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渠,其實也沒有那麽寬,考慮到這是之前某一位狀元出錢修的,估計這年代就很久遠了。


    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想要挖一條水渠,其實很不容易。


    所以能出錢修這麽一條渠,估計也是花了很多錢的,而且涉及到調配人力物力,估計這就不是錢的事情了。


    讓我頗為感慨的是這狀元渠到現在還是有水的,這大夏天的,渠裏還流著清清的水,這就實在難能可貴了。


    梨花給我們介紹說道:“這狀元渠其實也不簡單,它每流過一段路之後,就會注入一個人工的水塘裏,經過水塘重新蓄水,然後再流向下一個地方。”


    “這就方便了我們村裏的人來這裏洗衣服,打用澆菜,我們整個村喝的水,有些是來自山上的那個水池,可是要說用的水,全都在這狀元渠裏挑。”


    我也頗有感慨,道家有言,水利萬物而不爭。


    看來這位修渠的狀元公倒是有著智者如水的品質。


    一路沿著這狀元渠來到了第一個水塘處。


    這時候還有幾個農婦正在塘裏洗衣服,那久違了的搗衣聲清脆悅耳,她們在那裏一邊洗衣一邊閑聊,說的全都是張家長李家短的事情。


    那種閑適的感覺也是久違了。


    見梨花領著我們來到水塘邊,就有一個農婦停下了洗衣,跟梨花打了一個招呼,然後又看一眼根寶:“這不是白穀村的根寶嗎?怎麽,你還跟梨花來往著呢?就不怕她爹拿扁擔把你的腿打折了啊。”


    根寶卻是和和氣氣地說道:“不怕,三嬸,我請了厲害的醫師,把阿運的病都給治好了呢。”


    那叫三嬸的農婦卻還是搖頭說道:“就算是這樣也沒有用,人家梨花她爹,是想拿她當夏妃娘娘一般送進城裏去的。”


    “不管你跟她感情多好,不管你家境多好,也不管你治不治得好阿運的病,這些都是一個借口呢。人家楊狀元那麽好,不還是不能跟夏妃娘娘在一起嗎?”


    梨花聽到這話也是低頭,看得出來她的心情一下子就失落了。


    而我卻聽出了一點端倪來。


    我問道:“楊狀元是誰啊,夏妃娘娘又是誰?”


    根寶說道:“這也是這個楊家堡的傳說,據說當年楊家堡出過一個美女叫雨荷,長得十分漂亮,她跟一個叫楊山的年輕人相愛,可是那雨荷的家裏人卻打算拿雨荷當成搖錢樹,想嫁到城裏去,嫁給有錢人家。”


    “這楊山家裏窮,又沒念過書,可是他卻很愛這雨荷,為了能跟雨荷在一起,這楊山接受了雨荷家裏人提出來的條件,說是要治好這雨荷弟弟的病。”


    “這雨荷弟弟天生就得了怪病,家裏人也是相盡了辦法卻沒有能替他治好,可是這雨荷家裏隻有一這一根獨苗,全家都圍著他轉。”


    “楊山聽說這梨山塢裏有一隻神黿,月圓之夜向這神黿許願就會實現自己的願望,因此就進了這梨山塢。那時候這裏沒有梨樹,全都是荒山,夜晚的這山裏野獸出沒,十分危險。”


    “可是這楊山為了雨荷,不懼千辛萬苦,每個月圓之夜都進梨山,最終得到了一件寶貝,他把這件寶貝送給了雨荷,也治好了這雨荷弟弟的病。”


    “可是雨荷她爹又反悔了,把這寶貝獻給了隆秋縣令,隆秋縣令又往上獻寶,最後一直獻到了皇宮之中,皇帝得到這件寶貝十分高興,就派人下來嘉獎這獻寶的人。”


    “最後下來的使者卻替皇帝看上了這個雨荷,把她的畫像帶進了京。皇帝就宣這雨荷入了宮,從此這世上多了一位夏妃娘娘,卻少了一個雨荷。”


    “當然這雨荷倒是沒有忘記楊山,就向皇帝說明了楊山的功勞,皇帝封楊山一個獻寶狀元。”


    “楊山卻是因為失去雨荷萬念俱灰,把獻寶狀元所得到的賞賜全都拿來,給這村子修了一條水渠,這就是狀元渠的由來,他後來自己隱居在這梨山,自己開荒種樹,才有了這滿山的梨樹。”


    “梨,就是離,這楊山種這麽多梨樹,其實就也為了表明別離之苦吧。”


    聽根寶說完這個故事,我眼睛一亮,卻埋怨道:“這麽重要的信息,你為什麽不早告訴我?”


    根寶摸了摸後腦勺說道:“這個傳說也就是傳說,再說了這跟村裏有寶貝的事情其實也沒有關係啊。”


    “怎麽沒有關係?不是有神黿的存在嗎?”


    “是啊,神黿是神黿,可是現在你不是說這梨山上有一條鼇魚嗎?”


    “看來以後讓你打聽信息,你隻需要把聽到的想到的全告訴我就行了,有沒有用,就由我來判斷。”


    莊不棄在一邊問道:“師叔祖,這神黿跟這鼇魚有關係嗎?”


    “有,而且有很大的關係,”我說道,“我就說嘛,這楊家堡梨山的風水,雖然說的確有金鼇出水之相,但是這金鼇卻沒有胡須,而且在它的鼇頭處,還有一眼泉水。”


    “這叫出水又入水,魚在什麽時候才會出水又入水?那就是它漂在水麵之上。”


    “而漂在水麵之上的魚,八成是半死不活的魚了。”


    “所以這鼇魚應了出狀元之相不假,但是這一切卻都是由這隻神黿在主使的。”


    “什麽意思?”莊不棄有點跟不上思路。


    根寶跟梨花也被我說得有點暈,忘記了心中不快,愣愣盯著我,聽我往下說。


    我說道:“鼇魚雖然很珍貴,但是在神黿的眼裏,也隻不過是一餐美食罷了。”


    “所以它才會布了一個局,用一個獻寶狀元讓這鼇魚成型,最後把這鼇魚吃掉,得到了這鼇魚身上的鬥氣,成全自己的修為。”


    我說到這裏,另三個人卻都是瞪大眼睛望著我:“你是說這鼇魚已經完全不存在了,而這一切,是由一隻神黿在這裏布的局?”


    我點了點頭:“雖然說有點荒誕不經,我也第一次碰到天靈地寶自己布局成就自己的事情,但是我相信這就是事情的真相,哪怕有細微的差池,也不會影響主體的判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天墓之昆侖秘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蕃曉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蕃曉般並收藏盜天墓之昆侖秘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