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殺子,」這是三家村這邊的一句俗語,自然是極有道理的,寧梁想到了三房的拴兒,眼下就會灑潑打賴,將來恐怕也要成郭秋柱那樣的人物呢。突然想了起來,「也不知道郭秋柱怎麽樣了?他如今也在多倫。」
寧婉自然不知道,「不過聽人說到了多倫從軍的,九死一生。」於氏也說:「我看郭家人也不在意他的死活,好在寧雪懷了胎,隻不知生下來是男是女呢。」
「不管是男是女,恐怕都要郭夏柱和羅雙兒幫忙養大了。」眼下就是羅雙兒照顧著寧雪,等到將來寧雪生了,她不會養,自然也要交給羅雙的。
於氏卻道:「如果羅雙兒真不會生,抱了小叔子家的孩子也是好事。」
寧梁聽著母女兩人說閑話兒,靠著炕櫃笑著說:「我們也應該想想家裏還有什麽要買的,過兩天我再去一次虎台縣,然後年前就不出門了。」
娘倆兒搬著手指頭算了算,「也不差什麽了。」
關於過年,三家村這裏有一套老話,「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貼對聯;二十九,去買酒;年三十,吃餃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將過年的諸事說得八、九不離十,而寧家依著這套兒話也早將諸事都準備妥了。
二十三,糖瓜兒粘,就是做灶糖為祭灶王爺。提前十來天把黃米穀子用水泡上,待到穀子長出白白的芽後就把發芽的穀子連水一同磨碎了。再把這些連汁帶水的碎穀子拌到煮熟的黃米飯中,再等上些時日就生出了稀稀的糖水,把糖水在熱鍋裏煎熬成半幹的漿糊再取出來,晾到不燙手了就搓起來,長條兒的就是灶糖,扁圓的就叫糖瓜兒。
寧家做了不少的灶糖和糖瓜兒,又把熬好的糖糊攤在案板上,撒上鬆子仁兒、核桃仁兒、榛子仁兒等等,再像擀麵條似的擀成片片,切成方塊,就是鬆子糖、核桃糖、榛子糖、芝麻糖了。
這些糖做好了都放到屋外凍上一夜,灶糖就凝住了,拿起一塊咬起來嘎巴脆,在嘴裏化了還會粘牙,十分地甜。
到了二十三那天,將一盤這樣的糖擺在灶上灶王爺麵前,還要用糖在灶王爺的嘴上抹上一抹,給灶王爺甜甜嘴,然後將畫了灶王爺的畫兒揭下來送到灶下燒了,送灶王爺上天庭將自家一年到頭的事情報告玉帝。而這甜甜嘴就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也就是說到了玉帝麵前隻把自己家裏的好事報告上去,卻將壞事瞞下。
送了灶王爺之後,要等到除夕時才能再將灶王爺迎回來,那時就將新的灶神像貼在灶上,並敬以酒果點心,便是請他「下界保平安」。
灶王爺甜了嘴後,灶糖就可以撤下來了。要知道做灶糖是很費糧食的,二三十斤的米糧也隻能做出不多的灶糖,因此這東西滿金貴。可是今年家裏富裕了,做的便多,就是於氏收起了一大半留著過年時擺出來的,也剩了不少,就放在桌上大家隨意吃。
二十四這天,就是要將家裏上上下下、前前後後所有的地方都徹底打掃一回,然後把所有不要的東西全部丟出去,準備辭舊迎新。
至於二十五要做豆腐,不隻是因為豆腐好吃,也是為了過年討個吉利。豆腐豆腐——都是福啊!過年時怎麽能忘記呢。寧家早泡了豆子做了兩板豆腐,一板放在鹽水中泡著吃原味的豆腐,一板直接凍成了凍豆腐,按這時的節氣,放在外麵兩三個月都還凍得硬梆梆的呢,什麽時候吃都方便。
二十六這一天自然要殺豬了。寧家今年養了三頭豬,臘月裏便將兩頭豬賣了,隻留下最大的一頭自家吃。三家村殺豬都要請餘三叔,往年村裏很少有人家會自己殺豬,養了一年的豬為的是換錢度日,大家多是將豬趕到馬驛鎮上賣,比殺了之後賣肉要容易些。因此餘三叔常無用武之地。
今年三家村卻富了起來,除了寧家要殺豬,還有幾家商量共同留下了一頭豬,大家又都想在正日子殺,因此這一日餘三叔竟還忙不過來。最後決定一早先給寧家殺豬,然後去殺另一頭。
因此大清早寧家就忙了起來,到了中午豬肉已經出了鍋。這就是正經的殺豬菜,用大大的鍋,裏麵燉了酸菜,還有大塊的肉,煮得快熟時又放進剛灌好的血腸,這三樣東西都煮熟時盛出一碗酸菜,肉塊和血腸切成片也是兩碗,看著雖然粗陋,但味道卻是再沒有更香的了。
吃殺豬菜時通常還要配上一碗蒜泥,把蒜剝了皮搗碎,加上醬油、香油調好,大家吃血腸和肉時蘸著,更添滋味。
寧家這頭豬是自家留著的,因此十分富餘,燉殺豬菜時裏麵放了許多的肉,現在拿大盤擺著,請了村裏相好的人家來吃,這也是一種習俗,哪家殺了豬,是一件大事,沒有自家關門吃肉的,都要請了親朋好友。
寧家這一次除了請村裏人,又請了胡村長一家,兩家已經結了幹親,相距又這樣近,自然事事都要往來的。
劉貨郎一家也到了,就連寧清也挺著大肚子過來,劉貨郎特別借了寧家的兩頭毛驢將親家母和寧清也帶過來吃殺豬菜。至於大姑和大姐家都因為太遠早捎話說不來了。
豬肉、血腸是主菜,配菜就是豬肝、豬肚兒、豬腸、豬腰子、豬心等等。原本請人殺豬的規矩是將下水給殺豬匠做工錢,但餘三叔今日要殺兩頭豬,得兩副下水未免重樣了,寧梁便與餘三叔商量給他割十斤肉,餘三叔自然高興,如此一來,他家過年不必再買肉,而寧家呢,正可以樣樣都能吃到,殺豬菜十分地豐富。
寧婉和娘將豬肝隻用清水煮開,斷了生就拿出來切片,若是煮老了就又柴又幹,隻有嫩生生的才好吃;豬腰子切成小薄片用水淖過,再用加了許多蔥絲、薑片、蒜片、花椒等爆香的熱油一淋,做涼拌菜;豬心爆炒最好吃;至於豬肚兒是最麻煩的,早用另一隻鍋先燉了起來,裏麵又加了幾片猴頭菇,將湯燉得雪白,最後再撒點蔥末,這湯喝著最養人了。
寧家這頓殺豬菜吃得來人都讚不絕口。
寧婉自己也愛吃,自家裏日子過得好了之後,她早不吃肥肉了,就是瘦肉她也不過夾兩筷子而已。但是殺豬菜又不一樣,用酸菜燉出來的五花肉,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特別是蘸了蒜泥,更是適口。至於血腸,一向是她的最愛,這東西在虎台縣也有賣的,但是寧婉嚐過總覺得沒有家裏殺豬菜味道好。現在重新吃到了家裏的血腸,竟覺得什麽也不如這個了。
滿桌子都是肉菜,就是那碗酸菜裏也用肉湯燉得入了味,寧婉瞧著娘不大吃,就又下了席將剛剛燉酸菜時留下的酸菜心切成小塊裝到小碗裏拿了上來。酸菜早醃得透了,菜心成了半透明的黃色,吃起來脆脆的,酸酸的,最下飯了,娘果然就一連吃了幾塊。
吃殺豬菜時最大的特點就是熱鬧,從開始殺豬起大家就在一旁看熱鬧,接著幫忙做些雜事,最後圍桌而食,說說笑笑,一頓飯吃了快兩個時辰。
寧婉自然不知道,「不過聽人說到了多倫從軍的,九死一生。」於氏也說:「我看郭家人也不在意他的死活,好在寧雪懷了胎,隻不知生下來是男是女呢。」
「不管是男是女,恐怕都要郭夏柱和羅雙兒幫忙養大了。」眼下就是羅雙兒照顧著寧雪,等到將來寧雪生了,她不會養,自然也要交給羅雙的。
於氏卻道:「如果羅雙兒真不會生,抱了小叔子家的孩子也是好事。」
寧梁聽著母女兩人說閑話兒,靠著炕櫃笑著說:「我們也應該想想家裏還有什麽要買的,過兩天我再去一次虎台縣,然後年前就不出門了。」
娘倆兒搬著手指頭算了算,「也不差什麽了。」
關於過年,三家村這裏有一套老話,「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貼對聯;二十九,去買酒;年三十,吃餃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將過年的諸事說得八、九不離十,而寧家依著這套兒話也早將諸事都準備妥了。
二十三,糖瓜兒粘,就是做灶糖為祭灶王爺。提前十來天把黃米穀子用水泡上,待到穀子長出白白的芽後就把發芽的穀子連水一同磨碎了。再把這些連汁帶水的碎穀子拌到煮熟的黃米飯中,再等上些時日就生出了稀稀的糖水,把糖水在熱鍋裏煎熬成半幹的漿糊再取出來,晾到不燙手了就搓起來,長條兒的就是灶糖,扁圓的就叫糖瓜兒。
寧家做了不少的灶糖和糖瓜兒,又把熬好的糖糊攤在案板上,撒上鬆子仁兒、核桃仁兒、榛子仁兒等等,再像擀麵條似的擀成片片,切成方塊,就是鬆子糖、核桃糖、榛子糖、芝麻糖了。
這些糖做好了都放到屋外凍上一夜,灶糖就凝住了,拿起一塊咬起來嘎巴脆,在嘴裏化了還會粘牙,十分地甜。
到了二十三那天,將一盤這樣的糖擺在灶上灶王爺麵前,還要用糖在灶王爺的嘴上抹上一抹,給灶王爺甜甜嘴,然後將畫了灶王爺的畫兒揭下來送到灶下燒了,送灶王爺上天庭將自家一年到頭的事情報告玉帝。而這甜甜嘴就是讓他「上天言好事」,也就是說到了玉帝麵前隻把自己家裏的好事報告上去,卻將壞事瞞下。
送了灶王爺之後,要等到除夕時才能再將灶王爺迎回來,那時就將新的灶神像貼在灶上,並敬以酒果點心,便是請他「下界保平安」。
灶王爺甜了嘴後,灶糖就可以撤下來了。要知道做灶糖是很費糧食的,二三十斤的米糧也隻能做出不多的灶糖,因此這東西滿金貴。可是今年家裏富裕了,做的便多,就是於氏收起了一大半留著過年時擺出來的,也剩了不少,就放在桌上大家隨意吃。
二十四這天,就是要將家裏上上下下、前前後後所有的地方都徹底打掃一回,然後把所有不要的東西全部丟出去,準備辭舊迎新。
至於二十五要做豆腐,不隻是因為豆腐好吃,也是為了過年討個吉利。豆腐豆腐——都是福啊!過年時怎麽能忘記呢。寧家早泡了豆子做了兩板豆腐,一板放在鹽水中泡著吃原味的豆腐,一板直接凍成了凍豆腐,按這時的節氣,放在外麵兩三個月都還凍得硬梆梆的呢,什麽時候吃都方便。
二十六這一天自然要殺豬了。寧家今年養了三頭豬,臘月裏便將兩頭豬賣了,隻留下最大的一頭自家吃。三家村殺豬都要請餘三叔,往年村裏很少有人家會自己殺豬,養了一年的豬為的是換錢度日,大家多是將豬趕到馬驛鎮上賣,比殺了之後賣肉要容易些。因此餘三叔常無用武之地。
今年三家村卻富了起來,除了寧家要殺豬,還有幾家商量共同留下了一頭豬,大家又都想在正日子殺,因此這一日餘三叔竟還忙不過來。最後決定一早先給寧家殺豬,然後去殺另一頭。
因此大清早寧家就忙了起來,到了中午豬肉已經出了鍋。這就是正經的殺豬菜,用大大的鍋,裏麵燉了酸菜,還有大塊的肉,煮得快熟時又放進剛灌好的血腸,這三樣東西都煮熟時盛出一碗酸菜,肉塊和血腸切成片也是兩碗,看著雖然粗陋,但味道卻是再沒有更香的了。
吃殺豬菜時通常還要配上一碗蒜泥,把蒜剝了皮搗碎,加上醬油、香油調好,大家吃血腸和肉時蘸著,更添滋味。
寧家這頭豬是自家留著的,因此十分富餘,燉殺豬菜時裏麵放了許多的肉,現在拿大盤擺著,請了村裏相好的人家來吃,這也是一種習俗,哪家殺了豬,是一件大事,沒有自家關門吃肉的,都要請了親朋好友。
寧家這一次除了請村裏人,又請了胡村長一家,兩家已經結了幹親,相距又這樣近,自然事事都要往來的。
劉貨郎一家也到了,就連寧清也挺著大肚子過來,劉貨郎特別借了寧家的兩頭毛驢將親家母和寧清也帶過來吃殺豬菜。至於大姑和大姐家都因為太遠早捎話說不來了。
豬肉、血腸是主菜,配菜就是豬肝、豬肚兒、豬腸、豬腰子、豬心等等。原本請人殺豬的規矩是將下水給殺豬匠做工錢,但餘三叔今日要殺兩頭豬,得兩副下水未免重樣了,寧梁便與餘三叔商量給他割十斤肉,餘三叔自然高興,如此一來,他家過年不必再買肉,而寧家呢,正可以樣樣都能吃到,殺豬菜十分地豐富。
寧婉和娘將豬肝隻用清水煮開,斷了生就拿出來切片,若是煮老了就又柴又幹,隻有嫩生生的才好吃;豬腰子切成小薄片用水淖過,再用加了許多蔥絲、薑片、蒜片、花椒等爆香的熱油一淋,做涼拌菜;豬心爆炒最好吃;至於豬肚兒是最麻煩的,早用另一隻鍋先燉了起來,裏麵又加了幾片猴頭菇,將湯燉得雪白,最後再撒點蔥末,這湯喝著最養人了。
寧家這頓殺豬菜吃得來人都讚不絕口。
寧婉自己也愛吃,自家裏日子過得好了之後,她早不吃肥肉了,就是瘦肉她也不過夾兩筷子而已。但是殺豬菜又不一樣,用酸菜燉出來的五花肉,香而不膩,入口即化,特別是蘸了蒜泥,更是適口。至於血腸,一向是她的最愛,這東西在虎台縣也有賣的,但是寧婉嚐過總覺得沒有家裏殺豬菜味道好。現在重新吃到了家裏的血腸,竟覺得什麽也不如這個了。
滿桌子都是肉菜,就是那碗酸菜裏也用肉湯燉得入了味,寧婉瞧著娘不大吃,就又下了席將剛剛燉酸菜時留下的酸菜心切成小塊裝到小碗裏拿了上來。酸菜早醃得透了,菜心成了半透明的黃色,吃起來脆脆的,酸酸的,最下飯了,娘果然就一連吃了幾塊。
吃殺豬菜時最大的特點就是熱鬧,從開始殺豬起大家就在一旁看熱鬧,接著幫忙做些雜事,最後圍桌而食,說說笑笑,一頓飯吃了快兩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