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麵見完臣工剛好瞧上一眼,這一看之下竟坐直了身體,他驚訝道,「這是宋子遇寫的?」
曹侍郎回道,「回陛下,的確是他所書。這幾個月來我觀他時常往書庫和工部跑,想來就是為了查閱資料,本以為他隻是對工部水利感興趣,沒想到竟能提出如此良策來治理黃河。若當真能夠實施起來,當是功在千秋的功績了。」說到此處曹侍郎覺得渾身都在顫抖,「皇上,黃河自古難治若當真得法,該試一試。不然每年到了夏季雨水增多的時候,下遊的百姓又得遭殃了。」
看著手中的文章永安帝心裏其實是滿意的,當初他覺得宋子遇可堪大任,可這一年來宋子遇表現雖然不錯但是與他的預期卻是有些出入,沒想到這一遭竟提出這般的好法子來,也不枉費他的一片良苦用心。當初宋子遇便想去地方施展,興許讓他到地方上去真的能做出什麽業績出來。
永安帝沉吟片刻,讓孫公公去將宋子遇找來。宋子遇在翰林院中聽到皇上召見,頓時想到自己費時一個月寫的那篇文章來。黃河水患自古以來難以解決,是以每到雨水充沛的年份黃河中下遊的百姓便會遭殃,田地被淹,房屋倒塌,失去一切的百姓淪為流民不得不離開家鄉到處乞討。若說他對這事上心還歸功於去年宋家食鋪買來的下人。
那些人並未生來便是奴仆,大多是家鄉遭了災,跟著眾人到了京城的,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為奴為俾。當初宋子遇與那些人多少聊過,知道一些黃河那邊的情況。後來他打算查史料的時候也跟他們仔細打聽了。還是徐容繡給他提了醒,他這才能在一個月之內想出那些法子來。
永安帝年輕野心勃勃,想要開創大周的盛世。他是賢明的君主,對待人才不吝招攬,宋子遇感念永安帝,如何不肯下了心思。
這一個月來他跑工部跑書庫,查盡關於黃河之事,寫了這篇文章。
是以永安帝召見他自己並不驚訝,但翰林院同為庶吉士的那些人卻頗不是滋味了。
大家都是一樣的起點,可宋子遇先是被皇上單獨召見,後又對宋家的鋪子賜字,如今又公然召見……
許多人心思開始轉了起來,看宋子遇的眼神都有些不同,有與鄧繁熟悉的人,知道鄧繁與宋子遇關係一向交好,便去找鄧繁打聽消息,「鄧兄,這宋子遇究竟為何事被聖上一再召見?」
鄧繁瞧了對方一眼,笑道,「這我並不知。」
孫萬達對這回答顯然是不滿意的,他皮笑肉不笑道,「鄧兄與他是同鄉又是好友,他竟不曾與你說過?」
「你若好奇,你便問他去,我自是不知的。」鄧繁笑了笑低頭幹自己工作,倒是將孫萬達氣個半死。
孫萬達從鄧繁這出來,有人趕緊過來詢問,孫萬達陰陽怪氣道,「鄧大人忙的很,哪裏顧得上與咱們這些沒品級的人說話。」
鄧繁在裏頭聽著孫萬達意有所指的話笑了笑沒說話,要說之前皇上為何召見宋子遇他多少知道一些,但這次他的確不知。兩人所處位置不同,即便是他也有自己的秘密不會告訴宋子遇,他又憑什麽去要求對方事事與對方說。官場一路本就不是一個人的路,他們二人不管誰得了聖上青眼,都不會將對方棄之不顧,所以這種時候他可不會傻到去與那些人為伍。鄧繁想到這裏搖了搖頭,繼續手頭上的事了,任憑外頭的人酸話說盡也隻當沒聽見。
宋子遇跟著孫公公出了翰林院並未問到底所為何事。隻簡單與孫公公說了些生活上的事。孫公公見宋子遇再不見去年第一次麵聖時的忐忑和緊張,心中不由滿意,他麵帶笑意道,一直到養心殿的時候,孫公公才拱手笑道,「祝宋大人前程似錦。」
他這話讓宋子遇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拱手道謝,而後等孫公公通傳後進了養心殿。
對於養心殿宋子遇已經來過一回,再次踏入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但已無之前來時的忐忑和不安。因為他知道永安帝是看了他的文章,故將他叫來詢問,再一瞧,旁邊還立著曹侍郎,宋子遇心裏便確定了這事。再者,這事他忙碌了一個月,內中相請自然清楚,即便麵對永安帝詢問也並不驚懼,所以才能夠坦然出之。
宋子遇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禮,待被永安帝叫起後方立在曹侍郎的下手,恭敬的等候永安帝問話。
永安帝道,「這篇關於治理黃河的文章聽說準備了一個月?」
宋子遇道:「回皇上,前前後後月餘。」
「為何想到寫這個?」
宋子遇老實回答,「去年得了聖上垂愛給宋家賜了字,宋家生意火爆,家中人手不夠,於是我家娘子便去買了些人回來,這些人有些是安徽的災民過來的,可更多的卻是黃河中下遊幾個省份過來的。微臣與他們了解過,每到多雨的季節黃河水位便容易暴漲,進而引發洪澇災害,兩岸的百姓苦不堪言,許多的人流離失所,所以今年微臣查閱古書發現在上百年前,黃河也會出現洪澇,但遠不如近些年頻繁,微臣便查驗這其中的原因。多番詢問不得其法,最後還是微臣的娘子給了微臣啟發,微臣這才想出這些辦法來的。」他說完微微抬頭,見永安帝正目光灼灼的看著他,心中忐忑,當下補充道,「當然,這些法子究竟有沒有用還有待考證,微臣並不敢誇大此法能夠萬無一失。」
永安帝聽他說完心中滿意,他看著宋子遇,神色看不出喜怒,「若是朕讓你去治理黃河,你可有信心?」
他說的輕巧,卻將宋子遇嚇個不輕,不光是他就是曹侍郎也是受了驚嚇。
宋子遇如今連官場都不算入,皇上怎麽會放心讓他去做這大工程。
還不待宋子遇推拒,曹侍郎跪地勸諫,「皇上,宋子遇如今隻是庶吉士尚未授官,若是由他去治理黃河恐怕不妥。」
永安帝並未生氣,反倒笑道,「曹卿說說看。」
曹侍郎伸出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答道,「一來他尚未授官由他去治理黃河並不能服眾,朝中眾臣非但不會覺得他能力出眾,反倒會說他黃口小兒不知斤兩。其次,宋子遇未有官職由他去治理黃河,不說當地的官員,即便是當地的豪紳恐怕都難以將他看在眼裏,到時恐出錯漏。最後一點,治理黃河需工部測量製定詳細計劃再由戶部算出治理黃河所需銀錢。一樁樁一件件,宋子遇並未接觸過這些,並不能好好完成。」
「那依著曹卿所言,此事該如何處置妥當?」永安帝看著曹侍郎,曹侍郎隻覺背後冰冷,他抬頭看向永安帝,快速道,「陛下可派遣信得過的大員去治理黃河,宋子遇提出這些建議想必對黃河也深有研究,可隨行打下手。」
說完這話曹侍郎當即跪地,「請皇上恕微臣頂撞之罪。」
宋子遇也趕緊跪下,誠懇道,「皇上,曹大人所言極是,微臣年紀尚輕,對官場之事並不熟悉,況且微臣並未實地考察,空有錯漏,不敢當此大任。」
他明白曹侍郎說的句句在理並非為了打壓他,宋子遇心中感激,請求永安帝收回成命。建議是他提出來的,但真的去落實,恐怕牽扯的便是工部和戶部,兩部尚書俱是官場老油條,由他指這官場菜鳥去前頭恐怕連治理黃河的款項都難以申請協調下來。倒不如跟在後麵打打下手,順便去實地考察增加經驗。
曹侍郎回道,「回陛下,的確是他所書。這幾個月來我觀他時常往書庫和工部跑,想來就是為了查閱資料,本以為他隻是對工部水利感興趣,沒想到竟能提出如此良策來治理黃河。若當真能夠實施起來,當是功在千秋的功績了。」說到此處曹侍郎覺得渾身都在顫抖,「皇上,黃河自古難治若當真得法,該試一試。不然每年到了夏季雨水增多的時候,下遊的百姓又得遭殃了。」
看著手中的文章永安帝心裏其實是滿意的,當初他覺得宋子遇可堪大任,可這一年來宋子遇表現雖然不錯但是與他的預期卻是有些出入,沒想到這一遭竟提出這般的好法子來,也不枉費他的一片良苦用心。當初宋子遇便想去地方施展,興許讓他到地方上去真的能做出什麽業績出來。
永安帝沉吟片刻,讓孫公公去將宋子遇找來。宋子遇在翰林院中聽到皇上召見,頓時想到自己費時一個月寫的那篇文章來。黃河水患自古以來難以解決,是以每到雨水充沛的年份黃河中下遊的百姓便會遭殃,田地被淹,房屋倒塌,失去一切的百姓淪為流民不得不離開家鄉到處乞討。若說他對這事上心還歸功於去年宋家食鋪買來的下人。
那些人並未生來便是奴仆,大多是家鄉遭了災,跟著眾人到了京城的,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為奴為俾。當初宋子遇與那些人多少聊過,知道一些黃河那邊的情況。後來他打算查史料的時候也跟他們仔細打聽了。還是徐容繡給他提了醒,他這才能在一個月之內想出那些法子來。
永安帝年輕野心勃勃,想要開創大周的盛世。他是賢明的君主,對待人才不吝招攬,宋子遇感念永安帝,如何不肯下了心思。
這一個月來他跑工部跑書庫,查盡關於黃河之事,寫了這篇文章。
是以永安帝召見他自己並不驚訝,但翰林院同為庶吉士的那些人卻頗不是滋味了。
大家都是一樣的起點,可宋子遇先是被皇上單獨召見,後又對宋家的鋪子賜字,如今又公然召見……
許多人心思開始轉了起來,看宋子遇的眼神都有些不同,有與鄧繁熟悉的人,知道鄧繁與宋子遇關係一向交好,便去找鄧繁打聽消息,「鄧兄,這宋子遇究竟為何事被聖上一再召見?」
鄧繁瞧了對方一眼,笑道,「這我並不知。」
孫萬達對這回答顯然是不滿意的,他皮笑肉不笑道,「鄧兄與他是同鄉又是好友,他竟不曾與你說過?」
「你若好奇,你便問他去,我自是不知的。」鄧繁笑了笑低頭幹自己工作,倒是將孫萬達氣個半死。
孫萬達從鄧繁這出來,有人趕緊過來詢問,孫萬達陰陽怪氣道,「鄧大人忙的很,哪裏顧得上與咱們這些沒品級的人說話。」
鄧繁在裏頭聽著孫萬達意有所指的話笑了笑沒說話,要說之前皇上為何召見宋子遇他多少知道一些,但這次他的確不知。兩人所處位置不同,即便是他也有自己的秘密不會告訴宋子遇,他又憑什麽去要求對方事事與對方說。官場一路本就不是一個人的路,他們二人不管誰得了聖上青眼,都不會將對方棄之不顧,所以這種時候他可不會傻到去與那些人為伍。鄧繁想到這裏搖了搖頭,繼續手頭上的事了,任憑外頭的人酸話說盡也隻當沒聽見。
宋子遇跟著孫公公出了翰林院並未問到底所為何事。隻簡單與孫公公說了些生活上的事。孫公公見宋子遇再不見去年第一次麵聖時的忐忑和緊張,心中不由滿意,他麵帶笑意道,一直到養心殿的時候,孫公公才拱手笑道,「祝宋大人前程似錦。」
他這話讓宋子遇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拱手道謝,而後等孫公公通傳後進了養心殿。
對於養心殿宋子遇已經來過一回,再次踏入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但已無之前來時的忐忑和不安。因為他知道永安帝是看了他的文章,故將他叫來詢問,再一瞧,旁邊還立著曹侍郎,宋子遇心裏便確定了這事。再者,這事他忙碌了一個月,內中相請自然清楚,即便麵對永安帝詢問也並不驚懼,所以才能夠坦然出之。
宋子遇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禮,待被永安帝叫起後方立在曹侍郎的下手,恭敬的等候永安帝問話。
永安帝道,「這篇關於治理黃河的文章聽說準備了一個月?」
宋子遇道:「回皇上,前前後後月餘。」
「為何想到寫這個?」
宋子遇老實回答,「去年得了聖上垂愛給宋家賜了字,宋家生意火爆,家中人手不夠,於是我家娘子便去買了些人回來,這些人有些是安徽的災民過來的,可更多的卻是黃河中下遊幾個省份過來的。微臣與他們了解過,每到多雨的季節黃河水位便容易暴漲,進而引發洪澇災害,兩岸的百姓苦不堪言,許多的人流離失所,所以今年微臣查閱古書發現在上百年前,黃河也會出現洪澇,但遠不如近些年頻繁,微臣便查驗這其中的原因。多番詢問不得其法,最後還是微臣的娘子給了微臣啟發,微臣這才想出這些辦法來的。」他說完微微抬頭,見永安帝正目光灼灼的看著他,心中忐忑,當下補充道,「當然,這些法子究竟有沒有用還有待考證,微臣並不敢誇大此法能夠萬無一失。」
永安帝聽他說完心中滿意,他看著宋子遇,神色看不出喜怒,「若是朕讓你去治理黃河,你可有信心?」
他說的輕巧,卻將宋子遇嚇個不輕,不光是他就是曹侍郎也是受了驚嚇。
宋子遇如今連官場都不算入,皇上怎麽會放心讓他去做這大工程。
還不待宋子遇推拒,曹侍郎跪地勸諫,「皇上,宋子遇如今隻是庶吉士尚未授官,若是由他去治理黃河恐怕不妥。」
永安帝並未生氣,反倒笑道,「曹卿說說看。」
曹侍郎伸出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答道,「一來他尚未授官由他去治理黃河並不能服眾,朝中眾臣非但不會覺得他能力出眾,反倒會說他黃口小兒不知斤兩。其次,宋子遇未有官職由他去治理黃河,不說當地的官員,即便是當地的豪紳恐怕都難以將他看在眼裏,到時恐出錯漏。最後一點,治理黃河需工部測量製定詳細計劃再由戶部算出治理黃河所需銀錢。一樁樁一件件,宋子遇並未接觸過這些,並不能好好完成。」
「那依著曹卿所言,此事該如何處置妥當?」永安帝看著曹侍郎,曹侍郎隻覺背後冰冷,他抬頭看向永安帝,快速道,「陛下可派遣信得過的大員去治理黃河,宋子遇提出這些建議想必對黃河也深有研究,可隨行打下手。」
說完這話曹侍郎當即跪地,「請皇上恕微臣頂撞之罪。」
宋子遇也趕緊跪下,誠懇道,「皇上,曹大人所言極是,微臣年紀尚輕,對官場之事並不熟悉,況且微臣並未實地考察,空有錯漏,不敢當此大任。」
他明白曹侍郎說的句句在理並非為了打壓他,宋子遇心中感激,請求永安帝收回成命。建議是他提出來的,但真的去落實,恐怕牽扯的便是工部和戶部,兩部尚書俱是官場老油條,由他指這官場菜鳥去前頭恐怕連治理黃河的款項都難以申請協調下來。倒不如跟在後麵打打下手,順便去實地考察增加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