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皺著眉一說眾人頓時被挑起了興趣,若是自己的文章拔得頭籌,可謂是先行吃顆定心丸。
於是這提議便被眾人同意了,宋子遇補充道,「單這樣,子遇覺得尚且不夠,不如咱們評判出來後找國子監祭酒幫忙複審一番,不知各位仁兄覺得如何?」
「這個法子好。」
「有國子監祭酒大人的複審更能公正一些。」
此事一定,酒樓裏將準備的筆墨紙品一一奉上,各處點心茶壺全都撤了,二十多個舉子靜了下來開始默寫自己的文章。
會試文章太多,全都默寫出來也不現實,於是便隻默寫第一日的文章,一上午的功夫便全都默寫完畢。
寫完後眾人相互傳閱,將自己覺得好的文章挑出來再各自進行投票選出最最優等。
寫完的時候已近中午,眾人在酒樓內用了午飯下午便開始傳閱,一直到了傍晚的時候眾人才投票選出前十名,而宋子遇的文章位列第九,鄧繁位列第三,李公子位列第一。文章寫的花團錦簇又言之有物,宋子遇也自歎不如。
宋子遇家世不顯,但人長的好,如今再加一條文章寫的好,頓時在舉人圈中獲得不少好感。
宋子遇對這樣的結果自然滿意。到時若是他落榜,也會有不少人替他鳴不平。
傳閱完畢,試卷由眾人看著封存又一起送到國子監祭酒府上,連夜在那守著看國子監祭酒品評他們的文章進行複審。
而此時,這件事終於傳入有些人的耳中,得知京中舉子將自己文章默寫出來傳閱,這人驚了一下當即去找其他人商議此事如何處理。
而此時貢院的閱卷已經接近尾聲,考官們卻依然不能出來。
裏頭的人出不來,外頭的人進不去。貢院被錦衣衛把守的如鐵桶一般,什麽信息也交換不了。
參與此事的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奔走就是看看能不能將消息傳入貢院,這事絕對不能再進行下去了,否則牽扯甚廣,一個不留神,大家都要一起玩完。
誰能想到這些舉子竟然會默寫文章一起品鑒甚至還當場說自己的構題思路呢,老老實實作詩寫文章不好嗎?
上頭的人得知此事頓時惱怒,讓人暗中查看到底是誰挑起的這事,結果調查來調查去,竟是李禦史的兒子。李禦史在朝堂上本就是難啃的骨頭,沒想到他的兒子又出了這種騷主意,弄不好他們都將跟著玩完。
但再急也無可奈何,參與此事的人找關係的找關係,為的就是能將自己摘出來。他們甚至想對裏頭的人說一聲抱歉,當然參與換題的子弟也大罵李公子壞事。
最讓他們無可奈何的是他們在外頭也不知道裏頭的大人物究竟用何人的文章去替,畢竟文章不寫出來,誰也不知道哪個會中不是,本以為現挑現用更好一些,沒想到有了這麽一出,鬧不好便會有性命之憂。
有人想去找國子監祭酒要那些文章,卻被國子監祭酒郭大人給不軟不硬的堵了回去。
郭大人覺得有些奇怪,便在進宮的時候將前十名的文章拿了去與永安帝說起這事兒,還將自己覺得好的文章拿給永安帝瞧了,還狀似無意道,「這是他們書生內部評出來的,還想瞧瞧與惠氏的名次是不是一樣,現在的年輕人啊,想法真是多。」
永安帝在昨晚的時候已然看過這次會試的排名,再看一眼手中的卷子,眉頭頓時挑了挑。
呦嗬,竟不止一個不一樣,但顯然手中的文章水準都不錯,那麽會試前頭這些難道更為優秀?
從二月初七一直到三月初會試結果出來,貢院裏頭的考官處於錦衣衛嚴密監控中,然而錦衣衛也僅僅負責外圍,確保考官與外界的人沒有一絲接觸會試題目不泄漏。貢院裏麵則有禁軍巡邏確保貢院的安全,至於心眼比馬蜂窩還要多的考官,誰又能確保是誰的人呢?
曆朝曆代,但凡科舉考試,考官幾乎不會出自一個派別,往往主考官誰這家的代表,副主考則是另外派別的人。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朝堂之外,總講究個平衡二字。但是當被該是敵對方的主副考官沆瀣一氣的時候,那麽作為製衡者的帝王便覺得自己受了欺騙,有了危機感了。
會試開始之前,除了參與的人員,恐怕沒人會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牽扯到幾個派係的人的事情。朝廷是個大蛋糕,各派係都想安插自己的人手,而科舉又是安插人手的最好方式。與其去拉攏不知有沒有能耐的貧家子弟,不如替換成自己人。
在選擇考官之前,永安帝自以為思考妥當,充分運用了帝王之術,然而到了這一刻他陡然覺得自己像個傻子一樣受到了欺騙。
隻是誰又能想到這是會試之前就製定好的計劃呢。不用泄漏題目,不用多說,隻要選出沒靠山沒權沒勢的人就好,至於你是不是有意見,給你點錢打發了便是,實在不忿,胳膊擰的過大腿嗎?而且誰又能知道那文章說你寫的,你有什麽證據嗎?
然而千想萬想也料不到會有人在結果出來前就公開將文章默寫出來還通過國子監祭酒呈上禦前吧。
永安帝瞧著手中的文章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隻是他沒想到的事宮裏那些眼線竟然沒在會試結果呈上禦前之前告訴那些人。
永安帝不知道的是在昨夜考官奉旨將會試結果帶進宮的時候是有人通過對暗號告知了的,隻是傳遞消息的人自以為一個眼神傳遞成功,進宮的人卻以為那眼色隻是在說永安帝心情不愉快,讓他們當心些,完全沒往事情失敗上麵想。
而後永安帝叫來錦衣衛指揮使曹順,「皇榜是否已經貼上了?」
曹順道,「回皇上,這個時辰想必已經貼上了。」
永安帝冷笑一聲,將手中卷子名單扔給他,曹順撿起來看了眼頓時明白了什麽,永安帝道,「將貢院包圍全力徹查本次會試,此事由錦衣衛全權調查,務必不放走一個。再有,查清這次提議提前默寫文章的人,暫時調派人手護衛其周全。」他登基八年,如今上第三次主持會試,前麵兩次有人從中做梗安插人手,因為隻是個別現象而他對朝政未能完全掌控他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了,沒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上兩次的甜頭實在太大,讓他們這次了大的。真當他還說那個被他們掌控的小皇帝嗎?
曹順領命下去,永安帝手覆在桌案上輕輕的扣動,外頭太監來報,「陛下,張貴妃來給陛下請安。」
永安帝睜開眼,神色未變,「宣。」
於是這提議便被眾人同意了,宋子遇補充道,「單這樣,子遇覺得尚且不夠,不如咱們評判出來後找國子監祭酒幫忙複審一番,不知各位仁兄覺得如何?」
「這個法子好。」
「有國子監祭酒大人的複審更能公正一些。」
此事一定,酒樓裏將準備的筆墨紙品一一奉上,各處點心茶壺全都撤了,二十多個舉子靜了下來開始默寫自己的文章。
會試文章太多,全都默寫出來也不現實,於是便隻默寫第一日的文章,一上午的功夫便全都默寫完畢。
寫完後眾人相互傳閱,將自己覺得好的文章挑出來再各自進行投票選出最最優等。
寫完的時候已近中午,眾人在酒樓內用了午飯下午便開始傳閱,一直到了傍晚的時候眾人才投票選出前十名,而宋子遇的文章位列第九,鄧繁位列第三,李公子位列第一。文章寫的花團錦簇又言之有物,宋子遇也自歎不如。
宋子遇家世不顯,但人長的好,如今再加一條文章寫的好,頓時在舉人圈中獲得不少好感。
宋子遇對這樣的結果自然滿意。到時若是他落榜,也會有不少人替他鳴不平。
傳閱完畢,試卷由眾人看著封存又一起送到國子監祭酒府上,連夜在那守著看國子監祭酒品評他們的文章進行複審。
而此時,這件事終於傳入有些人的耳中,得知京中舉子將自己文章默寫出來傳閱,這人驚了一下當即去找其他人商議此事如何處理。
而此時貢院的閱卷已經接近尾聲,考官們卻依然不能出來。
裏頭的人出不來,外頭的人進不去。貢院被錦衣衛把守的如鐵桶一般,什麽信息也交換不了。
參與此事的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奔走就是看看能不能將消息傳入貢院,這事絕對不能再進行下去了,否則牽扯甚廣,一個不留神,大家都要一起玩完。
誰能想到這些舉子竟然會默寫文章一起品鑒甚至還當場說自己的構題思路呢,老老實實作詩寫文章不好嗎?
上頭的人得知此事頓時惱怒,讓人暗中查看到底是誰挑起的這事,結果調查來調查去,竟是李禦史的兒子。李禦史在朝堂上本就是難啃的骨頭,沒想到他的兒子又出了這種騷主意,弄不好他們都將跟著玩完。
但再急也無可奈何,參與此事的人找關係的找關係,為的就是能將自己摘出來。他們甚至想對裏頭的人說一聲抱歉,當然參與換題的子弟也大罵李公子壞事。
最讓他們無可奈何的是他們在外頭也不知道裏頭的大人物究竟用何人的文章去替,畢竟文章不寫出來,誰也不知道哪個會中不是,本以為現挑現用更好一些,沒想到有了這麽一出,鬧不好便會有性命之憂。
有人想去找國子監祭酒要那些文章,卻被國子監祭酒郭大人給不軟不硬的堵了回去。
郭大人覺得有些奇怪,便在進宮的時候將前十名的文章拿了去與永安帝說起這事兒,還將自己覺得好的文章拿給永安帝瞧了,還狀似無意道,「這是他們書生內部評出來的,還想瞧瞧與惠氏的名次是不是一樣,現在的年輕人啊,想法真是多。」
永安帝在昨晚的時候已然看過這次會試的排名,再看一眼手中的卷子,眉頭頓時挑了挑。
呦嗬,竟不止一個不一樣,但顯然手中的文章水準都不錯,那麽會試前頭這些難道更為優秀?
從二月初七一直到三月初會試結果出來,貢院裏頭的考官處於錦衣衛嚴密監控中,然而錦衣衛也僅僅負責外圍,確保考官與外界的人沒有一絲接觸會試題目不泄漏。貢院裏麵則有禁軍巡邏確保貢院的安全,至於心眼比馬蜂窩還要多的考官,誰又能確保是誰的人呢?
曆朝曆代,但凡科舉考試,考官幾乎不會出自一個派別,往往主考官誰這家的代表,副主考則是另外派別的人。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朝堂之外,總講究個平衡二字。但是當被該是敵對方的主副考官沆瀣一氣的時候,那麽作為製衡者的帝王便覺得自己受了欺騙,有了危機感了。
會試開始之前,除了參與的人員,恐怕沒人會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牽扯到幾個派係的人的事情。朝廷是個大蛋糕,各派係都想安插自己的人手,而科舉又是安插人手的最好方式。與其去拉攏不知有沒有能耐的貧家子弟,不如替換成自己人。
在選擇考官之前,永安帝自以為思考妥當,充分運用了帝王之術,然而到了這一刻他陡然覺得自己像個傻子一樣受到了欺騙。
隻是誰又能想到這是會試之前就製定好的計劃呢。不用泄漏題目,不用多說,隻要選出沒靠山沒權沒勢的人就好,至於你是不是有意見,給你點錢打發了便是,實在不忿,胳膊擰的過大腿嗎?而且誰又能知道那文章說你寫的,你有什麽證據嗎?
然而千想萬想也料不到會有人在結果出來前就公開將文章默寫出來還通過國子監祭酒呈上禦前吧。
永安帝瞧著手中的文章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隻是他沒想到的事宮裏那些眼線竟然沒在會試結果呈上禦前之前告訴那些人。
永安帝不知道的是在昨夜考官奉旨將會試結果帶進宮的時候是有人通過對暗號告知了的,隻是傳遞消息的人自以為一個眼神傳遞成功,進宮的人卻以為那眼色隻是在說永安帝心情不愉快,讓他們當心些,完全沒往事情失敗上麵想。
而後永安帝叫來錦衣衛指揮使曹順,「皇榜是否已經貼上了?」
曹順道,「回皇上,這個時辰想必已經貼上了。」
永安帝冷笑一聲,將手中卷子名單扔給他,曹順撿起來看了眼頓時明白了什麽,永安帝道,「將貢院包圍全力徹查本次會試,此事由錦衣衛全權調查,務必不放走一個。再有,查清這次提議提前默寫文章的人,暫時調派人手護衛其周全。」他登基八年,如今上第三次主持會試,前麵兩次有人從中做梗安插人手,因為隻是個別現象而他對朝政未能完全掌控他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過了,沒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上兩次的甜頭實在太大,讓他們這次了大的。真當他還說那個被他們掌控的小皇帝嗎?
曹順領命下去,永安帝手覆在桌案上輕輕的扣動,外頭太監來報,「陛下,張貴妃來給陛下請安。」
永安帝睜開眼,神色未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