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說起來,我是瘮得慌。」張嬸將今早的事一說,已經全然相信了自己女兒被鬼上身。
楊婆看了眼屋外:「正中午陽氣盛,我跟你去一趟,你回去之後什麽也別說。」
張嬸連連點頭:「是,是。」
半個時辰後,張嬸又匆匆從楊家離開,走幾步她還抬頭看天,天越熱她就越高興,仿佛這正午的日頭能驅魔驅邪。
太陽越升越高,田間人少了些,阿喜帶著英子回來,走進院子後聞到了一股紙張焚燒的氣味,低頭一看,院子裏還畫了東西。
看起來像是鬼畫符一樣,也看不出是什麽,那邊張嬸招呼著她們過去吃飯,不多時,楊婆來了。
要說起初阿喜還弄不明白這兩天張嬸在搞什麽鬼,看到楊婆後阿喜就都明白了,村子裏的人都知道住在村子東邊的楊婆是什麽人,年輕時是跳大神的,這幾年就替人家看看風水,村子裏誰家起房子時都會去請她過來看看,小孩子有個什麽驚嚇哭鬧的也會去問她。
如今楊婆出現在這兒,這是衝著她來的啊。
京城外有一間很有名的道觀,當初江平業過世後,阿喜還請了那邊的道長到江家來做法事,而看著眼前脫了外衣,露出裏麵道士服,看起來又不倫不類的楊婆,阿喜莫名覺得好笑。
楊婆口中念念有詞,繞著地上的畫下的符走了一圈後,手捏著一串念珠,朝阿喜走來。
阿喜聽清她說了句邪魔退散,看她手裏多了個杯盞後,側身讓了讓,楊婆從杯子中蘸出來的水直接濺到了張嬸臉上。
張嬸被水灑的愣了下,阿喜站在陽光底下看著她們:「楊婆,你到我家來,招呼不打一聲就做這些,是不是該和我解釋一下。」
阿喜的腳下就是畫下的符,可人兒好好的,啥變化都沒,陽光照耀下這氣勢反倒是更強大了。
楊婆從懷裏掏出一張朱砂符紙來,對著阿喜嗬斥:「從哪裏來就回哪裏去,這裏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阿喜被她逗樂了,見過坑門拐騙的神棍,沒見過這麽不專業的,這要放在城裏,保管是要被人打出門的,鄉下百姓無知,才能讓她糊弄了去。
「英子,去請裏正過來。」阿喜朝她走去,本想看看她到底還藏了多少東西沒拿出來使,卻不想楊婆整個臉色都變了。
她急忙朝張氏那兒退去,將幾張符紙塞給她:「我沒辦法了,你去叫別人。」
說完後急忙離開了院子,阿喜撿起她掉在地上的小桃木劍,哎了聲:「楊婆,你落東西了。」
誰想人家走得更快,阿喜扭頭,屋簷下張嬸捏著那幾張符,神情尷尬的站在那兒。
阿喜拿起牆角的掃把,將地上的符撥開:「娘,下午您就收拾東西回去罷。」
張嬸這一趟來江家,原本是做了打算的,將女兒勸回去,再給她找個人家嫁了,左右孩子也沒生,到時還能再收個聘金。
為了這打算,張嬸是做足了準備的,就在江家住下,女兒從小就聽她的話,幾乎是沒忤逆過她的意思,多勸一陣子總能想的通。
可眼下,張嬸是不得不先回去。
先不說女兒這邊勸不動,就說這邪乎的事兒,對鬼神極為信奉的張嬸,看到女兒這個樣子心裏是有些發毛,那楊婆還說了,阿喜落水的池塘早前就淹死過人,不是個幹淨的地方,江家又接連出了兩件事,正所謂陰氣過盛,特別容易招惹些不幹不淨的東西。
張嬸將女兒變了性情的緣由歸咎於此,也將這幾天夜裏睡的不踏實的原因歸結到了這上頭,楊婆都沒法子,那她就先回去,回去再想想辦法。
張嬸回屋收拾東西時,腦海中便是這麽打算的。
從屋子裏出來,天氣忽然間陰了下來,夏天的午後,天氣說變就變的,看樣子是要下雨,英子從灶屋出來,見張嬸手裏挎著籃子:「嬸子,看樣子要下雨,您要不明天走罷。」
「沒打雷呢,下不大。」瞧烏雲蓋過來,張嬸瞅了眼屋內,「你嫂子呢?」
「嫂子去劉三嬸家了,我去給您叫。」
張嬸攔住英子:「不用去,我,我這就走了,英子啊,你留著啊,我走了。」
走到院子門口時,張嬸回頭看,江家這兒,因為當時建的時候錢不夠,屋子比人家矮了不少,如今天陰下來,感覺好像被籠罩在陰暗中似的,心中慫什麽,她就覺得這像什麽。
張嬸念叨著阿彌陀佛,回家之後得壓壓驚,再去找個人問問才行。
張嬸走了有一刻鍾後,阿喜回來了,她是見天氣不好,趕著回來收拾院子內曬著的苞米。
「嫂子,張嬸剛剛走了,眼看著要下雨,可攔都攔不住。」英子雖然不太喜歡張家人,可到旺家村怎麽也得個把時辰,遇上下雨豈不是得淋一路。
阿喜想到中午她與楊婆鬧的那一出,再看暗沉沉的院子,心中發笑:「家裏事情也多。」
兩個人將苞米收起來抗到了屋簷下,天越來越沉,像是傍晚到來,一刻鍾後還刮起風來,夏日裏這是最為涼快的,半個時辰後,雨水才姍姍來遲。
接連兩日都下雨,省了給田裏灌水,屋簷上落下的水成珠串,在台階下匯成小小的溝渠,水聲清脆。
家中唯一的老母雞在雨地裏走來走去倒是自在,阿喜將昨天燙水過晾著的青梅放在一旁,腿上架個盆子,用刀子,將青梅去核切片。
切了大半盆後,將青梅片倒入扣幹的甕中,再填入鹽。
封好甕後,阿喜將甕拿去灶屋,剩下的青梅,等鍋子內的水燒開後,對半切開,去核倒入。
過了一會兒,灶屋內一股青梅的酸香冒出來。
屋外響起穀子的聲音,他拎著兩條魚赤著腳跑進來,英子趕忙拿木桶去兜:「哪兒來的?」
「他們在河灘上網魚,二哥給我的。」穀子看著木桶裏還活蹦亂跳的魚高興得很,他剛剛跑的可快,就怕它們死了。
楊婆看了眼屋外:「正中午陽氣盛,我跟你去一趟,你回去之後什麽也別說。」
張嬸連連點頭:「是,是。」
半個時辰後,張嬸又匆匆從楊家離開,走幾步她還抬頭看天,天越熱她就越高興,仿佛這正午的日頭能驅魔驅邪。
太陽越升越高,田間人少了些,阿喜帶著英子回來,走進院子後聞到了一股紙張焚燒的氣味,低頭一看,院子裏還畫了東西。
看起來像是鬼畫符一樣,也看不出是什麽,那邊張嬸招呼著她們過去吃飯,不多時,楊婆來了。
要說起初阿喜還弄不明白這兩天張嬸在搞什麽鬼,看到楊婆後阿喜就都明白了,村子裏的人都知道住在村子東邊的楊婆是什麽人,年輕時是跳大神的,這幾年就替人家看看風水,村子裏誰家起房子時都會去請她過來看看,小孩子有個什麽驚嚇哭鬧的也會去問她。
如今楊婆出現在這兒,這是衝著她來的啊。
京城外有一間很有名的道觀,當初江平業過世後,阿喜還請了那邊的道長到江家來做法事,而看著眼前脫了外衣,露出裏麵道士服,看起來又不倫不類的楊婆,阿喜莫名覺得好笑。
楊婆口中念念有詞,繞著地上的畫下的符走了一圈後,手捏著一串念珠,朝阿喜走來。
阿喜聽清她說了句邪魔退散,看她手裏多了個杯盞後,側身讓了讓,楊婆從杯子中蘸出來的水直接濺到了張嬸臉上。
張嬸被水灑的愣了下,阿喜站在陽光底下看著她們:「楊婆,你到我家來,招呼不打一聲就做這些,是不是該和我解釋一下。」
阿喜的腳下就是畫下的符,可人兒好好的,啥變化都沒,陽光照耀下這氣勢反倒是更強大了。
楊婆從懷裏掏出一張朱砂符紙來,對著阿喜嗬斥:「從哪裏來就回哪裏去,這裏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阿喜被她逗樂了,見過坑門拐騙的神棍,沒見過這麽不專業的,這要放在城裏,保管是要被人打出門的,鄉下百姓無知,才能讓她糊弄了去。
「英子,去請裏正過來。」阿喜朝她走去,本想看看她到底還藏了多少東西沒拿出來使,卻不想楊婆整個臉色都變了。
她急忙朝張氏那兒退去,將幾張符紙塞給她:「我沒辦法了,你去叫別人。」
說完後急忙離開了院子,阿喜撿起她掉在地上的小桃木劍,哎了聲:「楊婆,你落東西了。」
誰想人家走得更快,阿喜扭頭,屋簷下張嬸捏著那幾張符,神情尷尬的站在那兒。
阿喜拿起牆角的掃把,將地上的符撥開:「娘,下午您就收拾東西回去罷。」
張嬸這一趟來江家,原本是做了打算的,將女兒勸回去,再給她找個人家嫁了,左右孩子也沒生,到時還能再收個聘金。
為了這打算,張嬸是做足了準備的,就在江家住下,女兒從小就聽她的話,幾乎是沒忤逆過她的意思,多勸一陣子總能想的通。
可眼下,張嬸是不得不先回去。
先不說女兒這邊勸不動,就說這邪乎的事兒,對鬼神極為信奉的張嬸,看到女兒這個樣子心裏是有些發毛,那楊婆還說了,阿喜落水的池塘早前就淹死過人,不是個幹淨的地方,江家又接連出了兩件事,正所謂陰氣過盛,特別容易招惹些不幹不淨的東西。
張嬸將女兒變了性情的緣由歸咎於此,也將這幾天夜裏睡的不踏實的原因歸結到了這上頭,楊婆都沒法子,那她就先回去,回去再想想辦法。
張嬸回屋收拾東西時,腦海中便是這麽打算的。
從屋子裏出來,天氣忽然間陰了下來,夏天的午後,天氣說變就變的,看樣子是要下雨,英子從灶屋出來,見張嬸手裏挎著籃子:「嬸子,看樣子要下雨,您要不明天走罷。」
「沒打雷呢,下不大。」瞧烏雲蓋過來,張嬸瞅了眼屋內,「你嫂子呢?」
「嫂子去劉三嬸家了,我去給您叫。」
張嬸攔住英子:「不用去,我,我這就走了,英子啊,你留著啊,我走了。」
走到院子門口時,張嬸回頭看,江家這兒,因為當時建的時候錢不夠,屋子比人家矮了不少,如今天陰下來,感覺好像被籠罩在陰暗中似的,心中慫什麽,她就覺得這像什麽。
張嬸念叨著阿彌陀佛,回家之後得壓壓驚,再去找個人問問才行。
張嬸走了有一刻鍾後,阿喜回來了,她是見天氣不好,趕著回來收拾院子內曬著的苞米。
「嫂子,張嬸剛剛走了,眼看著要下雨,可攔都攔不住。」英子雖然不太喜歡張家人,可到旺家村怎麽也得個把時辰,遇上下雨豈不是得淋一路。
阿喜想到中午她與楊婆鬧的那一出,再看暗沉沉的院子,心中發笑:「家裏事情也多。」
兩個人將苞米收起來抗到了屋簷下,天越來越沉,像是傍晚到來,一刻鍾後還刮起風來,夏日裏這是最為涼快的,半個時辰後,雨水才姍姍來遲。
接連兩日都下雨,省了給田裏灌水,屋簷上落下的水成珠串,在台階下匯成小小的溝渠,水聲清脆。
家中唯一的老母雞在雨地裏走來走去倒是自在,阿喜將昨天燙水過晾著的青梅放在一旁,腿上架個盆子,用刀子,將青梅去核切片。
切了大半盆後,將青梅片倒入扣幹的甕中,再填入鹽。
封好甕後,阿喜將甕拿去灶屋,剩下的青梅,等鍋子內的水燒開後,對半切開,去核倒入。
過了一會兒,灶屋內一股青梅的酸香冒出來。
屋外響起穀子的聲音,他拎著兩條魚赤著腳跑進來,英子趕忙拿木桶去兜:「哪兒來的?」
「他們在河灘上網魚,二哥給我的。」穀子看著木桶裏還活蹦亂跳的魚高興得很,他剛剛跑的可快,就怕它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