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到了靠近水的那級石階停了下來,把手伸進水裏感受了下,這水由於常年沒有陽光照射冷的刺骨,水溫估摸著隻有五六度的樣子,跟冬天的水溫差不多了,以我的體質倒是能扛住,至於他們就不好說了。
眼下我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想太多也不切實際,於是提起一口氣,將腳緩緩伸進了水裏。
說來也怪,我的腳踝本來有傷還挺疼的,沒想到被這刺骨的水一刺激反而不疼了,就像傷口被冰敷的麻木了,我這才意識到這水的實際溫度比感受到的還低!
隨著我往下走,我整個人漸漸沒入了水中,在動用龜息功前我首先要適應這冰冷的水溫,隻有適應了施展龜息功才能事半功倍。
我憋著一口氣繼續往下走,水的浮力越來越大,迫使雙腳已經無法實在的踩在石階上了,我隻好選擇頭朝下斜著往下潛遊了。
我一邊往下潛遊一邊用手電四下照射,易陽的這把手電性能很好,不僅具有防水功能,還是高亮的強光手電,手電光束在黑漆漆的水下顯得格外的透亮。
在手電的照射下我才發現這條石梯是懸空修在水裏的,底部沒有支撐,周圍更是無遮無攔。
我朝石梯後麵照了下,猛地發現在石梯後麵有一堵很寬大的牆體,這堵牆體跟上麵的墓室是一體的,牆體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圓洞,圓洞口上覆蓋著網狀的青銅柵欄,在網狀柵欄上擠滿了眼球蜈蚣的眼球腦袋,乍一看就像大量密密麻麻的眼球擠在網眼上,格外瘮人!
看來墓下的這片水域真跟易陽說的一樣,跟外麵的水域是連通的。
我無暇顧忌那些眼球蜈蚣了,反正它們也過不來。
我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水溫,這口氣也憋的差不多了,於是我施展起了龜息功,將耗氧量降到最低,等調整好呼吸狀態後我便開始鎮定下來了。
我順著石梯繼續往下潛遊,手電左右照著,左右兩側的水域很寬,最讓我震驚的是在石梯下方的水底裏,居然有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的石俑方陣,每個方陣大概由幾百個石俑人組成,這些石俑人整齊排列安靜的佇立在水底,仿佛像是等待召喚的出征士兵,那陣勢一點都不輸給秦始皇兵馬俑!
由於這些石俑在水的底部,距離石梯還有很深的距離,我隻能大概看出是手持各種兵器的石俑外,根本看不清他們的具體樣子,不過即便如此也足夠讓我震撼了。
我開始意識到這才是真正進入了大祭司墓的範圍,先前那什麽九頭蛇石柱和少年巫瑤王墓室跟這一比,完全就不值得一提了。
這些石俑讓我想起了先前在漂流溪道底下發現的孩童石俑,我本能的把這兩者聯係了起來,不禁猜測這些石俑是不是也像那些孩童石俑一樣由真人製造?
我很想潛到水底一探究竟,可惜太深了,潛下去要很長時間不說還會大量消耗我的體力,這會影響到龜息功的使用效果,保不齊連半小時都未必能撐到,畢竟龜息功隻是將身體機能發揮到極限的一種內功,並非沒有缺點。
我回過神來繼續順著石梯往下潛,大約下潛了十多米後石梯到盡頭了,在盡頭處又出現了一條懸空在水底的長橋,我打著手電往前照去,幸好這水很澄清,這一照吃驚的我差點張嘴破了龜息功,還好我反應迅速定住了神。
隻見這條石製的長橋筆直的通向正前方,就像白米跑道似的,一直通到了水域遠端的一個巨大的陰影裏。
強光手電的照射範圍有限,無法照到這巨大的陰影到底是什麽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是一個龐然大物的建築物!
我站在原地踟躕了良久才決定順著長橋遊過去,遊著遊著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大祭司修一條往水下的石梯,又在水下修一條長橋是什麽意思?這豈不是多此一舉?水的浮力足以讓人遊過去,根本用不上石梯和長橋,還有工匠是怎麽在水下修建這麽大工程的,難道古巫瑤人的工匠都能在水下呼吸?還是被施加了某種巫蠱之術?再說了,水的浮力讓工匠根本無法在水下施工,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想了半天我突然恍然大悟了過來,當年這裏根本不是水域,而是修成後才引水進來淹沒了這裏,剛那堵牆體上的大圓洞就是最好的證明了!
我遊到了長橋中間段,前麵的龐然大物漸漸在手電的照射下清晰了起來,當看到這龐然大物是什麽的時候我震驚了,竟然是一艘巨大的石船!
這石船的船身是以無數塊青灰色石頭壘成,石頭被修整、雕鑿的極為平整不說,每塊石塊之間幾乎看不到一絲縫隙就像是一體的,除此之外船身上還雕滿了各種詭譎的昆蟲圖騰,最讓我驚歎的是船頭,船頭上有九個巨大的石雕蛇頭,蛇頭的形態各異張著血盆大口,大有吞噬天地的氣勢!.
老實說,這建造工藝根本不像是人所能會的,太讓人震撼了!
這九頭蛇石船的規格如此之高,除了是大祭司的墓外根本沒有別的可能了!
震驚之餘我漸漸回過了神來,才發現長橋盡頭連接著石船的甲板,隻要遊到盡頭便能登上這石船墓了!
本來我想登上石船一探究竟,但這時候我突然感到胸口一陣發悶,肺裏的氣好像無法轉換了,難受的我鼻子裏不停的冒氣泡,我心頭一驚,完蛋,龜息破功了!
雖然我有點不甘心,但沒辦法也隻能調頭盡快回去了,這連半個小時都不到,我的龜息功不至於這麽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我不敢多想了,因為窒息的感覺已經襲來了,使用龜息功後如果不及時回到水麵上,身體機能會比普通人還弱,溺水後會導致器官衰竭,比普通人溺水更凶險,修道人士就是這樣,能力越大所帶來的風險也越大!
眼下我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想太多也不切實際,於是提起一口氣,將腳緩緩伸進了水裏。
說來也怪,我的腳踝本來有傷還挺疼的,沒想到被這刺骨的水一刺激反而不疼了,就像傷口被冰敷的麻木了,我這才意識到這水的實際溫度比感受到的還低!
隨著我往下走,我整個人漸漸沒入了水中,在動用龜息功前我首先要適應這冰冷的水溫,隻有適應了施展龜息功才能事半功倍。
我憋著一口氣繼續往下走,水的浮力越來越大,迫使雙腳已經無法實在的踩在石階上了,我隻好選擇頭朝下斜著往下潛遊了。
我一邊往下潛遊一邊用手電四下照射,易陽的這把手電性能很好,不僅具有防水功能,還是高亮的強光手電,手電光束在黑漆漆的水下顯得格外的透亮。
在手電的照射下我才發現這條石梯是懸空修在水裏的,底部沒有支撐,周圍更是無遮無攔。
我朝石梯後麵照了下,猛地發現在石梯後麵有一堵很寬大的牆體,這堵牆體跟上麵的墓室是一體的,牆體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圓洞,圓洞口上覆蓋著網狀的青銅柵欄,在網狀柵欄上擠滿了眼球蜈蚣的眼球腦袋,乍一看就像大量密密麻麻的眼球擠在網眼上,格外瘮人!
看來墓下的這片水域真跟易陽說的一樣,跟外麵的水域是連通的。
我無暇顧忌那些眼球蜈蚣了,反正它們也過不來。
我的身體已經逐漸適應了水溫,這口氣也憋的差不多了,於是我施展起了龜息功,將耗氧量降到最低,等調整好呼吸狀態後我便開始鎮定下來了。
我順著石梯繼續往下潛遊,手電左右照著,左右兩側的水域很寬,最讓我震驚的是在石梯下方的水底裏,居然有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的石俑方陣,每個方陣大概由幾百個石俑人組成,這些石俑人整齊排列安靜的佇立在水底,仿佛像是等待召喚的出征士兵,那陣勢一點都不輸給秦始皇兵馬俑!
由於這些石俑在水的底部,距離石梯還有很深的距離,我隻能大概看出是手持各種兵器的石俑外,根本看不清他們的具體樣子,不過即便如此也足夠讓我震撼了。
我開始意識到這才是真正進入了大祭司墓的範圍,先前那什麽九頭蛇石柱和少年巫瑤王墓室跟這一比,完全就不值得一提了。
這些石俑讓我想起了先前在漂流溪道底下發現的孩童石俑,我本能的把這兩者聯係了起來,不禁猜測這些石俑是不是也像那些孩童石俑一樣由真人製造?
我很想潛到水底一探究竟,可惜太深了,潛下去要很長時間不說還會大量消耗我的體力,這會影響到龜息功的使用效果,保不齊連半小時都未必能撐到,畢竟龜息功隻是將身體機能發揮到極限的一種內功,並非沒有缺點。
我回過神來繼續順著石梯往下潛,大約下潛了十多米後石梯到盡頭了,在盡頭處又出現了一條懸空在水底的長橋,我打著手電往前照去,幸好這水很澄清,這一照吃驚的我差點張嘴破了龜息功,還好我反應迅速定住了神。
隻見這條石製的長橋筆直的通向正前方,就像白米跑道似的,一直通到了水域遠端的一個巨大的陰影裏。
強光手電的照射範圍有限,無法照到這巨大的陰影到底是什麽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是一個龐然大物的建築物!
我站在原地踟躕了良久才決定順著長橋遊過去,遊著遊著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大祭司修一條往水下的石梯,又在水下修一條長橋是什麽意思?這豈不是多此一舉?水的浮力足以讓人遊過去,根本用不上石梯和長橋,還有工匠是怎麽在水下修建這麽大工程的,難道古巫瑤人的工匠都能在水下呼吸?還是被施加了某種巫蠱之術?再說了,水的浮力讓工匠根本無法在水下施工,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想了半天我突然恍然大悟了過來,當年這裏根本不是水域,而是修成後才引水進來淹沒了這裏,剛那堵牆體上的大圓洞就是最好的證明了!
我遊到了長橋中間段,前麵的龐然大物漸漸在手電的照射下清晰了起來,當看到這龐然大物是什麽的時候我震驚了,竟然是一艘巨大的石船!
這石船的船身是以無數塊青灰色石頭壘成,石頭被修整、雕鑿的極為平整不說,每塊石塊之間幾乎看不到一絲縫隙就像是一體的,除此之外船身上還雕滿了各種詭譎的昆蟲圖騰,最讓我驚歎的是船頭,船頭上有九個巨大的石雕蛇頭,蛇頭的形態各異張著血盆大口,大有吞噬天地的氣勢!.
老實說,這建造工藝根本不像是人所能會的,太讓人震撼了!
這九頭蛇石船的規格如此之高,除了是大祭司的墓外根本沒有別的可能了!
震驚之餘我漸漸回過了神來,才發現長橋盡頭連接著石船的甲板,隻要遊到盡頭便能登上這石船墓了!
本來我想登上石船一探究竟,但這時候我突然感到胸口一陣發悶,肺裏的氣好像無法轉換了,難受的我鼻子裏不停的冒氣泡,我心頭一驚,完蛋,龜息破功了!
雖然我有點不甘心,但沒辦法也隻能調頭盡快回去了,這連半個小時都不到,我的龜息功不至於這麽弱,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我不敢多想了,因為窒息的感覺已經襲來了,使用龜息功後如果不及時回到水麵上,身體機能會比普通人還弱,溺水後會導致器官衰竭,比普通人溺水更凶險,修道人士就是這樣,能力越大所帶來的風險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