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惜花在房裏已經聽到公婆的對話,她小心翼翼的爬起來,輕手輕腳穿戴好了衣裳走出房門時,見何曾氏還在洗菜呢,忙道:「娘,換我來吧。」
何曾氏道:「我弄完了,你去我房裏把玉米麵量一斤半出來做餅子吧。」
家裏有特製的竹筒,裝滿一竹筒就是一斤,用來稱量很方便。張惜花開始默默的做事兒,既然要做餅子,少不得要夾些公公喜歡吃的醃菜,於是又去開了壇子裝了豆角幹,蘿卜幹等。
兒媳要趕著做吃食,何曾氏就自去弄牲口的食物,剁碎了一起放進大鍋熬煮,大火燒上三刻鍾就煮爛了。
每日裏婆媳相處的時間長,何曾氏話語雖少,但是她不會多提各種要求,更不會指手畫腳對張惜花指指點點,所以張惜花很快習慣了婆婆的行事。
何曾氏突然想到那隻本來要下蛋的母雞,突然開口問:「老大媳婦,你昨兒瞧見花母雞下蛋了嗎?」
張惜花展顏露出笑容來,道:「那隻花雞賊精怪呢,跑家裏茅草垛下蛋去了,待會兒我就給撿回來。」
雞蛋算是農戶改善夥食的美味之一,養的每隻雞下多少蛋計較得清清楚楚,所以張惜花一發現家裏雞蛋少了,當然要追根究底。
這隻花母雞是今年長成的,比其他母雞都靈動,連下個蛋也東躲西藏,張惜花一路更隨,最後在院子裏草垛下發現了。
何曾氏點點頭:「所幸沒下到外麵去。」今天要去大女兒家,得抓一隻雞送去,不然她就決定讓大兒抓了給兩個外甥補身子。
太陽冒出了頭,何生也起床了。他來到灶房時,與張惜花處在同一個空間,夫妻倆人都微微扭開頭不好意思直接對視。
張惜花首先出聲道:「娘說等會要去大姐家,粥我弄好了,你趕緊吃吧。」
今天的粥是用磨碎的陳米,加上紅薯絲燉煮成的,紅薯的香甜掩蓋了陳米的那股味兒,吃起來沒多大影響。
這些陳米都是跟裏正家換的,裏正積累了一倉三年以上的陳年稻穀,保存不當眼看要壞掉自家又吃不完,於是就拿出來同村子裏交換,一斤去年的稻穀換三斤陳穀,說起來也是劃算的,何家也湊熱鬧換了一些,這些日子就吃這些米了。
何生捧起碗就開吃,無論食物好吃不好吃,他也不會表示對媳婦的不滿,因為心知若是家裏食物豐盛,她肯定能弄好,也就沒有好吃與否的區別了。
往女婿家借牛,為了不引起親家的反感,說是借,也是要拿家裏不少東西過去,何曾氏就給準備了一隻公雞,一籃子雞蛋,另外再送一擔木炭去。
何元元耗著還沒起床,何曾氏去拍門,大聲問:「怎的還不起來?你大哥要去你大姐婆家,昨兒你不是吵著要去嗎?」
何生挑了一擔木炭,就拿不了雞和雞蛋,所以何元元昨天就說要一起幫著拿東西。
何元元蒙住頭,嘟嚷道:「我不去了,讓嫂子去罷。」她想跟著去大姐家,不過就是為了那點吃的,可一想想大姐那幾個惹人嫌的妯娌就心生不耐,幹嘛要去看她們的眼色啊,算了算了,不去了。
近來小閨女已經很老實的待在家裏,何曾氏並不過多逼迫她,四五天中偷一個懶覺是可行的。
因此,何曾氏道:「再睡一下就早些起來罷。」
小姑不肯去,張惜花得了個與丈夫一同往大姑子家去的機會,她還從未踏上門,與大姑何元慧接觸更少,印象中大姑子的性子很利爽,一說起話來就眉眼帶笑,張惜花新婚那天,何元慧還安慰她不用緊張,說什麽嫁來家裏就把自己當何家人就是。
公公婆婆教養出來的兒女,性子都像他們一般好相處。
戴上鬥笠,整理好需要帶的物件,何生夫妻倆也不耽誤,馬上就啟程。走在路上時,累了就停在遮陽的樹下歇歇。張惜花挎著雞蛋筐子,怕磕碰弄壞雞蛋筐子裏麵墊了厚厚的一層鬆針加穀糠。
那隻雞籠子就提在另一隻手上。這些並不重,在張惜花的承受範圍內。難受的是悶熱的空氣,走一路就惹一身汗。
半途中,何生對妻子道:「等會就到了,我們在這裏坐會兒。」
張惜花坐下來後,就聽何生突然道:「大姐家人口比較多,待會兒你見了喊一聲嫂子就是,若是那些人說些什麽,不用太過理會。」
李家長期守在家門的,除了那李老太太,就那幾房媳婦,而幾個兄弟都幹活呢,不到飯點也不會在家。
張惜花心想丈夫這是想告訴她那些人嘴巴不幹淨?便開口問道:「說來,我還不知道大姐家有些什麽人呢。」
於是何生就給媳婦隨意說了下李家的情況,上別人家門做客,禮貌些客氣些就是,也別存了膽怯的心思,反正大家不是常住在一起的人,一年到頭就年節時有交集,且到傍晚他們就回家。
聽何生這麽一說,張惜花心就定了。
再走了半個時辰不到,就入了杏花村。杏花村顧名思義,村子裏栽種了不少杏樹,如今已過了果期,隻剩下層疊的樹葉掛在枝頭上。一條小路通往了村裏頭,張惜花踏著這樣的林蔭小道,不由幻想了一遍春天時那漫天遍野的杏花海,該是有多漂亮呢。
女人家總有這些爛漫思想。張惜花搖頭笑笑,跟著丈夫走過一座又一座房屋,最後才停駐在一棟縣裏那種老爺們才住得起的四合院大門口。
何生道:「這就是大姐婆家。」
張惜花訝然,院子竟然是用的青磚築造,不說占地多寬闊,單看這扇用桐油漆刷得光亮的大門,就可以窺見李家這富農的名頭做不得假。
況且聽說李家有幾十畝良田,大良鎮上還開了一家鋪子,賣些七七八八瑣碎的民生貨物,光每月進項都夠好些人家用一年有餘。
何生拍門的時候,張惜花回了神,臉上已經看不出多少驚歎之色。畢竟別人再是潑天的富貴,那也不是自家的。
何曾氏道:「我弄完了,你去我房裏把玉米麵量一斤半出來做餅子吧。」
家裏有特製的竹筒,裝滿一竹筒就是一斤,用來稱量很方便。張惜花開始默默的做事兒,既然要做餅子,少不得要夾些公公喜歡吃的醃菜,於是又去開了壇子裝了豆角幹,蘿卜幹等。
兒媳要趕著做吃食,何曾氏就自去弄牲口的食物,剁碎了一起放進大鍋熬煮,大火燒上三刻鍾就煮爛了。
每日裏婆媳相處的時間長,何曾氏話語雖少,但是她不會多提各種要求,更不會指手畫腳對張惜花指指點點,所以張惜花很快習慣了婆婆的行事。
何曾氏突然想到那隻本來要下蛋的母雞,突然開口問:「老大媳婦,你昨兒瞧見花母雞下蛋了嗎?」
張惜花展顏露出笑容來,道:「那隻花雞賊精怪呢,跑家裏茅草垛下蛋去了,待會兒我就給撿回來。」
雞蛋算是農戶改善夥食的美味之一,養的每隻雞下多少蛋計較得清清楚楚,所以張惜花一發現家裏雞蛋少了,當然要追根究底。
這隻花母雞是今年長成的,比其他母雞都靈動,連下個蛋也東躲西藏,張惜花一路更隨,最後在院子裏草垛下發現了。
何曾氏點點頭:「所幸沒下到外麵去。」今天要去大女兒家,得抓一隻雞送去,不然她就決定讓大兒抓了給兩個外甥補身子。
太陽冒出了頭,何生也起床了。他來到灶房時,與張惜花處在同一個空間,夫妻倆人都微微扭開頭不好意思直接對視。
張惜花首先出聲道:「娘說等會要去大姐家,粥我弄好了,你趕緊吃吧。」
今天的粥是用磨碎的陳米,加上紅薯絲燉煮成的,紅薯的香甜掩蓋了陳米的那股味兒,吃起來沒多大影響。
這些陳米都是跟裏正家換的,裏正積累了一倉三年以上的陳年稻穀,保存不當眼看要壞掉自家又吃不完,於是就拿出來同村子裏交換,一斤去年的稻穀換三斤陳穀,說起來也是劃算的,何家也湊熱鬧換了一些,這些日子就吃這些米了。
何生捧起碗就開吃,無論食物好吃不好吃,他也不會表示對媳婦的不滿,因為心知若是家裏食物豐盛,她肯定能弄好,也就沒有好吃與否的區別了。
往女婿家借牛,為了不引起親家的反感,說是借,也是要拿家裏不少東西過去,何曾氏就給準備了一隻公雞,一籃子雞蛋,另外再送一擔木炭去。
何元元耗著還沒起床,何曾氏去拍門,大聲問:「怎的還不起來?你大哥要去你大姐婆家,昨兒你不是吵著要去嗎?」
何生挑了一擔木炭,就拿不了雞和雞蛋,所以何元元昨天就說要一起幫著拿東西。
何元元蒙住頭,嘟嚷道:「我不去了,讓嫂子去罷。」她想跟著去大姐家,不過就是為了那點吃的,可一想想大姐那幾個惹人嫌的妯娌就心生不耐,幹嘛要去看她們的眼色啊,算了算了,不去了。
近來小閨女已經很老實的待在家裏,何曾氏並不過多逼迫她,四五天中偷一個懶覺是可行的。
因此,何曾氏道:「再睡一下就早些起來罷。」
小姑不肯去,張惜花得了個與丈夫一同往大姑子家去的機會,她還從未踏上門,與大姑何元慧接觸更少,印象中大姑子的性子很利爽,一說起話來就眉眼帶笑,張惜花新婚那天,何元慧還安慰她不用緊張,說什麽嫁來家裏就把自己當何家人就是。
公公婆婆教養出來的兒女,性子都像他們一般好相處。
戴上鬥笠,整理好需要帶的物件,何生夫妻倆也不耽誤,馬上就啟程。走在路上時,累了就停在遮陽的樹下歇歇。張惜花挎著雞蛋筐子,怕磕碰弄壞雞蛋筐子裏麵墊了厚厚的一層鬆針加穀糠。
那隻雞籠子就提在另一隻手上。這些並不重,在張惜花的承受範圍內。難受的是悶熱的空氣,走一路就惹一身汗。
半途中,何生對妻子道:「等會就到了,我們在這裏坐會兒。」
張惜花坐下來後,就聽何生突然道:「大姐家人口比較多,待會兒你見了喊一聲嫂子就是,若是那些人說些什麽,不用太過理會。」
李家長期守在家門的,除了那李老太太,就那幾房媳婦,而幾個兄弟都幹活呢,不到飯點也不會在家。
張惜花心想丈夫這是想告訴她那些人嘴巴不幹淨?便開口問道:「說來,我還不知道大姐家有些什麽人呢。」
於是何生就給媳婦隨意說了下李家的情況,上別人家門做客,禮貌些客氣些就是,也別存了膽怯的心思,反正大家不是常住在一起的人,一年到頭就年節時有交集,且到傍晚他們就回家。
聽何生這麽一說,張惜花心就定了。
再走了半個時辰不到,就入了杏花村。杏花村顧名思義,村子裏栽種了不少杏樹,如今已過了果期,隻剩下層疊的樹葉掛在枝頭上。一條小路通往了村裏頭,張惜花踏著這樣的林蔭小道,不由幻想了一遍春天時那漫天遍野的杏花海,該是有多漂亮呢。
女人家總有這些爛漫思想。張惜花搖頭笑笑,跟著丈夫走過一座又一座房屋,最後才停駐在一棟縣裏那種老爺們才住得起的四合院大門口。
何生道:「這就是大姐婆家。」
張惜花訝然,院子竟然是用的青磚築造,不說占地多寬闊,單看這扇用桐油漆刷得光亮的大門,就可以窺見李家這富農的名頭做不得假。
況且聽說李家有幾十畝良田,大良鎮上還開了一家鋪子,賣些七七八八瑣碎的民生貨物,光每月進項都夠好些人家用一年有餘。
何生拍門的時候,張惜花回了神,臉上已經看不出多少驚歎之色。畢竟別人再是潑天的富貴,那也不是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