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帶領村民齊發財
年後,安碩回雍王府當差,眾人因為安碩賺了一筆,過了一個好年,如今過年的歡騰漸漸散去,很快便到了立春。
工人們紛紛回籠,唐汐知的茶圜動了起來,中間安碩休沐回家也幫忙了幾次,幸虧茶樹是種在坡上,土質也不黏硬,冬季沒有積水,這陣子都在將樹根的那些保暖措施去除,重新再鬆土堆肥。而唐汐知訓練出來的那批剪枝工人也小心翼翼將那些凍傷的枝葉剪去,留下適當的枝葉。
此時樹芽已開始生長,因為冬季保暖做得好,今年茶葉的顏色與厚度都相當不錯,可預見稍後采的茶無論是重量還是品相都將比去年好得太多。
唐汐知很滿意,這陣子更要求工人們當心蟲害的問題,細心除蟲除草,否則一整年的忙活都白費了。
自清明至穀雨之間,等到約一半以上的茶樹生長到了可采集的程度,便要開采第一批春茶,由采茶女手工采下一芽一葉,依唐汐知估計,約可一直采到夏至。安家的茶園附近穀地滿是鮮花,采茶時花香薰染,香氣四逸,更替這批茶香加了個添頭。
等茶葉采下,就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了。唐汐知熟知製茶的程序,雖然這次沒人在一旁教導,完全憑經驗及感覺自己摸索,不過她仍然很有信心,因為她以前隨著父親製茶時,可是讓老師傅認認真真手把手的帶著她,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做出來的,因為她身為唐家女,也必須懂得這些,日後才不會讓製茶的師傅唬了還搞不清情況。
采下來的茶先在陽光下攤曬一陣子,約半天的時間就得收進屋內靜置,初步曬好的茶得用雙手輕輕的翻動,靜置,再翻動,如此反覆數次,茶葉中的水分才會平均分布,直到茶葉發出清香,便開始殺青。
殺青就要用到工坊裏那口讓安碩感慨不已的大炒鍋了。將先前處理過的茶葉放在鍋上快速翻炒揚高抖散,務必讓每片茶葉接觸炒鍋的範圍及受熱達到一致,千萬不能炒焦了。
唐汐知試了幾種熱度,還有每次投葉的分量,最後找出最適當的,終於能將茶葉均勻炒透,葉質軟化後帶著微微的黏性,茶葉也因受熱而略微萎縮,色澤變暗卻不焦黑。
在殺青到了適當的程度後便要將茶葉取出,快速散熱,接著用手細細的揉撚,算是理出茶葉的條理及形狀,動作不必太快,也不用太大力,必須保持茶葉的完整,經過唐汐知的揉撚,安家茶開始有了雛形,色澤也由暗轉為竹子般的青綠色。
最後便是烘茶了,烘茶是為了固定茶葉的味道與香氣,在鍋架上烘籠,這裏被唐汐知分成了兩個階段,初初烘製時燒柴用明火,火溫先高後低,烘的時候並不是就不管了,還得邊烘邊翻,然後將幾個烘籠調換上下順序,確保烘得均勻,再取下攤涼。
第二階段便是將攤涼的茶葉全部放在一起,做一次的文火慢烘,同樣是邊烘邊翻,一直到茶葉完全乾燥,去除雜質後再複火,使茶香散發,便算是製成了。
光是這些階段,唐汐知就研究了幾天幾夜,幾乎都沒睡好,整個人瘦了一圈,而且為了要求新鮮,上午采的茶她下午就製,下午采的茶她當晚便製,簡直把自己逼到了極限。
曆經幾次的失敗與嚐試,終於讓唐汐知初步做出了自己滿意的茶葉——綠中泛黃,白毫顯露,形如雀舌。
她喝過的茶也不少,但安家茶園製出的茶絕對能稱為上上品,拿到哪裏都不會輸,她馬上帶著第一批製好的茶下山,準備泡給家人喝。
自家種茶,安大娘與安槐對茶自然不會是一無所知,初看到唐汐知製出的新茶時,他們很是驚訝了一番,不敢相信如此品相和香氣的茶會是自家茶園做出來的,不由得對於泡出來的茶充滿期待。
「我試過了,咱們家的茶葉葉嫩,得用滾燙的水衝泡,而且放的時間不能太久,讓茶葉充分伸展,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滋味。」唐汐知邊說邊衝了兩杯茶。
安大娘與安槐幾乎是急不可耐的等了一會兒,直到唐汐知說可以了,他們一人一杯打開杯盞,首先撲鼻的清新香氣就令人沉醉了。
「好香啊!」安槐先用力聞了一聞,「這茶香極正,而且似乎隱含了花香?」
安大娘也極為享受地閉上了眼。「我聞起來倒像乾果的味道,總之就是很香。」兩人接著喝了一口,鮮甜香濃卻不苦澀,入喉後還能回甘,安大娘與安槐一口又一口的啜著,幾乎舍不得放下茶杯了。
「我真不敢相信這是咱們家茶園做出來的茶。」安大娘被茶香縈繞,到現在還覺得自己在作夢。
「到底是誰說咱們家的茶樹不好?我喝便是好極了。」安槐不由得為自家茶葉過去所受的低估抱不平。
唐汐知見他們都喜歡,開心地解釋道:「其實小南村種的都是這種茶,隻是因為沒人會製茶和整理茶園,做出來的茶難喝,久而久之就怪到茶種上了。你們都說好的話,咱們家的茶先試賣看看,若是能賣得好,我的最終目標可是將這茶葉賣到京師呢!」
安槐沉吟道:「嫂子,若是要賣到京師,隻怕咱們家的產茶量是不夠的。」
「所以日後要擴大規模,那可就不隻是我們一家的事了。」唐汐知清楚安槐的聰慧,隻要點一下就通了。
果然,安槐眼睛一亮,霍地站起身來就往屋外跑。「我去找裏正爺爺!」
有個聰明通透的小叔就是省事,唐汐知與安大娘喝著茶邊閑聊了起來,談論著未來的安排,不多時,安槐便像隻螞蚱般跳了進門。
「裏正爺爺來了!」他邊喘邊指著外頭,後來好像嫌林大爺走得太慢,又回頭出門去林大爺被他沒頭沒腦地拉回了家裏,嘴裏不由罵罵咧咧的。「怎麽了怎麽了,急急忙忙的將我拉來?這黑燈瞎火的你走慢一點,安槐你說什麽茶?」
安槐大喘了口氣,把桌上方才自己喝一半的茶一口氣全喝了,才緩過氣來說道:「裏正爺爺,我家嫂子用今年的春茶製出新茶了!想讓裏正爺爺喝喝看。」
「不過是喝個茶,也值得你大驚小怪……等一下!你說茶是你嫂子製的?」林大爺驚訝地望向了唐沒知。
要知道小南村以茶立村,如今村裏的茶業沒落,就是因為缺乏了製茶的精妙手段,而剛剛安槐那個後生竟說安家媳婦製出了茶?
年後,安碩回雍王府當差,眾人因為安碩賺了一筆,過了一個好年,如今過年的歡騰漸漸散去,很快便到了立春。
工人們紛紛回籠,唐汐知的茶圜動了起來,中間安碩休沐回家也幫忙了幾次,幸虧茶樹是種在坡上,土質也不黏硬,冬季沒有積水,這陣子都在將樹根的那些保暖措施去除,重新再鬆土堆肥。而唐汐知訓練出來的那批剪枝工人也小心翼翼將那些凍傷的枝葉剪去,留下適當的枝葉。
此時樹芽已開始生長,因為冬季保暖做得好,今年茶葉的顏色與厚度都相當不錯,可預見稍後采的茶無論是重量還是品相都將比去年好得太多。
唐汐知很滿意,這陣子更要求工人們當心蟲害的問題,細心除蟲除草,否則一整年的忙活都白費了。
自清明至穀雨之間,等到約一半以上的茶樹生長到了可采集的程度,便要開采第一批春茶,由采茶女手工采下一芽一葉,依唐汐知估計,約可一直采到夏至。安家的茶園附近穀地滿是鮮花,采茶時花香薰染,香氣四逸,更替這批茶香加了個添頭。
等茶葉采下,就是真正挑戰的開始了。唐汐知熟知製茶的程序,雖然這次沒人在一旁教導,完全憑經驗及感覺自己摸索,不過她仍然很有信心,因為她以前隨著父親製茶時,可是讓老師傅認認真真手把手的帶著她,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做出來的,因為她身為唐家女,也必須懂得這些,日後才不會讓製茶的師傅唬了還搞不清情況。
采下來的茶先在陽光下攤曬一陣子,約半天的時間就得收進屋內靜置,初步曬好的茶得用雙手輕輕的翻動,靜置,再翻動,如此反覆數次,茶葉中的水分才會平均分布,直到茶葉發出清香,便開始殺青。
殺青就要用到工坊裏那口讓安碩感慨不已的大炒鍋了。將先前處理過的茶葉放在鍋上快速翻炒揚高抖散,務必讓每片茶葉接觸炒鍋的範圍及受熱達到一致,千萬不能炒焦了。
唐汐知試了幾種熱度,還有每次投葉的分量,最後找出最適當的,終於能將茶葉均勻炒透,葉質軟化後帶著微微的黏性,茶葉也因受熱而略微萎縮,色澤變暗卻不焦黑。
在殺青到了適當的程度後便要將茶葉取出,快速散熱,接著用手細細的揉撚,算是理出茶葉的條理及形狀,動作不必太快,也不用太大力,必須保持茶葉的完整,經過唐汐知的揉撚,安家茶開始有了雛形,色澤也由暗轉為竹子般的青綠色。
最後便是烘茶了,烘茶是為了固定茶葉的味道與香氣,在鍋架上烘籠,這裏被唐汐知分成了兩個階段,初初烘製時燒柴用明火,火溫先高後低,烘的時候並不是就不管了,還得邊烘邊翻,然後將幾個烘籠調換上下順序,確保烘得均勻,再取下攤涼。
第二階段便是將攤涼的茶葉全部放在一起,做一次的文火慢烘,同樣是邊烘邊翻,一直到茶葉完全乾燥,去除雜質後再複火,使茶香散發,便算是製成了。
光是這些階段,唐汐知就研究了幾天幾夜,幾乎都沒睡好,整個人瘦了一圈,而且為了要求新鮮,上午采的茶她下午就製,下午采的茶她當晚便製,簡直把自己逼到了極限。
曆經幾次的失敗與嚐試,終於讓唐汐知初步做出了自己滿意的茶葉——綠中泛黃,白毫顯露,形如雀舌。
她喝過的茶也不少,但安家茶園製出的茶絕對能稱為上上品,拿到哪裏都不會輸,她馬上帶著第一批製好的茶下山,準備泡給家人喝。
自家種茶,安大娘與安槐對茶自然不會是一無所知,初看到唐汐知製出的新茶時,他們很是驚訝了一番,不敢相信如此品相和香氣的茶會是自家茶園做出來的,不由得對於泡出來的茶充滿期待。
「我試過了,咱們家的茶葉葉嫩,得用滾燙的水衝泡,而且放的時間不能太久,讓茶葉充分伸展,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滋味。」唐汐知邊說邊衝了兩杯茶。
安大娘與安槐幾乎是急不可耐的等了一會兒,直到唐汐知說可以了,他們一人一杯打開杯盞,首先撲鼻的清新香氣就令人沉醉了。
「好香啊!」安槐先用力聞了一聞,「這茶香極正,而且似乎隱含了花香?」
安大娘也極為享受地閉上了眼。「我聞起來倒像乾果的味道,總之就是很香。」兩人接著喝了一口,鮮甜香濃卻不苦澀,入喉後還能回甘,安大娘與安槐一口又一口的啜著,幾乎舍不得放下茶杯了。
「我真不敢相信這是咱們家茶園做出來的茶。」安大娘被茶香縈繞,到現在還覺得自己在作夢。
「到底是誰說咱們家的茶樹不好?我喝便是好極了。」安槐不由得為自家茶葉過去所受的低估抱不平。
唐汐知見他們都喜歡,開心地解釋道:「其實小南村種的都是這種茶,隻是因為沒人會製茶和整理茶園,做出來的茶難喝,久而久之就怪到茶種上了。你們都說好的話,咱們家的茶先試賣看看,若是能賣得好,我的最終目標可是將這茶葉賣到京師呢!」
安槐沉吟道:「嫂子,若是要賣到京師,隻怕咱們家的產茶量是不夠的。」
「所以日後要擴大規模,那可就不隻是我們一家的事了。」唐汐知清楚安槐的聰慧,隻要點一下就通了。
果然,安槐眼睛一亮,霍地站起身來就往屋外跑。「我去找裏正爺爺!」
有個聰明通透的小叔就是省事,唐汐知與安大娘喝著茶邊閑聊了起來,談論著未來的安排,不多時,安槐便像隻螞蚱般跳了進門。
「裏正爺爺來了!」他邊喘邊指著外頭,後來好像嫌林大爺走得太慢,又回頭出門去林大爺被他沒頭沒腦地拉回了家裏,嘴裏不由罵罵咧咧的。「怎麽了怎麽了,急急忙忙的將我拉來?這黑燈瞎火的你走慢一點,安槐你說什麽茶?」
安槐大喘了口氣,把桌上方才自己喝一半的茶一口氣全喝了,才緩過氣來說道:「裏正爺爺,我家嫂子用今年的春茶製出新茶了!想讓裏正爺爺喝喝看。」
「不過是喝個茶,也值得你大驚小怪……等一下!你說茶是你嫂子製的?」林大爺驚訝地望向了唐沒知。
要知道小南村以茶立村,如今村裏的茶業沒落,就是因為缺乏了製茶的精妙手段,而剛剛安槐那個後生竟說安家媳婦製出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