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看著畫兒,心思似乎回到了過去。我猜,他是在想當年取畫兒的過程。我看看花姐,她也在看著這畫兒出神。幾位爺爺都眯著眼看著畫兒。
尹三爺說:“這十一麵佛按理來說,右手應該有個錫杖,這慈悲袒護一切眾生的意思倒也沒了,這合掌印是說要一切鬼神、龍蛇、虎狼、獅子、人、非人要相敬,這化佛印是要說生生之處不離佛邊。嗯,還有化宮殿印,難道是鬥佛?這十一麵佛,很少有鬥佛啊!老鬼,你這挖的是什麽墳啊?”
爺爺讚許地看著尹三爺,“不簡單啊,從這手的結印就能看出端倪!這是個將軍墳!”
尹三爺喃喃地說:“難怪呢!”
一會兒,他回過神似的,又說:“佛祖,我也帶了一尊!”
尹三爺在蛇皮口袋裏摸了起來,一會兒,取出了一團粉色的物件。我定睛一看,也就是巴掌大小。我心裏感歎了一下,尹三爺真是老糊塗了,拿個地攤貨來跟爺爺的比。
唐爺冷哼一聲,“和田粉玉,也無非是個少見的貨色,比這個,你比不過我這個在和田摸爬滾打的泥腿子!看我的!”
他說著,就從脖子上取下個物件。我看不清,但是聽見大爺爺倒吸一口冷氣,“啊?奇石啊?”
我再也忍不住了,慢慢地挪到了尹三爺身邊,踮著腳,看了過去。尹三爺倒不激動,“我這可是正宗的和田粉玉,通體粉色,而且也是有年頭的,必須要海拔3000米以上的。像我這種的粉色,那是少之又少,和你的比,也算同出一轍了!”
的確,尹三爺這塊玉色澤極佳,通體淡粉。一般整塊粉色玉少之又少,不過,這樣的玉不雕刻或許比雕刻更值錢!如果有人得到,要雕刻,必然也是下了極大決心的。尹三爺說有年頭了,那可以假設一下,或許是遇上了一個道行極高的雕刻師傅,就像千裏馬遇見了伯樂一般。
這種機緣巧合也不是常人所能遇見。粉色的和田玉少,雕刻師一旦手抖一下,或者重一點,這石頭就算是毀了,而這個雕刻師能將它雕刻成佛,從佛祖的笑容,又可以看出,他工藝極其精湛,用“不簡單”三個字似乎也無法形容這工藝。看來真是絕品了!
唐爺的呢?我湊在一邊看著,發現唐爺的玉是白玉,也是巴掌大小,油頭十足,光照下,濃重的油色泛著柔柔的光彩。這白玉奇特在它的造型,居然是一匹馬的樣子,似渾然天成,未經雕刻。馬頭清晰,似仰天長嘯,馬身豐盈,馬蹄似乎直立。
最奇特的是馬尾,根根馬尾須都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唐爺說:“我這白玉,我給它命名為怒馬,和你的雕完的佛比,你覺得如何啊?”
唐爺將“雕完”的兩字說得很重。尹三爺並不看唐爺手中的和田玉,“你的玉自己把玩了不少日子了吧,那馬尾是你長年累月自己用指甲摩挲出來的吧?你倒是煞費苦心啊!你還要把玩馬嘴、馬蹄,等真的成了怒馬,你估計得投幾道胎吧?!”
大爺爺咽了咽唾沫,“這……這輪,我不陪你們玩了。這壁畫,我看不上!你們搶,我看!”
爺爺說:“嗬嗬,三兒啊,你這把輸了啊!唐蠻子的玉未經雕刻,靠把玩成型,樣式圓潤啊!我也是第一次見粉玉,不過呢,嗬嗬,奇石是少之又少了,一般這水衝、冰養、日曬的,哪裏還會有這等造型?不過話說回來,你怎麽舍得雕啊?”
尹三爺不以為然,“這玉也是我挖出來的,這古人可沒有你我這等惜玉,我估摸著,這也是個定情信物啊!”說罷,將玉收進了蛇皮口袋裏。
唐爺倒是不客氣,“嗯,老鬼,我就不跟你客氣了,你欠我的太多了,這東西不足以還我萬一。”說罷,也不去收寶物,而是坐著喝茶。
爺爺也不吭聲,揮揮手,花姐就將這鐵架子推到一旁。
叔叔拉過來一張方桌,我一看,心裏有一絲失落,以為最後一件寶物是這桌子。正想著,花姐捧過來一個碩大的托盤,托盤上也是滿滿當當的,被紅布蓋著。她輕輕地將托盤放在桌子上,揭掉了上麵的紅布。
頓時,我眼前金光一閃——天啊,黃金鎧甲!而且,這是一整塊胸甲,扁平的,兩胸處各有一隻獸頭,兩肩處還有可以捆綁披風的鎖扣。與鎖子金甲不同,這塊胸甲並不是由鎖子打造而成,而是由整塊黃金打造。我心中暗想,這古人誰能穿得起這鎧甲啊,這麽重,難不成真有力拔千鈞的壯士?!不過話說回來,據說秦始皇的兵丁身高都一米八以上,按我的身高,在秦國還當不了兵呢。
這寶貝一亮相,卻招來了幾位爺爺的一陣嘲笑。大爺爺“嘿嘿”一笑,“老鬼,你壓軸的寶貝咋這麽俗氣啊?要黃金,我隨便換幾塊,給你弄個,都比這個好看!放在市麵上,也不比你這個便宜啊。”
唐爺說:“老鬼,你臨了了,拿我們當叫花子了,弄塊黃金,就想把我們打發了?”
尹三爺沒說話,走上前去,仔細地看了起來。半晌後,他默默坐回了椅子上。爺爺看了看幾位爺爺,“你們真的了解這塊秘甲嗎?”
秘甲?什麽意思?尹三爺愣了一下,喃喃地說:“秘甲?”
正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手機鈴聲在屋裏尖叫了起來。我嚇了一跳,趕忙掏出手機,一看,是刀女打來的,趕忙掛了電話。我看看爺爺,爺爺瞪了我一眼。
爺爺微微一頓,“來,把甲拿過來,給幾個老東西看看清楚!”
爺爺話音未落,幾個爺爺一下都站了起來,走了上去,細細地看了起來,哪裏還忍得住讓人拿過來。大爺爺聯合尹三爺,將甲翻了過來,幾乎同時,三人都發出了“啊”的一聲。
我驚魂未定,馬上又被他們的驚叫聲吸引了。我往前湊了湊,踮著腳看了看,卻什麽也看不到。大爺爺說:“這裏……這裏是哪裏?”
尹三爺說:“看上去應該是絲綢之路的某個驛站旁邊。”
我靈機一動,湊了上去,低聲說:“爺爺們,我幫你們扶著,別把你們砸著。”
尹三爺說:“這十一麵佛按理來說,右手應該有個錫杖,這慈悲袒護一切眾生的意思倒也沒了,這合掌印是說要一切鬼神、龍蛇、虎狼、獅子、人、非人要相敬,這化佛印是要說生生之處不離佛邊。嗯,還有化宮殿印,難道是鬥佛?這十一麵佛,很少有鬥佛啊!老鬼,你這挖的是什麽墳啊?”
爺爺讚許地看著尹三爺,“不簡單啊,從這手的結印就能看出端倪!這是個將軍墳!”
尹三爺喃喃地說:“難怪呢!”
一會兒,他回過神似的,又說:“佛祖,我也帶了一尊!”
尹三爺在蛇皮口袋裏摸了起來,一會兒,取出了一團粉色的物件。我定睛一看,也就是巴掌大小。我心裏感歎了一下,尹三爺真是老糊塗了,拿個地攤貨來跟爺爺的比。
唐爺冷哼一聲,“和田粉玉,也無非是個少見的貨色,比這個,你比不過我這個在和田摸爬滾打的泥腿子!看我的!”
他說著,就從脖子上取下個物件。我看不清,但是聽見大爺爺倒吸一口冷氣,“啊?奇石啊?”
我再也忍不住了,慢慢地挪到了尹三爺身邊,踮著腳,看了過去。尹三爺倒不激動,“我這可是正宗的和田粉玉,通體粉色,而且也是有年頭的,必須要海拔3000米以上的。像我這種的粉色,那是少之又少,和你的比,也算同出一轍了!”
的確,尹三爺這塊玉色澤極佳,通體淡粉。一般整塊粉色玉少之又少,不過,這樣的玉不雕刻或許比雕刻更值錢!如果有人得到,要雕刻,必然也是下了極大決心的。尹三爺說有年頭了,那可以假設一下,或許是遇上了一個道行極高的雕刻師傅,就像千裏馬遇見了伯樂一般。
這種機緣巧合也不是常人所能遇見。粉色的和田玉少,雕刻師一旦手抖一下,或者重一點,這石頭就算是毀了,而這個雕刻師能將它雕刻成佛,從佛祖的笑容,又可以看出,他工藝極其精湛,用“不簡單”三個字似乎也無法形容這工藝。看來真是絕品了!
唐爺的呢?我湊在一邊看著,發現唐爺的玉是白玉,也是巴掌大小,油頭十足,光照下,濃重的油色泛著柔柔的光彩。這白玉奇特在它的造型,居然是一匹馬的樣子,似渾然天成,未經雕刻。馬頭清晰,似仰天長嘯,馬身豐盈,馬蹄似乎直立。
最奇特的是馬尾,根根馬尾須都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唐爺說:“我這白玉,我給它命名為怒馬,和你的雕完的佛比,你覺得如何啊?”
唐爺將“雕完”的兩字說得很重。尹三爺並不看唐爺手中的和田玉,“你的玉自己把玩了不少日子了吧,那馬尾是你長年累月自己用指甲摩挲出來的吧?你倒是煞費苦心啊!你還要把玩馬嘴、馬蹄,等真的成了怒馬,你估計得投幾道胎吧?!”
大爺爺咽了咽唾沫,“這……這輪,我不陪你們玩了。這壁畫,我看不上!你們搶,我看!”
爺爺說:“嗬嗬,三兒啊,你這把輸了啊!唐蠻子的玉未經雕刻,靠把玩成型,樣式圓潤啊!我也是第一次見粉玉,不過呢,嗬嗬,奇石是少之又少了,一般這水衝、冰養、日曬的,哪裏還會有這等造型?不過話說回來,你怎麽舍得雕啊?”
尹三爺不以為然,“這玉也是我挖出來的,這古人可沒有你我這等惜玉,我估摸著,這也是個定情信物啊!”說罷,將玉收進了蛇皮口袋裏。
唐爺倒是不客氣,“嗯,老鬼,我就不跟你客氣了,你欠我的太多了,這東西不足以還我萬一。”說罷,也不去收寶物,而是坐著喝茶。
爺爺也不吭聲,揮揮手,花姐就將這鐵架子推到一旁。
叔叔拉過來一張方桌,我一看,心裏有一絲失落,以為最後一件寶物是這桌子。正想著,花姐捧過來一個碩大的托盤,托盤上也是滿滿當當的,被紅布蓋著。她輕輕地將托盤放在桌子上,揭掉了上麵的紅布。
頓時,我眼前金光一閃——天啊,黃金鎧甲!而且,這是一整塊胸甲,扁平的,兩胸處各有一隻獸頭,兩肩處還有可以捆綁披風的鎖扣。與鎖子金甲不同,這塊胸甲並不是由鎖子打造而成,而是由整塊黃金打造。我心中暗想,這古人誰能穿得起這鎧甲啊,這麽重,難不成真有力拔千鈞的壯士?!不過話說回來,據說秦始皇的兵丁身高都一米八以上,按我的身高,在秦國還當不了兵呢。
這寶貝一亮相,卻招來了幾位爺爺的一陣嘲笑。大爺爺“嘿嘿”一笑,“老鬼,你壓軸的寶貝咋這麽俗氣啊?要黃金,我隨便換幾塊,給你弄個,都比這個好看!放在市麵上,也不比你這個便宜啊。”
唐爺說:“老鬼,你臨了了,拿我們當叫花子了,弄塊黃金,就想把我們打發了?”
尹三爺沒說話,走上前去,仔細地看了起來。半晌後,他默默坐回了椅子上。爺爺看了看幾位爺爺,“你們真的了解這塊秘甲嗎?”
秘甲?什麽意思?尹三爺愣了一下,喃喃地說:“秘甲?”
正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手機鈴聲在屋裏尖叫了起來。我嚇了一跳,趕忙掏出手機,一看,是刀女打來的,趕忙掛了電話。我看看爺爺,爺爺瞪了我一眼。
爺爺微微一頓,“來,把甲拿過來,給幾個老東西看看清楚!”
爺爺話音未落,幾個爺爺一下都站了起來,走了上去,細細地看了起來,哪裏還忍得住讓人拿過來。大爺爺聯合尹三爺,將甲翻了過來,幾乎同時,三人都發出了“啊”的一聲。
我驚魂未定,馬上又被他們的驚叫聲吸引了。我往前湊了湊,踮著腳看了看,卻什麽也看不到。大爺爺說:“這裏……這裏是哪裏?”
尹三爺說:“看上去應該是絲綢之路的某個驛站旁邊。”
我靈機一動,湊了上去,低聲說:“爺爺們,我幫你們扶著,別把你們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