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此書與功名進取毫無關係
死後七百年:從城隍開始簽到 作者:九燈和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有來頭嗎?
聽著屈寧的詢問,蘇雲笑了笑,眸子望向某個方向,反問道:“一個隻過了鄉試,六次落第的舉人,算是大有來頭嗎?”
“隻是一個舉人,那當然不算。”
屈寧想都沒想就回答,六次落第的舉人,說明才華也就那樣了,也許在普通百姓眼中已經算是成功了,但對於大人來說肯定不算什麽。
“那就是這樣一個六次落第的人,還編寫了一本書,這樣的人算是大人物嗎?”
“一個六次落第的人還編書,那不是誤人子弟嗎?”
屈寧撇了撇嘴,一個自己連科考都過不了人,還編書教別人,也太沒自知之明了吧。
“是啊,一個六次落第之人,卻把一生心血放在了編寫書冊上,最關鍵的是這本書啊與功名進取毫無關係。”
蘇雲臉上露出了笑容,屈寧聽糊塗了,猜測道:“難道是那些落第書生寫的話本,不過一位舉人不應該吧?”
過了鄉試,成為舉人,也算是有些身份了,一般不會寫話本這種掉身份的事情,隻有那些省試不過的秀才書生為了生計才會討好百姓們,寫這些話本。
“可就是這本與功名進取毫無關係之書,卻不比那四書五經差。”
聽到蘇雲這個評價,屈寧心裏一顫,四書五經那是什麽身份,那是文人心中的聖書啊,這世上還有可以和四經五書相抗衡的?
就算有,為什麽他會沒有聽過呢?
“你先回去吧。”
“是,大人!”
雖然疑惑,但既然大人親自來了,屈寧也沒在這裏繼續守護,轉身朝著城隍廟走去。
“宋辰,和你說話呢,你聾了嗎?”
“惜寧,也就你性子好,要我早就不搭理宋辰了,你看看王傑他們,哪個不是備考省試,他倒是好,過了縣試之後,天天往田地跑,天天跟這些販夫走卒混一起,哪裏有點讀書人的樣子。”
被叫做惜寧的是一位比較文靜秀氣女子,聽到自己閨蜜的話,隻是笑笑沒有接話,倒是一旁的王傑湊話道:“說起這個啊,我想起宋辰家裏一位祖上了,也是考了舉人之後,不好好讀書然而研究一些小道,還出了一部書什麽的,教人怎麽種田縫衣的,這也算是他們家的怪癖了。”
“不會吧,惜寧,那你可要看緊點宋辰,可不能讓他和他祖上一樣犯傻,要是勸不住的話,我看你也就不要等他了。”
惜寧身邊的閨蜜也是著急勸說,她覺得自己是替閨中好友著想,哪有男的不想著好好讀書考取功名,而是去鑽研這些不入流的門道的。
“其實我覺得這樣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啊,前段時間宋辰改進了榨糖的工具,讓得種植甘蔗的百姓,一年可多榨好多蔗糖呢,這些老百姓對宋辰很是感激呢。”
惜寧不以為意,她不覺得宋辰這麽做有什麽不對,當官不就是要為民做主,要讓百姓們過上富足生活嗎,宋辰做的這些也是如此。
“惜寧,讀書當官可不僅僅是為了造福百姓啊,也是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啊,你看看李豔,不就是因為嫁了一位好丈夫,現在可是趾高氣揚的,走哪都被人巴結奉承著呢。當初在學院,那李豔可比你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大明有女子學院,惜寧和眼前這女人便是學院裏的同學,後來成為了閨蜜。
在惜寧這邊幾人探討的時候,此刻宋辰拿著稻穗的手也再顫抖,因為他發現這裏的稻苗,稻穗的顆粒比他所見到過的所有稻苗的稻穗都要多,足足多上了數倍。
稻穗多,那就意味著以後的稻米多,可就意味著種出來的糧食多。
“這些稻苗看樣子是有人栽培的,不知道種植這些稻苗的種人是?”
就在宋辰想要找到這些稻苗主人的時候,他的目光落在了前麵石階下方的一道身影上,那是因為扛著鋤頭的中年農夫身上。
“難道這位農夫就是稻田的主人?”
宋辰急匆匆從稻田中跑上來,跑向了農夫跟前,作鞠問道:“敢問老伯,這稻田是你種的嗎?”
“對啊,這是我家的稻田,這位公子問這些是?”
農夫自然是蘇雲,他換了一身農夫的行頭,就是想要見一見這位宋辰。
“老伯,我有一個問題想要求教,老伯你這水稻的稻苗是哪裏來的,為何能長得如此之高,而且稻穗還這麽的多,長勢也是很快。”
宋辰迫不及待的把想要問的問題給說了出來,蘇雲笑了笑,他自然不會告訴宋辰,這些水稻之所以長得那麽好,是因為這些稻苗並不是水稻而是陰稻,是以陰氣灌溉的,而城隍廟最不缺的就是陰氣。
“公子為何對這些如此感興趣?像公子這樣的年紀,不該是讀書考取功名嗎?這一畝水稻不過幾十文而已。”
“民以食為天,我家祖上便是教導過,要貴五穀而賤金玉,百姓可以離開金玉,但卻離不開五穀。”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蘇雲接了話,宋辰愣了一下,才問道:“老伯也看過我祖上編寫的書?”
“是啊,《天工開物》這本書可是好書,我老師生前曾一直推薦,說這是一本與考取功名進取毫無關係的書,但其價值卻遠不是那些考取功名進取之書可以比的。”
宋辰有些疑惑,他沒有想到一位種田的農夫竟然也有先生?
“不知道令師是?”
“我恩師姓袁,名諱他老人家就不提了,先生他老人家一輩子隻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禾下乘涼夢,先生他希望有一天,這稻穀可以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然後他就可以在這禾下乘涼。”
“禾下乘涼夢?”
宋辰整個人一瞬間如遭雷擊,呆立在了原地,這句話,他的曾祖也曾經說過,天下富足禾下乘涼,老百姓們就餓不到肚子了。
隻是他一直覺得曾祖的這個寄托太遙遠了,禾苗怎麽可能像高粱這麽高呢。
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世上竟然有人會和自家曾祖一樣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那……那令師可曾做到了?”
“還差那麽一些,不過先生他老人家為此研究了一生,留下了厚厚一本筆記,隻是我這人笨,隻看懂了一些。”
“啊,那能給我看看嗎?”
問完這話,宋辰表情有些尷尬,覺得自己這要求有些太過分了,像這樣人家老師窮極一生的研究,怎麽能輕易示人。
“公子要看的話,自然是可以的。”
蘇雲的回答讓宋辰很是意外,不過此刻的他隻想迫切見到這本筆記,也不去細想其他的。
“那我去老伯您家,咱們現在就走。”
宋辰拉著蘇雲的手就要走,不過蘇雲卻未抬腳,看到宋辰疑惑表情,解釋道:“公子不和你的同伴說一下嗎?”
“哦,對!是我忘記了。”
回頭,看到惜寧餓時候,宋辰眼中閃過一縷歉意,但還是沒有改變想法,說道:“惜寧,我和這老伯有點事情,先跟老伯去個地方,你們繼續遊玩,不用管我了。”
“好啊,有事情你就去忙吧。”
惜寧沒有因為宋辰的話而生氣,雖然臉上有那麽一絲失望之色,但很快就掩飾過去了。
“嗯嗯,等忙完了我再給王傑你們賠罪啊。”
說了幾句宋辰就要走了,蘇雲看著宋岑著急模樣,臉上噙著一抹笑容,也不多說扛著鋤頭又朝著山下走去了。
隻是蘇雲和宋辰離去了,這邊惜寧的閨蜜卻是不幹了。
“惜寧,你看看我說的準不,這宋辰根本就是沒有把你給放在心上,上一次你請他踏青,結果看到人家榨油,就跑過去指點人家,把你給丟在一旁不管了。”
“這還不算,這一次說好了是賠罪的,可現在不還是中途就把咱們給拋下了,這哪裏有賠罪的樣子。”
惜寧雖然心中也是有些失落,更是知道自己閨蜜說這些是為自己好,但嘴上還是替宋辰解釋道:“宋辰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宋辰這是又犯病了,惜寧小姐,我們回去就好好勸宋辰,肯定讓他給你賠禮道歉。”
王傑作為宋辰的好友,自然也不希望宋辰和惜寧小姐這段姻緣出現波折,他是知道宋辰家裏情況的,天天抱著他們祖上留下來的一本書做什麽學問研究,都已經是入了魔了。
可種田織布這些終究是小道,是上不得台麵的,隻有讀聖賢書考取功名,出仕為官,教化百姓,為江山社稷獻言獻策才是正道。
“是要好好勸勸他了,我們惜寧長得這麽的漂亮,他宋辰要是不珍惜,有的是世家公子哥上趕著討好我們惜寧。”
“對對對,惜寧小姐能夠看上宋辰,是這小子的福氣,回頭我們就好好數落他一頓。”
此刻的宋辰可不知道自己的好友幫著他解釋,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這水稻上,因為他知道自己曾祖對種糧之法有多看重。
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因之。
曾祖的書裏有三十八卷,記載了諸多實用之學,而第一篇名為《乃粒》,便是和糧食有關。
聽著屈寧的詢問,蘇雲笑了笑,眸子望向某個方向,反問道:“一個隻過了鄉試,六次落第的舉人,算是大有來頭嗎?”
“隻是一個舉人,那當然不算。”
屈寧想都沒想就回答,六次落第的舉人,說明才華也就那樣了,也許在普通百姓眼中已經算是成功了,但對於大人來說肯定不算什麽。
“那就是這樣一個六次落第的人,還編寫了一本書,這樣的人算是大人物嗎?”
“一個六次落第的人還編書,那不是誤人子弟嗎?”
屈寧撇了撇嘴,一個自己連科考都過不了人,還編書教別人,也太沒自知之明了吧。
“是啊,一個六次落第之人,卻把一生心血放在了編寫書冊上,最關鍵的是這本書啊與功名進取毫無關係。”
蘇雲臉上露出了笑容,屈寧聽糊塗了,猜測道:“難道是那些落第書生寫的話本,不過一位舉人不應該吧?”
過了鄉試,成為舉人,也算是有些身份了,一般不會寫話本這種掉身份的事情,隻有那些省試不過的秀才書生為了生計才會討好百姓們,寫這些話本。
“可就是這本與功名進取毫無關係之書,卻不比那四書五經差。”
聽到蘇雲這個評價,屈寧心裏一顫,四書五經那是什麽身份,那是文人心中的聖書啊,這世上還有可以和四經五書相抗衡的?
就算有,為什麽他會沒有聽過呢?
“你先回去吧。”
“是,大人!”
雖然疑惑,但既然大人親自來了,屈寧也沒在這裏繼續守護,轉身朝著城隍廟走去。
“宋辰,和你說話呢,你聾了嗎?”
“惜寧,也就你性子好,要我早就不搭理宋辰了,你看看王傑他們,哪個不是備考省試,他倒是好,過了縣試之後,天天往田地跑,天天跟這些販夫走卒混一起,哪裏有點讀書人的樣子。”
被叫做惜寧的是一位比較文靜秀氣女子,聽到自己閨蜜的話,隻是笑笑沒有接話,倒是一旁的王傑湊話道:“說起這個啊,我想起宋辰家裏一位祖上了,也是考了舉人之後,不好好讀書然而研究一些小道,還出了一部書什麽的,教人怎麽種田縫衣的,這也算是他們家的怪癖了。”
“不會吧,惜寧,那你可要看緊點宋辰,可不能讓他和他祖上一樣犯傻,要是勸不住的話,我看你也就不要等他了。”
惜寧身邊的閨蜜也是著急勸說,她覺得自己是替閨中好友著想,哪有男的不想著好好讀書考取功名,而是去鑽研這些不入流的門道的。
“其實我覺得這樣也沒有什麽不好的啊,前段時間宋辰改進了榨糖的工具,讓得種植甘蔗的百姓,一年可多榨好多蔗糖呢,這些老百姓對宋辰很是感激呢。”
惜寧不以為意,她不覺得宋辰這麽做有什麽不對,當官不就是要為民做主,要讓百姓們過上富足生活嗎,宋辰做的這些也是如此。
“惜寧,讀書當官可不僅僅是為了造福百姓啊,也是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啊,你看看李豔,不就是因為嫁了一位好丈夫,現在可是趾高氣揚的,走哪都被人巴結奉承著呢。當初在學院,那李豔可比你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大明有女子學院,惜寧和眼前這女人便是學院裏的同學,後來成為了閨蜜。
在惜寧這邊幾人探討的時候,此刻宋辰拿著稻穗的手也再顫抖,因為他發現這裏的稻苗,稻穗的顆粒比他所見到過的所有稻苗的稻穗都要多,足足多上了數倍。
稻穗多,那就意味著以後的稻米多,可就意味著種出來的糧食多。
“這些稻苗看樣子是有人栽培的,不知道種植這些稻苗的種人是?”
就在宋辰想要找到這些稻苗主人的時候,他的目光落在了前麵石階下方的一道身影上,那是因為扛著鋤頭的中年農夫身上。
“難道這位農夫就是稻田的主人?”
宋辰急匆匆從稻田中跑上來,跑向了農夫跟前,作鞠問道:“敢問老伯,這稻田是你種的嗎?”
“對啊,這是我家的稻田,這位公子問這些是?”
農夫自然是蘇雲,他換了一身農夫的行頭,就是想要見一見這位宋辰。
“老伯,我有一個問題想要求教,老伯你這水稻的稻苗是哪裏來的,為何能長得如此之高,而且稻穗還這麽的多,長勢也是很快。”
宋辰迫不及待的把想要問的問題給說了出來,蘇雲笑了笑,他自然不會告訴宋辰,這些水稻之所以長得那麽好,是因為這些稻苗並不是水稻而是陰稻,是以陰氣灌溉的,而城隍廟最不缺的就是陰氣。
“公子為何對這些如此感興趣?像公子這樣的年紀,不該是讀書考取功名嗎?這一畝水稻不過幾十文而已。”
“民以食為天,我家祖上便是教導過,要貴五穀而賤金玉,百姓可以離開金玉,但卻離不開五穀。”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蘇雲接了話,宋辰愣了一下,才問道:“老伯也看過我祖上編寫的書?”
“是啊,《天工開物》這本書可是好書,我老師生前曾一直推薦,說這是一本與考取功名進取毫無關係的書,但其價值卻遠不是那些考取功名進取之書可以比的。”
宋辰有些疑惑,他沒有想到一位種田的農夫竟然也有先生?
“不知道令師是?”
“我恩師姓袁,名諱他老人家就不提了,先生他老人家一輩子隻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禾下乘涼夢,先生他希望有一天,這稻穀可以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然後他就可以在這禾下乘涼。”
“禾下乘涼夢?”
宋辰整個人一瞬間如遭雷擊,呆立在了原地,這句話,他的曾祖也曾經說過,天下富足禾下乘涼,老百姓們就餓不到肚子了。
隻是他一直覺得曾祖的這個寄托太遙遠了,禾苗怎麽可能像高粱這麽高呢。
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世上竟然有人會和自家曾祖一樣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那……那令師可曾做到了?”
“還差那麽一些,不過先生他老人家為此研究了一生,留下了厚厚一本筆記,隻是我這人笨,隻看懂了一些。”
“啊,那能給我看看嗎?”
問完這話,宋辰表情有些尷尬,覺得自己這要求有些太過分了,像這樣人家老師窮極一生的研究,怎麽能輕易示人。
“公子要看的話,自然是可以的。”
蘇雲的回答讓宋辰很是意外,不過此刻的他隻想迫切見到這本筆記,也不去細想其他的。
“那我去老伯您家,咱們現在就走。”
宋辰拉著蘇雲的手就要走,不過蘇雲卻未抬腳,看到宋辰疑惑表情,解釋道:“公子不和你的同伴說一下嗎?”
“哦,對!是我忘記了。”
回頭,看到惜寧餓時候,宋辰眼中閃過一縷歉意,但還是沒有改變想法,說道:“惜寧,我和這老伯有點事情,先跟老伯去個地方,你們繼續遊玩,不用管我了。”
“好啊,有事情你就去忙吧。”
惜寧沒有因為宋辰的話而生氣,雖然臉上有那麽一絲失望之色,但很快就掩飾過去了。
“嗯嗯,等忙完了我再給王傑你們賠罪啊。”
說了幾句宋辰就要走了,蘇雲看著宋岑著急模樣,臉上噙著一抹笑容,也不多說扛著鋤頭又朝著山下走去了。
隻是蘇雲和宋辰離去了,這邊惜寧的閨蜜卻是不幹了。
“惜寧,你看看我說的準不,這宋辰根本就是沒有把你給放在心上,上一次你請他踏青,結果看到人家榨油,就跑過去指點人家,把你給丟在一旁不管了。”
“這還不算,這一次說好了是賠罪的,可現在不還是中途就把咱們給拋下了,這哪裏有賠罪的樣子。”
惜寧雖然心中也是有些失落,更是知道自己閨蜜說這些是為自己好,但嘴上還是替宋辰解釋道:“宋辰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宋辰這是又犯病了,惜寧小姐,我們回去就好好勸宋辰,肯定讓他給你賠禮道歉。”
王傑作為宋辰的好友,自然也不希望宋辰和惜寧小姐這段姻緣出現波折,他是知道宋辰家裏情況的,天天抱著他們祖上留下來的一本書做什麽學問研究,都已經是入了魔了。
可種田織布這些終究是小道,是上不得台麵的,隻有讀聖賢書考取功名,出仕為官,教化百姓,為江山社稷獻言獻策才是正道。
“是要好好勸勸他了,我們惜寧長得這麽的漂亮,他宋辰要是不珍惜,有的是世家公子哥上趕著討好我們惜寧。”
“對對對,惜寧小姐能夠看上宋辰,是這小子的福氣,回頭我們就好好數落他一頓。”
此刻的宋辰可不知道自己的好友幫著他解釋,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這水稻上,因為他知道自己曾祖對種糧之法有多看重。
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因之。
曾祖的書裏有三十八卷,記載了諸多實用之學,而第一篇名為《乃粒》,便是和糧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