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農夫家的小嬌娘 卷一 作者:璃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幸好老三是個聰明的,當初讓你爹給他們兄弟三個分了家,他們各房的銀子,咱們老兩口也沒要過。至於我和你爹的私房,以後想給誰就給誰,輪不到她們來質疑。」
提起這個,就不得不說梅莊毅是個聰明人了,當年梅家分家之事便是他提出來的。
當年因為這事,沒少在梅家引起波瀾。
不過梅莊毅說的也對,哥哥嫂子們都對他好,那是他的福氣。可隨著一年一年,侄兒們漸漸大了,以後少不了會娶妻生子,梅家的人丁會越來越多。此時心齊,並不代表以後也會,尤其各自都娶媳婦了,所以還是早分清楚的好。
當年提議這事的時候,梅莊毅才十二歲。
之後,梅家便分了家,隻分家產不分人,一家人還在一起住。這麽一來梅老漢老兩口即能享受到天倫之樂,又不會生出什麽矛盾。
家產被分成了四份,三個兒子一人一份,梅老漢兩口子留一份。至於各自的營生各自管,與他人無關。梅老漢兩口子養老問題,因為當年兩人還年輕,再加上小兒子還小,便沒有選擇跟哪房過。等以後老人年紀大了,再論此事。
按理說,這已經算是未雨綢繆了,可即是如此,也沒能避免一些矛盾。
原因無他,都是老兩口手裏的私房鬧的。
梅家人都知道梅老漢老兩口手裏有私房,至於多少不知,反正是不少。梅家自己人沒惦記上,倒是大房的那兩個兒媳婦惦記上了。
所以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梅家一家人的感情都不錯,當然這也是上一輩兒的,隨著梅大虎兄弟二人的兒子們各自長大,又都娶了妻,老一輩的倒沒什麽,小一輩兒的不免會生出一些心思來。
尤其是大房的兩個兒媳婦,剛嫁進來的時候還挺好的,後來可能是覺得自己給梅家添了孫子,便覺得自己腰杆硬了,不免就多了些小心思,平日裏總是喜歡在背後做些小動作。
要說別的,她們也不敢,頂多是鬧些‘小情緒’,或者是教自己的兒子衝太爺爺太奶奶要東西,不光讓兩個孩子要,自己也借著孩子的名頭要。事雖說都不大,隻是難免令人膈應。
「當年分家的時候,老三分到的銀子和田產都交到你爹和我手裏。這麽多年來,他雖有些遊手好閑,但極少會找家裏要銀子。我和你爹不止一次暗示過老三沒用過我們的私房,無奈她們都不信,總覺得我們背地裏貼了多少銀子給老三。」
梅氏緊皺著眉:「那大哥和大嫂呢,他們就不管管?」
柳氏麵色黯淡,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怎麽會不管!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大哥平日裏忙,從來不會管婦人之間的事。你大嫂是個性子軟的,端不起當婆婆的架子,每次你大嫂想說點什麽,兩人將兒子一抬出來,你大嫂就不知道該怎麽說了。畢竟,就算不看重其他,也總得給宏宇和宏誌兩人留點麵子。」
梅氏一直都知道兩個侄兒媳婦不是個省心的,沒想到現在竟鬧得如此過分。她緊緊地繃著臉:「那今天宏宇媳婦和宏誌媳婦回娘家,就是因為這事?」
柳氏歎了一口氣,點點頭。
梅氏是個烈性子,脾氣從小就不好,一看兩個侄兒媳婦竟然敢做筏子給自己娘臉色看,頓時就火了。
她唰的一下站了起來,怒道:「我去找大嫂,讓她好好管管自己的兩個兒媳婦,咱們梅家可沒有小輩兒爬到長輩頭上撒野的道理!」
柳氏拉住她:「算了,別讓你大嫂為難了,她也難。」
「難什麽?大哥不知道我信,可若說大嫂也不知道,我就不信了。莫怕是她也有這種心思吧?」梅氏冷笑道。
柳氏沒有說話。
「我就說嘛,誰沒自己的一點小心思呢,藏了這麽久,終於顯露出來了。自己不敢站出來,就慫恿著讓兩個兒媳婦鬧騰,有什麽事,怎麽不敢當著大哥說!」也就是欺負她娘是個軟和性子,梅家的男人多數時候又不在家裏。
柳氏勸道:「也別這麽說,你大嫂人不錯的,會為子孫兒女打算,也是人之常情。」柳氏能怎麽說呢,手心手背都是肉,且她大兒媳婦這幾十年來做事確實沒什麽讓人可挑的,也就是在這事上有些拎不清。
「會為子孫兒女打算是人之常情,可惦記著長輩的私房,是哪門子的道理?別忘了梅家可不光就大房,還有二哥和三弟!」
這個道理是沒差,可就是因為如此,大房的兩個兒媳婦才會越來越鬧騰,還不是想逼著老兩口自己提出跟大房過,免得老兩口將私房都貼給了小兒子。尤其這次梅莊毅回家拿銀子,又問自己兩個哥哥借了些,大房的兩個兒媳婦當時不說,扭過頭就變臉了。這不,今天一大早就帶著孩子回娘家了。
「行了行了,這事你別管,我和你爹心裏有數。」柳氏十分頭疼女兒的火爆性子,隻能如此勸道。
梅氏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人年紀大了,總喜歡息事寧人,殊不知有些事息事寧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不過梅氏倒也沒再說什麽,娘的性子她是知道的,所以也沒打算繼續和她爭論下去。
裏屋裏,盧嬌月陷入震驚,久久回不過來神。
她震驚的倒不是外公家私底下的一些小隔閡,而是她突然想起上輩子的一件事。
上輩子梅家發生了一件事,小舅舅也是拿了家裏的銀子去做生意,哪知卻發生了一些意外,銀子全虧進去了不說,人還受了傷瘸了腿,更是欠下了一大筆債務。
因為這事,她娘有一陣子總往娘家跑,而當時她已出嫁,再加上那個時候剛好是杜廉去考秀才的前夕,她娘為了不給她分心,並沒有告訴她。等她知道的時候,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所以她並不十分清楚具體,隻知道梅家似乎鬧了一場,幾個舅舅之間好像產生了一些矛盾。之後,梅家就徹底分家了,家境也一落千丈,許久都沒有緩過勁兒來。
提起這個,就不得不說梅莊毅是個聰明人了,當年梅家分家之事便是他提出來的。
當年因為這事,沒少在梅家引起波瀾。
不過梅莊毅說的也對,哥哥嫂子們都對他好,那是他的福氣。可隨著一年一年,侄兒們漸漸大了,以後少不了會娶妻生子,梅家的人丁會越來越多。此時心齊,並不代表以後也會,尤其各自都娶媳婦了,所以還是早分清楚的好。
當年提議這事的時候,梅莊毅才十二歲。
之後,梅家便分了家,隻分家產不分人,一家人還在一起住。這麽一來梅老漢老兩口即能享受到天倫之樂,又不會生出什麽矛盾。
家產被分成了四份,三個兒子一人一份,梅老漢兩口子留一份。至於各自的營生各自管,與他人無關。梅老漢兩口子養老問題,因為當年兩人還年輕,再加上小兒子還小,便沒有選擇跟哪房過。等以後老人年紀大了,再論此事。
按理說,這已經算是未雨綢繆了,可即是如此,也沒能避免一些矛盾。
原因無他,都是老兩口手裏的私房鬧的。
梅家人都知道梅老漢老兩口手裏有私房,至於多少不知,反正是不少。梅家自己人沒惦記上,倒是大房的那兩個兒媳婦惦記上了。
所以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梅家一家人的感情都不錯,當然這也是上一輩兒的,隨著梅大虎兄弟二人的兒子們各自長大,又都娶了妻,老一輩的倒沒什麽,小一輩兒的不免會生出一些心思來。
尤其是大房的兩個兒媳婦,剛嫁進來的時候還挺好的,後來可能是覺得自己給梅家添了孫子,便覺得自己腰杆硬了,不免就多了些小心思,平日裏總是喜歡在背後做些小動作。
要說別的,她們也不敢,頂多是鬧些‘小情緒’,或者是教自己的兒子衝太爺爺太奶奶要東西,不光讓兩個孩子要,自己也借著孩子的名頭要。事雖說都不大,隻是難免令人膈應。
「當年分家的時候,老三分到的銀子和田產都交到你爹和我手裏。這麽多年來,他雖有些遊手好閑,但極少會找家裏要銀子。我和你爹不止一次暗示過老三沒用過我們的私房,無奈她們都不信,總覺得我們背地裏貼了多少銀子給老三。」
梅氏緊皺著眉:「那大哥和大嫂呢,他們就不管管?」
柳氏麵色黯淡,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怎麽會不管!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大哥平日裏忙,從來不會管婦人之間的事。你大嫂是個性子軟的,端不起當婆婆的架子,每次你大嫂想說點什麽,兩人將兒子一抬出來,你大嫂就不知道該怎麽說了。畢竟,就算不看重其他,也總得給宏宇和宏誌兩人留點麵子。」
梅氏一直都知道兩個侄兒媳婦不是個省心的,沒想到現在竟鬧得如此過分。她緊緊地繃著臉:「那今天宏宇媳婦和宏誌媳婦回娘家,就是因為這事?」
柳氏歎了一口氣,點點頭。
梅氏是個烈性子,脾氣從小就不好,一看兩個侄兒媳婦竟然敢做筏子給自己娘臉色看,頓時就火了。
她唰的一下站了起來,怒道:「我去找大嫂,讓她好好管管自己的兩個兒媳婦,咱們梅家可沒有小輩兒爬到長輩頭上撒野的道理!」
柳氏拉住她:「算了,別讓你大嫂為難了,她也難。」
「難什麽?大哥不知道我信,可若說大嫂也不知道,我就不信了。莫怕是她也有這種心思吧?」梅氏冷笑道。
柳氏沒有說話。
「我就說嘛,誰沒自己的一點小心思呢,藏了這麽久,終於顯露出來了。自己不敢站出來,就慫恿著讓兩個兒媳婦鬧騰,有什麽事,怎麽不敢當著大哥說!」也就是欺負她娘是個軟和性子,梅家的男人多數時候又不在家裏。
柳氏勸道:「也別這麽說,你大嫂人不錯的,會為子孫兒女打算,也是人之常情。」柳氏能怎麽說呢,手心手背都是肉,且她大兒媳婦這幾十年來做事確實沒什麽讓人可挑的,也就是在這事上有些拎不清。
「會為子孫兒女打算是人之常情,可惦記著長輩的私房,是哪門子的道理?別忘了梅家可不光就大房,還有二哥和三弟!」
這個道理是沒差,可就是因為如此,大房的兩個兒媳婦才會越來越鬧騰,還不是想逼著老兩口自己提出跟大房過,免得老兩口將私房都貼給了小兒子。尤其這次梅莊毅回家拿銀子,又問自己兩個哥哥借了些,大房的兩個兒媳婦當時不說,扭過頭就變臉了。這不,今天一大早就帶著孩子回娘家了。
「行了行了,這事你別管,我和你爹心裏有數。」柳氏十分頭疼女兒的火爆性子,隻能如此勸道。
梅氏哼了一聲,沒有說話。
人年紀大了,總喜歡息事寧人,殊不知有些事息事寧人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不過梅氏倒也沒再說什麽,娘的性子她是知道的,所以也沒打算繼續和她爭論下去。
裏屋裏,盧嬌月陷入震驚,久久回不過來神。
她震驚的倒不是外公家私底下的一些小隔閡,而是她突然想起上輩子的一件事。
上輩子梅家發生了一件事,小舅舅也是拿了家裏的銀子去做生意,哪知卻發生了一些意外,銀子全虧進去了不說,人還受了傷瘸了腿,更是欠下了一大筆債務。
因為這事,她娘有一陣子總往娘家跑,而當時她已出嫁,再加上那個時候剛好是杜廉去考秀才的前夕,她娘為了不給她分心,並沒有告訴她。等她知道的時候,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所以她並不十分清楚具體,隻知道梅家似乎鬧了一場,幾個舅舅之間好像產生了一些矛盾。之後,梅家就徹底分家了,家境也一落千丈,許久都沒有緩過勁兒來。