣。由此處往下就是露出的山體,一直到河邊。可著這山體讓我看納悶了,這樣的山就是土多點,但是下麵全是岩石,挖不了多深就是岩石,往下挖成本就大了。
要是埋個人,多下幾場雨墳也就塌了,古人不會想不到這一點。
我把我想到的告訴了小先。小先說:“這一麵可以斷定沒有,但是山背麵就不一定了。是這樣撒,山背麵雖然挖下去也有岩石,但是基本上沒得大岩石,都是小岩石,挖開就是個洞洞,絕對可以埋人。”
我有些吃驚,結巴說:“這……你咋知道?”
小先說:“我們老家就是啷個!山上必須要挖開岩石,有的整齊點的,挖開正好放個棺材下去。”
我不禁微微臉紅了,自己不了解還在一旁瞎猜。我靜下心,開始琢磨,如果按他所說,墳頭在另一邊,那這一麵是做什麽用的?撫琴……突然,一個靈光,我明悟了。
我根據傳說作了推斷,這一麵就是所謂與仙人交流和彈琴的地方,而如果放棺材到山背麵,要是仙人寂寞了,就到山背後,把他複活,與他對飲言歡,那肯定是個好事。如果這樣想,再看這一麵的風水就有了個頭緒,假定山背麵沒有墳,這個地方過水帶土,旺的是木,半山之石,就是蟾蜍吐金,旺的是木屬性的人。
而這峰頂平緩,意在聚氣,那麽仙石所處,埋人應該在這山腰靠下,或者一個山凹最好,因為那裏就像是人的咽喉,什麽好東西或者最重要的就一定會從那裏過。這麽看來,這石就是屬於土,有這麽一個石台,也算對得上風水。這個地方就是天然形成的旺地,再看周圍樹木,似乎的確比別的山上的要長得粗壯一些。
我並不說話,問小先:“這兒你來過?”
小先搖搖頭說:“附近去過,聽過這麽個傳說。沒來過這兒,要不一路上也就不問了撒。”
我說:“這附近有沒有山凹,或者山背後的地勢平坦嗎?”
小先說:“我們上來的路吧,不是主路。主路就順著這個山道往下,到河邊再走,才看得到寬敞點的地方。背麵估計不怎麽好走。”
我們繞開山路,盡量走一些人跡罕至的路,往山後走。我手裏拿著一把樹枝,不停地掃掃樹葉,希望能看見一些線索。很快我們繞到了山側麵,樹變得更多,有些樹要三個人才能環抱,山林裏熱得密不透風。
我不時地看看表,時間對我們來說越來越少。而最要命的就是,我們的體力也在一點一點地流失,我這次總算知道為什麽爺爺每次都要帶上風幹馬肉和馬腸子了。在這山林裏,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狼,異常地想吃肉。
就在這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山凹,不大,有半個足球場大小,還有一處爛泥潭。這個與其說是泥潭,倒不如說是小沼澤。我們兩個穿著普通的運動鞋,此時倒有點進退兩難了。我試著繞過這個小沼澤,但是十分不理想。對麵平坦的山林似乎有些不尋常的東西。
首先,山凹裏的植被明顯少了,而這邊的植被卻很茂盛。同樣享受著陽光的滋潤和豐富的雨水,按道理來說,那邊植被應該隻多不少啊,而若隱若現的土包子似乎也在山凹的中心。我蹲下身,想看看這小沼澤到底是個什麽情形,就在這時,我又發現了詭異。
一棵大樹旁係著一根粗壯的麻繩,如手臂粗的麻繩一直深入到小沼澤裏。我快步地走到那麻繩旁,用力地拉了拉,扯不下來。我喊來小先幫忙,我們倆背部抵住大樹,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慢慢地把麻繩的中部扯出沼澤。
拉上來時,我們更加吃驚,原來繩子的中部係著一塊大石頭,另一端綁在對岸的大樹上,這有些令人費解。
我說:“這奇了怪了,綁個石頭幹嗎?”
小先說:“要不這樣,我抓著繩子走過去,看看情況,到了對岸,你再過來。”
我沒有回答。我不喜歡在不了解的情況下,貿然出動。我坐在地上,一個念頭開始浮現出來,這會不會是挖墳的同行搞了這麽個繩索?看打結的係法,也是行家裏手,打了一個活結後,又打了個死結,死結外還繞了一圈。
這是典型的下很深的墳頭時,為了防止繩索斷裂才用的打結法。可是這中間的石頭怎麽解釋?難道是為了掩人耳目?
一種極度想過去的衝動油然而生,但是誰都不知道這沼澤下麵有什麽。我下定決心,“這樣,小先,你拉住繩索,一會兒我過去,咱們先找些樹枝,做個鞋子。”
我們折下不少樹枝,鋪平,係在一起,綁在腳底,再在腳上綁個塑料袋,看上去就好像剛學遊泳的鴨子。我回頭告訴小先:“如果我出點什麽事兒,你不要過來,馬上去找人,興許還能有救。”
說完我回頭,一步一步往沼澤裏走去。我拉住那繩索,計算著距離。這不到七米長的路簡直讓人窒息,空氣中那種爛泥的味道更讓我惡心。可是一腳挨著沼澤後,我有些吃驚,腳下似乎並不是我想的那種很深的淤泥,而是一塊石階,再走一步,石階在往下延伸。
我走了三四步,就挨著繩索中間的那塊大石頭了。我緊緊拉住繩索,因為淤泥已經過了我的膝蓋。
還有不到四米的樣子,我有個大膽的想法,打算踩著繩索,來個鯉魚躍龍門,哪怕摔倒,至少手臂是挨著那邊紅黑色的土地了,也能到了對麵,但是就是不知道這繩索結實不結實。我先用力往下壓了壓,感覺很結實,就稍稍安心。
我屏住呼吸,雙腳先試著站穩在繩索上,用力往前一躍……想象總是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因為用力不均勻,繩索往邊上移動了一下,我整個人就往前摔了下去。就在我摔下去的一刻,我聽見身後踩淤泥的聲音,小先過來了……這更加讓人鬱悶,兩人深陷淤泥可是要命的。
我感覺還好,繩索還在我一隻腿下。我感覺到自己正在下沉,腿用力一勾,借著慣性,我身體向斜上方扯了一把。
我吐了一口淤泥,吼道:“小先,你他媽的別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