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冷笑說,石山村之所以有這規矩可是有典故的。
當年日軍侵占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港督宣布投降,但村裏的男人們不做小鬼子的奴隸,奮起抵抗,結果導致村裏一大半的男人都死了,而村裏的女人們為了表示對丈夫的忠貞,都不再改嫁了,有的女人甚至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守寡,一時間石山村的名聲便傳開了,得到了貞烈村的美名,但現在出了這種事,傳了出去會毀掉石山村建立起來的美名,甚至會讓村民低人一等,被人指指點點。
白麗媚聽完後笑的不行,說都什麽年代了,還帶著這些所謂的名聲活著,有什麽意義?
老村長說你不要管是什麽年代,也不要管我們帶著什麽活著,如果不想被浸豬籠那就把那個男人供出來,這樣懲罰的就是男人了。
白麗媚皺了下眉頭,不吭聲了,不管老村長怎麽勸說,她就是不把鄒複漢給拱出來。
白麗媚家的動靜吸引了村民的關注,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漸漸的村民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了,一時間群情洶湧,不停的高呼“浸豬籠”。
鄒複漢聽到這動靜再也無法坐視不理了,他不能看著自己的女人獨自麵對這樣的局麵,更何況她肚子裏還懷著自己的骨肉,就算自己出事也絕不能讓白麗媚出事!
帶著這樣的信念鄒複漢大大方方的來到了門口,擠過人群,準備當眾承認自己就是這個男人,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換來白麗媚和孩子生的希望。
然而白麗媚不停的給鄒複漢使眼色,讓他千萬不要說出來,白麗媚不願讓鄒複漢身敗名裂從此背上罵名毀了人生。
白麗媚的暗示,加上鄒複漢骨子裏的懦弱讓他猶豫了,看著群情洶湧的村民們,他一下慫了。
老村長見白麗媚死活不供出這個男人,惱羞成怒,當即決定讓她浸豬籠。
村民們早就厭惡白麗媚了,這會有了機會,一個個都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根本不把她當人看,將她像豬仔一樣塞進了豬籠,抬到了舢板上,劃到海中間拋入了大海。
整個過程中白麗媚都沒有吭一聲,甚至沒有多看鄒複漢一眼,生怕暴露了他,而鄒複漢整個過程中都失魂落魄,呆呆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心中又懼怕又羞憤,人群散去他還呆若木雞的站在那,直到冷風吹來他才忽然幡然悔悟,跳入大海瘋狂尋找白麗媚。
幸運的是鄒複漢很快找到了白麗媚,不幸的是白麗媚已經氣絕身亡了,她死不瞑目,雙眼睜的老大,雙手死死捂著肚子,臨死她都在擔心肚子裏的孩子。
鄒複漢跪在白麗媚跟前痛哭流涕,不停的扇自己耳光,責怪自己優柔寡斷和懦弱,害死了娘倆,在悲痛萬分的心情下鄒複漢失去了理智,一頭撞在了礁石上,當成頭破血流倒在了那裏。
就在這時候卓風的師父赤霞子陳天升從海邊的礁石洞中走了出來,陳天升這段時間一直在礁石洞裏閉關修行,對於今晚發生的事他目睹了整個過程,怎耐天意如此他無法出手阻止。
陳天升探了下鄒複漢的鼻息,雖然還有最後一口氣,但救活的希望已經不大了,隻好放棄了。
陳天升跟著又檢查了白麗媚,當他給白麗媚把完脈後駭然不已,白麗媚雖然已經死亡,但卻用怨念死死支撐著腹中胎兒的養分供給,胎兒居然還有胎心,還有救!
陳天升當機立斷,取出胎兒裝入瓶中,灌入真氣,取出符咒貼上收好。
陳天升調頭準備離開,卻突然聽到鄒複漢微弱的呻吟聲,回頭一看,發現鄒複漢居然醒轉了過來,此刻正趴在沙灘上,伸著手奮力的朝白麗媚艱難的爬去。
陳天升微微皺眉,但沒有做什麽,鄒複漢漸漸爬不動了,趴在那一動不動了,陳天升歎了口氣,感慨了句“冤孽”,最後隻能背起鄒複漢,離開石山村回到了黃大仙祠。
經過一段時間的救治,鄒複漢雖然活了下來,但已經全身癱瘓,陳天升為他特製的一個缸,缸中泡滿了草藥,以此來維持鄒複漢的身體機能運行,鄒複漢隻有頭能動彈,慶幸的是他的腦子沒有受到影響。
而那個胎兒被陳天升豢養在一個透明的玻璃大肚瓶中,靠著陳天升的每日灌輸真氣,艱難掙紮的生存著。
鄒複漢看著瓶中的胎兒喜極而泣,對陳天升的救命之恩十分感激。
陳天升告訴鄒複漢別高興的太早,他們父子能以這樣的方式活著是個奇跡,要不是跟自己有緣,他不可能用這樣的方式施救,但孩子以這樣的方式活著有違天道人倫,用道家術語說就是個鬼胎,鬼胎到底能不能撐到足月是個未知數,要看他本身的求生欲和命運了。
陳天升還告訴鄒複漢,以自己的能力,隻能勉強維持他這樣活一段時間,撐不了太久。
鄒複漢苦笑說無所謂了,反正自己心愛的人已經死了,自己也不想活下去了,現在唯一牽掛的就是兩人的愛情結晶了,他懇求陳天升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孩子,讓他活下去。
陳天升無奈的說自己會盡力。
隨著瓶子裏的孩子越長越大,鄒複漢卻越來越虛弱,在孩子足月可以離開瓶子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過於激動的情緒讓他當場就斃命死去了。
陳天升抱著繈褓中噘著嘴吸允的孩子感慨不已,與其說這孩子是被真氣豢養出來的,倒不如說這孩子是由父母強大的信念感應支撐著活下來的。
這孩子便是鄒康華,他的名字是由鄒複漢臨終前的那一刻給取的。
鄒康華畢竟不是正常的分娩出生的,所以顯得很不同尋常,自打出生後便體弱多病,身上的陰氣極重,是個十足的陰性體質,這樣的體質很容易招陰,要不是生活在黃大仙祠裏,陰物無法靠近,又有陳天升這樣的道長照料,他根本就活不下去,即便是被陰物纏都能纏死了。
當年日軍侵占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港督宣布投降,但村裏的男人們不做小鬼子的奴隸,奮起抵抗,結果導致村裏一大半的男人都死了,而村裏的女人們為了表示對丈夫的忠貞,都不再改嫁了,有的女人甚至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守寡,一時間石山村的名聲便傳開了,得到了貞烈村的美名,但現在出了這種事,傳了出去會毀掉石山村建立起來的美名,甚至會讓村民低人一等,被人指指點點。
白麗媚聽完後笑的不行,說都什麽年代了,還帶著這些所謂的名聲活著,有什麽意義?
老村長說你不要管是什麽年代,也不要管我們帶著什麽活著,如果不想被浸豬籠那就把那個男人供出來,這樣懲罰的就是男人了。
白麗媚皺了下眉頭,不吭聲了,不管老村長怎麽勸說,她就是不把鄒複漢給拱出來。
白麗媚家的動靜吸引了村民的關注,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漸漸的村民都知道是怎麽回事了,一時間群情洶湧,不停的高呼“浸豬籠”。
鄒複漢聽到這動靜再也無法坐視不理了,他不能看著自己的女人獨自麵對這樣的局麵,更何況她肚子裏還懷著自己的骨肉,就算自己出事也絕不能讓白麗媚出事!
帶著這樣的信念鄒複漢大大方方的來到了門口,擠過人群,準備當眾承認自己就是這個男人,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換來白麗媚和孩子生的希望。
然而白麗媚不停的給鄒複漢使眼色,讓他千萬不要說出來,白麗媚不願讓鄒複漢身敗名裂從此背上罵名毀了人生。
白麗媚的暗示,加上鄒複漢骨子裏的懦弱讓他猶豫了,看著群情洶湧的村民們,他一下慫了。
老村長見白麗媚死活不供出這個男人,惱羞成怒,當即決定讓她浸豬籠。
村民們早就厭惡白麗媚了,這會有了機會,一個個都義憤填膺、摩拳擦掌,根本不把她當人看,將她像豬仔一樣塞進了豬籠,抬到了舢板上,劃到海中間拋入了大海。
整個過程中白麗媚都沒有吭一聲,甚至沒有多看鄒複漢一眼,生怕暴露了他,而鄒複漢整個過程中都失魂落魄,呆呆的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心中又懼怕又羞憤,人群散去他還呆若木雞的站在那,直到冷風吹來他才忽然幡然悔悟,跳入大海瘋狂尋找白麗媚。
幸運的是鄒複漢很快找到了白麗媚,不幸的是白麗媚已經氣絕身亡了,她死不瞑目,雙眼睜的老大,雙手死死捂著肚子,臨死她都在擔心肚子裏的孩子。
鄒複漢跪在白麗媚跟前痛哭流涕,不停的扇自己耳光,責怪自己優柔寡斷和懦弱,害死了娘倆,在悲痛萬分的心情下鄒複漢失去了理智,一頭撞在了礁石上,當成頭破血流倒在了那裏。
就在這時候卓風的師父赤霞子陳天升從海邊的礁石洞中走了出來,陳天升這段時間一直在礁石洞裏閉關修行,對於今晚發生的事他目睹了整個過程,怎耐天意如此他無法出手阻止。
陳天升探了下鄒複漢的鼻息,雖然還有最後一口氣,但救活的希望已經不大了,隻好放棄了。
陳天升跟著又檢查了白麗媚,當他給白麗媚把完脈後駭然不已,白麗媚雖然已經死亡,但卻用怨念死死支撐著腹中胎兒的養分供給,胎兒居然還有胎心,還有救!
陳天升當機立斷,取出胎兒裝入瓶中,灌入真氣,取出符咒貼上收好。
陳天升調頭準備離開,卻突然聽到鄒複漢微弱的呻吟聲,回頭一看,發現鄒複漢居然醒轉了過來,此刻正趴在沙灘上,伸著手奮力的朝白麗媚艱難的爬去。
陳天升微微皺眉,但沒有做什麽,鄒複漢漸漸爬不動了,趴在那一動不動了,陳天升歎了口氣,感慨了句“冤孽”,最後隻能背起鄒複漢,離開石山村回到了黃大仙祠。
經過一段時間的救治,鄒複漢雖然活了下來,但已經全身癱瘓,陳天升為他特製的一個缸,缸中泡滿了草藥,以此來維持鄒複漢的身體機能運行,鄒複漢隻有頭能動彈,慶幸的是他的腦子沒有受到影響。
而那個胎兒被陳天升豢養在一個透明的玻璃大肚瓶中,靠著陳天升的每日灌輸真氣,艱難掙紮的生存著。
鄒複漢看著瓶中的胎兒喜極而泣,對陳天升的救命之恩十分感激。
陳天升告訴鄒複漢別高興的太早,他們父子能以這樣的方式活著是個奇跡,要不是跟自己有緣,他不可能用這樣的方式施救,但孩子以這樣的方式活著有違天道人倫,用道家術語說就是個鬼胎,鬼胎到底能不能撐到足月是個未知數,要看他本身的求生欲和命運了。
陳天升還告訴鄒複漢,以自己的能力,隻能勉強維持他這樣活一段時間,撐不了太久。
鄒複漢苦笑說無所謂了,反正自己心愛的人已經死了,自己也不想活下去了,現在唯一牽掛的就是兩人的愛情結晶了,他懇求陳天升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孩子,讓他活下去。
陳天升無奈的說自己會盡力。
隨著瓶子裏的孩子越長越大,鄒複漢卻越來越虛弱,在孩子足月可以離開瓶子的那一刻,他喜極而泣,過於激動的情緒讓他當場就斃命死去了。
陳天升抱著繈褓中噘著嘴吸允的孩子感慨不已,與其說這孩子是被真氣豢養出來的,倒不如說這孩子是由父母強大的信念感應支撐著活下來的。
這孩子便是鄒康華,他的名字是由鄒複漢臨終前的那一刻給取的。
鄒康華畢竟不是正常的分娩出生的,所以顯得很不同尋常,自打出生後便體弱多病,身上的陰氣極重,是個十足的陰性體質,這樣的體質很容易招陰,要不是生活在黃大仙祠裏,陰物無法靠近,又有陳天升這樣的道長照料,他根本就活不下去,即便是被陰物纏都能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